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14
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一---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一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A、立即弃车,奔向高处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C、把车推出走对同一种物体来说,雷电喜欢的物体是(B)A、干的物体B、湿的物体C、不是很干物体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B、大步跑离C、双脚并拢跳离遇到大风天气,同学通常可以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B)A、可以B、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C、风大时躲一下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后,应马上采取(B)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B、转移到阴凉处C、用凉水降温夏天,在操场上突然遭遇雷雨,应立即将金属标枪、球拍等扛回室内(A)A、不可以扛在肩上B、可以扛在肩上C、扛在肩上或不扛在肩上都行雷雨时,在家看电视的同学较安全的做法是(B)A、继续看,消除恐惧B、关掉电视机C、坐得远一点看大雾天,同学们可以利用能见度差进行各种游戏(B)A、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非常有趣B、雾天污染重不宜做游戏C、雾天空气潮湿,做游戏嘴不干高温天气同学们应多吃(B)A、多吃冷饮,帮助降温B、清淡食物C、含糖饮料下暴雨了,如果看到马路积水处出现漩涡,同学们应该怎样走(C)A、从漩涡处跳过去B、从漩涡边上小心走过去C、绕着走南北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他们的纬度分别是多少(A)A、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B、北回归线:13°26'N,南回归线13°26'SC、北回归线:33°26'N,南回归线33°26'S打雷时你正在公园里划船应该怎么办(B)A、留在船上B、立即划到岸边远离水面C、把船划到岸边树下躲起来遇到雷雨时可以在大树下躲雨,对吗(C)A、附近有棵大树枝茂叶盛,正好躲雨B、爬在树上远离地面C、不可在大树下躲雨暴雨天,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室内电源应立即(A)A、切断,防止积水带电伤人B、电源照常使用C、关掉所有电器坐汽车时遇到强雷电,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B)A、迅速开门下车B、安稳地坐在车里C、打开车门,但不下车为了安全,现在施放气球应使用什么气体(B)A、氢气(过去用)B、氦气C、氮气拨打以下哪个电话号码可获得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B)A、221B、96121(收费)C、121为什么雷暴发生时要紧闭门窗(C)A、防止雷击损坏门窗B、防止雷击电流进入室内C、防止侧雷和球形闪电进入台风影响时,气象台没有解除台风警报,有时会出现风平浪静的情况,同学们可以到外面尽情地玩(A)A、不可以(有可能在台风眼内)B、危险已过,可以玩C、危险在减小,可以玩强台风来袭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B)A、减小规模B、取消C、提高保护措施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气象站是(B)A、中山站B、长城站C、极地站媒体传播气象预警信号由谁来提供(C)A政府部门B、媒体单位C气象台气象灾害大约占自然灾害的比例是(A)A、70%B、60%C、90%当代科技相当发达,人们对雷暴的认识(B)A、非常清楚B、很多问题不清楚C、不清楚雷电的电流非常强大,人工引雷技术可以令雷电击中某一固定地点,我国已实现引雷的科学实验(B)A、实践中B、实现C、没有实现当看见闪电3秒钟后听到雷声的话,则表明雷暴距离观察者有(A)A、1千米左右B、350米左右C、700米左右有闪电和雷声而无下雨的天气现象,称(B)A、雷暴B、干雷暴C、雷雨雷雨天气主要发生在(B)A、秋天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遇到雷暴发生时,在操场上的同学正确的做法是(C)A、继续在操场上活动B、躲在大树下C、不要触摸铁管、铁丝网遇到雷暴发生时,室外的人,人体应尽量降低自己是为了(A)A、避免人体作为凸出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B、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C、减少人体受雷击的面积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二时间:2013-02-26 12:1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25 次气象科普知识竞赛参考题目二使城市气温比效区高,是什么效应(A)A 城市热岛效应B 温室效应C 城市光效应下列三种天气现象都使能见度下降, 哪种天气现象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C)A、霾B、烟C、雾高温天气同学们应多吃(B)A、高糖食物以增加抵抗力B、清淡食物C、含糖饮料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是指(C)A、数值预报方法B、卫星云图预报方法C、天气图预报方法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会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如何改变(A)A、使物体向右偏移B、使物体向右偏移C、不会使物体发生偏移雷电喜欢的物体是(A)A、快速移动的物体B、慢速移动的物体C、静止的物体如果同学们外出了旅游,遇到被洪水所困,发现救援人员时发出求救信号方法可以是(A)A、挥动鲜艳衣服红领巾B、不断走动C、坐着不动被闪电击中后,强大的电压致人死亡的原因是(B)A、被烧死B、心脏停止跳动C、高温烫死天空中出现低云中的什么云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
1.大气臭氧层及其效应?大气臭氧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到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中。
效应:从气象的角度来看,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形成平流逆温层,在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在50km附进形成了一个暖区;从地面生物的角度来看,大气臭氧层有着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避免大量的紫外线达到地面而对生物造成伤害,而透过少量的紫外线则能对动植物形成有利的影响并杀灭一些有害病菌,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2.大气的热力学分层及其依据?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依据:大气温度铅直分布特征和大气铅直运动状况。
