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三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503.17 KB
- 文档页数:6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3月23日周练理综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无氧呼吸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能释放出少量的能量C.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2.图A、B、C是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B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C.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的原因一定是交叉互换D.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可观察到A、B、C三种细胞3.“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的方法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种群中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C.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4.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缺失三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的跨膜蛋白CFTR 缺少一个苯丙氨酸。
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
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CFTR蛋白转运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C.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5.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血浆pH的稳定与HC03一、HP042-等离子有关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6.下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群落的次生演替,b曲线代表群落的初生演替B.演替的最初阶段由于资源空间充足,各种群的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C.图中C点到D点表示生态系统可能遭到破坏D.C、E点都可代表顶极群落,演替到平衡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决定29.(12分)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C】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B】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B】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4.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及其含量都大致相同B.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磷脂分子C.细胞内的ATP和ADP的转化都是在生物膜上完成的D.内质网膜的组成成分可通过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膜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炎热环境下,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收缩B.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多少3.科学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根据所得的数据绘制成下图所示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也增大B.t1时限制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温度由t1调到t2时,酶活性上升D.酶活性在t3时比t1高,故t3时更适合酶的保存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但会影响个体性状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个別碱基对增添或缺失造成的C.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D.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5.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对应的是( )A.染色沐染色效果差的原因是漂洗不充分B.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是解离不充分所致C.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D.染色体不会有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6.右图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DNA的两条链,γ也是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图中的酶是DNA解旋且消耗ATPC.该过程为转录过程,需要氨基酸为原料D.若β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G也占28%29.(9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吸食毒品会导致人体相关生理功能障碍。
研究人员对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可卡因等)的吸毒者进行相关激素检测,并与漣康人的检测结果比较如下表:组别(人数)平均年龄吸毒史吸毒量促性腺激素(IU/L) 性激素(pg/mL)黄体生成卵泡刺激睾_健康者32 - - 4.65 6.30 6.51吸毒者32 4 1‘5 1.44 2.86 4.08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通过释放,来促进垂沐合成和分泌,该激素促进性腺合成,分泌性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Ⅲ)生物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4.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6.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洛阳市2016年高三综合练习题理科综合(四)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D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40題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H:1 C:12 N:14 0:16 Al:27 Cl:35.5 S:32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13小題,毎小題6分,共78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在下列生理活动中,细胞内基因的分子结构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R人体皮肤细胞的衰老C.甲状腺激索的合成与分泌D.Rous肉瘤病毒诱发细胞癌变2.下列哪项不是3*1性状分离比出现所具有的因素()A.F,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B.F t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C.各基因在F,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融合的机会相等,3•某生物小组以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具体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的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最少的是甲组和丙组B.该实验是研究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形响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不需要光照,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D.实验中叶绿体产生的ATP和[H]没有被光照时的暗反应全部消耗4 •某研究者用非洲爪峻性腺为材料,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M < >A.甲和丁都是初级精母细胞B.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丁D.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5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如图是歌洲兔和袋馭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悬()A.在0〜a年间,欧洲兔种群数最的增长类似于“J”型,其年增长率不变B.第8年引入孤狸防治兔灾,根据a〜b 年间欧洲兔和袋K■数量的变化可推知,狐獲和袋鹼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C.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薄后,欧洲兔的数量下降,有利于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回升,可能原因是黏液瘤病毒导致了欧洲兔产生了抗性突变6.下囿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題,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D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莱叶,加少许SiO,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t最多①用显微镜观察乳酸菌、酵母苗和蓝藻的细胞,发现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形响A.①②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7•分类規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冰醋酸、纯破、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甲乙T歌洲兔和袋61种群数量交化示意图B.HC1O.H2SO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B.③⑤C.③④D.②⑤D. Na 2O.NaOH.Na 2CO 3 .NaCl 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8.用N A 表示阿伏伽徳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超( ) A. 标准状况下,33. 6 L HF 中含有氛原子的数目为1.5N AB. 常温下,1 mol • L7的Na 2CO 3溶液中CC«-的个数小于MC. 标准状况下>2.24 LC1:与H?O 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 N A ・D. 室温下,21. 0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 A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 X10-13 mol ・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共存的离 子组是 ()(D ” .cr 小0了 ②.Fe 汁 T ③ Na+ .C 广.NO ;、SOT ④Na+ .Ca 2^ XI -.HCOf ⑤K + .Ba 2+ .Cr .NO ;10•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3月统一考试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的DNA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
