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基础会计学
- 格式:pdf
- 大小:13.80 MB
- 文档页数:54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54 (课内学时:54 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使用专业: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5.首选教材:基础会计学(刘尚林、杨明海主编,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备选教材: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6.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7.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掌握科学,也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基础上,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实务,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6学时)【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般了解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七)会计目标。
【考核要求】(一)会计的概念。
1.了解:会计的含义及会计含义中的各构成要素;2.理解:会计含义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学》又称为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大部分专业方向的基础课,这些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会计课程。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课程体系中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基础会计学》则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它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及其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并进行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
学习《基础会计学》要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还要弄清各种方法的基本道理,进而能够独立地进行操作演算。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运用。
二、课程目标1、知道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存在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习目的、体系结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会计学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初步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学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原理和技能对实际发生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含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62320072学分:3.5学时:56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适用专业:会计学教材:《基础会计学》,陈玉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开课院部:经济管理学院撰写人:王文华撰写时间:2013年4月审定人;陈玉荣批准人:江涛涛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性质:这门课程为会计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会计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的地位: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这会计六要素的内容,掌握并熟练运用会计等式的基础方法。
理解并掌握账户的概念、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具体运用。
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理解与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
理解并掌握产品制造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各个阶段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
理解并掌握结账的概念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内容及账务处理方法。
掌握各类会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和编制方法。
熟悉并掌握会计处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特点、方法及适用条件。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任务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了解会计的历史发展;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了解会计学及其分支,了解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了解会计方法体系,理解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2.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会计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会计的含义1.会计信息系统论2.会计管理活动论3.会计的属性4.会计学及其分支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与监督2.会计的两大目标: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1.会计任务2.会计的作用第五节会计的方法1.会计方法体系2.会计核算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方法;难点是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学分:4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础会计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设该课程的任务是为后续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3.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4.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主要的会计核算形式。
(二)能力目标本课程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总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三、会计的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二、会计要素>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掌握会计的含义和基本职能,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理解会计的目标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
3.作业建议布置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相关的作业。
(二)会计要素1.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处理方法概述第二节会计确认*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二、会计确认的标准三、会计要素的确认第三节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单位—三、会计计量基础四、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基础的组合2.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说明会计处理方法包括的内容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含义和标准,了解会计记录的各种方法,理解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
3.作业建议布置与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含义和标准相关的作业。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基础会计学”是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流程,任何单位或组织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信息如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如何阅读会计报表及财务报告。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的六大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假设和一般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账户的结构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账户分类、会计凭证及账簿的基本应用程序和方法,掌握基本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掌握运用会计的调整、结账、试算平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操作程序等。
学习完本课程,将对后续课程如: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等课程产生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四、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进度安排五、课程考核六、教材及参考资料(一)课程教材1.《基础会计学》(第5版),李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082.《基础会计学专项实训与习题集》(第4版),李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043.《会计学综合模拟实验》(第5版),李占国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08 (二)参考教材及网站1.《初级会计实务》(2023版),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012.《基础会计》(第7版),陈国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07编写人:审核人: 审批人:审批日期: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三、期末考试评价标准示例(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IOO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名词解释、计算题和业务综合题。
(4)考试内容:对学生综合运用会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企业从融资,投资,营运,分配等各个业务环节账务处理熟练程度的考核,不仅包括对各章节知识点的独立考核,还需要包括综合知识点的方案,实现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编码:7050201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64适用专业:会计学《基础会计学》(Elementary Accounting)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基础会计学》是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专业品格,强化专业意识,并通过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实训,训练其实际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总 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的职能。
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基本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及其意义。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会计学科体系。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学科体系。
理解: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
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及其编号。
第二节 账户账户的概念;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账户的基本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会计科目的编号。
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三章 复式记账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的演进;单式记账及其特点;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的特点。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内容;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概念及其意义;会计分录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方法。
《会计学II》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Accounting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程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时: 54 学分:3课程类别:技术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工程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The principle of Accounting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 this course, we mainly introduce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including general standard, and the latest Accounting research results.We hope that this course provides to student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basic Accounting treatment or process and to them relevant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o other thereafter courses.