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二进制的学习》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3.47 MB
- 文档页数:26
二进制教学课件二进制教学课件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
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93页的“你知道吗”。
除了十进制计数法,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如二进制计数法。
二进制计数法在计数时是“满二进一”,因此只要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计数。
二进制怎样计数?为什么计算机要用二进制处理信息?条形码与二进制有什么关系?去看看《十万个为什么》或上网查一查,把你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同学听。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满二进一”的计数方法,了解二进制的特点。
2.在探索二进制计数法的过程中,理解二进制的位值原理,掌握简单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互化的方法。
3.了解二进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活动设疑,引入新知1.观看动画,回顾十进制。
计数器是按照满十进一的方法进行计数的,这种计数方法,人们把它称为——十进制计数法。
2.拨珠活动,制造冲突。
在计数器上拨数,你会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计数器(学生不知每个档上只有一个珠子),谁愿意上来拨一拨的?(指名一生上来依次拨1、2)提问:怎么不拨了呀?在这样的计数器上能表示2吗?思考:如果是满十进一的话,这个计数器上确实不能拨出2,但如果不是满十进一,而是满二进一的话,就可以表示了。
3.揭示课题。
(电脑演示:满二进一)像这样按照满二进一来进行计数的方法,人们把它叫做二进制计数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二进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认识二进制,十进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因此,课始借助多媒体演示满十进一,回顾十进制计数法,为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认识二进制做好准备。
同时,通过让学生在特制的计数器上拨出2,制造认知冲突,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借助学具,自主探究1.师生一起拨3、4。
如果还是满二进一,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3吗?谁来给大家拨一拨,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是4怎么表示呢?自己先想一想,同桌再互相讨论一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进制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我们都离不开它的帮助。
但你是否想过,计算机是如何理解和处理我们输入的信息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二进制。
二进制,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 2 为基数的记数法。
在二进制中,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
这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十进制(以 10 为基数,有 0 到 9 十个数字)有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计算机要使用二进制呢?这是因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决定的。
计算机内部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只有两种稳定的状态——导通和截止,正好可以用 0 和 1 来表示。
这样,计算机就能够通过控制这些电子元件的状态来处理和存储信息。
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二进制的运算。
二进制的加法规则非常简单: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0(这里的 10是二进制的表示,相当于十进制的 2)。
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也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基本原理都是基于 0 和 1 的组合。
在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面,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
从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我们可以通过将每一位上的数字乘以 2 的相应幂次,然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二进制数 1010 转换为十进制就是:(1×2³)+(0×2²) +(1×2¹) +(0×2⁰) = 8 + 0 + 2 + 0 = 10 。
从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则可以通过不断除以 2 取余数的方法来实现。
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最终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处理的。
比如,一个字母“A”在计算机中就会被转换为一个特定的二进制编码。
在程序设计中,二进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程序员需要了解二进制的运算和逻辑操作,才能编写高效的程序。
而且,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也是基于二进制来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