葡萄糖通过线粒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内质网发生功能障碍会形响细胞间的相互识别D.细胞的分化、衰老等会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2.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双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B. DNA和RNA之间互为模板合成C。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转化D。
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A错误;DNA合成的途经有DNA自我复制和逆转录,其中逆转录的模板是RNA;转录过程中,RNA 以DNA为模板,B错误;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而来,必需氨基酸不能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而来,只能从食物中获得,C正确;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会发生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又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的相关化合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利变异个体的增多导致生物朝着特定的方向进化B。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C。
诱变育种目的是培育具有新性状的新物种D.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4.右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粗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能抑制脱落酸的合成B。
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C。
蜡熟期脱落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种子中有机物的合成D.生长素和脱落酸能够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乳熟期生长素浓度增加,脱落酸的含量也增加,所以图中的曲线不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A错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成熟,种子成熟中无法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由图可知,蜡熟期脱落酸含量的下降,有机物总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脱落酸含量的下降不影响种子中有机物的合成,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外界因素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M24 A127 S32 K39 Ca40 Br80Fe56 N1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细胞不同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B.图乙可表示信号分子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C.图丙表示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光反应D.三种生物膜功能的差异取决于膜蛋白的不同2.下列有关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速率总是远高于无机催化剂B.酶能催化很多无机催化剂根本不能催化的复杂反应C.酶的催化不需要加热但无机催化剂都需要加热才反应D.酶能一定程度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不能3.下图表示某种组织细胞癌变过程与相关基因突变的关系,结合癌变的原理以及特点判断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见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本质原因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的结果B.若第1处突变使原癌基因激活,2-4处的突变可能导致抑癌基因激活C.恶性细胞不仅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其生理功能也不同于正常细胞D.导致癌变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并且具有随机性4.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某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该植物生长对甲元素的需要量大于乙元素B.在B浓度下施含乙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C.当该植物生长速率最大时对甲乙元素的需要量相近D.持续保持甲乙元素供应量相等将导致该植物生长不正常5.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来根治。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1.结核杆菌侵入呼吸道后,肺泡中的吞噬细胞不能防止其生长,但可呈递抗原,使周围T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胞内寄生的结核杆菌必须通过细胞免疫才能被机体消灭C.结核杆菌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结核杆菌有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可去除其细胞壁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斐林试剂加入到麦芽糖溶液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绿再变黄C.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选择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苏丹Ⅲ染液不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维生素3.免疫调节是人体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吞噬抗原B.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C.抗原刺激B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D.与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为发达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时会发生细胞质的细胞形态改变B.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时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C.原癌基因的表达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D.细胞坏死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会引起细胞内基因重组,基因的种类也会改变B.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变异中的倒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因而不具有可育性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中群落的分层结构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B.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可预测该种群数量将上升C.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变化29.(9分)报据卡尔文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卡尔文利用“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发现了卡尔文循环,该循环发生的具体场所在小球藻的,在此过程中他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被称为。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A)本试卷分第I住(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題)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40題为选考題•其它題为必考BL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題无敷.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注広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斥在存題卡上•2.选择18每小題迭岀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題卡上対应題目答案标号涂熬•如需改动•用樟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題卷上无效.3.非选择&用0.5毫米黑色星水签宇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毎思对应的答題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題卡上交.可能用封的相对原子质ft:H-l C-12 N-14 0-16一•逢择H(毎小題恰出的4个选項中只有一个选項符合®T共13小■毎小■ 6分•共78分)1.下列关于分子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酯防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張C•类豪体膜和秦泡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且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在细胞分裂中期•线粒体为着丝点分裂提供能童2•科学家在研究细魁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朋体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亘A.该蛋白质是一种水解闊,在分裂问期活性最高B.衰老的细跑中该爱白质合成速率变快C.核仁解体后,细胞内不发生转录和輕译D.抑制癌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降低其分裂速度3•棊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研究了几种培养液对草用虫素殖的當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5种草履虫培养液的量应相寻B.实鲨表明,稻草液中草思虫的K值为35个C.多次取样肓,观察得到的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D.实验结果显示,淀粉液不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4.处于分裂期的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上共有10个DNA分子,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岀现的是A.该细胞此时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该细胞可能形成体积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C.该细胞可能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能两极的核基因相同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效可能为5条或10条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索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杨激索的河节B.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索浓度的影响C.燕麦胚芽輔中•生长素的分布与光照方向无关D.