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饥饿游戏3》,依旧不可控的棋子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观后感在 2012 年,《饥饿游戏》正传系列的第一部电影上映,这部以大型饥饿游戏为背景的电影风靡全球。
该系列电影通过“饥饿游戏”这一残酷的竞赛形式,具象和浓缩了人性的残忍与丑陋,随着故事的发展,也揭示了人们对权力的痴迷和对生命的漠视。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作为该系列的前传,于 2023 年上映。
影片由执导过正传第二和第三部的弗朗西斯·劳伦斯执导,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传第一部的 64 年前,即第十届饥饿游戏发生的时期。
影片不仅展现了年轻的斯诺如何从一位怀抱憧憬、有自我抱负的阴郁美少年,逐渐黑化成蔑视生命、冷血狂妄的臭名昭著的恶魔,也揭示了饥饿游戏开发的本质以及斯诺个人价值观的崩塌。
影片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导师”“奖赏”和“和平卫士”,这三个章节递进了斯诺的三段人生经历的叠加转变。
“导师”章节主要讲述了斯诺作为导师参加饥饿游戏的经历。
当时还是学生的斯诺成绩优异,眼看就要拿到奖学金,但奖学金规则的突然变更让他与奖学金失之交臂。
无奈之下,斯诺只能以导师的身份参加饥饿游戏,而他的目标是让自己的贡品——露西获得冠军,从而获得奖学金。
在这个过程中,斯诺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挑战,也逐渐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黑暗。
他从最初的同情他人、不愿违背道德底线,到后来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最终成为了最后活下来的冠军。
“奖赏”章节讲述了斯诺为了让露西获得饥饿游戏的冠军而采取的种种手段。
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创新了不少饥饿游戏的玩法规则,帮助露西最终获得了冠军。
然而,他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导师的不满和嫉妒,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对付斯诺。
在这个过程中,斯诺也深深地爱上了露西,但他的爱情也充满了波折和痛苦。
最终,斯诺被惩罚流放 20 年做和平士兵,但他选择了最贫瘠和遥远的第十二区,只因他想去感受露西生活过的地方。
“和平卫士”章节讲述了斯诺在第十二区当兵的经历,也是他人性的最终考验。
在这里,他遇到了曾经的好友塞詹纳斯,然而,塞詹纳斯却密谋逃向北方,背叛了施惠国。
年/月 份上映地区预计上映日期片名(重点影片标记★)导演国内上映2013年6月待定《预备跑》黄涛国内上映2013年6月待定《吸血鬼姐妹》沃夫冈·格罗斯国内上映2013年6月待定《夺命旅行》邓衍成国内上映2013年6月待定《步步追魂》江澄国内上映2013年6月待定《夜莺》菲利普·穆伊尔北美上映2013年7月3日《独行侠》★(中影华夏进口大片)戈尔·维宾斯基北美上映2013年7月3日《卑鄙的我2》★皮艾尔·柯芬 克里斯·雷纳德国内上映2013年7月4日《盲探》杜琪峰国内上映2013年7月4日《初恋未满》刘娟国内上映2013年7月待定《大闹天宫》★★郑保瑞国内上映2013年7月5日《咒·丝》赵小溪 赵小鸥国内上映2013年7月5日《太极侠》基努·李维斯国内上映2013年7月9日《赤警威龙》沃尔特·希尔国内上映2013年7月10日《400男孩》 Alastair Paton Alastair 国内上映2013年7月11日《天台爱情》(不能说出的秘密2)★周杰伦国内上映2013年7月12日《校花诡异事件》关尔国内上映2013年7月12日《重返地球》★★(中影华夏进口大片)数字2D、IMAX2D M·奈特·沙马兰国内上映2013年7月12日《赛尔号赛尔号大电影3之战神联盟》国内上映2013年7月17日《追踪长尾豹马修》阿兰·夏巴国内上映2013年7月17日《笔仙2》安兵基 国内上映2013年7月18日《大明猩》金容华北美上映2013年7月19日《蜗牛》★动画(中影华夏进口大片)David Soren 国内上映2013年7月19日《功夫侠》宁瀛 袁祥仁国内上映2013年7月19日《火焰山历险记》肖淮海国内上映2013年7月19日《早安晚爱》刘国昌国内上映2013年7月19日《达人也疯狂》曹利民国内上映2013年7月20日《咏春小龙》秦瑞明国内上映2013年7月20日《终极大冒险》孙立军国内上映2013年7月22日《惊天危机》(原《白宫陷落》)数字2D、IMAX2D 罗兰·艾默里奇国内上映2013年7月24日《正骨》詹文冠国内上映2013年7月25日《爱很美》殷悦北美上映2013年7月26日《金刚狼2》★★(中影华夏进口大片)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国内上映2013年7月26日《模特魅影》佟秀玄影 片 列 表2013年7月2013年11月。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电影观后感《饥饿游戏》系列电影自上映以来,就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精美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而《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作为该系列的前传,更是备受期待。
