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练【关于“核心”与“边界”】材料题范文
- 格式:pdf
- 大小:76.67 KB
- 文档页数:2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心系中心,不畏边缘【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
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
只要不沉沦,边缘也能够是中心。
【范文广场】1、心系中心,不畏边缘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总有中心边缘之分。
中心与边缘这对关系是辩证存有的,在边缘的映衬下,中心显得更加“高大上”,拥有着更多的便利、机会和认同。
所以,中心成了绝大部分人的向往和追逐的目标,在边缘的人们努力奔向着中心。
重要的是,不必在乎自己在边缘的处境,心中要坚信会进入中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勺子,便成为中心;而绝绝大部分人只能从边缘眺望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心。
你能够现在在边缘,但绝不能抱怨,如果你想成为中心,就一定要心系中心,渴望到中心,甚至成为中心。
“重要的不是你是谁,重要的你想成为谁。
”心系中心,哪怕身在边缘。
唯有此,在边缘的我们会从眺望中心,变为迈入中心。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契诃夫这样感叹道。
诚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目标是人之天性,从边缘想挤进中心也是无可厚非的。
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却心系缓解种族矛盾的中心,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
27年的牢狱生活,在边缘的小角落,但不但没有削弱曼德拉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
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心系中心是秘诀。
“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
”巴尔扎克如是思考。
是的,心系中心,是保持在边缘却亦能拥有持续追逐中心的希望。
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四次被贬谪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亦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高尚节操。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边界感”导写及优秀范文3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
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
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
有边界感,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不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
边界感不仅在网络空间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班会课拟组织一场关于边界感的大讨论,请写一篇发言稿,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写作指导]1.“边界感”是什么?①两者: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意识。
②自己: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和保护,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远而不疏的能力,是近而不入的智慧;③他人:是对他人的尊重和成全。
2.无“边界感”指的是什么?①对他人:越界干涉。
是对他人精神和道德的绑架;②对自己:退让顺从。
是对自我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的忽视,是自我陷入精神和物质困境的原因;3.为什么需要“有边界感”:“有边界感”的重要性:①人际关系:知边界、懂分寸、能进退,可以距离产生美,创造舒适空间,关系行稳致远。
④国家关系:尊重他国主权,和平共处、共建共荣、互惠共赢;⑤文化交流:不强加文化于他国,使文化多样性,美美与共;缺乏“边界感”的后果:①人际关系:自我边界感缺失:习惯依赖他人,生活目标飘忽,为人处世态度模糊。
不懂得适可而止,容易冒犯他人,容易以爱之名,“美化”侵犯。
亲情中边界感缺失:“爱”的枷锁,父母意志的傀儡。
父母在失去自我的同时,扼杀了孩子自由自主、健全人格的可能。
友情、爱情中边界感缺失:无法意识或不能接受对方是独立人,没有个人空间,怀疑和猜忌,导致情感瓦解,彼此渐行渐远。
职场中边界感缺失:“内耗”,工作效率受到负面影响,职场关系不够融洽,职业幸福感不强。
边界意识的作文素材高中
在我的高中时期,父母对我施加了非常激烈的边界意识,以塑造一个立足未来、做一名公民的我。
而这就是我目前成功追求自己未来发展路线的原因。
就学习而言,父母一直认为,学习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因此在学习上他们给了我极强的边界意识。
他们会让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学科或一项活动,以起到有效的提高成绩的作用。
他们还要求我们将学习的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不让过度的学习把学生的精力耗尽。
同时,他们教导我们要做好课内外的功课,把重点放在扎实的学习上,不玩电子游戏,不上网聊天,逐渐改变以往不专心学习的习惯。
另外,父母对我也施加了边界意识,他们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要正视自己,而且要正确看待他人,建立良好的友情,不让自己陷入悬浮的状态,关注社会的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参与公益活动,勇于承担责任,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发现自身的问题,勤奋努力,不要怨天尤人,要相信自己,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地思考、努力复习,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正确价值观、勇于挑战自我、乐于学习新知识、勇于实现梦想的学生。
父母给我的边界意识影响着我的学习生活,也促使我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追求自己的理想。
- 1 -。
核心与边界的作文素材
哎呀,这城市真繁华啊!摩天大楼一个接一个的,跟雨后春笋
似的。
看那些钢铁和玻璃的大楼,都闪着忙碌和进取的光。
这儿可
是金融的脉搏,商业的战场,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那股现代都市的
劲儿。