3.北半球可照时数(昼长)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向阳面大于背阴面,所以昼短夜长,纬度愈高,白昼愈长,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向阳面小于背阴面,所以昼短夜长,纬度愈高,白昼愈短,北极圈出现极夜。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纬度上均昼夜平分,为12h。
4.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影响因子: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风,海拔,地面状况。
地面温度高时,有效辐射增大;空气温度高时,有效辐射减弱;空气湿度大时,有效辐射减弱;云量多云层厚实,有效辐射减弱;风力加大,有效辐射减弱;海拔增大,有效辐射增大;粗糙地表比平滑地面有效辐射大。
5.地面辐射平衡方程及各项的含义?R=(S’+D)-Rr-(Eg-Ea) R:地面辐射差额(地面净辐射); S’:太阳有效辐射D:散射辐射;(S’+D):总辐射; Rr=(S’+D)*r (反射辐射); r:地面反射率;(1-r):地面吸收率;(S’+D)-Rr=(S’+D)*(1-r):短波净辐射;Eg:地面辐射;Ea:大气逆辐射;E0=Eg-Ea:长波净辐射(地面有效辐射)6.为什么潮湿土壤的地面温度日较差比干燥土壤的小?潮湿土壤的导热率比干燥土壤的导热率大,而土壤导热率是衡量土壤内由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热量的能力。
课后题目1、什么是气象学?什么是气候学?它们有哪些主要分支?2、气象学和气候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1、为什么学习气象学与气候学?3.2、什么是气候系统?它由哪些因子组成?4、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什么意义?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5、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共分哪几层6.1、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6.2、比较:绝对湿度与水汽压;饱和水气压和水汽压:温度与露点温度:相对湿度和饱和差。
7、如果两个气团温度不同,但相对湿度相等,它们的绝对湿度和比湿是否相等?为什么?8、写出气象上常用的干空气和湿空气状态方程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9、何为辐射?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
10、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1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了什么变化?12、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1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不同?14、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15、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往往比阴雨的夜间多霜(露)?16、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17、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18、写出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气系统辐射差额的表达式。
19、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象学中的表达式。
20、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21、为何湿绝热直减率(rm)小于干绝热直减率(rd)?rm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2、如何通过rm rd r判断大气的层结稳定度?23、设山高为1000m,rm(湿绝热直减率)=0.65℃/100cm,一团未饱和湿空气在迎风坡山脚时的温度为20℃,露点为16.5℃,当它上升到山顶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
求该团空气上升到山顶时的温度是多少?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山脚时气温为多少?24.1、什么叫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是如何形成的?逆温对天气有何影响?24.2、温带山区山体的什么部位最易引种亚热带作物?为什么?25、地面与大气,大气与大气之间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量交换?26、为什么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地区?而气温年较差正好相反?27、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28、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的途径通常有哪些?pB329、霜和露是如何形成的?说明其形成的有利天气条件和区域。
公共气象服务测试卷(一)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30 分,每题 0.5 分)1.《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
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等共类。
A.20B.24C.28D. 302.和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C、各市气象局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D、各县气象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3.气象灾情上报中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指因灾减产成(含)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到灾害影响的范围(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灾,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
A.1B.2C.3D. 44.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启动应急响应。
A. 最低预警级别灾种B. 最高预警级别灾种C. 影响时间最早的灾种D. 影响持续时间最久的灾种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有名以上相对固定的专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
A.1B.2C.3D.46.是造成中小河流洪水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激发条件。
A.降雨B. 台风C. 前期天气D. 上流情况7.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中的气象、水文资料应是相应机构整编的资料,一般不少于年(建站少于年的应从建站起收集整理),序列至少为逐日资料。
