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声学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什么产生的?A. 振动B. 静止C. 膨胀D. 压缩答案:A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40m/sB. 1000m/sC. 3000m/sD. 5000m/s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特性?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颜色答案:D4.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到20000HzB. 100Hz到10000HzC. 200Hz到2000HzD. 1000Hz到10000Hz答案:A5.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B. 气体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C. 固体最快,气体次之,液体最慢D. 液体最快,固体次之,气体最慢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介质2.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Hz到______Hz。
答案:20、200004.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固体5.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答案:振幅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也产生振动,这些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最终到达人耳,被耳膜接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解析这些信号后,我们便感知到了声音。
2.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介质来传递振动。
此外,声音的传播还需要一定的能量,振动的能量越大,声音传播得越远。
声学测试题一、填空题1.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______好(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 _ _大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__ 高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_________ ,这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_ 。
3.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_________ 发出的。
寻声而去,其_________和_________不变,但_________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
4.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原因是____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 。
5、用尺子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6.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纳作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 ,此处海底 度为 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 离,其原因是 。
7.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 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 耳中的.8.如图,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声学测试题班别:姓名:分数:一、单选题1.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B.老师的声音音色不好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答案】【解析】【详解】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答案】A【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3)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由图、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A。
3.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答案】C【解析】【详解】“小蜜蜂”是便携式扩音设备,使讲课声音更加洪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响度,C正确;老师上课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由老师的声带决定,声带的振动频率未变,故音调不变,ABD错误.故选C.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答案】D【解析】【详解】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5.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1.人讲话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声具有能量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乐器商店的标志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11.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
声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以便更好地吸收声音。
5.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A.空气B.海水C.钢D.软木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7.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A.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空气—鱼缸—水—鱼8.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的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闻其声即可辨其人,这是因为()A.不同的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同的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11.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12.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C.“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声学练习题姓名_______一.填空题(共20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____,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2.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____,鸟鸣声是靠____传到耳朵.3.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说明水也能____。
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声音的____不一样;两个发声体即使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不同。
5.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人耳____(能或不能)听到这两种声音。
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7.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响些,是因为----------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焰在动,这说明:声波具有____。
9.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禁止鸣笛的标牌,这主要是在____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___减弱噪声。
10.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这是应用了____的知识二、选择题(共44分)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12.甲物体1min振动18000次,乙物体2s振动600次,则甲、乙两物体振动所发出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A.甲音调高 B.乙音调高 C.甲、乙音调相同 D.无法确定13.拍手1s后,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人和墙的距离为A.17m B.170m C.340m D.680m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15.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有害于人的健康C.乐音的振动是有规则的;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D.幽静的山间溪水的潺潺声是大自然的天然乐音16、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地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