中心区域,那可是大家都盯着的地方,地位、荣耀都在这儿了,当然,压力和竞争也少不了。
说起乡村,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田野一眼望去,边界都不那
么明显,但又很清晰。
金黄的麦田在风里摇啊摇,跟蓝天白云配在
一起,简直就像画儿一样。
这儿没城市里那么吵,就是安安静静的,感觉特舒服。
真的,这就是个心灵的避风港,让人忘了外面的喧嚣。
再说说艺术吧。
进了艺术的殿堂,每一幅画都有它自己的魂儿。
那些颜色、线条,都是艺术家心里想说的话。
看着这些画,你就能
感受到他们的心情和想法,特别有意思。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边界感”材料解读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
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
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
有边界感,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不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
边界感不仅在网络空间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班会课拟组织一场关于边界感的大讨论,请写一则发言稿,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材料一以举例的方式说明网络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对当事人及公共秩序的干扰。
没有边界感的网络围观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情感的倾吐,实则是对自我想法情绪表达的控制的失当,是对他人生活的过度介入,其形成的巨大情感倾向的信息洪流可能就是一种网络暴力,导致严重后果的产生,伤害被网暴对象及其身边人的精神,不堪网暴而轻生的也不少。
材料二两句话,第一句阐释了“有边界感”的概念内涵(表现),“有边界”感既指不将自己需求、言行、想法、情绪介入他人生活,不对他人越界,也包括反对他人对自己越界。
第二句说明了有“边界感”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空间,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甚至更多方面。
材料一和材料二正反对照,材料一反面举出缺失边界感的害处,说明不应“缺失边界感”;材料二正面阐释“有边界感”的内涵及重要性,正向表明命题人立场:要有边界感。
边界感,自我边界的意识。
个体对自我的需求和能接受的言行、想法和情绪等的界限的认识。
边界感是在意识认知层面能分清楚自我与他人的界线。
考场作文以有界交往延拓无界成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万般荣幸可以在班会就“边界感”一词进行讨论,阐发思考,我的发言题目是:以有界交往延拓无界成长。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心系中心,不畏边缘文一:花开边缘,不曾凄凉中心之处,不乏香车宝马,川流不息,更有繁花似锦,碧树银台。
只怕庸人忙忙碌碌,迷失在了中心地带的拥塞,似锦的人生最后还是沦为平庸。
边缘之隅,兴许大雪弥漫,星空暗淡,平添彻骨寒意,无限悲凉。
只要人心永不沉沦,去探寻那边缘地域的魅力,平凡的生活终究也会流光溢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
”的确,我们从生活的夹缝中获益良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王位的过程。
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梁衡所说:“正常生活中人人能够为王,仅仅我们不必在意这王国的大小。
”无论你身处何方,若是你心笃定,永不沉沦,纵然仅仅村夫之乐、平民之趣,也能够变成沉甸甸的王冠,在边缘的帷幕前熠熠生辉,闪耀着如中心地带般的光芒。
其实,大多时候,最明亮的中心地带总是最迷惘,最繁华的庙堂之高却总是最凄凉;最冷清的边缘之处不见得没有花开遍野,最寂寥的江湖之远不一定缺失铁血燕然。
六朝之后,初唐的社会靡艳娇奢,多少白衣飘飘的诗人,渴望着一赋动帝王,招封至京城。
于是,他们于洛阳,吟咏自己安享富贵的闲情逸致;于长安,描写帝王城居的宏丽繁盛来讴歌太平。
纵然是身居旖丽的中心,可那满纸的六朝遗风,通篇的靡靡之音,是换不来认可的。
当那份繁华,无缘得触,当他们被迫远离京城,当赴任偏远之地漫游道中。
他们才真正的发现,江湖之远的忧患之作,比那庙堂之高的盛世繁华,更有价值。
于是,才会有抽离繁华之外的惊警,流芳万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古有忧国忧民的诗人,恣意纵横,一字千钧;今有“走到人生边上”的低调作家,陶陶然专心治学。
菜根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的确,边缘之处人烟荒芜,冷烟寒月,怎奈,唯其寂静,得其长远,唯其清冷,得其安然。
或许是未曾跻身,反思时才会想的更加清楚;或许是一直远离,回望时才会看得更加真切。
核心与边界的作文素材英文回答:Core and Periphe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core-periphery model i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tha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postulates that the world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regions: the core, which consists of wealthy, industrialized nations, and the periphery, which encompasses poorer,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cor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Core countries often possess a large industrial base, a highly skilled workforce, and a developed infrastructure. They also tend to have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s, robust healthcare networks, and stable political institutions.In contrast, the periphery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inequality, and a lac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phery countries often have a predominantly agricultural economy, a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a poorly educated workforce. They also tend to have weak infrastructure, limited access to healthcare, and unstable political syste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y is described as one of dependency and exploitation. The core countries dominate the global economy and control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They often exploit the periphery countries by extracting raw materials and cheap labor. This exploitation perpetuates the economic disparity between the two regions.