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共27页
全民教育状况:
1.1990年,一亿多儿童(至少 6000多万女童)未能接受初等 学校教育;
2.1990年,有9.6亿文盲,2/3 是妇女;
3.2001年,中国、印度、埃及、 孟加拉国、巴西、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尼第1日8页/共利27页亚和巴基斯坦九 个人口大国的人口占到世界一半,
--强调了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第4页/共27页
(二) 中文“教育”的字源与字 义
“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也.
第5页/共27页
(三)外文education的字源与字义
英文是education 法文是education 德文是erziehung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主体要素: 人
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
客体要素: 物
第21页/共27页
四、教育的“能为”与“无为”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二)教育的可能性 (三)教育的有限性
第22页/共27页
(一)教育的必要性
人的身心的加速发展需要教育 社会的加速发展也离不开教育
第23页/共27页
第12页/共27页
(二)古代教育特征
古代社会的时间概念:奴---封
欧洲:前5世纪---后16世纪 (14---15世纪,文艺复兴)
中国:前6世纪---后19世纪
第13页/共27页
特点:
1.阶级性与等级性 2.专制性与道统性 3.简单性与刻板性 4.象征性(政治性,非生产性)
第14页/共27页
※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 件---“庠”
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 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