在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对电影所展现的世界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饥饿游戏的前一年,那时的帕纳姆国正处于日渐衰败的状态。
总统像 17 世纪查理一世执政英国时一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也难逃被送上断头台的命运。
电影通过对政治局势的描绘,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政治难民这一角色的设定给电影增添了一丝灰暗的色彩。
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掉入下水道的时尚女魔头特琳奇在卸下浓妆后,眼神中透露出的衰败与胆怯,被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特琳奇的扮演者朱利安·摩尔,更是凭借其出色的演技,将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电影中,凯妮丝的形象设计团队十分重要,他们不仅注重自己的打扮,还对凯妮丝的点点滴滴进行认真的品头论足。
这一设定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时尚调性,让观众在欣赏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时尚元素。
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装备的升级。
与“钢铁侠”的装备逐集升档次类似,电影中的箭头也分为了不同攻击效果的功能,这使得战斗场面更加炫酷。
然而,在实际表现中,这些装备更多地展现了肩扛火箭筒的功能,这一点让人略有失望。
电影中的战斗小组让行动升级为执行战斗任务,而不再是互杀的“饥饿游戏”。
这一改变使得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也让观众更加期待他们在后续故事中的表现。
凯妮丝在电影中被描绘成一个“切格瓦拉”式的人物,她先探访战时医院,以领袖身份慰问起义军。
这一情节让我联想到了经典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画中手持大旗裸体半身的女领袖形象与凯妮丝的形象形成了某种呼应。
凯妮丝的每一部电影都需要一个或一些事件来激怒她,但纵观三部电影,她都是被动的。
不知道在这部电影中,凯妮丝是否会主动出击,这也让观众对她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电影观后感《〈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电影观后感》《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是一部充满张力和深度的电影,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其潜力和用心之处依然值得赞赏。
影片以出色的叙事和精心设计的情节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开头随意抛出的蛇的情节,竟然成为后面好几处重要情节的伏笔,这种巧妙的布局令人赞叹。
第三幕的情节设计尤其精巧,通过两根引线男主举报朋友和目睹囤枪现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促成了男主的转变和他与女主的自相残杀。
这种情节的演进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男主如何接受自己的恶并将其合理化,人物的角色也因此得以立住。
此外,影片中还存在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路。
男主和朋友的对照,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男女主的对照,则强调了对恶的不同认知和选择;男主父亲和男主的对照,进一步深化了对权力和责任的思考。
这些对照和对比为故事增添了层次感和深度。
然而,电影在细节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第三幕中以女主的三角关系引发爆点,这种情节设计显得有些狗血,影响了观众的观感。
男主的朋友原本可以被塑造成一个更有深度的理想主义先驱,但最终却只是一个妈宝男,这使得男主的转变看起来有些单薄。
男女主的互相猜忌和自相残杀的情节也显得有些刻意,破坏了女主的圣母人设,导致对照组未能成立。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次要角色也显得过于愚蠢和陈旧,他们的形象糟糕,影响了整体的观影体验。
女主唱歌过多且歌声感染力不足,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而女主在竞技场的高超闪避则有些好笑,破坏了整场戏的氛围。
尽管如此,电影在前两幕中制造的 jump scare 确实给人带来了惊喜,大逃杀的刺激感和中心区内外人民互相仇恨的紧张氛围都营造得不错。
对嘲笑鸟和蛇等意象的运用也延续了正传的优点,增加了故事的象征性和深度。
主演们的出色表现为电影增色不少。
维奥拉·戴维斯成功地演绎了这个已经泛滥的角色,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女主的声音和对歌曲的演绎也令人满意,体现了流浪民族的灵动和韧劲儿;男主的帅气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观后感《饥饿游戏》系列电影自上映以来,便受到了全球观众的热烈追捧。