《会计学II》是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以及工商管理大类学生开设的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我国最新修订的基本会计准则和会计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账务处理方法,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1、会计及其特点2、会计工作的任务3、会计核算方法体系4、会计工作组织教学重点:会计及其特点;会计核算方法体系教学难点:会计核算的特点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第二章会计准则教学内容:1、会计准则概述2、会计假设3、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遵循的原则4、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5、会计要素教学重点: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教学难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第三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教学内容:1、会计恒等式2、会计科目与账户3、借贷记账法教学重点: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及其举例教学难点: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及其举例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举例教学内容:1、会计循环2、投入资本的核算3、货币资金、结算业务及借款的核算4、对外投资的核算5、材料采购的核算6、成本和费用的核算7、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重点:会计循环;货币资金、结算业务及借款的核算;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难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第五章账户体系与账户分类教学内容:1、账户体系2、账户分类教学重点: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教学难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第六章会计凭证教学内容:1、会计凭证及其种类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教学重点: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要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审核教学难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要求第七章账簿教学内容:1、账簿及其种类2、记账规则和错账更正3、对账和记账教学重点:账簿按用途结构分类;账簿启用和登记规则;错账更正方法;对账和记账教学难点:账簿登记规则;错账更正方法第八章财产清查教学内容: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3、财产清查的方法4、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教学重点: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教学难点: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九章会计核算形式教学内容:1、会计核算形式及其种类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4、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5、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教学重点: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教学难点:四种核算形式的区别与联系第十章财务报表教学内容:1、财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2、资产负债表3、利润表4、现金流量表5、财务报表附注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利润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与编制方法;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教学难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方法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讲解和讨论、作业、辅导答疑、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0448课程名称:基础会计/FundamentalsofAccounting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开课部门:经济管理系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为构建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从社会经济、企业运行的大环境出发,看待会计系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没有必修的先修课。
同期开设的《经济法》、《税法》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会计主体及常见经济业务核算等内容的知识。
《基础会计》课程后续将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本课程所讲授的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内容将为后续课程奠定学习基础,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知识体系,树立会计及会计系统的理念,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课程的知识,灵活运用后续课程所讲授的核算技能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铺垫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会计循环体系和资金运动的流程,对会计基础知识体系有整体的把握。
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基本会计核算方法。
以会计循环为主线,明确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及其在常见的简单经济业务中的应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基础会计》课程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讲解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会计核算的实操能力。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运作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可靠性、一致性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如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小组讨论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提供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信息系统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2.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会计科目的应用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小组讨论会计分录的实际应用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科目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分录的编制案例分析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理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会计账簿的分类(如日记账、总账等)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步骤3.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会计账簿的应用和登记方法小组讨论会计账簿的实际操作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账簿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案例分析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内容和指标理解会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指标4.3 教学方法讲授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案例分析财务报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方法小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实际操作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分析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理解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如确认、计量、记录等)会计核算的方法和规定(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案例分析会计核算的实际应用和方法小组讨论会计核算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核算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5.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第六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2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类型(如财务软件、ERP软件等)会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会计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优势6.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软件的类型和功能案例分析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软件应用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第七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7.1 教学目标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了解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3 教学方法讲授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案例分析税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程序小组讨论税务筹划的方法和原则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税务会计和税务筹划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审计会计与内部控制8.1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了解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2 教学内容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审计会计的目的和作用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审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案例分析审计会计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审计会计和内部控制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会计与会计准则9.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理解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2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3 教学方法讲授国际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国际会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差异案例分析第十章: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理解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2 教学内容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3 教学方法讲授会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案例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实际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学教材案例材料:会计伦理和职业道德案例投影仪和幻灯片10.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课后作业: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与整体教学大纲相一致,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全面解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少人选择了参加会计自考专科的考试,希望通过自学、考试的方式获得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资格。
而作为会计自考专科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被广大自考生视为第一道坎,因为它涉及了会计学的重要基础知识。
那么,什么是《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它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就由我为您详细解读。
一、《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概述1.1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作用《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会计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三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并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如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分录、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内容。
还包括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并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基础会计学》00041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二是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三是熟练掌握会计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10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时:54 学分:3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物流工程课程简介:《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既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兼容的课程。
因此,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的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账簿直至报表的一般流程。
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深入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3)熟练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4)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二、课程重点、难点复试记账的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的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优缺点;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三、整体课时分配章节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总论 3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4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4 第四章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 4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6 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2第七章成本计算 2第八章会计凭证 3第九章会计账簿 4第十章财产清查 4第十一章财务报表 4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第十三章会计工作组织 2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起源;二、我国及世界漫长的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的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