中石油15年春《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期末考试全部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6.52 KB
- 文档页数:15
《油气田开发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有效孔隙度是指()。
2、油藏流体的饱和度是指()。
3、相对渗透率是指()。
4、井的不完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5、折算半径是指()。
6、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是在()近似条件下推导的。
7、注水方式是指()。
8、压降叠加原理是指()。
9、导压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
10、渗流速度是指()。
11、油井流入动态是指()。
12、对于一个封闭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驱动类型有()。
13、汇源反应法是指()。
14、递减率是指()。
15、一般而言,气液混合物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形态可能有()。
16、压降试井指()。
17、目前常用的完井方式有()。
18、波及系数是指()。
19、洗油效率是指()。
20、水驱油时油水粘度差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是()。
21、地层油的压缩系数是指()。
22、地层水的水型主要是()。
23、岩石的孔隙度是指()。
24、砂岩的胶结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25、束缚水饱和度是指()。
26、渗流场图是指()。
27、拟稳态是指()。
28、一未饱和封闭油藏,若不向地层人为增加能量,其可能存在的驱动方式是()。
29、影响两相区饱和度分布的因素有()。
30、势的叠加原理是指()。
31、面积注水方式是指()。
32、采出程度是指()。
33、有效渗透率是指()。
34、火烧油层的燃烧方式有()。
35、泵效是指()。
二、名词解释1、润湿2、拟稳态3、采油指数4、滑脱现象5、示功图6、两相体积系数7、综合压缩系数8、溶解气驱9、递减率10、渗流场图11、采油速度12、波及系数1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14、采收率三、简答题1、什么是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分析地层油体积系数随地层压力的变化规律。
2、简述溶解气驱油藏的开采特征。
3、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有哪些?4、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有哪些?5、简述气顶驱动方式的的生产特点。
6、镜像反映法的原则是什么?四、问答及推导题1、画出四点法、五点法、正七点法的面积注水单元,并说明其注采井数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核《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论述题:从以下6个题目中选择3个题目进行论述,每题不少于800字。
(总分100分)1、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答:油田开发方针和基本方针我国油田勘探开发应遵循胡方针是: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完成国家原油产量总目标具体遵循的原则是:1、在详探胡基础上尽快找出原油富集规律,确定开发的主要油层,对此必须实施稀井广探,稀井高产和稀井优质的方针,尽快探明和建设含油有利地层,增加后备储量和动用储量。
2、必须实施勘探、开发、建设和投产并举的方针,即边勘探、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
3、应用在稀井高产的原则下,实行早期内部强化注水,强化采油,并且向油层展开进攻性措施,使油田长期高产稳产。
油田开发的核心是采油和采气一个含右构造经过初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流以后,接着就要进行详探,并逐步深入开发,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实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工业价值的油田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资,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
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经历三个阶段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实验等选取代表性的面积,选取某种开发方案,提前投入开发,取得经验,指导全油田的开发工作。
主要任务是研究主力油层的分布,厚度和储量,孔隙度的大小和非均质的情况井网研究、生产动态规律研究确定合理的开采工艺。
2、开发设计和投产,其中包括对油层的研究和评价,全面布置开发井,注采方案和实施。
3、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不断完善,由于油气埋藏在地下,客观上造成了油田开发前不可能把油田的地质情况都认识得很清楚,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油田投产后,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原来估计不到的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方案设计不符合,加上会出现对原来状况估计不到胡问题,使其生产动态与开发方案设计不符合,因而我们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就必须不断地对开发方案进行调整。
作业某油田一个开发区的产量变化数据由表1给出,从表1可知该油田产量是递减的,但是处于稳定递减期是1995年以后。
试求该油藏的递减率,预测2005、2006和2007年时的产量和累积产量,并预测其最终采收率,已知其地质储量为2630×104t 。
814.48806.95797.75740.6715.0684.1646.3600.2508.0473.5396.6316.5234.4150.5总累积产量(104t )340.98333.45324.25267.1241.5210.6172.8126.770.500累积产量(104t )6.808.3110.1522.8027.3033.1041.3550.5061.0075.0078.8481.3083.2085.00年产量(104t/a )200720062005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时间(a )38指数递减规律应用实例解:把日产量随时间变化曲线绘在单对数坐标中(见图)。
由图6也可以看出,油田产量由1995a 开始,处于稳定递减阶段,从此以后,产量变化呈直线。
由表可以获得该油田的产量递减率D 为:199.050.47310.68410.3300.750=--=D (a -1)0.000.501.001.502.002.5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时间(a)年产油量的对数(10^4t /a )第一章油气田开发基础知识思考题:1. 什么是储集层?2. 储集层的划分方法?3. 油气流体的分布特征是什么?4. 油气藏流体性质有哪些?第二章油气田开发方案思考题:1.试述认识油田的手段及方法。
