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7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设计要点摘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少等特点。
本文论述了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总结c池、n池及dn池设计要点。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baf)滤速负荷反硝化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曝气生物滤池工艺1.1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属于生物膜法范畴,最初用作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为周期运行,从开始过滤到反冲洗完毕为一个完整的周期。
具体过程如下:经预处理的污水从滤池底部进入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供氧的曝气系统进行曝气,气水为同向流。
在滤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nh3-n被氧化成no3-n;另外,由于在堆积的滤料层内和微生物膜的内部存在厌氧/缺氧环境,在硝化的同时实现部分反硝化,从滤池上部的出水可直接排出系统。
随着过滤的进行,由于滤料表面新产生的生物量越来越多,截留的ss不断增加,在开始阶段滤池水头损失增加缓慢,当固体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使水头损失达到极限水头损失或导致ss发生穿透,此时就必须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除去滤床内过量的微生物膜及ss,恢复其处理能力。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洗水为经处理后的达标水,反冲洗空气来自于滤板下部的反冲洗气管。
反冲洗时关闭进水和工艺空气,先单独气冲,然后气水联合冲洗,最后进行水漂洗。
反冲洗时滤料层有轻微膨胀,在气水对滤料的流体冲刷和滤料间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与被截留的ss与滤料分离,冲洗下来的生物膜及ss随反冲洗排水排出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流至预处理系统。
1.2曝气生物滤池特点1.2.1具有较高的生物浓度和较高的有机负荷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粗糙多孔的球状滤料,为微生物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易于挂膜及稳定运行,可在滤料表面和滤料间保持较多的生物量,单位体积内微生物量远远大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量(可达10~15g/l),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使得baf的容积负荷增大,进而减少了池容积和占地面积,使基建费用大大降低。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一、基本原理BAF生物曝气滤池,主要由颗粒生物填料床、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三部分组成。
颗粒状生物滤料(陶粒),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并渗入活性酶在滤料上附着生长高浓度的专性微生物膜,这些专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氮源、碳源及能量来源而生长繁殖,通过其新陈代谢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自上而下进入生物曝气滤池,空气从填料床下端进入,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滤池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BOD在此得以降解,浓度逐渐降低。
粒状滤料及5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兼起过滤的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存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在滤池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BAF生物曝气滤池以其储存在加氯消毒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
气浮法和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洗浴废水一、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BAF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工艺,正处于推广阶段。
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BAF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许多科研单位也对曝气生物滤池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发展和特点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在法国投产,随后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此工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先后引进了此项技术。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环保公司如法国得利满公司、德国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国VEOLIA公司均把它作为拳头产品在全世界推广。
在中国内地,曝气生物滤池正处于推广阶段。
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东北市政院设计),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由中冶马院设计)。
另外,我国一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也采用了此项技术。
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对曝气生物滤池也进行了试验研究。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0前言现代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其突出特点是在一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生物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部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生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的较大发展后,到90年代初已基本成熟。
在废水的二级、三级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简称BAF)体现出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等特点。
90年代以后,BAF的发展方兴未艾,工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要介绍的即是现代BAF的代表工艺之一Biostyr。
1Biostyr的结构和原理Biostyr是法国OTV公司的注册工艺,由于采用了新型轻质悬浮填料- -BIOSTYRENE(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且比重小于1g/cm3)而得名。
下面以去除BOD、SS并具有硝化脱氮功能的反应器为例说明其工艺结构与基本原理 [1] 。
1.1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滤池底部设有进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层,厚度一般为2.5~3m,填料顶部装有挡板,防止悬浮填料的流失。
挡板上均匀安装有出水滤头。
挡板上部空间用作反冲洗水的储水区,其高度根据反冲洗水头而定,该区内设有回流泵用以将滤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继而回流到滤池底部实现反硝化。
填料层底部与滤池底部的空间留作反冲洗再生时填料膨胀之用。
1 配水廊道2 滤池进水和排泥3 反冲洗循环闸门4 填料5 反冲洗气管6 工艺空气管7 好氧区8 缺氧区9 挡板10 出水滤头11 处理后水的储存和排出 12 回流泵13 进水管图1Biostyr滤池结构示意滤池供气系统分两套管路,置于填料层内的工艺空气管用于工艺曝气,并将填料层分为上下两个区: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
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处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层的高度可以变化,好氧区、厌氧区所占比例也可有所不同。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申杰发布时间:2021-08-26T03:15:37.373Z 来源:《建筑工人》2021年第6期作者:申杰[导读]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它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
