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思考
•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 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 (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 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 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 从材料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 的根据是什么?
4.评价: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 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一 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 想和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开始于战 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专制王朝沿用。
2、目的: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 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 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 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 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
参考材料:
表现:
①历朝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②统治者实施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