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做习惯的主人”班会课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5
【开学季】好习惯,我养成——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设计一、班会背景:漫长的假期使许多孩子养成了拖拉、懒惰的习惯,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育学生及时改正不良习惯,我们三年级七班开展了“好习惯,我养成”为主题的教育班会。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使学生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班会准备:1.课前搜集好习惯的名言警句、生活事例,寻找身边的“小模范”。
2.尝试参与制定一日常规。
3.小调查:观察自己的好朋友,那些行为习惯好,那些行为习惯不好。
4.PPT四、班会流程:01 谈话导入,引入主题1.师: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家掌握知识,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正处在教育的启蒙阶段,思想单纯,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说一说,你有哪些好习惯?2.生发言。
3.师:好习惯,从小养;好习惯,益终生。
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学得轻松自在,又有效率;还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好习惯,我养成”。
02 反思自我,丢掉坏习惯1.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做得好不好?(1)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A同学小声说话,做小动作。
(2)写字课上,B同学边写边玩,用脏乎乎的橡皮擦字,纸面像个大花猫。
(3)C同学把纸做成飞机玩耍。
(4)周末A同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B同学玩得开心极了。
明天就要上学了,今晚急急忙忙把作业做完;2.生自由发言。
3.师: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同学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请写再小纸条上。
4.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良习惯,让我们与这些不良习惯说再见吧。
闭上眼睛五秒钟,深呼吸,做好心理准备。
睁开眼睛时,让我们果断地扔掉手中的小纸条!抛弃不良习惯,轻装前行。
好习惯伴我行主题班队会材料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队会的主题是“好习惯伴我行”。
习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
通过这次班队会,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与大家分享一些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二、什么是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无需刻意控制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
它是我们长期思考、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并且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良好习惯是指对我们个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模式,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增强我们的健康和品质,并培养我们的积极心态。
三、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良好习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益处。
首先,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一个有序、规律的工作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其次,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健康和品质。
如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可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良好习惯的养成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积极心态。
长期坚持并成功养成一个好习惯,会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幸福感。
四、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和经验分享1. 设定明确的目标养成好习惯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习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评估我们的进展。
2. 确定适合自己的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照搬他人的做法。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习惯。
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长期坚持下去。
3. 制定可行的计划制定可行的计划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例如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等。
合理的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时间和能量,从而更好地坚持下去。
4. 培养自律和毅力养成好习惯需要我们具备自律和毅力。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下去的重要性。
“做习惯的主人”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了解习惯的力量1.1 引入话题:讨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2 小组活动:分享彼此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讨论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1.3 教师讲解:介绍习惯的定义和习惯的形成过程。
1.4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好习惯,探讨他们是如何培养和坚持这些习惯的。
第二章:培养好习惯的方法2.1 小组讨论:探讨培养好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2.2 教师讲解:介绍一些科学研究支持的有效培养好习惯的方法。
2.3 实践活动:制定自己的好习惯计划,并讨论如何克服诱惑和困难。
2.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培养好习惯的真实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第三章:改掉坏习惯的策略3.1 小组讨论:讨论坏习惯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并探讨改掉坏习惯的困难。
3.2 教师讲解:介绍一些科学研究支持的有效改掉坏习惯的策略。
3.3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改掉坏习惯计划,并讨论如何应对挑战和诱惑。
3.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改掉坏习惯的真实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第四章:习惯的自我管理4.1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自我管理习惯,包括设定目标和监控进展。
4.2 教师讲解:介绍一些自我管理工具和技巧,如习惯跟踪表格和提醒应用。
4.3 实践活动:学生制定自己的习惯自我管理计划,并开始实施。
4.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自我管理习惯的真实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第五章:习惯的持续改进5.1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持续改进自己的习惯,包括反思和调整计划。
5.2 教师讲解:介绍一些持续改进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5.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习惯自我评估,并调整自己的习惯计划。
5.4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持续改进习惯的真实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第六章:习惯与学业成绩6.1 引入话题:讨论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6.2 小组活动:分享各自在学习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讨论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6.3 教师讲解:介绍习惯对学习效率和记忆的影响。
做习惯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陋习排行榜1.浪费水电纸和粮 2.打架骂人,不礼貌3.上网吧,玩游戏4.乱涂乱画,不爱护公物5.走路看书,闯红6.娇气,依赖性强7.乱扔垃圾,乱吐痰8.贪玩,不认真完成作业9.不尊老爱幼,不尊敬师长10.搞恶作剧11.吃“三无”小食品 12.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分析: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各个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家长的溺爱,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他们相当多的陋习,为了帮助孩子们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特地设计了这篇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白纸《三字歌》每人一份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猜谜语(课件出示)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
