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配制中溶媒的选择及其他注意事项_程晓军
- 格式:pdf
- 大小:136.55 KB
- 文档页数:3
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
如果护理人员因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造成不良后果,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伤害;所以正确的选择药物的溶媒是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技能。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注射药物的溶媒配伍及给药注意事项的知识,欢迎阅读。
临床上常用的溶媒临床上常用的溶媒有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5%、10%)、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其有各自不同的理化性质。
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则主要补充能量。
常用溶媒的PH值常用药物配制溶媒的'选择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选择(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一般是按糖:胰岛素4:1配对)。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盐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4) 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萄糖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选择(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根据药物的pH选择抗菌药物性质多不稳定,都有一定的pH范围要求,如头孢哌酮( pH 值2. 0~ 4. 0) , 当溶媒的 pH 值低于 4. 0时可析出沉淀, 所以低pH 的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不可作为头孢哌酮的溶媒;在溶媒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患者自身的情况不同作慎重选择,不能随意凭经验用药4、生理盐水做溶媒多数抗生素可用生理盐水做溶媒, 生理盐水不仅起溶液的等渗作用, 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 而且对多数抗生素来说, 也是一种剂型的稳定剂。
如何选择合理、适当的溶媒?我院静点药物使用溶媒主要为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
那么,二者有何不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溶媒?下面就溶媒的种类及选择进行简单介绍。
人体内各种细胞和体液均有其自身渗透压。
如向血管内输入液体,渗透压低时可使红细胞膨胀而溶血;渗透压高时,由于红细胞水分外流而导致变形。
因此,溶液必须与人体环境等渗。
血浆渗透压是由电解质和小分子物质所决定,输液所用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溶液,它们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因此,对细胞和体内溶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人体内液体总量为体重的60%,细胞内液为40%,细胞外液为20%。
细胞外液中存在于血管内(血浆中)大约为25%,血管外(间质)大约为75%。
经静脉输入的生理盐水都分布在细胞外,由于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因此,不能发生细胞内外液体移动。
当输入1000毫升生理盐水,大约有250毫升存在于血浆中,其余750毫升存在于细胞间质中。
生理盐水是0.95%氯化钠制成,主要用于细胞外液减少,也就是发生等张性脱水时予以补充。
因此,呕吐、出血、腹泻或烧伤时引起血压下降、少尿、体位性低血压等循环血量减少时使用。
一般从100-200毫升/时开始,处于休克状态,必要时可输入1000毫升/时。
另外,为了预防慢性肾衰患者使用造影剂时导致肾功能恶化,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有一定作用。
但生理盐水每500毫升中含4.5克氯化钠,对此必须注意。
特别是心功能和肾功能障碍时以及老年人快速补液容易发生心衰、肺水肿,必须随时由医生认真检查。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有可能引起高钠血症或高氯性代谢酸中毒。
应当应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进行点滴时,要注意药品说明书是否适于使用盐水溶解。
一般,除休克外,输液速度应保持100-200毫升/时,上限为300毫升/时。
5%葡萄糖溶液与生理盐水一样,是基本输液制剂。
每100毫升中含葡萄糖5克,其浓度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虽然与生理盐水渗透压相同,但在体内分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