作为该系列的前传作品,《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同样也备受关注。
近日,本人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感受。
影片开篇,便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压迫与不公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每年都要举行一场名为“饥饿游戏”的残酷杀戮,而我们的主人公,正是被选中参加这场游戏的人。
影片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展现了他在这场游戏中的成长与转变,同时也揭示了游戏背后的黑暗与阴谋。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画面和音效。
作为一部大银幕作品,《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的画面和音效都堪称一流。
无论是国会区的繁华景象,还是 12 区的贫困与落后,都被导演巧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而影片中的音效也为其增色不少,从激烈的战斗场面到温馨的情感交流,每一个音效都恰到好处,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影片的氛围之中。
此外,影片的剧情也十分引人入胜。
虽然没有了前作中的游戏打斗场面,但影片通过对人物关系的刻画和剧情的推进,成功地延展了饥饿游戏的世界观。
影片中埋下了很多伏笔,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产生联想和思考,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悬念。
比如,关于大表姐饰演的 katniss 的名字由来,居然是一种可以吃的小土豆,联系其背后的含义,更能代表 katniss 这个人物不屈不挠顽强生存的特性。
再比如,为什么在前作里第 12 区总能获得斯诺总统的关注,这部《鸣鸟与蛇之歌》就给出了答案:斯诺的女友露西就是12 区选出来的贡品,而且是自己亲手帮她赢得了比赛,斯诺还为了她跑来 12 区当兵,最终也是女友的离开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前任,白月光,共度爱河的地方,斯诺自然听到 12 区这个名字就会勾起这些往昔回忆啊!难怪斯诺在前几部里看向大表姐的眼神都别具深意,这下子全都解释通了!除了画面、音效和剧情之外,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
大表姐饰演的主人公在影片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人,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敌人。
饥饿游戏3观后感《饥饿游戏3》观后感《饥饿游戏》系列是一部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科幻小说,而电影版的《饥饿游戏3》则是该系列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
影片由导演Francis Lawrence执导,根据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饥饿游戏3》的观影体验和所传递的信息。
首先,《饥饿游戏3》作为系列的第三部,故事情节进一步展开并有了新的转折。
影片延续了前两部的设定,发生在一个分为12个区域的后末日世界中。
故事的主人公卡特尼斯·艾弗丁(Katniss Everdeen)一直扮演着反抗政府统治的象征。
而在第三部中,她成为了起义运动的旗帜,引领着旨在推翻总统康斯诺·斯诺(President Coriolanus Snow)的起义军。
影片以紧凑的剧情和紧张的节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故事情节展开迅速,从一开始就带给观众一种紧迫感和紧张氛围,一系列激烈的动作场景和精心设计的特效场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
特别是在战斗场面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们的痛苦和奉献精神,这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紧凑的剧情和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饥饿游戏3》把反抗和希望融入到了整个故事中。
起义运动的展开为观众展示了被统治者压迫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不满情绪。
影片通过卡特尼斯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扭曲。
观众可以感受到卡特尼斯面对困境时的坚毅和勇气,同时也能够看到她渴望改变这个世界的强烈愿望。
虽然《饥饿游戏3》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却引发了观众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影片通过对权力和统治者的揭示,让观众反思当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人们为自由而奋斗的力量。