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
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
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
(习惯)教师讲故事(课件出示):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中学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市第八中学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一、班会背景: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
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 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
(课前填写)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
(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五、班会过程:(一)、引入: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
《好习惯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3、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一) 看图,说一说,议一议:1 .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2. 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 (先举手,再发言)3. 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
4.上课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
(二) 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三)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
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四) 引入: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注意安全,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五)表演:①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③几个同学有秩序地打乒乓球,一个小淘气,一屁股坐在球台上混场。
(六)讨论刚才的表演,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对,这样既危险又影响同学们活动,也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七) 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 .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 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
4 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5、午餐拿饭时要排队,不拥挤,不喧哗,吃饭时保持安静。
(八)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九)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守秩序守纪律的好学生。
习惯的养成主题班会教案
《养成良好习惯,做更好的自己》
一、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习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
- 引导学生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激发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和决心。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一个成功人士分享了他是如何通过养成良好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故事。
鼓励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准备听讲。
2. 激发思考
老师提问:你们认为习惯的养成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影响?你们认为哪些习惯是最重要的?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汇报一种重要的习惯,包括养成这种习惯的原因及方式。
每个小组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4. 习惯的养成
老师结合学生讨论的内容,介绍养成习惯的方法和技巧,如制定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及时调整等。
5. 分析案例
老师给出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 制定计划
学生每人列出至少三个自己想要养成的良好习惯,然后针对每个习惯制定具体的计划,包括目标、时间、方法等。
7. 课堂总结
老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制定的养成良好习惯的计划,并对计划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作业
学生将自己的养成良好习惯的计划写成文字,交给老师。
四、教学反思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做习惯的主人”班会课
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市第八中学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
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
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
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
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
(课前填写)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
(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
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
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
(点名表扬为主)
再罗列一些个别同学的不良习惯(不点名):学习时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书也不知道书中在讲些什么;上课时不认真作笔记,而是在纸上、书上乱涂乱划,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感到没有头绪;晚上总要先看好长一会儿电视,有时还要煲电话或上网聊天,然后才开始做作业,结果弄得很迟才睡,或者干脆把作业拖到第二天完成;边做作业,边翻小说、听电视伴音、浏览网页,作业做得很慢,有时还漏做或做错。
这些坏习惯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的学习效率。
(三)、自查与反思:
拿出已填写好的问卷2《自我报告》:对照上述老师所说的这些好坏习惯,在各自的这份自省表中进行修改或补充。
(四)、指点迷津:
请五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
1、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学习任务。
要点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迟时才开始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不好,做作业、背书
常常来不及,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2、专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点是:不要边做作业边干其他的事。
3、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要点:连续学习1、2小时,中间就应该安排一次休息。
4、学习生活的安排有规律。
要点:根据学校规定的上学、放学时间,结合自己的状况,制定一个更具体的作息时间
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5、遵循学习常规。
要点: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做习题。
课间与同学讨论,不懂就问或查资
料,独立完成各项作业。
今日事,今日毕。
(五)、付诸行动:
同学们时间对于我们而言是紧迫的,所以老师呼吁每个同学从今天开始试着养成一个好习惯,就用三周时间。
在下面问卷中记下你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发下问卷3《养成一个好习惯》
XX/3/18
附问卷:
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
在下列好习惯前打“∨”
1、晚上学习时先浏览一下第二天要上的课文内容。
2、上课时把老师讲的要点记下来。
3、上课时想其他事情。
4、下课时离开座位,活动一下身体,眺望一下远处。
5、数学课做语文作业。
6、晚上做作业时把音乐放得很响。
7、以平静的心情学习,不在看书时胡思乱想。
8、与同学讨论题目。
9、语文课偷偷背外语单词。
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11、上学时常常忘带书本、练习册或其他学习用具。
12、常将第一天的作业拖到第二天做。
13、不愿意仔细看课本,深入思索教材的内容。
14、喜欢看课外书。
问卷2:《自我报告》
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