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民经济核算》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
A. 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C.国民总收入 D.社会最终产品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 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
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服务收入20亿元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 )。
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5.生产账产中的平衡项是( )。
A. 增加值 B.总产出C.中间消耗 D.营业盈余6.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7.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环节的是( )。
A.生产税 B.财产收入C.所得税 D.劳动报酬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
A. 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 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 D.增加值和营业盈余9.恩格尔系数是指( )。
A. 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10.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
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
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
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
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
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第四次网上作业答案根据本地区(或中国统计年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账户体系是按国民经济整个运行过程——生产过程、收入分配、消费、投资过程编制的,个个环节都用账户来体现,每个账户都有平衡项,平衡项是本账户的终点,也是下一个账户的起始点;通过平衡项把上下两个账户联系起来。
1.生产账户:生产核算账户包括两个账户的内容,一个是反映货物和服务的帐户。
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放映。
总产出来自国内本年度的生产总量,进口来自本年度从国外进口的全部货物和服务量。
生产核算账户的另一个是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衔接的生产账户,它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核算目的。
200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收入)中间消耗 9118.22 总产出 12781.32增加值 3663.10合计 12781.32 合计 12781.322.收入形成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分配账户,记录当前生产的增加值分配给参与生产的各机构部门流量。
收入形成账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中各个生产要素收入的形成,潜在说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的要素构成,是整个收入分配过程的起点。
收入形成账户的来源方记录作为分配初始流量的部门增加值,使用方记录该部门对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的支付流量,总营业盈余是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支付后的剩余额,也记录在使用方,在账户中起平衡项作用.收入形成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收入)劳动者报酬 1537.02 增加值 3663.10工资及工资性收入 1330.43单位社会保险付款 206.59生产税净额 442.35生产税 572.20减:生产补贴 129.85亏损补贴 106.47价格补贴 23.38总营业盈余 1683.73减:固定资本折旧 573.08净营业盈余 1110.65合计:3663.10 合计:3663.103.原始(初次)收入分配账户:初次分配收入,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束后,各部门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是体现整个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综合指标。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3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冋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
)小论文:浅谈人均GDP、人均GNI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与联系及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用哪个指标更合理。
答* (1)人均GDP与人均GNI的概念明显不同.人均GDP和人均GNI分别是用GDP和GNI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得到的人均指标。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
GNI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企业、政府、住户等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2)GDP和GNI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两者的联系看,GDP是GNI核算的基础。
GNI等于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即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
从两者的区别看,GDP是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増长和变动情况;GNI是个收入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和宏观收入分配状况。
具体到人均GDP和人均GNI上,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I主要反映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人均水平。
(3)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别较大,侧重点不同。
国民总收入(GNI)通过经常转移,形成可支配总收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第四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 SNAB MPS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 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 农业部门B 工业部门C 建筑业D 金融业3.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A 该项目支大于收B 该项目收大于支C 该项目贷大于借D 该项目贷等于借5.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D 居民购买住房6.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金融资产的增减B 金融负债的增减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7.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A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B 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C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D 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8. 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
A 经常项目B 资本和金融项目C 净误差与遗漏D 储备资产9.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A 用生产法B 用支出法C 用收入法D 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10.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支援给灾区。
该交易属于()A 经常转移B 资本转移C 现金转移D 无法判断11.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 进出口差额B 经常收支差额C 国际收支基本差额D 国际收支总差额12.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B)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A. J.米德B. R. 斯通C. 范.克利夫D. S.库兹涅茨2.下列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D )A.固定资产数B. 存款数C. 人口数D. 销售数3.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 A )A. 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B. 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 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D. 以上都对4.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D )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旅客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5.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D )。
A.自来水厂B.机床厂C. 建筑公司D.医院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现形市场价格,由于各种价格包含的因素不同,存在以下关系( D )。
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B. 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D. 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7.下列不计入服务产出的是(D )A.政府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B.非盈利机构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C.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D.住户整理家务8.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B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
A.生产单位B.常住单位C.企业事业行政单位D. 经济组织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 A )。
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10.已知第j部门总投入为100亿元,其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价值20亿元,则直接消耗系数为( A )A. 0.2B. 5C. 120D.无法确定11.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B )。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B )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A. J.米德B. R. 斯通C. 范.克利夫D. S.库兹涅茨2.下列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D )A.固定资产数B. 存款数C. 人口数D. 销售数3.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A )A. 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B. 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 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D. 以上都对4.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D )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旅客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5.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D )。
A.自来水厂B.机床厂C. 建筑公司D.医院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现形市场价格,由于各种价格包含的因素不同,存在以下关系(D )。
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B. 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D. 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7.下列不计入服务产出的是(D )A.政府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B.非盈利机构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C.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D.住户整理家务8.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B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
A.生产单位B.常住单位C.企业事业行政单位D. 经济组织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A )。
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10.已知第J部门总投入为100亿元,其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价值20亿元,则直接消耗系数为(A )A. 0.2 B. 5 C. 120 D.无法确定11.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B )。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第四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正确答案: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2. 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正确答案:原始收入分配账户3.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的国民经济核算。
正确答案:各行政区域4. 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正确答案:营业额盈余5.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正确答案:第三产业6.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
正确答案:国民总收入7. 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正确答案: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8.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正确答案: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9. 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正确答案:公海10.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正确答案:负债和净值11.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正确答案:资产负债差额12. 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
正确答案:经济资产13. 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
