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归口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结核病防治规章制度为预防及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保障公民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在我国____省行政区域内,结核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相关管理工作,均应遵循本办法。
结核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大对结核病防治机构建设的投入,制定并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结核病防治的监督管理。
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归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必要的结核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抗结核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抗结核药品的合理使用。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归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对结核病人的确诊、登记、报告、治疗、转诊和管理工作,对结核病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并开展相关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及健康教育等工作。
对于结核病高发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预防性肺结核病体检。
结核病防治机构对未愈出院的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化疗或全程管理化疗。
结核病归口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登记、诊治需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转诊情况。
城镇街道、乡村卫生机构发现可疑肺结核病人,应及时进行登记、报告、转诊,并协助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管理。
实行肺结核病归口治疗原则。
其他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病人应登记并及时转诊,对于危、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立即救治。
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本地区的卡介苗接种规划,并确保其实施。
卡介苗接种人员需参加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各接种点对卡介苗接种发生的差错事故或异常反应,应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机构。
结核病防治机构对卡介苗接种质量进行监督和抽检,并及时上报抽检情况。
结核病免疫预防与归口管理阜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磊一、结核病的概念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具有易感染、病程长,对身体危害严重等特征。
主要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连续咳嗽、疲倦、体重减轻、咯血等症状。
可在全身各器官发病,但多见于肺部。
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结核病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5万人。
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病源学1882年德国的罗勃特.郭霍(Robert Koch)发现的结核病的病原菌,在1896年被正式命名为结核杆菌。
结核杆菌经苯胺染料着色后,对盐酸乙醇脱色有很强的抵抗力,故又称抗酸杆菌。
结核杆菌致病性的本质是人们关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结核杆菌致病性是通过在人体组织中抵抗人体的防御机能得实现的。
另一方面,机体对结核杆菌虽能产生抗体,但无保护作用,人体的抗感染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三、传染源近年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结核病人都是传染源,仅痰涂阳性(涂阳)的肺结核病人才是主要传染源。
而痰涂阴性(涂阴)或涂片阴性仅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及肺外结核病人都不是构成人群的主要传染源。
涂阳患者家庭接触者的感染率达65.2%,发病率达11.9%;而涂阴患者的接触者感染率只有26.8%,发病率1.2%。
四、传播途径咳嗽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结核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指尘埃飞沫颗粒)经呼吸道感染,认为排菌病人的痰吐在地上,干燥后随尘土飞扬,健康人吸入而致病。
并认为人们使用经病人污染的衣、被、食具等生活用品都可能传染。
现代研究证明,大量排菌的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唾沫星(微滴)降落与空气接触,表面水分急剧蒸发,残渣成为极轻且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的微滴核,当健康人吸入微滴核时可以造成传染。
XXX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制度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法定乙类传染病。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行归口管理1、肺结核病人按规定转诊归口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正规的诊断、治疗和管理;2、肺结核病的疫情报告、登记实行统一管理;3、设立“一本一单一卡”制度.即公共卫生科、传染科、放射科、CT室、门诊、化验室、内科等临床科室应设制结核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和传染病报告卡,发现病人及时登记、填写转诊单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二、加强疫情报告工作1、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肺结核病人转诊管理工作。
2、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接诊医生在门诊、检验、住院或体检中发现咳嗽、咳痰三周(或三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例需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公共卫生科,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同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结核病防治所,并做好疫情登记,不得漏登、漏报、迟报、瞒报。
3、《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联,一份交患者,一份由患者携带到县结核病防治所就诊,一份随同报告卡上报公共卫生科存档。
三、明确责任1、对肺结核病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方案实行统一规范的治疗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方法截流、乱治或试治病人;2、对确诊需要入院治疗的急、重症结核病人或结核病人患其他病或合并其他重症病需要抢救治疗的,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疫情报告及疫情登记,结核病人病情稳定后,立即转入县结核病防治所进行继续治疗。
3、对在我院不能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要及时转上级结防机构和专科医院就诊。
4、对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或出院后仍需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在24小时内转诊至县结防机构,不得开抗肺结核药处方。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需转诊的病人要耐心做好宣传工作,力求转诊过程中病人不丢失。
新源县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10年结果分析结核病控制目标是首先获得高治愈率,要想获得高治愈率,就必须作好高发现率,高管理率。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结核发病率更高,其中活动性肺结核464/10万,涂阳肺结核252/10万,故结核病人的管理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传染源的管理及治愈,故我县自《实行归口管理》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1.1 各医院疫情报告卡。
1.1.2 各医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记录。
1.1.3 综合医院转诊记录,疾控中心防痨科逐一落实病人去向。
1.1.4 传染科对住院考查每月向疾控中心防痨科报告病人管理转归情况均由疾控中心实行统一化疗方案。
1.1.5 疾控中心防痨科每月两次向各医疗机构巡访、督导漏报病人。
1.2 方法1.2.1 将归口管理工作纳入综合医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1.2.2 各级综合医院设立结核病人登记、报告及转诊制度,转诊单1式3份,1份留底备查,1份寄至结防所以便追踪访视,1份由病人带至疾控中心就诊,由医务科牵头并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由专人通过网上直报1.2.3 各级综合医院派专人对病人进行访视管理,定期向疾控中心汇报转归情况。
1.2.4 县疾控中心负责归口管理的检查工作,每周查一次,检查疫情报告及转诊情况。
(检查别人管理、访视及化疗方案执行情况。
进行专项检查、如抽查药房厨房、感染科结核病人化疗药盒、病人服要签字本等。
)1.2.5 县疾控中心建立结核病病人登记及访视制度,对各医院转诊的病人落实去向,对未及时就诊的病人进行追访。
1.2.6 充分发挥三级防痨网的作用,对全县及各乡镇、村病人实行全程督导。