同时,影片也探讨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展示了团结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影片的角色塑造方面,卡特尼斯作为主人公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她以其正直和善良,感染了其他角色和观众。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观后感故事以雪诺年轻时为背景展开。
他出生在国会区的贵族家庭,原本成绩优异,却因父亲的离世而家道中落。
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他试图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奖学金,但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种种境遇的逼迫下,他成为了饥饿游戏的导师,而游戏的宗旨是最后一个活到最后的人才是胜者。
为了实现目标,他不得不进行谋划和操作,这使得他逐渐陷入了堕落的边缘。
而最终导致他成为正传里那个反派的决定性事件,可能只有在观看电影后才能深刻体会。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以反派年轻时的经历为主线的前传竟然如此精彩。
这得益于剧情的巧妙编排,它将主角年轻时心态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观影过程中,我能感受到雪诺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好人或坏人,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
他的某些决定是出于无奈,这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仿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此外,演员的出色演技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对男主的表演印象深刻,他将年轻时雪诺的复杂心态演绎得非常到位,让人在观影过程中仿佛能够切身感受到他的内心挣扎。
而“小恶魔”的演技同样令人赞叹,他的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与他们相比,女主的表现可能略显逊色,但在电影中她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实力,尤其是她的唱功非常出色,为电影增色不少。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男主和“小恶魔”的演技无可挑剔,他们的表演让我完全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而关于女主的选角,我也曾有过一些奇妙的想法。
如果由 Lady GaGa 来饰演,她本人独特的荒诞且张扬的气质或许能更好地契合电影中角色的塑造,为影片带来更惊艳的效果。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象,女主在电影中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对于喜欢“饥饿游戏”系列作品的观众来说,这部前传绝对值得一看。
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正传中反派的成长历程,还展现了一个充满权谋与挣扎的世界。
如果你是“饥饿游戏”系列的粉丝,那么不要错过这部精彩的前传,它将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观后感多年前,当我读到本雅明的生平事迹,看到众多传记作者对他性能力的质疑,甚至以此来评判他的前妻家庭生活时,我感到忿忿不平,也为他感到不值。
那时的我天真地认为,难道天才的头脑就一定要配上孱弱的肉身吗?直到今天,观赏了这部《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我宁愿相信本雅明可能真的存在这方面的困扰。
因为在所有的“饥饿游戏”影片中,这部作品无疑是打斗场面最弱的一部,其动作强度甚至不如幼儿园小朋友的过家家游戏。
若是凯姐(女主角)真的来了,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得被她杀光。
本片着重展现了斗兽场外上层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相较其他几部“饥饿游戏”影片,本片更加侧重于展现人物的心智与权术。
影片男主角斯诺,其性格与曹操如出一辙,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角色。
最令人触动的是斯诺与女主角在丛林中逃亡的片段,两人之间的爱意和信任是如何在少年眼中逐渐瓦解,直至冰消破碎。
“正是我们所爱的事物,反过来摧毁我们”,恋人之间的爱意,很容易在日积月累下转化为内心的恨念,这或许源于人的贪婪和有限,而爱欲却往往难以得到满足。
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中,许多恋人最终分道扬镳,未能建立起完全的信任。