声现象测试题计算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哪项不是声音传播的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C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kHzB. 20Hz-200kHzC. 200Hz-200kHzD. 2kHz-20kHz答案:A3.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下列哪种介质中声速最快?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D4. 声音的响度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振幅B. 距离C. 频率D. 介质答案:C5. 回声是声音的哪种现象?A. 反射B. 折射C. 衍射D. 干涉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m/s。
答案:3407.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______。
答案:音色8.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kHz的声音。
答案:209. 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Hz的声音。
答案:2010.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______。
答案:介质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声音传播1000m所需的时间。
答案:t = s/v = 1000m / 340m/s ≈ 2.94s12. 已知某人在距离声源100m处听到声音的响度为60dB,求声源处的响度(假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无衰减)。
答案:由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无衰减,声源处的响度也为60dB。
结束语:以上是声现象测试题的计算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声学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择:以下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意的。
(每题 3 分,共1、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好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汲取了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没法听到C.琴弦被按住以后停止振动不再发作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以下实验中,不可以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30 分)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小球被弹起B.把一枝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快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D.在音响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跟着音乐起舞3、以下是经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邻近,听音叉的声音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C.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4、对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议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取立体声B.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C.利用助听器是为了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D.助听器不过用于听力有阻碍的听者5. “大声喊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 响度大小C. 音色利害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 大象进行沟通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大象发出的“声音”没法传到人耳C.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次高于20000HzD.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次低于20Hz7. 对于噪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优美的轻音乐,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说是噪声B.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歇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噪声是指那些响度较大的声音D.歌唱家优美的歌声有时也会成为噪声8.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四周特别沉寂,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够汲取声音。
依据上边的描绘,你以为在礼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资料,主假如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加强声波的反射C. 加强声音的响度D.装修得更雅观些9.下边对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流传不需要介质C. 能够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大海深度D.能够利用“ B超”检查身体10.以下不属于声音传达信息的是()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C. 声音在铁管中流传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军号的回声二、多项选择题(选错或少选均不给分)。
一、选择题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4.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5.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 铁管、水、空气B. 水、空气、铁管C. 空气、水、铁管D. 水、铁管、空气7.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音色很差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8.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9.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10.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1.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第八章声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D.声音不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2.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生D.声音在真空中每秒传播340米。
3.关于水、空气、铁轨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空气、铁轨B. 水、铁轨、空气C. 铁轨、空气、水D. 铁轨、水、空气4.声音的传播速度()A.只和声源有关B. 只和物质有关C. 只和温度有关D. 和物质、温度有关5.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只要发声体和物质B. 只要发声体和耳朵C. 只要物质和耳朵D.必须有发声体,物质和耳朵6.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频率C.振动的幅度D.声音的音色7.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军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就能判断附近是否有敌人的骑兵,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B.声音可以由土地传播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8.在房间说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A. 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B.旷野里的空气比较稀薄C.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D.以上说法都不对9.乐音的三要素是()A.频率、响度、音色B.音量、高音、低音C. 音调、响度、音色D. 频率、音调、响度10.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没有改变()A.音调B.响度C.音色D.方言、土话11.某同学的声音宏亮,是指他的()A.发声频率高B.音色优美C.发声的响度大D.振动传播得快12.“闻其声不见其人”人们往往根据说话声音就可以判断是谁在说话,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13.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B. 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D. 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14.从声源发出声音后。