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e-periphery divide. These include colonialism,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Colonialism left a lasting legacy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equality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Globalization has intensifi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countries for resources and markets, further exacerbating the divide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y. Technological change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core-periphery divide, as it has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innovation that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ore countries.The core-periphery model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its oversimplific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Critics arguethat it fails to account for the diversity within both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y regions. They also argue that it underestimates the agency of periphery countries in shaping their own development.Despite its limitations, the core-periphery model remains a useful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power in the world.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rocesses that have led to the creation and perpetuation of global inequality.中文回答:核心与边界的作文素材。
2024届潍坊高三一模作文“边界”单概念话题作文导写+素材运用+范文3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边界,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限。
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
其实,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边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边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试题作文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与九省联考“交错带”作文类似,只有一个核心概念——“边界”。
“边界”一词是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与公众的生活比较贴近,可以使每位考生都能够有所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
材料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边界,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限。
”给出了核心概念的解释,提示我们,边界是“隔开”两个区域的。
第二句:“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
”进一步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出了边界的两个维度——“有形”与“无形”。
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如公路上的车道线、建筑物之间的围墙、军事重地的警告标识、铁路车站的高压危险标识、银行的一米线标识……这些有形边界警示我们要遵守公序良俗、法律法规,莫要越界。
无形的边界“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中“更深”一词,引导学生将写作重点放到无形边界上。
无形的边界实际是一种象征边界,它又可分为多个维度。
第三句:“其实,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边界。
”给出了无形边界的四个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写作思路。
其中,“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更是告诉学生本次作文材料没有设置明显的“边界”,可写内容很多。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点进行深入挖掘,深层思考;也可以选取多个点有序组合,形成思维结构。
本次作文仍然重视对学生思辨思维的考查,限制性指令较少,可写的内容又非常多,角度的选择就显得更加重要,围绕“边界”话题确定论点,把问题说清楚并不容易。
走向•评价**************m 栏目编辑张万利试题评价65论作文材料的逻辑内核与思维边界—以2020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李旭山(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广东广州510〇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 2155(2021)05 - 0065 - 02中图分类号:G632.474一、想考什么与能写什么命题和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流,但又是不对等的交流。
