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全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 格式:pdf
- 大小:525.92 KB
- 文档页数:21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08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江苏省统计局二○○八年十二月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 (4)(二)综合定期报表 (20)(三)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能源消费情况基层年报表 (25)四、附件(一)综合年定报表指标解释 (26)(二)综合年定报表逻辑审查关系 (40)(三)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调查方案 (41)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是江苏省统计局对各省辖市统计局和有关业务部门报送综合统计资料的要求。
调查内容包括:农村组织和从业人员情况;耕地面积情况;农业机械化情况;农业化学化、农田水利化情况;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乡(镇)社会经济卡片,村基本情况;公报指标(农业和农村部分)、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能源消费情况等14张年报表、3张综合定期报表和1张抽样调查基层年报表。
三、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各市、县(市、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各非农行业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
军委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林牧渔业生产。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统计报表按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要求收集资料,即农业机械化情况、茶叶水果生产情况、畜牧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渔业生产情况等报表,以及农业化学化、农田水利化情况表中带有☆号的指标,由业务部门收集、整理,主要数据与统计部门共同审核后上报上一级业务部门,并抄报同级统计部门;畜牧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及公报指标的分工另见表下说明,其余报表指标由统计部门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并及时提供给同级有关业务部门。
五、为了提高各市县农业生产情况统计数据质量,市县粮食产量、畜禽产量应按以市县为总体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和畜牧业抽样调查结果填报。
广州市(市辖区)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广州市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广州市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广州市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广州市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第二节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三、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3)四、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11)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13七、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13八、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广州市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表2: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 表9: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表14: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9表17: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11)表21: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12 表22: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13 表24: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表25: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2012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3年3月18日)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201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72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4713.16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8617.33亿元,增长11.1%。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3∶34.78∶63.59。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5.2%和64.3%。
财政收支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00亿元,增长8.1 %。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533亿元,增长6.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219亿元,增长6.2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102.25亿元,增长12.5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343.76亿元,增长13.3%。
价格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3%,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2%。
表1:2012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2-22164-1-26-134678910气和天然气,其中液化气、人工煤气按天然气热值折算),增长1.8%。
全市污水处理厂31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13.7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04%,下降0.76个百分点。
社会治安全年全市刑事立案数11.51万宗;刑事案件当年破案数2.96万宗。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2455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889人,损失折款1081.12万元,分别下降7.9%、4.4%和上升18.7%。
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下面带来2023年城镇平均工资出炉,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5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3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较为明显2023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工资水平排在后三位的行业略有不同,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为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私营单位中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
与2023年相比,202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与后三位的行业保持不变。
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城镇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为2.91中国平均工资2023年各地平均工资对比全国38城的平均薪酬为10558万,相较于第三季度,增速为3.8%。
这38个城市为全国GDP排名前38的城市,包括四座一线城市、15座新一线城市和19座发达城市,常住人口达到了3.7亿,基本创造了全国近四成的劳动力市场。
北京1.39万领跑,上深杭广次之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虽然屈居第二,平均月薪为13832元,但是和北京的差距并不大,月薪仅相差90元。
深圳则以13086元的平均月薪,位列第三北京、上海、深圳三城以1.3w+的平均水平,成为了第一梯队,也是公认的三大一线城市。
全国各省平均工资对比其中超过8000的只有北京和上海,绝大部分省市的平均工资,都在6000以下。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147元2011年05月03日11:00国家统计局网站我要评论(18)字号:T|T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汇总工作已经完成,现予以公布。
一、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与2009年的32736元相比,增加了4411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
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地区、行业、登记注册类型差异(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分省看,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区、市),占全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的3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22个省(区、市),占全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数的68.8%。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42810元、33130元、31882元和31594元。
从各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看,有15个省(区、市)超过了全国平均13.5%的增长幅度,其他16个省(区、市)低于全国平均增幅。
从四大区域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部15.0%、西部13.8%、东部12.7%、东北12.3%。
(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行业差异分行业门类看,与2009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8077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659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731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17345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住宿和餐饮业23812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22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0%。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三、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85.86 -6.5其中:工业用电量58.47 -6.3四、固定资产投资—-30.9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23 -19.6六、出口总额(1-8月,亿元)33.40 -18.9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8482 -80.5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03 -31.7其中:税收收入52.72 -26.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26 -10.9 九、金融存款余额及比年初增加额2439.38 279.7金融贷款余额及比年初增加额1389.15 133.9 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月,元)23112 -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9 -5.2 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0 3.5国民经济核算第一产业198.33 -0.8 第二产业582.63 -13.9 第三产业546.53 -9.3 县市区生产总值沙洋县227.23 -7.6 钟祥市363.59 -11.8 京山市265.94 -9.3 东宝区240.39 -11.4 掇刀区193.25 -9.9 漳河新区20.51 -3.6 屈家岭管理区16.57 -18.9 县市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沙洋县55.00 -0.8 钟祥市64.18 -0.9 京山市45.80 -1.0 东宝区13.76 -0.8 掇刀区9.81 -0.7 漳河新区 5.61 -1.0 屈家岭管理区 4.17 3.5 注:地区生产总值(GDP)为季度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续)单位:亿元沙洋县83.46 -10.67 钟祥市156.92 -20.10 京山市125.28 -11.02 东宝区104.48 -13.50 掇刀区107.66 -8.65 漳河新区0.89 -14.45 屈家岭管理区 3.94 -37.06 县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沙洋县88.76 -8.94 钟祥市142.50 -4.98 京山市94.86 -10.94 东宝区122.15 -10.56 掇刀区75.78 -12.99 漳河新区14.02 -4.16 屈家岭管理区8.46 -16.40 注:自2018年10月起,分县市区GDP按七个地方实际管控区域公布。
