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648.51 KB
- 文档页数:20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
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
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
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
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是对之前学习的表内除法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章内容包括除法的意义、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除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并能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对除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对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讲解,呈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讲解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一种分配的方法,可以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包括试商、乘法和减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计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计算以下除法问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1.20 ÷ 5 =2.30 ÷ 6 =3.40 ÷ 8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法计算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人教版数学二升三暑期衔接—提优复习精选汇编题专训温故知新篇01《表内除法及有余数的除法》一、单选题1.(2020二下·蓬溪期中)下面不能表示6÷2=3的是().A. B.C.【答案】 C【解析】【解答】不能表示6÷2=3 .故答案为:C.【分析】6÷2=3表示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还可以表示6里面有3个2.据此解答.2.(2020二下·三台期中)把63个杯子.每7个装一盒.可以装()盒.A. 9B. 7C. 8【答案】 A【解析】【解答】解:63÷7=9盒.所以可以装9盒.故答案为:A.【分析】可以装的盒数=一共有杯子的个数÷一盒可以装杯子的个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3.(2020二下·郯城月考)从24里面连续减6.减()次后结果是0.A. 6B. 4C. 3【答案】 B【解析】【解答】24÷6=4(次)故答案为:B.【分析】要求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另一个数.减几次为0.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4.(2020二上·即墨期末)乐乐今年5岁.妈妈年龄是他的7倍.再过一年.妈妈的年龄是乐乐的()倍.A. 5B. 6C. 7【答案】 B【解析】【解答】解:5×7+1=36(岁).5+1=6(岁).36÷6=6故答案为:B.【分析】用乐乐今年的年龄乘7求出妈妈今年的年龄.再加上1就是妈妈的年龄;用乐乐今年的年龄加上1就是乐乐明年的年龄.用妈妈明年的年龄除以乐乐明年的年龄即可.5.找规律填数,正确的是()A. 6、16、3、 4B. 5、8、6、9 C. 16、6、4、3 D. 8、5、9、6【答案】 A【解析】通过观察第一个三角形3个数,我们可以看到:最上面的数等于下面两个数的乘积.直接用乘法口诀即可求出.同样3×2=6,4×4=16.第3个三角形:想口诀:三(三)得九,右下角的三角形里应填3.第4个三角形:想口诀:三(四)十二,左下角的三角形里应填:4.所以选A.二、判断题6.(2020二下·蓬溪期中)计算7×8=56和56÷8=7用同一句口诀.()【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计算7×8=56和56÷8=7用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计算两个一位数的乘法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7.(2020二下·郯城月考)在算式24÷6=4中.6是除数.24是被除数.4是商.()【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算式24÷6=4中.6是除数.24是被除数.4是商.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认识.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据此解答.8.(2020二下·郯城月考)算式12÷6=2.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算式12÷6=2.表示把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要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判断.9.第30个一定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30÷4=7(组)······2(个).第二个是.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确定要找的那个图形是第几组第几个.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本题中的图形是每4个一组循环出现的.第30个是什么.就看30里面有几个4.30÷4=7(组)······2(个).可以知道第30个是第7组后面第2个.也就是第8组第2个.每一组的图形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确定第30个是.三、填空题10.(2020二下·珠海月考)将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在横线上.35÷7 42÷6 2×7 72÷8 36÷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7;72÷8;42÷6;36÷6;35÷7【解析】【解答】因为35÷7=5.42÷6=7.2×7=14.72÷8=9.36÷6=6.14>9>7>6>5.所以2×7>72÷8>42÷6>36÷6>35÷7.故答案为:2×7;72÷8;42÷6;36÷6;35÷7.【分析】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或者两个一位数的乘法.直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然后比较大小.11.(2020二下·蓬溪期中)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算式是________.【答案】 2;4;8÷2=4【解析】【解答】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算式是:8÷2=4.故答案为:2;4;8÷2=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12.