正确答案:社会劳动者人口14.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正确答案:资产15. 服务的特点是()正确答案: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16.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正确答案:总储蓄17. 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正确答案:可支配收入18.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正确答案: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正确答案:大型机床更新20. 资本账户的初始流量是()正确答案:总储蓄21.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正确答案:增加值和营业盈余22.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4参考答案(综合练习1-2)综合练习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B;2、D; 4、D; 5、D; 6、A; 7、D; 8、B; 9、A; 10、A; 11、D; 12、A;13、A; 14、B; 15、A; 16。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ABCD;2、ABC;3、BCD;4、CDE;5、ABCE;6、AC;7、BCDE。
三、名词解释:1、常住单位:一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则称之为该国的常住单位。
一个独立核算企业,如果它的全部经济活动始终发生在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那么它就是我国的常住单位。
一个企业虽然它的经济活动并非全部发生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但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建立了一个子企业,该子企业从事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则认为母企业在我国建立了一个常住单位。
一个住户,如果它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住房,该住房为它的主要场所,则认为是我国的常住单位。
一个政府单位是它行使管辖权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中央政府组成单位包括位于国外的使馆、领馆等均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活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生产法、分配法及支出法。
3、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
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
4、国民经济负债核算:是指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期初、期末所拥有资产负债存量状况的核算,以及改时期内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引起资产负债变化情况流量的核算。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国民经济核算用那些主要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答:(1)在生产阶段,用GDP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
(2)在收入分配阶段,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
(3)在最终使用阶段,用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金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
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四)综合练习1一、单项选择题1. 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 英国经济学家(B )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A. J. 米..B. R.斯..C. 范.克利..D..S.库兹涅茨2. 下列经济量中, 属于流量的是(D )A.固定资产...B.存款....C.人口...D.销售数3. 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A )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B.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 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D.以上都对4.下列经济单位中, 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D )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旅客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5.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D )。
A.自来水....B.机床...C.建筑公....D.医院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现形市场价格, 由于各种价格包含的因素不同, 存在以下关系(D )。
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B.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7.下列不计入服务产出的是(D )A.政府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B.非盈利机构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C.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D.住户整理家务8.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B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
A.生产单..B.常住单..C.企业事业行政单.D.经济组.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A )。
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10. 已知第j部门总投入为100亿元, 其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价值20亿元, 则直接消耗系数为(A )A.0.....B.....C.12....D.无法确定11. 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B )。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
2.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
最终产品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既本期的生产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没有被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
因此,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离生产过程,属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而非最终产品。
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Ⅱ象限。
×。
第Ⅱ象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
而第I 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
4.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
房屋租金的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
5.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
×。
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现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移、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产生和消失。
所以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而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则属于其他货币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个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却是非金融性的。
6.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元。
√。
因为一国国民财产=该国非金融资产+对外金融投资净额,而本题中“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表示该国向国外贷出资金3200亿元,则国民财产=15000+3200=18200亿元。
四、计算题解:jij ij x x a =(j i ,=1,2,3)05.04002011==a1.05005012==a1.02002013==a 175.04007021==a4.050020022==a3.02006023==a 25.04001031==a1.05005032==a1.02002033==a2、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总产出3000亿元,中间消耗1320亿元。
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
资本转移收入净额5亿元,固定资本形成330亿元,库存增加20亿元。
(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帐户、收入形成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并计算各帐户平衡项。
(2) 指出部门资本账户中资金余缺的具体数字并进行分析。
(3)计算该非金融企业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
解:(1) 账户如下:(单位:亿元) 生产账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3000-1320=1680(亿元) 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1680-800-(150-50)=780(亿元)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单位: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138-142)=776(亿元)单位:亿元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776+(0-17-8-450)=301(亿元)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单位:亿元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消费=301(亿元)部门资本账户 单位: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 =301+5-350=-44(亿元)(2) 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净金融投资 净金融投资=301+5-350=-44亿元即资金短缺44亿元,需向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3)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301/301=100% 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可支配总收入=350/301=116% 3、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
1、解:(1库存 总 变化 获 得 =814.5 + (17.6-32)+0 =800.1(万元) (2)资本账户资 本 账 户 单位:万元※说明: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
×。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
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很明显属于中间消耗,大型工具如机床等属于固定资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
3.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Ⅱ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
√。
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第Ⅰ象限反映的,所以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该说法是正确的。
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看,第Ⅱ象限的主栏与第Ⅰ象限相同,而宾栏所列示的是最终产品或使用。
4.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
√。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
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
5.原始森林和围海造田都属于生产资产。
×。
根据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的定义和各自所包括的内容,原始森林属于自然资产而非生产资产;围海造田是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果,是对自然资产的改善属于生产资产。
6.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
×。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而非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四、计算题 第1题(1)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44628.72-17844.76-9728.46=17055.5(亿元)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财产收入支出=17055.5+2282.72-6517.83=12820.39(亿元)(2)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1282039+321.8-2861.33=10280.86(亿元) (3)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亿元)说明: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做为生产经营性单位没有消费的功能,不核算消费,其可支配收入全部转化为储蓄,只有居民部门、政府部门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才有最终消费。
(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10280.86+2127.99-21458.47=-9049.62(亿元) (5)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 亿元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单位: 亿元收入再分配帐户 单位: 亿元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单位: 亿元 资本帐户 单位: 亿元第2题(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4000+5600+(2400-2000)=20000(亿元) 中间消耗=总产出—GDP=28000-20000=8000亿元) 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20000-2800-8400-(840-140)=8100(亿元)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参见教材P59)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第3题(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 =980+370=135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 =45-9=36(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 =960+36-1350=-354(亿元)(2) 资本账户 单位:亿元(3)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总额=960/960=100% 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收入总额 =1350/960=140.6% 该部门属于企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