A.10B.20C.30D.408.是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一般来说,有堤防的大江大河多取决于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水浸堤脚的水位,是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时的水位。
A.致灾临界水位B. 警戒水位C. 保证水位D.防洪水位9.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为重点,以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A.农业大户设施农业B.农民受益基层农村C.设施农业农业大户D.基层农村农民受益10.暴雨的气象灾害Ⅱ级预警标准:过去小时2 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 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暴雨天气;或者预计未来 24 小时2 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天气。
气象科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哪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空气温暖程度?A. 气温B. 风速C. 湿度D. 气压2. 盛行气流主要与地球的哪个因素有关?A. 自转B. 公转C. 静止D. 离心力3. 下列哪个分类代表较高的云层?A. 层状云B. 卷层云C. 积雨云D. 积雨层云4. 云的类型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A. 湿度B. 风向C. 温度D. 高度5. 暴风雨多发生在哪种气压分布的环流系统中?A. 高压B. 低压C. 霜冻D. 干燥6. 风向常表示为从哪个方向吹来的?A. 正南B. 正东C. 东南D. 西北7. 降水一般在哪种气象情况下发生最频繁?A. 晴天B. 阴天C. 阵雨D. 大雨8. 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以上均可9. 冷锋是由何种气团形成的?A. 暖气团B. 冷气团C. 普通气团D. 干冷气团10. 下列哪个气象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A. 龙卷风B. 霜冻C. 干旱D. 化学雾11. 摩擦力会对风产生什么影响?A. 加快风速B. 降低风速C. 改变风向D. 不产生影响12. 晴空万里的日子,气温会有怎样的特点?A. 倒春寒B. 初夏热C. 严寒冬天D. 中度暖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高压和低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请简述云的类型及其特点。
3. 请解释湿热空气与干冷空气在大气环流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就气象图的解读方法进行论述。
2. 请详细论述冷锋和暖锋的形成和气象特点。
3. 请以实例说明气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上题目均为气象科学考试试题,希望参考者认真作答,把握时间,仔细审题,准确回答。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
气象知识测试题1. 风是地球大气中由于气压差异而产生的气体运动。
根据风的产生原因和作用,回答以下问题:a)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气压差异,并说明它对风的产生有何影响?b) 请解释地球自转对风的方向和作用的影响。
2. 雨是大气中水分凝结形成的降水现象。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什么是蒸发和凝结,并说明它们与雨的形成有何关系?b) 请解释为什么山脉常常是雨的阻隔或转移的原因?3.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经常伴随着暴风雨。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雷电的形成原理,并说明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b) 请简述为什么雷声总是在闪电之后听到?4. 暴风雪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对交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暴风雪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b) 请简述在遇到暴风雪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5. 气象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地球上的天气现象,还包括其他行星和天体的气象情况。
回答以下问题:a) 请简要解释行星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
b) 请简述为什么对于太空探索任务来说,对于行星的气象状况了解是至关重要的?6. 雾是地面接近大气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于微小颗粒形成的气象现象。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雾的形成原因和与露和霜的关系。
b) 请简述在遇到浓雾时如何保持交通安全?7. 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地区的一类巨大气旋,具有强大的风力和降水量。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热带气旋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 请简要介绍一下热带气旋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标准。
8. 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学知识和观测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回答以下问题:a) 请解释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b) 请简述现代气象预报所用的技术工具和观测手段。
答题提示:根据题目要求,本文将按照问答的形式回答各个问题,提供清晰的解释,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气象知识。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段落,使文章更加整洁美观。
第二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第一节海流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海流对船舶运动有较大影响B.强大的海流天气和气候有显著影响C.A.B都对D.A.B都错2 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是。