2.简述油藏开发设计的基本原则。
3.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其编制一般可分为哪几大步骤?4.简述油田开发方案实施应注意的主要方面。
5. 油田开发方式有哪些?6. 天然能量开发方式及生产特点?7. 为什么要实行注水开发?注水的方式?8. 上述七个问题中的相关名词解释由于水驱油非活塞性决定了不同油水粘度比的油田水驱特征不同,储层的润湿性和非均质性(如裂缝和孔洞性油藏)更加剧了这种差异。
油藏工程复习题(后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6分,每个2分)1、采出程度:某时刻的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2、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率变化率。
3、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以及注水井和油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4、驱动指数:某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数5、弹性产率:单位压降下依靠油藏中的弹性采出液的地下体积。
6、地质储量: 油藏未开发前油藏孔隙体积中所含油气的总和。
7、含水上升率:单位采出程度下的含水变化量。
8、驱油效率:注入水或者溶剂波及到的孔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水波及到的地质储量之比。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可以划分、和三个阶段。
2.常见的注水方式有、、。
3.当封闭油藏系统中一口井压力传播到边界,渗流达到拟稳态时,井底压力和成直线关系,一般根据此关系可求得。
4.油田开发调整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
5.油藏中常见的天然能量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储量。
7.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
8.试井中探边Y函数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 。
9.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流动阶段可分为、、。
10.水侵系数的含义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弹性产率2. 底水锥进 3. 驱动指数 4. 单储系数 5. 面积波及系数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叙述MBH 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2. 试写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并简述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3. 试绘图并说明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
4. 试分析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原因。
5. 试画出反五点、反七点、反九点的井网示意图,并写出各井网的油水井数比。
四、应用题(共40分)1.推导天然水驱油藏物质平衡方程(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及驱动指数表达式。
中石北京15春《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第三次在线作业多选题(共11道题)展开收起1.(2.5分)地球科学和工程科学达到成功结合的基本原则A、对油藏管理过程、技术和工具的全面理解。
B、开放、灵活、交流和协调。
C、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
D、经济性原则E、坚韧执着,持之以恒。
2.(2.5分)确定油藏管理的原则A、时间连续性原则B、灵活性原则C、学科协同原则D、经济效益原则E、独立核算原则3.(2.5分)决定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高低的三要素A、油田的水淹厚度系数B、油田的水淹面积系数C、油田驱油效率D、油田地质储量E、油田可采储量4.(2.5分)解决层内非均质的开发对策有A、堵水B、调整井距C、调剖D、三次采油E、改变液流方向5.(2.5分)开发层系划分的意义A、有利于发挥个油层的作用,为油层比较均衡开采打下基础,减少层间矛盾B、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C、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D、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层系划分E、有利于简化开发程序6.(2.5分)储量计算方法属于动态法的有A、类比法B、产量递减法C、矿场不稳定试井方法D、水驱特征曲线法E、物质平衡方法7.(2.5分)开发指标预测方法分类有以下几种:A、经验公式类B、水动力学公式类C、物质平衡方程类D、油藏数值模拟类E、通用预测方法类8.(2.5分)以下哪些是改善水驱的主要水动力学方法?A、周期注水B、改变液流方向C、强化注采系统的变形井网D、补充点状和完善排状注水系统E、堵水与调剖技术9.(2.5分)影响EV的因素A、注水井网的类型;B、油层非均质性C、重力分异D、油水流度比E、毛细管力10.(2.5分)确定井网密度时要考虑A、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储量的关系B、井网密度与井间干扰的关系C、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的关系D、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的关系E、经济效益与井网密度的关系11.(2.5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整体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个性化原则E、具体化原则判断题(共29道题)展开收起12.(2.5分)技术经济分析要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静态分析为主。
油田开发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油田开发要针对具有(工业价值)油田进行开发。
2、要想对油田进行合理开发,核心问题就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作支撑。
3、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开发油田称为(油田开发方式)。
4、目前多数油田选择的一种主要开发方式是(人工注水开发油田)。
5、井网的分布方式(注采系统)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
6、将生产井和注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开发区上,同时进行注水和采油的注水方式称为(面积注水)。
7、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注水井)。