頂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中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6.绘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李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母螳蟒会跳上公螳蟒背部进行交配后将“夫君”吃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母蝮舜和公蛻螂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公园里螳蟒分布不均说明食物会形响髀落的水平结构c.螳螂的数*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零U调責公园单地上绽聲虫卵的密皮可采用样方法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徨所形成的气搐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WS 一提,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居助助对青蒿索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斷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设N A为阿伏伽衝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迪• • •A.當温常压下,14 gGH.GH.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 AK常温下,pH =12的Na:CO.溶護中含有的OPT离子数为0. 01 N AC.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中含极性共价键数为4 N AD.2L0.1 mol・L"的HC1O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小于0.2 N A高三理科综合(A〉第2页(共18页〉9.X.Y.Z原子序效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旷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P1周期元索中X的金属性豪强B原子半轻X>Y•离子半泾X*>Z?-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密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聲的酸性最强10•常温下,向20 mL的某称H:SO<洛疲中»A0.1 mo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氢离子体度随満人氮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九稀碇酸的诙度为0.1 mol • L-1BC点溶液pH-14-aC・E權液中存在,c(NH^»c(SO?-»c(H*»c(OH->D. B到D、D到F所加氨水体枳一定相等1】.我国药学家因发现塡物黄花蒿叶中含有抗疟疾的物质一青蓄索而荣荻2015年诺贝尔奖.科学家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良•合成药效更佳的双元素分析确定实骏式亠测定相对分子质*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聽定结构式B•①■②的反应类刃分别为还原反应化反应C.双氢青襌素在水中的帘篇性大于青匱素D.双氢青裁素与嵩甲髓组成上相差一CH,— .二者立为同系物12.流动电池可以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酒,从而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浚抿度稳氢青就素、髓甲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黄花蒿叶研究青蒿素结构的基本步骤为:定•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锚误的是•• •A.Cu为负极apb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Qr +41C +SCT +2e- «= PbSO. +2H*Ou甲中应补充硫酸D.当消耗1 mol PbQ,需分离岀2 mol CuSO<13•实豔至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右ag所示.下列分析错渓的是含酚废水■A.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瀚斗B.操作1中苯作萃取刑Q苯酚钠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D•通过操作H苯可傭环使用二、选择寵(本J8共8小題■毎小II 6分■共48分•在毎小JH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題只有一项符合■目臬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者不选的得0分)14•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迸效应•掲示了电现象和啟现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法拉第发现了电破感应定律,使人们对电和破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关于这两条規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磁铁能够使附近静止的线圈中产生电流B把小磁针敖在导线的迅长线上,通电后,小當针会转动C.静止导线中的恒定电流可以使附近"止的线圈中产生电流D•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在导线与小磁针之间放置一块铝板,导线通电后•小16针不会转动】5・一质*为2kg的物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运动的v 一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严=0・210m/F, WA./»ls时拉力的功率为3WB.O-1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3JC•第3s内拉力的大小为3ND.4s内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75W高三理科综合<A)第4页(共18页)16.在太空採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上,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飞給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前,假设“天宫二号”受到空代阻力从圆轨遵1变轨至国轨道2,巳知地球半独为R,轨道1距地面的高度为九,杭邁2 距地面的高度为入,巳知圆轨逋1和圆轨道2高度之差Wb-hK很小).轨遭所在处的顼力加速度可表示为&,“天官二号”的质最为则关于“夭宫二号”的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怕足A.变轨俞后线建度大小的比值为B变轨前后周期的比值为思務弔C.变轨前后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常三歸D.变轨前后克服阻力做功为Mg・Ah17•某住宅区的应怠供电系统如图所示,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關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矩形线圈的匝数为N,电阻不廿,它可绕水平轴 8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3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障压变压為,構动尅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凡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童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发电机线圈处于图示水平位置,则通过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的瞬时值为0B.发电机线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麟时值表达式为e =NBSo>sin(o>r)C.当淆动融头P向下淆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加的电压将增大D.当用电录增加时•为使用户得到的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舷头F应向上滑动18•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细绳AC和BC的结点C处系一质■为皿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当AC和BC 均拉宜时ZA2"・9O・,ZACB・53・,BC・ld A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C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連圆周运动,当小球的线速度堆大时,两绳均有可能被拉断■则厳先被拉断的縄以及该绳被拉断肘小球的线速度分别是A. BC 绳,5m/sB. AC 绳,5m/sC. BC 绳,5. 24m/sD. AC 绳,5. 24m/s19.如图所示,空何存在一匀强电场,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局的夹角为30\AB与电场垂直,一质量为电荷■为q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5从A点水平向右摊出,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C点,速度大小仍是 5,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力与晝力合力方向垂宜于AC方向B・电场强度大小为4竽C.小球下落高度#gFD.此过稅增加的电势能等于20.工厂利用皮带传输机把质歌为m的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处的平台C上■如图所示•皮带以一定的速度U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将货物无初速地放在A处,货物在皮带上相对滑动时&T-段划痕,然后贷物达到速度u随皮带到达平台.巳如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抄皮带的倾角为0■重力加速度为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物从A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号B货物从A到C点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若仅滅小传送带的速率s皮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将变短D.货物达到速度P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mgvsind21.如图所示•三角形磁场区域的三个頂点sb、c在直角坐标系内的坐标分别为(0>2#).(-2»0).(2,0),^感应强度B=4X10"T,某种正粒子的比荷久・2.5THX 10s C/kg>不计f[力•大*的这种粒子在尸0时从O高三理科综合(A) 第6页(共18页》点以相同的速率v=2V3m/s沿不同方向垂直磁场射人该区域,则A.不可能有粒子垂直于“边离开磁场B.盘s时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离开陋场C.从(:点离开磁场的粒子在惑场中运动时间最长D.从ac边离开磁场的粒子•离开更场时距c点最近的位覽坐标为(73,273-3)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菲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II两部分• M 22覇〜第32 AS为必考題•毎个试通考生都必须作答。