(2020二下·蓬溪期中)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还表示18里面有________个________.【答案】 3;6;6;3【解析】【解答】 18÷3=6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还表示18里面有6个3.故答案为:3;6;6;3.【分析】除法算式的意义:可以表示把被除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还表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据此解答.13.(2019二下·府谷期中)△○□△○□△○□……把图形按这样的顺序排列下去.第23个图形是________. 【答案】○【解析】【解答】解:23÷3=7……2.余数是2.说明第23个图形与每组中的第二个图形相同.是○.故答案为:○.【分析】“△○□”3个图形一组.用23除以3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说明最后一个图形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14.(2019二下·新田期中)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红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5.这道题正确的商是________.【答案】 6【解析】【解答】解:被除数:9×5=45.正确的商:54÷9=6.故答案为:6.【分析】用错误的商乘9求出颠倒后的被除数.把这个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交换后就是正确的被除数.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9求出正确的商即可.15.猜一猜.有一篮红枣.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后剩下3个.如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最后还是剩下3个.你知道这篮红枣最少有________个吗?【答案】 45四、计算题16.(2020二下·郯城期中)直接写得数.54÷9= 5×8= 54+6= 7÷7=64-8= 7×3= 32÷8= 36÷6=81÷9+16= (32-22)+67=5+3×6= 48+(65-35)=【答案】 54÷9=6 5×8=40 54+6=60 7÷7=164-8=56 7×3=21 32÷8=4 36÷6=681÷9+16=24 (32-22)+67=775+3×6=23 48+(65-35)=78【解析】【分析】根据乘法口诀进行乘除运算;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17.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①42÷8=②51÷6=③29÷5=④*615-549=⑤*265+178=【答案】①42÷8=5 (2)②51÷6=8 (3)③29÷5=5 (4)④*615-549=66验算:⑤*265+178=443验算:【解析】【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应从被除数的十位开始试商.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据此解答;验算减法.通常用差与减数相加.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验算加法.通常用和与一个加数相减.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如果等于另一个加数.计算正确.否则计算错误.18.钉一件上衣.需要4个扣子.钉一条裤子.需要3个扣子.现在有28个扣子.能钉几套衣服?【答案】 3+4=7(个) 28÷7=4(套)【解析】【解答】一套衣服需要3+4=7(个)扣子.那么28个扣子就是28÷7=4(套)【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理解和应用.五、解答题19.(2020二下·珠海月考)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2)3乘6的积再加上25.和是多少?(3)24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4)45里面有几个5?【答案】(1)8÷2=4(2)3×6+25=18+25=43(3)24÷4=6(4)45÷5=9【解析】【分析】(1)已知被除数和除数.要求商.被除数÷除数=商.据此列式计算;(2)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两个数的积.然后加上25.据此列式解答;(3)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4)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20.(2020二下·汉寿期中)(1)32元可以买几个练习本?(2)如果27元买了9个羽毛球.一个羽毛球多少钱?【答案】(1)32÷4=8(个)答:32元可以买8个练习本.(2)27÷9=3(元)答:一个羽毛球3元.【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与应用.已知练习本的总价与单价.要求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2)已知羽毛球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要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据此列式解答.21.(2020二下·微山期中)【答案】 32÷4=8(支)【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一共有32支铅笔.被平均分到4个盒子中.那么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支数=一共有铅笔的支数÷盒子的个数.据此列式作答即可.22.50名同学在3名老师的带领下乘船去湖心岛.现在只有一种限乘9人的小船.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才能把这些同学和老师一次送过去?【答案】解:50+3=53(人)53÷9=5(条)……8(人)5+1=6(条)答:要6条船才能把这些同学和老师一次送过去.【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每条小船限乘人数=可以坐满的小船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多一条小船.据此列式解答.23.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答案】解:(38+1)÷7=5(辆)……4(人)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余下的人数;余下的人数是4人.刚好坐满一辆小车.据此解答.24.(2020二上·即墨期末)(1)一个的价格是一个的9倍.一个要多少钱? (2)一个的价格是一根的多少倍?(3)一根和一个一共多少元?(4)买6个和一根.一共需要多少钱?【答案】(1)4×9=36(元)答:一个足球要36元.(2)56÷8=7答:一个排球的价格是一根跳绳的7倍.(3)8+4=12(元)答: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12元.(4)4×6+8=32(元)答:一共需要32元.【解析】【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一个足球的钱数;(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3)用加法计算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多少钱;(4)用乘法求出6个羽毛球的钱数.