突出特点是在一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生物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面不设沉淀工序,通过反冲洗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082摘要: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工艺,它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
突出特点是在一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生物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面不设沉淀工序,通过反冲洗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本文结合试验与工程实践,从滤料、气水比、滤料层高度、滤料层膨胀率、池型选择、滤板滤梁、滤头与开孔率、空气压缩系统、滤头防堵、土建质量、空气管道吹扫以及调试等方面讨论污水处理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设计与施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上向流Abstract:Bio-filter is a kind of new style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t is developed from biological contacting & oxidation process and the idea of filtration in the potabl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process is that it combined the biological oxidation & filtration process on the base of Grade I treatment.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no need to be set followed the filter and it is operated through the cycling back wash proces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up-flow bio-filter in the details of filtration material,air-water ratio,thickness of filtration material,expansion ration of filtration material,selection of filter tank type,filter board and beam,filter head and hole ratio,air pressing system,block prevention of filter head,civil construction quality,sweep of air pipeline and debugging of the bio-filter,etc.Keywords:bio-filter;up-flow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源于欧洲。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工艺改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废水处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环境问题。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一些工艺改良的方法。
一、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原理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特定材料作为滤料,通过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曝气生物滤池由一个或多个滤池组成,进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滤池,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成较低浓度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同时,滤料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颗粒,从而高效净化废水。
二、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进展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改进,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目前,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以及一些农村地区的集中式和分散式废水处理。
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该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 曝气方式的改进:原始的曝气方式仅采用喷射曝气,阻力大、传质效果差。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种曝气方式的改进,如曝气空间的优化设计、曝气方式的多模式切换等,大大提高了曝气效果和废水的处理效率。
2. 滤料的优化选择:滤料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生物膜的附着效果和废水处理效果。
传统的滤料主要包括河石、石英砂等,但这些滤料比表面积小、附着微生物的能力较弱。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改变滤料的形状、材质和表面处理等方法,优化了滤料的性能,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3. 生物膜形成与处理效果探究: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性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关键。
学者们通过研究生物膜的形成机理、优化滤料表面性质以及生物膜的修复方法等,不断改进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提高了其降解废水的处理效果。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一、基本原理BAF生物曝气滤池,主要由颗粒生物填料床、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三部分组成。
颗粒状生物滤料(陶粒),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并渗入活性酶在滤料上附着生长高浓度的专性微生物膜,这些专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氮源、碳源及能量来源而生长繁殖,通过其新陈代谢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自上而下进入生物曝气滤池,空气从填料床下端进入,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滤池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BOD在此得以降解,浓度逐渐降低。
粒状滤料及5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兼起过滤的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存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在滤池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BAF生物曝气滤池以其储存在加氯消毒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摘要: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具有运行可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及运行能耗低的特点,在如今城市污水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这种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谈谈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
关键词:BAF工艺;污水处理厂;应用;设计1.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一般设计要求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需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曝气生物滤池应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合理分格,每级滤池不应少于两格,当一格滤池反冲洗时,应考虑其余格滤池须通过全部流量;同时当一格滤池反冲洗时,需要考虑其余格滤池出水或反洗清水池储水是否能提供足够的冲洗用水量;单格滤池面积不宜大于100m2。