在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A.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C.声音的频率逐渐降低D.在不同位置声音的响度相同15.决定声音音调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B.声音的振动幅度C.声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D.振动物体本身16.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A.音调变高B. 音调变低C.音调不变D.无法确定17.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85――1100赫B. 20――2000赫C.10――1000赫D. 200――20000赫18.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属于噪音的是()A.非常大的声音B.杂乱无章的声音C.干扰休息、学习的声音D.不和谐的声音19.在选择减弱噪音的方法时()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音,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音器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身上同时想办法减弱20.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340m/s B.3×108km/s C.3×105km/s D.3×105m/s21.波长为3×104m的电磁波的频率为()A.10kHz B.100kHz C.30kHz D.300kHz22.某雷达探测高空的一颗人造卫星,如果从雷达发射出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用的时间是0.16s, 这颗卫星距雷达的距离是()A.24×103km B.2.4×103km C.24×106km D.2.4×106km23.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A.频率B.波长C.波速D.能量24.电磁波的发射需要有()A.振荡器、话筒、调制器、天线B.耳机C.调谐器D.检波器25.发射电磁波时,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的装置是()A.调制器B.振荡器C.天线D.调谐器26.为了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采取一个可调节的电路,此装置是()A.调制器B.振荡器C.接收天线D.调谐器二、多选题:27.一个声源在振动,而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声源振动的频率过高或过低B.声源振动的振幅太小C.声源与人耳间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D.以上三种都不是28.无线电收音机,除了天线和扬声器外,至少必须具备下列哪几个单元电路()A.调制电路B.调谐电路C.振荡电路D.检波电路29.关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化的音频电流在空间形成电磁波,将声音传到远方。
B.音频电流只有调制到高频电流上,才能被发射到远方。
C.将音频电流调制到高频电流上向外发射,是为了保密。
D.高频振荡器、调制器、发射器是发射无线电必不可少的装置。
30.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接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调谐器取出的高频电流,通过喇叭即可听到声音。
B.接受到的高频电流只有通过解调,才能产生音频电流。
C.调谐器的作用就是将音频信号从高频信号中取出。
D.通过解调电路的电流,再通过喇叭才能听到声音。
三、填空题31.用鼓槌敲一下鼓面,我们听到声音,同时能看到放在鼓面上的小纸团跳动,这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32.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发声时它们一定在。
声音的传播还需要。
声音在150C空气中每秒传播米。
33.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力来吹,使笛管中的发生。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34.两个同学做关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实验。
甲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从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传来的。
35.音调的高低跟有关;响度的大小跟和有关。
“响鼓需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源,声音的响度越大。
36.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
37.控制噪音的途径有三条:(1)在处减弱;(2)在中减弱;(3)在处减弱。
38.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39.空中飞行的飞机与地面的通讯联系是靠__________传递,它传递的速度为________,这个速度与__________相似。
40.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频率较大的电磁波的波长,频率较小的电磁波的波长。
电磁波是由在周围空间形成的。
41.叫电磁波的频率。
其单位是。
42.我们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和信号。
43.夏季的雷雨天或开关日光灯时,收音机中会出现“喀、喀”声,这是由于在打雷或开关日光灯时,它向周围空间发出了。
44.无线电波由发送,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器、器、和发射天线。
45.无线电波由接收,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器、器、和接收天线。
46.电视图象的发射与接收过程是:电视台用将信号转换为__________信号发射;电视机接收的过程是用将电信号转换为信号。
48.接收过程(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名称)四、计算与简答题49.在空旷原野喊话时,用双手捂住嘴两边,形成喇叭形状,这是为什么?50.把一个电铃悬吊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使电铃发声,再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空气慢慢抽出,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51.向热水瓶里灌开水时,随着瓶里的水逐渐增多,热水瓶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如何变化?52.据报载:1964年,美国空军一架喷气式飞机在俄克拉荷马城上空作超音速飞行实验。
在飞机的轰鸣声中,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死亡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53.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25秒,空气温度是150C,则障碍物到人的距离是多少米?54.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出者30米远处,另一位在广州的观众在自己家里的电视机前观看该剧场演出的电视实况转播。
北京与广州相距1460Km,试计算哪一味观众先听到演奏声?第九章声学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A2 B3 D4 D5 D6 B7 D8 C9 C 10 D 11 C 12 D 13 C 14.B 15.C 16.B 17.B 18.C 19.D 20.C 21.A 22.A 23.C 24.A25.B 26.D 二多选题27.ABC 28.BD 29.BD 30.BD三填空题31.振动32.声源,振动,介质,340 33.空气柱,振动,液体,空气34.水管,水,空气35.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振动的幅度越大36.音调,响度37.声源,传播过程,人耳38.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料污染39.电磁波,3×108m/s,光的传递速度40.相同,较小,较大,变化的电流41.产生电磁波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变化的次数,赫兹42.声音,图象43.电磁波44.发射机,振荡器,调制器45.接收机,调谐器,检波器46.摄象机,图象的光,电;显象管,图象的光47.振荡器,话筒,调制器,发射天线48.调谐器,检波器,耳机四、计算与简答题49.为了让声音更集中,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50.声音慢慢变小,到听不见。
因为抽成真空后,真空不能传声51.随着瓶里的水逐渐增多,热水瓶里空气柱变小,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增大,发出的音调变高52.飞机的轰鸣声的分贝值高于120,振坏了鸡的耳膜和内脏器官53.42.5米54.t1=30/340=0.088s t2=1.46×106/3×108 =0.0049s电视机前观众先听到演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