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全面调查(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6
数学七年级下册《全面调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七年级下册》全面调查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掌握全面调查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全面调查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调查,但可能没有系统地了解全面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学会运用全面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全面调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调查实例,如购物调查、学习成绩调查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调查实例,如购物调查、学习成绩调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调查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调查实践,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最常用的手机应用等。
要求学生运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全面调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活动
(2)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浓厚的数学兴趣,数学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方法
难点:收集数据和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通过美国大选,特朗普获胜,2008年奥组委决定由中国北京承办奥运会,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决定的吗?投票选举,有这两个例子说明数据具有说服力。
(二)了解收集数据的几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实验法,互联网查询法,查阅文献资料法
(三)引出新课,全面调查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全面调查
(2)全面调查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四)让学生经历全面调查的四个阶段:
(1)发调查问卷,由小组长收集数据
(2)由组长报数,师生一起用表格整理数据
(3)让学生分别画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4)结合图形分析数据,并指出两种图形的优缺点
(五)归纳总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面调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面调查》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面调查的定义和特点,第二部分是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调查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全面调查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全面调查的作用。
2.学会使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全面调查的定义和特点。
2.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全面调查案例。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全面调查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的课件。
2.案例资料:收集实际生活中的全面调查案例。
3.调查工具: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如问卷、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全面调查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查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全面调查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在实际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全面调查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全面调查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第1课时全面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投影1](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投影2](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投影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
二、数据的收集看下面的问题:[投影4]问题1 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
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
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投影5]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应加“男□女□(打勾)”这一项.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如,调查的结果是:[投影6]D C A D B C A D C DC D A B D D B C D BD B D C D B D C D BA B B D D D C D B D注意: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划“正”字。
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 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面调查》教案1一. 教材分析《全面调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全面的调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全面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对调查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全面调查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进行全面的调查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和方法,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面调查的概念和方法。
2.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3.如何进行全面的调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调查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等,供学生在实践环节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调查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全面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调查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总结全面调查的关键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调查中,如何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教学设计:10.1 第1课时《全面调查》一. 教材分析《全面调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配套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进行调查,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全面调查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全面调查,并能够分析全面调查的结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对调查有一定的了解。
但全面调查作为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学会如何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分析全面调查的结果,理解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全面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2.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3.全面调查结果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全面调查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如人口普查、学校教学质量调查等。
2.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等。
3.准备全面调查的示范性数据和分析报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如人口普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认识到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全面调查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基本知识。
同时,呈现全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设计、访谈技巧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设计一份全面调查方案。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一、情境导入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
“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统计调查学习目标:(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会用划记法和用表格整理数据.。
(2)认识描述数据的方式——折线图、条形图和扇形图,会计算圆心角的度数并会画扇形统计图。
(3)能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中能找到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
学习重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会计算圆心角的度数并能正确的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能区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中能正确的找到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
二、课前预习篇(一)、自主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35至P139“归纳”为止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不懂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2、自学检测: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把组内课前调查情况填入下表.①今天我们进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②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③完成下列表格.(投影学生中的全面调查统计表)的人数统计表④读数据:如,被调查的这个班级共有名同学(教师),喜爱的有人,占全班同学的(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调查问卷统计表(2)、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全面调查是指:考察全体对象三、课堂教学篇(二)、互助质疑1、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相应的扇形统计图(画图规范)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条形:更好的比较数据之间差别折线:表现变化的趋势扇形: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3、拓展延伸:(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时要注意什么?抽样调查:在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
课题:调查统计(全面调查)
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一年级课时: 1课时
主讲人:刘刚学校:西昌航天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数学第10章第1节第1课时。
是初中数学调查统计的开端,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所以内容很简单。
重在让学生参与、体会全面调查的整个过程,噶手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全面统计的概念,会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看出统计信息,并掌握两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过程与方法:体会并参与全面调查的整个过程,了解全面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调查统计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本节课部分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而且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爱好参与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全程参与体会全面调查的过程。
加强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适时引导启发。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进一步认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具体方法。
掌握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难点:合理运用全面调查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用课件展示学校经
常开展的体育运动的图片。
(2)向学生提问:以下是我校经常开展的体育运动,想要知道班上同学最喜欢哪种运动,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行回答,说出自
己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了解学生的课
外兴趣,锻炼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授课活动
(1)问卷调查
为解决问题1,我需要进行统计调查.首先可以对全班同学采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
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年月
在以下体育运动中,你最喜爱的是()(单选)
①足球. ②篮球 . ③乒乓球. ④其它.
填完后,请将问卷交给小小调查员.
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
班同学喜欢的体育运动的编号,我们把它们称为数据.(用
数字代替明星姓名,可方便统计.) (1)学生现场进行问卷调
查。
(2)学生小组讨论从上面
的数据中,你能看出全班对
体育运动的喜爱情况吗?怎
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出全班对
体育运动的喜爱情况?
展开调查,获得第
一手数据。
小组讨论,合作探
究,找出处理繁杂
数据的方法。
列如,某同学经调查,得到如下50个数据:
③④③①②③④①③②
③④①③②④③④②③
②③④④③①③③②④
④③④③①③②①③②
①③③④③④④③②①
(2)数据整理
体育运动划记人数百分
比
①足球
②篮
球
③乒
乓球
④其
它
合计
(3)数据描述
根据前面得到的数据,利用Excel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统计数据。
(3)选取一名唱票员,一名
计票员。
现场统计调查数据。
(4)学生小组讨论比较
两种统计图的优缺点,并由
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5)学生小组讨论:你
能根据上表和图说出全班同
学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情况
吗?请总结此次统计得到的
结论。
现场统计数
据,突出形式感,
增强学生参与感。
现场制图,现场分
析,保持新鲜感。
小组合作学习比
较优缺点。
小组合作学习,为
本次全面调查下
结论,锻炼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
归纳总结
在这个问题中,全班同学是要
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1)学生举出生活中全
面调查的例子。
贴近生活,明
确概念。
列如,2010年我国进行
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
给出全面调查的适用情况:
1、调查对象数量较少
2、调查具有特殊意义
全面调查的步骤:
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5、整理数据
6、描述数据
7、得出结论(2)例题练习
例1.下列调查中,宜采
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
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
身高的状况
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
意识
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
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件
例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
的是()
A.在可能区域搜索马航
失事飞机残骸
B.乘飞机时机场对旅客
的行李安全检查
C.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
节联欢晚会“您最喜爱的节
目网上调查”
D.调查我们班全体同学
的体重情况
(3)学生回到全面调
查的步骤,教师评价总结。
通过练习进一
步明确全面调查
的概念,以及全面
调查的适用情况。
回顾总结本节
内容,进一步明确
全面调查的步骤
和方法。
当堂练习: 1.小明为了了解同学
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
调查问题: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
动是( ).
A看课外书 B体育活动
C看电视 D踢足球
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
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
果不合理,请修改.
2.如图1,是某中学300
名学生选择棋类、摄影、武
术、刺绣四门课程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
有人。
3、图4是统计某中学七年级
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图,根
据图形可得出骑自行车人数
为人,乘车上
学人数为人,
七年级共有人。
测验本节课学
生学习情况。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完成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完全参与整个全面调查的过程,自己体会,从做中学。
2灵活运用教材,大胆的进行整合。
八、板书设计
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投票统计表
体育运动 划记 人数 百分比
①足球
②篮球
③乒乓球
④其它
合计
1、调查对象数量较少。
2、调查具有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