(2)曝气生物滤池多格并联时宜采用渠道和堰配水,不宜采用压力管道直接配水。
(3)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曝气与反冲洗用气设备、管路宜分开设置。
(4)滤料填装高度宜结合占地面积、处理负荷、风机选型和滤料层阻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陶粒滤料宜为2.5m~4.5m。
清水区高度应根据滤料性能及反冲洗时滤料膨胀率确定,陶粒滤料宜为1.0m~1.5m。
(5)曝气系统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布气,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的布置密度应根据需氧量要求通过计算后确定;单个曝气器设计额定通气量宜为(0.2~0.3)m3/h,每平米滤池截面积上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布置数量不宜少于36个;采用穿孔管时孔口设计流速不宜小于30m/s。
(6)BAF系统采用长柄滤头布水,长柄滤头安装于滤板上,其布置密度反硝化生物滤池不宜小于49个/m2,其它曝气生物滤池不宜小于36个/ m2,并考虑滤头水头损失及堵塞率。
2.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流程选择及设计2.1单级碳氧化/硝化BAF工艺的设计当设计中要求降解污水中含碳有机物并对氨氮进行部分硝化(硝化率60%以下)时,宜采用单级碳氧化/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图见图1:图2 两级除碳、硝化生物滤池工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C池)主要是用来降解污水中含碳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大部分之后进入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开始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更有利于氨氮的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前置工序、主要工艺和反应器设计三个环节。
前置工序: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环节,用于去除粗大悬浮物、无机颗粒和调节水质水量。
主要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该工艺的核心部分,包括滤池反应器、布水系统、曝气系统等。
污水经过前置工序后进入滤池反应器,在布水系统和曝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应考虑滤料的选取与装填、布水系统的布置、曝气系统的设计等因素,以保证污水在反应器中能够充分混合、接触和反应。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要点包括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方面。
初步设计:根据污水性质、处理规模等要求,初步确定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布置方案,并进行平面布置和流程图绘制。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如滤池反应器的设计、布水系统的设计、曝气系统的设计等。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选型和订购,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施工图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为施工提供指导。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生物膜培养:生物膜是曝气生物滤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膜种类和培养条件,以保证生物膜的活性和稳定性。
过滤阻力控制:曝气生物滤池过滤阻力是影响工艺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过滤阻力,如合理选择滤料、优化水力条件等。
曝气均匀性:曝气系统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部分,需要保证曝气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死角和短流等现象。
反冲洗操作:反冲洗是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需要合理确定反冲洗周期、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时间等因素,以保证滤料不被堵塞和流失。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随之加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的生命之源,在环境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应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处理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针对具体的曝气生物滤池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挂膜、运行及维护过程的重视,严格把控每一步的操作,将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更加合理的运用到污水处理之中。
1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特点1.1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在对曝气生物滤池的不断研究中可以得知,其主要的原理是基于一级强化的基础之上,通过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以及颗粒状填料等处理介质的利用,发挥出生物的代谢作用,并且结合物理过滤作用以及生物膜的吸附作用等有效的将污染物去除。
除此之外,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过程中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等先进的设计技术使得不再需要二次沉淀设备进行过滤,与此同时,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得以充分的实现。
1.2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生物浓度更高由于在曝气生物滤池之中主要采用的填充物为颗粒状填料物,微生物在此环境中生长是,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挂膜及处理其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在填充料的表面会存在很多的生物量,进而使得曝气生物滤池之中所具有的微生物量要远远高于污水之中所存在的微生物量,在此种情况下,则会使得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2)投入成本更低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等先进技术使得其过滤过程中不需要二次沉淀设备,这种情况下使得投入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并且对于该技术的操作工艺也相对更为简单。
2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常见形式2.1BIOCARBONE工艺BIOCARBONE工艺是曝气生物池最早的一种形式,是法国OTV公司进行开发设计的,使用的滤料是一种球形陶粒,比重大于1,通过自上而下的污水流经,滤料层的中下部是滤料曝气管路的位置所在,气水反冲装置是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的,通过气水联合反冲,实现硝化、反硝化以及化学需氧量的去除。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范文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介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是通过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降解处理的一种工艺。
首先,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滤池,其中装填了一定的填料。
填料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表面积,使得微生物附着在其上生长繁殖。
当污水在填料表面流过时,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为了确保微生物能够有效地生长和代谢,曝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给生物滤池注入适量的氧气,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浓度,加速微生物的降解代谢过程。