A.风海流B.地转流C.补偿流D.潮流3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风海流是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黏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B.地转流是海水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稳定流动C.A.B都对DA.B都错4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地转流是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黏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B.风海流是海水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C.A.B都对D.A.B都错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潮流是潮波运动中,水质点沿水平方向的周期流动B.潮流的类型有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种类型C.A.B都对D.A.B都错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潮流是潮波运动中,水质点沿垂直方向的周期流动B.潮流的类型有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种类型C.A.B都对D.A.B都错7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补偿流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B.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出现低温C.A.B都对D.A.B都错8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补偿流没有水平方向的,只有垂直方向的B.出现上升的海区常出现高温C.A.B都对D.A.B都错9 风海流分为。
A.定海流,风生流B.地转流,补偿流C.A.B都对D.A.B都错10 北太平洋的主要表层海流系统模式。
A.低纬度为顺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逆时针环流B.低纬度为逆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顺时针环流C.低纬度为顺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顺时针环流D.低纬度为逆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逆时针环流11 北大西洋的主要表层海流系统模式。
A.低纬度为顺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逆时针环流B.低纬度为逆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顺时针环流C.低纬度为顺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顺时针环流D.低纬度为逆时针环流,高纬度为逆时针环流12 在盛行西风带中海流流向大致是。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13 北半球NE信风带的海流。
A向西流动 B.向东流动 C.向西南流动 D.向西北流动14 南半球SE信风带的海流。
A.向西流动B.向东流动C.向西南流动D.向西北流动15 北赤道海流和南赤道海流的流向。
A.北赤道海流向北,南赤道海流向南B.北赤道海流向南,南赤道海流向北C.都是从西向东D.都是从东向西16 形成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B.海陆分布C.A.B都对D.A.B都错17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
A.与海面风速成正比B.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反比C.A.B都对D.A.B都错18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
A.与海面风速成反比B.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正比C.A.B都对D.A.B都错19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
A.与海面风速成正比B.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正比C.A.B都对D.A.B都错20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
A.与海面风速成反比B.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反比C.A.B都对D.A.B都错21 北半球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
A.150B.280C.450D.67.5022 南半球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
A.150B.280C.450D.67.5023 表层海流的流向与风向的关系为。
A.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B.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C.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D.北半球和南半球都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24 表层海流的流向与风向的关系为。
A.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B.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C.A.B都对D.A.B都错25 表层海流的流向与风向的关系为。
A.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B.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C.A.B都对D.A.B都错26 表层海流的流向与风向的关系为。
A.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B.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右约450C.A.B都对D.A.B都错27 表层海流的流向与风向的关系为。
A.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B.南半球偏向风的去向之左约450C.A.B都对D.A.B都错28 若风向为NE风,则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应为。
A.在北半球为西流B.在南半球为南流C.A.B都对D.A.B都错29 若风向为SE风,则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应为。
A.在北半球为北流B.在南半球为西流C.A.B都对D.A.B都错30 若风向为NE风,则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应为。
A.在北半球为南流B.在南半球为西流C.A.B都对D.A.B都错31 若风向为SE风,则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应为。
A.在北半球为西流B.在南半球为北流C.A.B都对D.A.B都错32 风海流的流向随着深度的增加,。
A.在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流速逐渐变小B.在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流速逐渐变小C.A.B都对D.A.B都错33 风海流的流向随着深度的增加,。