2022年全国各省平均工资情况表2022年全国各省平均工资情况表1,北京:92272,天津:57293,河北:45114,山西:32995,内蒙:45386,辽宁:46547,吉林:49308,黑龙江:49819,上海:866410,江苏:486211,浙江:530112,安徽:429413,福建:466414,江西:378715,山东:488016,河南:438217,湖北:448618,湖南:402519,广东:467020,广西:382621,重庆:618122,四川:515023,贵州:404124,云南:496225,西藏:555026,陕西:503427,甘肃:531228,青海:529029,宁夏:526430,新疆:5524从各省平均工资看,最高是北京,最低是山西。
金融业年平均工资最高从全省范围看,金融业仍然是“收入冠军”,其工资水平稳居各行业门类首位。
数据显示,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7704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68倍;私营单位金融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358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6倍。
在非私营单位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工资水平仅次于金融业,就业人员年平均收入达到77796元,IT业“屈居”第三,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6123元。
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2.94:1。
在私营单位中,IT业、教育业工资水平均高于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批发和零售业是工资最低的行业,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1.87:1。
重庆20XX年平均工资5月27日,市统计局发布20XX年我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5545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7345元,同比名义增长7.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2%。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2017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9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季度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市场需求同比略大于供给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3.7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354.2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22,比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上升0.09和0.06,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与上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数增加15.6万人,增长了3.9%;求职人数减少了17.3万人,下降了4.8%。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58.9万人和73.2万人,各下降了12%和17.2%。
从变化趋势看,2015年以来,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总体呈现“W”型变化趋势;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并保持在高位(见附图)。
东、中、西三大区域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2、1.18、1.29,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
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加了近15万人,增长了7.1%,求职人数减少了12.2万人,下降了6.2%;中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加了0.5万人,增长了0.4%,求职人数减少了0.4万人,下降了0.4%;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加了0.1万人,增长了0.2%,求职人数减少了4.7万人,下降了7.4%。
与上季度相比,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26.7万人和39.2万人,各下降了10.3%和17%;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7.9万人和16.9万人,各下降了13%和14.3%;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4.3万人和17万人,各下降了15.3%和21.9%。
三产业同比用人需求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从行业需求看,82.6%的企业用附图 2015年一季度-2017年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变化趋势37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年第2期其中,具有一定技术等级的占35.1%,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0%。
2012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公布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上全面落实“12338”决策部署和“1+15”政策文件要求,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全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增后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稳增长,经济运行趋升向好2012年,是我市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攻坚克难,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012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20.72亿元、4713.16亿元和8617.33亿元,分别增长3.3%、9.9%和11.1%。
从2012年情况看,广州市经济克服了国内外众多不利影响,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GDP增速分别同比增长7.3%、8.3%、9.2%和10.5%,虽较2011年有所放缓,但GDP增速持续稳中趋升,增势好于全国和全省。
全国经济增长呈逐季放缓趋势,GDP增速由一季度的8.1%下滑至上半年的7.8%,1-3季度进一步下滑至7.7%,全年为7.8%;全省经济增速筑底回升,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2%、7.4%和7.9%,全年为8.2%。
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广州市GDP增速(10.5%)高于上海(7.5%)、北京(7.7%)、深圳(10.0%)和苏州(10.1%),低于天津(13.8%)和重庆(13.6%)。
(二)重实体,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2012年初,面对我市工业增速放缓、工业企业效益有所下滑的局面,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暖企、暖区、暖项目行动”,协调解决企业用电、融资、用地等问题,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201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筹备和举办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为重心,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950.6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0。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38.4%和61.2%。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48亿元,增长26.1%。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057亿元,增长28.0%;地税部门组织收入887亿元,增长17.6 %。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增长24.2%。
其中,营业税177.73亿元,增长17.2%;增值税159.42亿元,增长15.9%;企业所得税93.52亿元,增长27.7%;个人所得税47.22亿元,增长21.1%;房产税41.70亿元,增长19.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8.22亿元,增长23.8%。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12亿元,增长11.8%;环境保护支出24.33亿元,增长184%;教育支出112.63亿元,增长2.5%。
价格消费市场价格:消费价格明显上升。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4.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2%。
表1:2010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领域价格:生产价格持续上涨。
广州市(全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趋势。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核心指标从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
重统计 (3)
四、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
数比重统计分析7三、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
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
一、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信息传输、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12)
五、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12)
六、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13
六、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13
七、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13
八、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广州市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
表2: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
表6: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 表9:广州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9表17:广州市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住宿和餐饮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11)
表21: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12 表22: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13 表24: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表25:广州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