同时,曝气还能够循环搅拌污水中的有机物,促使其与微生物更加充分地接触,提高处理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其处理效率高,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其次,曝气生物滤池所需的设备较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此外,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维护操作也相对简单。
最重要的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稳定可靠,适应性强,在应对不同水质条件和处理规模上具有优势。
曝气生物滤池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场景。
它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各类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曝气生物滤池还可以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解决农村污水排放的问题。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建筑工地污水处理、船舶污水处理等,曝气生物滤池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可靠、经济的处理方式。
通过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降解和去除,从而实现了水环境的净化和保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提升水质和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范文(二)新型污水处理工艺中,曝气的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方式。
工艺方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工艺简介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时,通过有机营养物质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基本原理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颗粒状滤料,滤料表面附着生长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
污水流经时,污染物、溶解氧及其它物质首先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及内部,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二、工艺特点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 (有害物质)的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三、滤池结构曝气生物滤池的构造与污水三级处理的滤池基本相同,只是滤料不同,一般采用单一均粒滤料。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滤池池体、滤料、承托层、布水系统、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管道和自控系统等八个部分组成。
(1)滤池池体其作用是容纳被处理水量和围挡滤料,并承托滤料和曝气装置的重量,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和矩形三种,结构形式有钢制设备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而曝气的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的生物滤池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氧气传递效率低、能耗高等。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全新的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旨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
一、新型曝气设备的引入传统的生物滤池中使用的曝气设备通常是机械式曝气装置,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2024年新型曝气设备的引入,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新型曝气设备采用了超声波曝气和微泡曝气的技术。
超声波曝气是指运用超声波技术将水中的气体转化为微小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氧气传递效率。
微泡曝气则是通过产生微小气泡,增加曝气面积,提高曝气效果。
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污水中的氧气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生物滤池中污水的降解速度。
二、生物滤材料的改良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还对生物滤材料进行了改良。
传统的生物滤材料通常使用填料,如陶粒、石英砂等。
这些填料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
但是,由于填料的物理结构限制,微生物附着的深度较浅,导致反应区域有限,降解效果不佳。
新型生物滤材料采用了多孔性载体,如多孔陶瓷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可以提供更多的附着点和生长空间,增强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和降解能力。
同时,多孔陶瓷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污染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减少滤池的维护和清洗成本。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2024年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的生物滤池还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数据监测污水的水质、溶解氧浓度等参数,通过调整曝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得氧气供应更加均匀和合理。
此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检测生物滤中微生物的附着情况和降解效果,通过调整曝气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率,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0前言现代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引入饮用水处理中过滤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好氧废水处理工艺,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其突出特点是在一级强化处理的基础上将生物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滤池后部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生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的较大发展后,到90年代初已基本成熟。
在废水的二级、三级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以下简称BAF)体现出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省等特点。
90年代以后,BAF的发展方兴未艾,工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本文要介绍的即是现代BAF的代表工艺之一Biostyr。
1Biostyr的结构和原理Biostyr是法国OTV公司的注册工艺,由于采用了新型轻质悬浮填料- -BIOSTYRENE(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且比重小于1g/cm3)而得名。
下面以去除BOD、SS并具有硝化脱氮功能的反应器为例说明其工艺结构与基本原理 [1] 。
1.1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滤池底部设有进水和排泥管,中上部是填料层,厚度一般为2.5~3m,填料顶部装有挡板,防止悬浮填料的流失。
挡板上均匀安装有出水滤头。
挡板上部空间用作反冲洗水的储水区,其高度根据反冲洗水头而定,该区内设有回流泵用以将滤池出水泵至配水廊道,继而回流到滤池底部实现反硝化。
填料层底部与滤池底部的空间留作反冲洗再生时填料膨胀之用。
1 配水廊道2 滤池进水和排泥3 反冲洗循环闸门4 填料5 反冲洗气管6 工艺空气管7 好氧区8 缺氧区9 挡板10 出水滤头11 处理后水的储存和排出 12 回流泵13 进水管图1Biostyr滤池结构示意滤池供气系统分两套管路,置于填料层内的工艺空气管用于工艺曝气,并将填料层分为上下两个区:上部为好氧区,下部为缺氧区。
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处理目的和要求,填料层的高度可以变化,好氧区、厌氧区所占比例也可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