8、在四点法面积注水方式中,每口生产井受(3 )口注水井影响。
9、(油田开发指标)是指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生产资料,统计出一系列能够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数据。
10、常规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主要指标有(原油产量、油田注水、地层压力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指标。
11、油田的实际日原油产量称为(日产油量)。
12、单位油田面积上的井数称为(井网密度)。
13、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平面矛盾)。
14、在地层压力指标中,用(总压差)来表示油田天然能量的消耗情况。
15、目前地层压力与井底流压的差值称为(生产压差或采油压差)。
16、油田开发方式分为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17、开发试验属于油田开发阶段中的(准备)阶段。
18、日注水量和年注水量属于(油田注水)方面的开发指标。
19、(综合含水率)是反映油田原油含水高低(出水或水淹程度)的重要标‘J :、o20、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称为(流动压力)。
二、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B )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进行开发。
A、油田勘探B、油田开发C、石油测井D、石油钻井2、(A )是反映一个油田采油技术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
A、采收率B、地质储量C、产油量D、注水量3、下列不属于油田开发方案内容的是(D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15年春季
期末考试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学习中心:__姓名:___学号:____
一、题型
本课程考核题型为论述题,10选5题。
每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
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2、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3、论述如何建立油气田开发方案综合模型。
4、论述油藏不同驱动方式的开采特征。
5、详细列举一种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
6、论述油气田的各类非均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7、论述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的目的、意义与原则。
8、论述油田注水的意义及如何确定注水时间、注水方式和部署井网。
9、论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
10、论述如何做好油气藏经营管理,分析油气藏经营管理失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建议。
答案包括1—10题。
请自己选择。
二、题目
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答: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1)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
通过生产试验区较密井网的解剖,主要搞清油层的组成及其砂体的分布状况,掌握油层物性变化规律和非均质特点,为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2)落实油田储量。
油田的储量及分布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但利用探井、资料井计算储量,由于井网密度较小,储量计算总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对一个新油田来讲,落实油田储量是投入开发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3)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
通过实际资料和理论分析,
找出符合油田情况的各种研究方法。
(4)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可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本油田的实际数据。
探井、资料井的试油、试采资料,只能提供关于油井生产能力、油田天然能量和压力系统等大致资料,一般不能提供注水井的吸水能力、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运动特点以及不同开发部署对油层适应性的资料。
但通过生产试验区,可以搞清油田天然能量的可利用程度、合理的注水方式、层系的划分与组合、井网的布置、油井的开采方式、油水井的工作制度以及对地面油气集输的要求等。
2.开辟生产试验区的任务:
(1)研究油层地质情况,搞清各小层面积及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非均质情况,隔层性质及分布;
(2)研究井网系统和布井方式及其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开发层系的划分标准;
(3)研究生产动态和合理采油速度,以及适用的采油工艺技术;
(4)结合油田地质条件和生产特点进行特殊研究,如转注时机,断层、裂缝等对开采动态影响研究等。
3.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内容:
1)各种天然能量开采试验——认识这些能量对油田产能大小的影响,不同天然能量所能取得的各种采收率,以及各种能量及驱动方式的转化关系等;
2)井网试验——不同井网类型、密度所能取得的最大产量和合理生产能力,不同井网的产能变化规律,对油层控制程度,以及对采收率和各种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
3)采收率研究试验和提高采收率方法试验——不同开发方式下各类油层的层间、平面和层内的干扰情况,层间、平面的波及效率和油层内部的驱油效率,以及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适用性及效果;
4)影响油层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和提高油层生产能力的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前者如边水推进速度、底水锥进、地层原油脱气、注入水的不均匀推进、裂缝存在等;后者包括油水井的压裂、酸化、大压差强注强采等。
5)注水开发试验——合理的切割距,注采井排的排距试验,合理的注采方式及井网,合理的注水排液强度及排液量,合理的转注及注采比,无水采收率及见水时间与见水后出水规律的研究等。
4.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原则:
1)生产试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
试验区一般不要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