追求爱情本身,就是一场如同鸣鸟与花蛇般相互追逐又相互厮杀的游戏,既充满诱惑,又充满危险。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是“饥饿游戏”系列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因为与肉体上的暴力相比,内心的暴力更加血腥。
男主角斯诺身上带有麦克白和哈姆雷特的气质,他既是笑到最后的麦克白,也是蜕变成王的哈姆雷特。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继承了《一九八四》中反乌托邦小说的基因,其中录音鸟和警卫队象征着无处不在的监视与控制。
同样是描绘人间地狱般的反乌托邦,《一九八四》所展现的社会监狱给人一种光秃秃的冷淡萧条感,宛如手术台和精神病院,略带眩光的概念设计难以让人产生真实感;而《饥饿游戏》中却有丛林、都市、爱情与厮杀等具象的元素,这些元素让我更加相信,极权主义的反乌托邦是可能存在的,也让我更加直观地看到人类在那种血腥扭曲的丛林环境中是如何生活的。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观后感这一篇是以一个原着党的立场写的,而且全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先用一句话总结吧:电影不到完美,但力求完美。
首先,在电影改遍原着方面,个人觉得改编幅度满大的,有不少我期待的画面都没有了,像是婚后的Finnick,Annie,Katniss,Gale和Johanna聚餐,然后Peeta加入,和Katniss有点争执。
Finnick死后,Katniss回顾一切和Finnick 有关的事。
战后Peeta的画册。
Johanna怕水。
Katniss和Johanna的训练等等的。
虽然删除了许多原着的情节,却不会令人有觉得奇怪的部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大多的改编还是不错,能让剧情推进更快,不会有拖戏的感觉,同时不会让人觉得过快,不会有消化不及的感觉,在节奏方面控制得很好。
但是对于一个原着党来说最想看的大概就还原原着吧!删了这么多的情节,还是让我小感不满。
我依然很想看到这些画面,像是我最喜欢的Finnick戏份真的不多,虽然在书中也是配角,但戏份也不少,我最期待的婚礼也只有轻轻带过(ps婚礼的配乐真好听)。
而且Johanna这么有特色的角色很多故事都没有了(怒吼!!!)。
而且未经过任何铺垫和训练就直接把我Finn和Katniss,掉打扙,这真的好吗?虽然如此不满,可是我也无力反驳,因为在在2个半小时完整表达其实真的很困难,导演已经尽力做到最好!其次,剧情方面,不少人认为我大饥饿是爆米花片,我完全不能苟同。
在动作戏和文戏,文戏比动作戏多,最有爆点的都在文戏方面,如果这是一部爆米花片,这应该是一部不及合的爆米花片吧!完全没有娱乐到我,也没有硬加一些对白,营造笑点。
但我就喜欢这样的大饥饿,再次感谢导演没有把动作戏硬是拉长。
动作戏点到为止,而且求精不求多。
个人认为Finnick的打戏最酷的,最好看(抛除粉丝立场,我也同样觉得!),因为三戟叉当武器真的不常见,而且也弥补了在第二部中并没有表现出原着所说的「那把三叉戟就像是他的手臂延伸,既自然又致命。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影评:让弓箭再飞一会虽然之前已经看过小说,但是电影作为另一种艺术形式,自然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比如女主角詹妮弗,我是通过《饥饿游戏》这个电影系列第一次认识这个女演员。
也许是她很适合这个角色,抑或是她的演技高超,总之她散发出的那种坚毅和美丽,已经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这个角色。
这种赏心悦目的表演自然也是小说中所体会不到的。
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之前的剧情:一个首都统治着十二个区,为了惩罚各区人民之前的叛乱,首都每年都会从十二个区中各选出一男一女共24人参加“饥饿游戏”——大家在一个封闭的场地厮杀,最后的幸存者获胜。
来自第十二区的凯特尼斯(女主)和皮特(男主)被选中参加饥饿游戏,经过艰难的战斗最终双双获胜,但是他们这种挑衅首都的行为惹怒了总统斯诺。
为了彻底消除人们心中的反叛萌芽,总统计划在二十五年一度的世纪极限赛中除掉凯塔尼斯。
然而地下反叛组织破坏了这次比赛,并救出了凯塔尼斯,将她带到了传说中被摧毁的第十三区。
故事的背景让我想起了秦朝时代。
统治者们为了让自己的霸业千秋万代,他们收缴人民的武器,制定严苛地政策来约束人民。
然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人民纷纷相应,就是这么一群手无寸铁人民,最后推翻了曾经一统六国的秦王朝。
同样,在电影故事中,由于残暴的统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积怨已久。
一旦点燃了导火索,便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即便十三个区和首都的实力差距十分悬殊,弱势一方的人民大有推翻残暴的统治者的趋势。
让我额每年不得不让我们感慨: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然而,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一个英雄带领着人民推翻了残暴的统治者,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我只能对故事一呵了之。
曾经满怀希望,为心中的正义而战,最后却发现我们的正义,不过是另一种黑暗。