再加上一根跳绳的钱数即可.六、综合题25.(2020二下·郯城月考)圈一圈.算一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答案】(1)10÷2=5口诀:二五一十(2)12÷3=4口诀:三四十二【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一共有10顶帽子.每2顶圈一个圈.要求可以分几份.用除法计算.依据口诀二五一十解答;(2)观察图可知.一共有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用除法计算.依据口诀三四十二解答.26.(2019二上·扬州期中)(1)每份________朵花.________份.一共有________朵花.________(2)一共有________朵花.每________朵一份.分成了________份.________(3)一共有________朵花.平均分成了________份.每份________朵.________【答案】(1)5;3;15;5×3=15(2)15;5;3;15÷5=3(3)15;3;5;15÷3=5【解析】【分析】图中共有三份花.每份5朵花.一共15朵花.花朵总数=每份的朵数×份数;份数=花朵总数÷每份的朵数;每份的朵数=花朵总数÷份数.据此代入数据.按照表内乘法5的乘法口诀计算即可.27.(2019二下·增城期中)把12个水蜜桃.放在2个盘子里.(1)平均每个盘子放________个;(2)一个盘子里放8个.另一个盘子里放________个.【答案】(1)6(2)4【解析】【解答】(1)12÷2=6(个);(2)12-8=4(个).故答案为:(1)6;(2)4.【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水蜜桃的总个数÷盘子的数量=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据此列式解答;(2)根据题意可知.已知水蜜桃的总个数与一个盘子里放的个数.求另一个盘子里放几个.用减法计算.据此解答.28.投篮比赛:(1)20名小朋友平均分成5组来进行投篮比赛.每组几人?请你做裁判来分一分吧.(2)第一组共投中24次.平均每人投中几次?【答案】(1)20÷5=4(人)答:每组4人.(2)24÷4=6(次)答:平均每人投中6次.【解析】【解答】(1)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用除法来计算:20÷5=4(人)(2)在(1)中已经求出每组是4人.所以这里是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24÷4=6(次)【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表内除法的掌握和应用.七、应用题29.(2019二上·龙华期末)看图回答19元36元6元 9元 27元(1)买1辆和2辆需要多少元?(2)的价钱是的多少倍?(3)买3辆需要多少元?【答案】(1)解:19+2×27=73(元)(2)解:36÷6=6(3)解:3×9-27(元)【解析】【解答】解:(1)19+27+27=73(元)答:需要73元.(2)36÷6=6答:警车的价钱是铲车的6倍.(3) 3×9-27(元)答:3辆小车27元【分析】(1)用加法计算三件商品的总价;(2)用除法求出警车的钱数是铲车的多少倍.30.一辆玩具车5元钱.妈妈给了售货员20元钱.找回5元.妈妈买了几辆玩具车?【答案】解:20-5=15(元)15÷5=3(辆)答:妈妈买了3辆玩具车.【解析】【分析】用给售货员的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求出买玩具车花的钱数.用买玩具车花的钱数除以5即可求出妈妈买玩具车的辆数.31.每辆小汽车可以坐4人.(1)5辆小汽车可以坐多少人?(2)有32人需要几辆小汽车才能坐下?【答案】(1)解:4×5=20(人)(2)解:32÷4=8(辆)32.中秋节到了.水果店到了很多梨.张阿姨在包装梨.9个梨装1盒.(1)张阿姨已经装了 45 个梨.有几盒?(2)今天卖了54个梨、9个苹果.卖掉的梨是苹果的几倍?【答案】(1)解:45÷9=5(盒)答:45个梨有5盒(2)解:54÷9=6(倍)答:卖掉的梨是苹果的6倍.33.小亚在她的照相本中贴了28张照片.每页帖4张.她贴满几页?【答案】解:28÷4=7(页)28=4×7答:小亚贴了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教案第一课时表内除法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除法计算的便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复表内除法。
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
教学步骤二一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
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应该怎么租呢?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2.报告解答办法,并列式。
16÷2 = 8(辆)3.16名同学都乘坐4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若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4.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4 = 4(辆)5.请看算式:16÷2 = 816÷4 = 4(1)分别说一说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以上式子说一说什么是除法?(3)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专项训练1.把口诀补充完整:三七()八()二十四()八十一九七()四()十六()三十六七六()()五三十2.计算下面各题32÷8=81÷9=15÷5=24÷6=42÷7=40÷8=24÷3=14÷2=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2÷6=()÷84×6=()×32×()=3×()7×()> 8×2()×8 < 6×524÷() > 24÷()4.解决问题(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2)XXX剪了8面小旗,XXX剪的小旗是XXX的3倍,XXX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知识点二年级下册复知识点1.平均分的含义是每个人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除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把一个数(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另一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是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大数)是另一个数(小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大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小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大数)÷另一个数(小数)=倍数”。
7.在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