洛阳市2015—2016学年下学期尖子生第二次联考高三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C、H、0元素的有机物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淀粉、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过程中都能释放出能量D.动物激素都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X和Y染色体中,DNA分子上(A+G)/(T+C)的比值相同B.在大肠杆菌中,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核搪体上C.在细胞分裂间期,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D.核酸是决定生物体遗传特性的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B.调査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可对某学校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査C.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中,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干扰D.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的观察4.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分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5.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做为自己的食物来源。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B.果蚁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传递给真菌6. 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肾上腺素。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A) 2016.5.7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下列关于分子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B.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C.类囊体膜和囊泡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且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D.在细胞分裂中期,线粒体为着丝点分裂提供能量
2.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是一种水解酶,在分裂间期活性最高
B.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快
C.核仁解体后,细胞内不发生转录和翻译
D.抑制癌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降低其分裂速度
3.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研究了几种培养液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5种草履虫培养液的量应相等
B.实验表明,稻草液中草履虫的K值为35个
C.多次取样后,观察得到的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D.实验结果显示,淀粉液不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
4.处于分裂期的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上共有10个DNA分子,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是
A。
该细胞此时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该细胞可能形成体积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C该细胞可能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
D.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可能为5条或10条
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B.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C.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分布与光照方向无关
D.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中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6.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夏季经常在公园路灯下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那里蚊子密集。
母螳螂会跳上公螳螂背部进行交配后将“夫君”吃掉。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母螳螂和公螳螂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公园里螳螂分布不均说明食物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
C.螳螂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螳螂的出生率为零
D.调查公园草地上螳螂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29.(9分)右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
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是用单位时间
内的数值来表示。
(2)随着采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
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
(3)已知采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
开始衰老。
为了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可采用的
措施有(答出两点)。
(4)已知果实中含有淀粉等贮藏物质。
摘后10
天,由于淀粉,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起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
(5)鳄梨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
他细胞。
据此推知,其花序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
热能(填“少于”、“等于”或“多于”)其他细胞。
30.(9分)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常用的实验对象。
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
逃避反应。
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
调节完成。
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频次增加
而减弱。
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
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
应减弱的原因是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肾上腺髓质合成并分泌的明显增加,通
过促进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
一段时闯后
小白鼠体温恢复正常,这是机体通过调节使。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传递进入小鼠体内,作用于后
可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其生育能力降低。
31.(12分)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体色有灰身与黑身(由A、a控制);眼形有棒眼与
正常眼(由E、e控制)。
现用一对灰身棒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控制棒眼和正常眼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__染色体上。
(填“常”、“X”、“Y”或“X和Y”)
(2)在果蝇体内,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有。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
度,解释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而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
(3)若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那么所得F2中眼形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若上述假设成立,则F1种群中,灰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32.(9分)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
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
类为食。
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子弹
蚁为食。
下图甲表示子弹蚁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
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数量呈增长,图中的时,子
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
(2)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一子弹蚁一驼背蝇”,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
(3)该热带雨林中,有迷你的、小的、中等的和大型的子弹蚁。
从进化角度分析,它们
的形态多样性是的结果。
(4)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
该现
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5)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填字母)。
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为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泡菜古称殖,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
不酸”或“酸而不咸”。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是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基础。
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时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
(2)制作过程中,加入“陈泡菜汤”的作用是;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
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需要加入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一。
(3)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培养基中应含有、水和无机盐等基本营养,同
时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4)在配制培养基时,灭菌和调pH的先后顺序是;倒平板时,平板冷
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通过生物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两种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小鼠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图中细胞A在小
鼠体内主要参与免疫过程。
(2)过程①采用的诱导融合方法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过程④需要用的酶是。
(3)在结构甲中,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启动子的作用是
(4)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生物活性(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