1.2.7 县卫生局每季度组织召开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
2 结果2.1 综合医院县区肺结核病人转诊及到位情况我县结核病人转诊率,到位率呈上升趋势。
2.2 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县城转诊未到位情况。
由于病人害怕邻居、单位同事甚至家人知道,担心受歧视或影响工作而留假地址,以及医生对地址填写不详细。
宣州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规范性,严格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加速结核病的控制进程,特制订本办法。
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是指结核病的发现、诊断、报告、登记、转诊、治疗管理等防治工作由宣州区卫生局、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宣州区结核病定点医院以及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防治网络实施统一管理。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区卫生局负责组织领导全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将结核病发现、报告、转诊、治疗和管理等归口管理工作,纳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在结核病防治工作过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具体的结核病归口管理制度,落实考核奖惩措施,进一步明确各类医务人员在结核病防治中的职责,对肺结核病定点诊治门诊执行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区卫生监督所定期组织对全区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核病发现、报告、转诊、治疗和管理等归口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区疾控中心具体负责结核病归口管理的业务指导管理工作及追踪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各单位转诊信息,对于转诊未到位的病人,确定专业人员会同相关单位进行追踪访视,确保应入项治疗病人按要求追踪到位。
宣城市人民医院、宣城中心医院为宣州区结核病定点诊治单位,具体负责肺结核病人的初诊、确诊、入项治疗及管理工作。
必须按照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防治工作任务。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其他民营、企事业单位内部非定点医疗卫生机构不承担肺结核病人的具体治疗工作任务;但要设专(兼)职结核病防治医生,承担可疑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报告和转诊工作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管辖区域内入项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属地访视、督导服药等工作。
包头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包头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包头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包头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各旗县区及稀土高新区卫生局,各大厂矿(企业)卫生处(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关医疗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实现我市肺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包头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区、各单位按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包头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实施办法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包头市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防治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加速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进程,根据卫生部《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病人管理的通知》及《内蒙古自治区肺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是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结核病防治门诊和指定承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防治网络对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报告、登记、转诊、治疗、管理等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第三条肺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肺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工作,将肺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纳入对当地医疗卫生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本辖区医疗卫生单位的肺结核病人发现、报告、转诊、治疗和管理等归口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结核病归口管理制度
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病人中,发现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病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在一周内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思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结核病报告》卡并做好登记,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发现结核病和疑似结核病病人时,均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肺结核转诊三联单》及结核病转诊登记本,将其转诊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得擅自截留病人。
门诊不得开结核病处方,凡需用抗结核病药物的肺非结核病病人,应在处方上注明疾病诊断。
预防保健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对违反结核病归口管理的科室或个人与我院全员全程考核挂钩。
本院为加强对结核病的归口管理工作,实行奖惩分明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及转诊的医务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凡发现延误、瞒报及未转诊罚款50元。
医院预防保健科
2006、3、1。
2024年结核病防治制度组长:刘梅副组长:刘汉光成员:郝金栋、陈荣强、韦伟报告员:李士侠医疗机构:罗庄区结核病防治所、罗庄区黄山镇卫生院以下为卫生院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的具体阐述:一、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布置的乡镇肺结核病例的发现任务。
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或确诊患者,应严格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上报,并妥善完成患者的转诊工作,确保转诊到位率符合项目管理的规定标准。
二、与疾控中心协作,共同在本地区推广卡介苗接种工作。
三、负责实施本地区的结核病监测工作,并对结核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负责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化疗的全面管理工作。
五、针对特定群体开展预防性结核病体检。
六、针对肺结核病高发区域,执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
七、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八、对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
以下为结核病防治报告转诊制度的具体规定:一、各级医疗机构应深刻认识到结核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的性质。
二、医疗机构应对出现持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胸部____光检查,并推荐患者至疾控中心进行痰液检测。
三、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如内科、放射科等,须对可疑或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建立详细的病例登记,及时完成疫情报告,并确保《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完整、字迹清晰,其中肺结核患者住址需精确到村、社、门牌号,并注明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追踪和治疗效果观察。
四、防保科或公共卫生科在接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在结核病人登记本上登记,并在相关科室的结核病登记本上加盖“疫情已报”印章,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五、相关科室医生须对已登记或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并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县级疾控中心的结核病防治部门,严禁自行开具抗结核药物处方。
六、放射科作为肺结核病例发现的关键部门,需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登记、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登记和报告转诊工作。