“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10.算式的意义: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思考与练一、填空。
21分1.在12÷6=2中,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2.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算式为12÷3=4.3.20÷5=4表示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4.20÷4=5,用的乘法口诀是4×5=20.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6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2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试题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54里面有6个9, 列式是()。
A.6×9=54B.9×6=54C.54÷9=6D.54÷6=92.把一些球每盒装6个, 正好分完, 这些球可能有()个。
A.24B.28C.323.63÷★=7, ★为数字( )。
A.7B.9C.84.“40÷8=30÷□”□里应填的数是()。
A.64B.6C.32D.55.“60-52○48÷8”, 比较大小, 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B.<C.=D.+二.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27里面有3个9, 列式27÷3=9。
()2.把48个小皮球放在8个盒子里, 每盒一定放6个。
()3.16里面最多有4个3。
()4.把42分成7份, 每份是6。
()5.植树节, 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 有6个同学, 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三.填空题(共5题, 共24分)1.填上“>”“<”或“=”。
(1)5________20÷5 (2)36÷9________6(3)40________6×5 (4)12÷3________5(5)6________63÷7 (6)20________4×52.72÷8=(),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3.16÷8=()表示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
还表示()里面有()个()。
4.横线盖住的数是几?54÷________=6 ________÷3=7 28÷4=________________×7=42 8×________=64 2×________=165.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shùxué)表内除法知识点:除法几何无王者(wánɡ zhě)之道(这里的几何就是数学)——欧几里德。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帮助大家提高数学成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shùxué)表内除法知识点:除法1、除法的读法、写法、各部分(bù fen)的名称特别强调“÷”读作“除以”而不是(bù shi)“除或除于”2、概念:什么情况用除法?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品的方法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有多少?用除法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物品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份有多少来分,求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3、除法算式中各部分(bù fen)的意义10÷2=5意义:2即可以表示平均(píngjūn)分成2份,又可以表示每份有2个。
所以画图题的答案不是只有一个,第一题可以2个2个的圈,也可以5个5个的圈。
但,如果出现画图又填空(tiánkòng),就得看等号后面的得数是不是与想要的答案统一。
重难点:做题时,一定先找准要把谁平均分,即平均分的总数是多少。
注意哪个数是题目给的信息(xìnxī),哪个数是要求得的结果。
★4、用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区别(搞清楚什么情况用乘法算式什么情况用除法算式,其实就是找准题目中哪些数是给的,哪个数是求出来的。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nénggòu)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总结(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除法几何无王者之道(这里的几何就是数学)——欧几里德(2)注意哪个数是题目给的信息,哪个数是要求得的结果(3)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4)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表内除法(一)》第一单元必记知识点一、知识点梳理1.平均分的概念:1.定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2.应用: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的情况:1.情况一: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情况二: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
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名称:1.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如,在算式42÷7=6中,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
4.用乘法口诀求商:1.方法:想除数×商=被除数。
5.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1.一个乘法口诀可以写出多个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除了如“一一得一”等特殊口诀)。
二、练习题示例1.选择题:1.30÷6=5,读作(A、30除以6等于5)。
2.20里面有4个(C、5)。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需具体给出算式才能判断)。
2.填空题:1.30 ÷ 5 = 6,填写被除数、除数、商等。
2.6÷口=口,表示6只大公鸡,每几只分为一组,可以分成这样的几组。
3.应用题:1.例如,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需通过计算确定)个。
三、复习方法建议1.回顾概念:确保对平均分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练习计算:通过大量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3.理解应用: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4.复习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便于求商。
希望这份复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