A.在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流速逐渐变小B.在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流速逐渐变小C.A.B都对D.A.B都错34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风海流随着深度的增加方向逐渐偏转,流速变小B.当流向与表层海流相反,流速为表层海流的43%时,这一深度称为摩擦深度C.A.B都对D.A.B都错3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风海流随着深度的增加方向不变,流速变小B.当流向与表层海流相同,流速为表层海流的4.3%时,这一深度称为摩擦深度C.A.B都对D.A.B都错36 表层风海流。
A.在浅海中,其流向还与海深及摩擦深度有关B.当海深很小时,流向与风向几乎一致C.A.B都对D.A.B都错37 表层风海流。
A.在浅海中,其流向还与海深及摩擦深度有关B.当海深很小时,流向与风向几乎相反C.A.B都对D.A.B都错38 地转流(又称梯度流)可分为。
A.密度流,倾斜流B.补偿流,潮流C.A.B都对D.A.B都错39 地转流是由于等压面发生倾斜时所引起的海水流动,其中。
A.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B.倾斜流是在不均匀外压场作用下引起的等压面倾斜C.A.B都对D.A.B都错40 地转流是由于等压面发生倾斜时所引起的海水流动,其中。
A.倾斜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B.密度流是在不均匀外压场作用下引起的等压面倾斜C.A.B都对D.A.B都错41 背密度流而立,。
A.在北半球,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右,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左B在南半球,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左,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右C.AB都对D.A.B都错42 背密度流而立,。
A.在北半球,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左,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右B.在南半球,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右,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左C.A.B都对D.A.B都错43 背倾斜流而立,。
A.在北半球,等压面(海面)右测高,左测低B.在南半球,等压面(海面)左测高,右测低C.A.B都对D.A.B都错44 背倾斜流而立,。
A.在北半球,等压面(海面)左测高,右测低B.在南半球,等压面(海面)右测高,左测低C.A.B都对D.A.B都错4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大洋上,潮流的量值极小,主要考虑风海流B.在近海,潮流的量值不可忽视,狭水道中常有强大的潮流D.A.B都错4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近海,潮流的量值极小,主要考虑风海流B.在大洋上,潮流的量值不可忽视,常有强大的潮流C.A.B都对D.A.B都错47 赤道逆流属于。
A.暖流B.冷流C.中性流D.补偿流48 实际赤道逆流的位置与赤道无风带一致,约在。
A.30~50SB.30~50NC.30N~30SD.50N~50S49 南赤道流的北界约在。
A.赤道附近B.40N附近C.40S附近D.50N~50S50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北印度洋的北赤道流仅在冬季出现B.夏季,印度洋赤道逆流消失,整个北印度洋直到50S表层海流均为东流C.A.B都对D.A.B都错5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北印度洋的北赤道流仅在夏季出现B.冬季,印度洋赤道流消失,整个北印度洋直到50S表层海流均为东流C.A.B都对D.A.B都错52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各大洋中所有强大的海流都集中在大洋西部的狭窄边缘上,是较强的暖流B.大洋西边水温高,流速大,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向高纬度输送C.A.B都对D.A.B都错53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各大洋中所有强大的海流都集中在大洋东部的狭窄边缘上,是较强的暖流B.东边界水温高,流速大,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向高纬度输送C.A.B都对D.A.B都错54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各大洋中所有强大的海流都集中在大洋西部的狭窄边缘上,是较强的暖流B.大洋东边界流流动缓慢,幅度宽广,影响深度较浅,具有冷流性质C.A.B都对D.A.B都错5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在各大洋中所有强大的海流都集中在大洋东部的狭窄边缘上,是较强的暖流B.大洋东边界流流动缓慢,幅度宽广,影响深度较浅,具有冷流性质C.A.B都对56 世界海洋主要表层环流系统的形成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海陆岸形分布B.地转风,梯度风C.A.B都对D.A.B都错57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寒流是。
A.拉布拉都海流、亲潮B.湾流,黑潮C.北大西洋流,北太平洋流D.北赤道流,南赤道流58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暖流是。
A.拉布拉都海流、亲潮B.湾流,黑潮C.北大西洋流,北太平洋流D.北赤道流,南赤道流59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中性流是。
A.拉布拉多海流、亲潮B.湾流,黑潮C.北大西洋流,北太平洋流D.北赤道流,南赤道流60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暖流是。
A.黑潮B.巴西海流C.东澳海流D.墨西哥湾流第二节海浪1 波陡δ是指。
A.H/λB.λ/HC.H/cD.c/H2 当波陡δ之值接近时,波浪开始破碎。
A1/9 B1/7 C.1/5 D.1/33 当波陡δ之值接近时,波浪开始破碎。
A1/10 B1/7 C.1/4 D.1/24 “海浪”通常是指。
A.风浪.涌浪.近岸浪B.海啸.内波.潮波C.A.B都对D.A.B都错5 “海浪”通常是指。
A.风浪.涌浪B.近岸浪C.A.B都对D.A.B都错6 “海浪”通常是指。
A.海啸.内波B.潮波C.A.B都对D.A.B都错7 “海浪”通常是指。
A.风浪B.涌浪C.近岸浪D.A.B.C都对8 “海浪”通常是指。
A.海啸 B内波 C.潮波 D.A.B.C都错9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无风不起浪”是指风浪B.“无风三尺浪”是指涌浪C.A.B都对D.A.B都错10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无风不起浪”是指涌浪B.“无风三尺浪”是指风浪C.A.B都对D.A.B都错1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