命题人深思熟虑,写作者应急草就,然而我们总想获得对等的效果。
考试后公布的评分细则,总能把命题的合理性、科学性说充分。
评卷后教师的点评总能发现考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因此“想考什么”与“能写什么”,就成了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想考什么”,往往能反映作文材料的逻辑内核,即命题人要和考生达成一致的价值判断与推理形式,突出公理式表达,完成的是一般任务,是预设的切合。
“能写什么”,往往能反映考生的思维边界,是考生在材料逻辑内核的基础上合理发挥与个性拓展,突出推论和突破,完成的是情境下的具体任务,是生成的实现。
本文以2020年髙考作文题为例,从“逻辑内核”与“思 维边界”关系的角度,谈谈“想考什么”与“能写什么”。
二、2020年考题例析1.放大任务材料,建构基础思维若作文材料引言信息量大且富含思想,相比之下任务信息就容易被忽视。
其实,材料中的任务信息哪怕再少,它的意义因情境作文的要求,也应该尽量放大。
同时学生需要利用已有认知,形成反应基本规律的思维范式。
2020年全国m卷作文: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本题的任务信息是“给即将人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
在交代任务之前讲了任务理由:绘制“自画像”的目的是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
考生往往会大谈特谈这些问题,而忽略任务本身,造成偏题。
因此,我们应提醒考生抓住任务信息展开构思。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边界”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边界,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限。
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
其实,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边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边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意解读:本次命题的核心话题词为“边界”。
材料共3句话:第一句话为边界的基础释义;第二句话指出边界分有形和无形,后半句“更深的思考”提醒我们这一点更重要,拓展了其内涵;第三句话又提示考生学习文化、科技、社会各个领域都涉及边界。
综上可见,此次作文重点在无形的边界,众多领域皆可讨论,在不同领域,边界有不同的引申义,这需考生形成自己合理的思考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自己对于边界的认识理解。
近来,在人们生活中,“边界感”成为一个热词,对于随意侵扰他人生活、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人们称之为没有边界感,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人”。
逢年过节,对许久不见的亲戚问询自己的收入、体重、婚恋等敏感话题,很多人也认为这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传统农业社会大家庭、大宗族的人际体系逐渐被工业时代更加强调个体独立的人际关系取代,生活中人与人的边界似乎越来越明显。
但人又不能成为孤岛,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人是高度社会化的,人是需要交流的。
写作要言之有物,我们就应该通过揣摩材料来生发对核心关键词内涵的解读,以及其反向辩证思维的联想,最后在从中择取值得讨论的角度。
比如学习生活中的边界,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识层面的边界,我们设置了不同学段,也可以理解为同学之间的边界,既有个体独立的思考,也要交流学习。
再比如文化交流,不同文化间应该保持一定界限,保持各自的特色。
为了自己利益,欧美资本把控世界舆论阵地,大肆鼓吹宣扬自己的言论,这属于没有边界感的“文化入侵”。
2020年高考作文模拟练【关于“核心”与“边界”】材料题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团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外卖、电影票、到酒店住宿,再到网约车服务。
外界质疑美团的边界在哪里,美团则回应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从而引发“核心”与“边界”的争论。
其实每个领域乃至个人内心,都有“核心”与“边界”。
教育的核心是触发人向上生成,但是哪些该教,需要厘清教育的边界。
人生既有占据核心的时刻,也有走向边缘的过程,幸福的核心是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
对于“核心”与“边界”,你还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
核心与边界
“好花还需绿叶衬”,这是我们常听的。
这是说一朵花的美还需要普通绿叶的衬托,说是“普通”,实则是一种宝贵的“边界”,试想,你的眼界中只有鲜花,你又怎知美呢?
我们常说的“核心”,实际上就如万绿中的一点红,它本身并无多少优异,只是因为比较,所以显得出彩。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核心与边界互不相离,否则,任何一方都是边界,都是核心。
核心或许很强大,但它依旧需要边界,不单为了衬托,而为了更强大。
人们心中的球王梅西,给他冠上“核心”之名,实是无可厚非,但是,他永远存在于场上十一人中,他永远不是单独称为核心,而是“团队核心”。
一个团队中,有核心势必就有边界,训练时边界也许是那些技术稍逊一些的球员,他们更能突出核心的强大;在场上比赛时,边界也许是场地边界,再强大的核心也无法做到处处顾及,所以他需要队友,需要边界上的队友来扩大自己的核心范围。
这很好理解,就如梅西再强大,在一支十一人的队伍面前他永远处于劣势,而不再是核心。
核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的能力,更是因为他对边界的包容。
脍灸人口的相声之所以说传至今,是因为捧、逗二人的配合,可以说逗笑的成份主要由逗哏发出,但是少了捧哏却总觉得孤零零的,趣味自然减少三分,因为欢乐是人与人之间的,需要有肯定、衬托的那一方。
正如老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说。
”捧、逗二人不因谁词多谁词少,只为欢乐,才使核心有了边界,欢声有了笑语。
核心需要格局,边界需要多元。
核心往往是领导者的地位,这并不意味着核心作用和边界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核心需要看得远,边界需要做得细。
茫茫大海上,何处才是出路,这是每个人都想
知道的,而那位眺望的老船长必须明白何处是归宿,如何为这一船的生命负责。
而那些身强力壮的水手,则需要心无旁鹜,扎紧麻绳,拉高帆布,跟随着老船长一同向前。
核心与边界,实则是互相无可替代,因为合作才是二者的出路。
何者都是核心,何者都是边界,我们不能主观上认为谁高于谁,这个世界本就不停转动,我们不可能找出至上的那一方。
存在都是有意义的,而所谓的核心与边界,只不过要教会我们合作,从核心看到边界,从边界中看到核心,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