当虚伪的谎言被揭穿,当希望破灭,当信念崩塌,她会如何抉择?在看清反叛军的真面目以后,凯特尼斯能否调转她的弓箭,摧毁虚伪的正义?最后的巨大矛盾无疑升华了整个故事,让我不得不期待下部电影的上映。
肖临骏:《饥饿游戏3》,依旧不可控的棋子
今年,一大波反乌托邦青春小说被搬上银幕,从《分歧者》、《移动迷宫》,到《饥饿游戏》,“小鲜肉”们乐此不疲地在电影中延续着二战后“反乌托邦”的精神血统。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鉴于前两部在票房及口碑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虽然仅是大结局篇的上半部分,但从开拍起就被寄予厚望。
从北美及海外票房的情况看来,《饥饿游戏3》的表现依旧不俗。
时隔一年,许多观众可能要用力回忆一下,才能想起施惠国专制阴狠的总统史诺,转投13区的新任游戏设计师普鲁塔什,还有整天一副“红心皇后”装扮的12区抽签人艾菲……这些人在《饥饿游戏3》中依然扮演着重要作用。
不过,若是奔着激烈的打斗场面去看《饥饿游戏3》想必会失望,在整部电影中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饰)从头到尾只射爆了一架战斗机。
爆破箭,这种在《饥饿游戏3》中新出现的武器,在展示完射爆战斗机这种可媲美“手撕鬼子”的神技后,就彻底沦为了凯特尼斯战衣套装的标配,仅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缺少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也让这部电影在北美的口碑达到系列电影的谷底。
但好在片子善于利用气氛来制造紧张的情绪,从声效、特技和画面来说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上一部的结尾,凯特尼斯将箭射向游戏场顶部的力场,利用闪电的力量将精密布控的游戏场毁掉,在中断游戏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昏迷。
在飞机上醒来后,凯特尼斯发现自己已被反抗军所救,而飞机正飞向传说中因反抗而被夷为平地的13区。
这一部中,13区不仅在地下顽强地存在着,还成为反抗军的大本营。
在这个向下延伸的地下城堡里,凯特尼斯暂时告别了打打杀杀的日子。
可惜的是,她的“演员”生涯还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
都城的智慧无孔不入地影响着13区,75届饥饿游戏设计师普鲁塔什,来自都城的导演界明日之星克雷西达,连凯特尼斯曾经的“经纪人”艾菲也被掳来,在13区组成一支强大的“战讯”团队,目的就是将凯特尼斯打造成反抗军的灵魂人物——嘲笑鸟。
值得一提的是艾菲在这一部中一改往日Lady Gaga般的造型,不仅“素颜”登场的同时还穿上了13区标志性的灰色连体衣,咋一看还以为是换演员了。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不甘心地用头巾表达着一点来自都城的时尚元素之外,艾菲在13区居然也适应得很好。
从艾菲的转变折射出的是都城与13区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强势的都城里是向上延伸的摩天大楼,在那里的人们生活奢靡、追求享乐,政治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生活里主要的议题;而弱势第13区则是向下延伸的地堡,有着严格的规则,追求统一与秩序,定时吃饭睡觉,做什么事都需要经过“民主”的程序,那里的人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抗争”。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况就是,盈余就放肆,匮乏就克制。
而被留在都城的皮塔(乔什·哈切森饰)彻底成为总统的傀儡。
虽然在饥饿游戏中他的战斗值并不高,但情商却明显甩凯特尼斯几条街,对于新环境,他总是能很快地适应并融入。
无论是第一部中说服凯特尼斯配合宣传,还是第二部中让凯特尼斯同意与其他几位冠军结成同盟,他一直是善于审时度势的人。
而在这一部中,他身着华服,在镜头中屡屡露面。
如果说皮塔像水一样顺势而为,凯特尼斯则如火般不可掌控。
人或许能够抵抗繁华,但却不一定能受得住荣誉的诱惑。
成为革命的象征——嘲笑鸟就是13区给予凯特尼斯的诱惑。
凯特尼斯却拒绝了,若非为了解救被困都城的皮塔与其他冠军,她更愿意跟家人一起过着平静
的生活,可惜形势并不允许,她不得不又一次站在万众瞩目的台上,只不过这一次,她的身份不是参赛者,也不是冠军,而是反抗军的图腾。
利用宣传机器进行思想上的对战是都城与13区共同采取的策略。
从温和的建议到公开的暴力,这些宣传技巧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但用匮乏去对抗盈余,怎么看都像是鸡蛋碰石头,为了不俯首为奴,也只能“不怕壮烈下场,决不退让”。
再高超的宣传技巧也无法让人长久地压抑对自由的向往,沦为“都城”的工具。
当人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威慑也就不再有效。
即使前方屠刀与炮弹嚣张,也要昂首向前。
命运把凯特尼斯推进火坑,她不得不去面对与接受,支撑她去抗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与对,勇敢与坚强不过是旁人的赞美。
凯特尼斯的过人之处,在极权压力下,她依然可以遵循本心。
因为一旦失去立场,失去自我,失去良知,就完完全全的成为了傀儡。
良知与自我是唯一能与极权抗衡的武器,也是是远离极权的真正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