七、若门诊、住院或放射科医生发现需继续治疗的复诊肺结核患者,应全部进行登记、报告并转诊至疾控中心的结核病防治部门。
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控制效果观察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策略。
该管理模式的推行,对于结核病的有效控制及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控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在防治结核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一、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概述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是指建立专业的机构和规划统筹机制,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包括确诊、治疗、随访和预防等方面的管理,实施全面控制和治疗结核病的方法。
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卫生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将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的机制中,从而更好地控制结核病的发生、传染和死亡率。
二、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控制效果1.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结核病疾病的诊断工作得到了重视。
在该模式的管理下,卫生机构优化了结核病诊疗工作流程,提高了结核病的检查和确诊率,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奠定了基础。
2.加强结核病的治疗管理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加强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卫生机构将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纳入管理范围,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纠正患者的用药不规范行为,同时加强患者的卫生宣教,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愈率。
3.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强调结核病的传播风险控制和消灭潜在感染源。
卫生机构通过加强结核病的预防宣传和流行病学监测,及时治疗和管理患者,同时配合公共卫生部门对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科学的预测和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的传播。
4.提高结核病的患者入组率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结核病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并被纳入到治疗体系中,治愈率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归口管理机制的实施和协调,使得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规范,治疗效果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入组治疗的积极性。
三、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1.管理模式实施不到位尽管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在各地都得到了应用,但是一些地方实施情况仍然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结核病诊疗机制和随访管理机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结核病归口管理
我市于2002年启动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Ⅹ项目),覆盖11个县市区,2002年到2009年全市共接诊肺结核症状可疑者100072例,发现和登记肺结核病人25579例,其中新涂阳15422例,其他初治涂阳18例;复治涂阳1633例,涂阴肺结核病人8506例;涂阳检出率为25.58%,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91.22%。
我市实施卫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肺结核病人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目标,2009年被评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集体。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我市结核病防治专业机
构。
市疾控中心结防科负责全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管理与督导,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结防科负责肺结核病人的检查、治疗、管理、追踪与督导。
目前我市还开展了结核病医防合作项目,市二医院、市四医院分别是北湖区、苏仙区疾控中心结核病医防合作定点医院。
一、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患者不到结防机构进一步诊断的危害
1、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得不到及时诊断,辗转就医,增加经济负担;
2、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享受不到国家有关“免费胸部X线检查及痰涂片检查”的优惠政策;
3、肺结核患者享受不到国家有关免费治疗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及时和正规的治疗,无法康复;
4、肺结核患者增加了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和朋友的机会。
二、肺结核患者或疑似病例就诊注意事项
1、于24小时内持医院肺结核病例/疑似病例转诊单到县(市、区)疾控中心或医防合作定点医院进行明确诊断;
2、去县(市、区)疾控中心或医防合作定点医院就诊时,携带夜间痰和晨痰进行痰涂片检查;
3、晨痰:患者晨起立即用清水漱口后咳出的第二口或第三口痰液;
4、夜间痰:患者在送痰前一日晚间咳出的痰液。
三、肺结核可疑症状
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
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四、结核病的特性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结核杆菌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不经餐具和衣物传播;
3、结核病的正规治疗需要不少于6个月的疗程;
4、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5、结核病不会遗传,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上;
6、有些人比较容易发病,比如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者、过量饮酒者者,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身体免疫机能遭到破坏,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五、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为什么要转诊到疾控中心?
1、各级疾控中心是肺结核病人登记、治疗和管理的机构;
2、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到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就诊可以享受国家的免费检查政策(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
3、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以享受国家有关免费治疗的
优惠政策,得到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4、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到全程的督导、管理和免费的随访检查(痰涂片、疗末胸片);
5、在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就诊,结核病被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病补偿范围,非免费项目门诊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
六、肺结核的化学治疗及免费政策
肺结核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给予治疗。
合理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和治愈患者的关键措施。
(一)治疗对象
凡被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都是化疗的对象,其中痰涂片阳性患者是化疗的主要对象,尤以新涂阳患者为重点。
免费化疗对象:
1、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2、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复治涂阳患者提供一次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
免费内容: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药品。
免费治疗药品是指国家方案中规定的抗结核药品、注射器、注射用
水,由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为患者免费提供。
(二)治疗方式
肺结核患者以不住院化疗为主。
对少数危急、重症肺结核患者,伴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以及抗结核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采取住院治疗。
患者出院后,应转至结防机构继续实施严格的治疗管理,直至疗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