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简便计算公式大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有时候需要用到复杂的公式,有时候则只需要简单的计算。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各种计算。
一、基本运算。
1. 加法,a + b = c。
2. 减法,a b = c。
3. 乘法,a × b = c。
4. 除法,a ÷ b = c。
二、百分数计算。
1. 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 100 = 小数。
2. 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 100% = 百分数。
3. 计算百分数,已知部分÷总数× 100% = 百分数。
三、平均数计算。
1. 平均数计算公式,(数1 + 数2 + … + 数n) ÷ n = 平均数。
四、面积和体积计算。
1. 长方形面积计算,长×宽 = 面积。
2. 正方形面积计算,边长×边长 = 面积。
3. 圆形面积计算,π×半径×半径 = 面积。
4. 三角形面积计算,底×高÷ 2 = 面积。
5. 立方体体积计算,长×宽×高 = 体积。
6. 圆柱体积计算,π×半径×半径×高 = 体积。
7. 圆锥体积计算,π×半径×半径×高÷ 3 = 体积。
五、利息计算。
1. 简单利息计算,本金×利率×时间 = 利息。
2. 复利计算,复利 = 本金× (1 + 利率) ^ 年数本金。
六、代数式计算。
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c。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 {dx + ey = f。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七、三角函数计算。
1. 正弦函数计算,sinθ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计算,cosθ = 邻边÷斜边。
各类计算公式大全计算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技能。
不同领域的计算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公式和方程。
本文将为您提供各类计算公式的大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等方面的计算公式。
一、数学公式1. 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四则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求平方根公式:√a = b,等价于a = b^22. 几何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A = 长L ×宽W- 圆的面积公式:面积A = πr^2,其中π≈3.14159,r为半径-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A = 1/2 ×底边长度 ×高3. 统计学公式:- 平均数计算:平均数 = 所有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标准差计算:标准差= √(每个数据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 / 数据个数)二、物理公式1. 运动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 速度v ×时间t- 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位移s = 初速度v0 ×时间t + 1/2 ×加速度a ×时间t的平方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力F = 质量m ×加速度a- 功公式:功W = 力F ×位移s × cosθ,其中θ是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三、化学公式1.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 各同位素质量 ×各同位素的丰度之和2.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四、经济学公式1. 利息计算:利息 = 本金 ×年利率 ×时间2. 折现现金流量计算:现值 = 现金流量 / (1 + 折现率)^时间以上仅是各类计算公式的一小部分示例,实际应用中还有各种综合计算的公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保留。
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数学计算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包括代数、几何和统计学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1. 一次方程解法:一次方程通常采用求根公式来解决,即:对于方程ax + b = 0,其解为x = -b/a。
2. 二次方程解法: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为:x = (-b ± √(b^2 - 4ac))/(2a)。
3. 乘法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a + b)(a - b) = a^2 - b^24.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l和宽度w来计算,公式为A = l ×w。
2.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A = πr^2。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d或者半径r来计算,公式为C = πd或C= 2πr。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b和高h来计算,公式为A = 0.5bh。
4.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直角边a和b的长度来计算,公式为c = √(a^2 + b^2)。
三、统计学公式1. 平均数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和S除以n来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S/n。
2. 标准差的计算:给定n个数据的标准差可以通过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来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Σ(x-μ)^2)/n],其中Σ表示对所有数据求和,x表示每个数据,μ表示平均数。
3.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通过公式f(x) = (1/√(2π))e^(-x^2/2)来计算,其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
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在数学和物理领域,有许多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值计算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的大全。
1. 代数公式:- 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量,x是未知数。
- 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和c是常量,x是未知数。
- 二次根式:√(a^2 + b^2) = c,其中a和b是常量,c是两个数的平方根。
2. 几何公式:- 矩形的面积:A = l * w,其中l是矩形的长度,w是矩形的宽度。
- 圆的面积:A = π * r^2,其中π是圆周率,r是圆的半径。
- 三角形的面积:A = 1/2 * b * h,其中b是三角形的底边长,h 是三角形的高。
3. 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v = d/t,其中v是速度,d是距离,t是时间。
- 动能公式:E = 1/2 * m * v^2,其中E是动能,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 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2,其中F是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4. 统计学公式:- 平均值:(x1 + x2 + ... + xn) / n,其中x1到xn是一组数据,n是数据的个数。
- 方差:(1/n) * Σ(xi - x)^2,其中xi是数据的每个观测值,x是数据的平均值,n是数据的个数。
- 标准差:√(1/n) * Σ(xi - x)^2,其中xi是数据的每个观测值,x是数据的平均值,n是数据的个数。
这只是一小部分常用计算公式的大全,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可供使用。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各种数学和物理问题。
计算公式大全在数学领域中,计算公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一、基本运算公式。
1. 加法公式,a + b = b + a。
2. 减法公式,a b ≠ b a。
3. 乘法公式,a × b = b × a。
4. 除法公式,a ÷ b ≠ b ÷ a。
二、代数运算公式。
1. 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2. 平方差公式,a² b² = (a + b)(a 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
4.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b² 4ac)) / 2a。
三、几何运算公式。
1.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3. 矩形的面积公式,S = 长×宽。
4.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底×高。
四、概率统计公式。
1. 概率公式,P(A) = n(A) / n(S)。
2. 期望公式,E(X) = Σ(x p(x))。
3. 方差公式,Var(X) = E(X²) (E(X))²。
4. 标准差公式,σ = √Var(X)。
五、微积分公式。
1. 导数公式,f'(x) = lim(h→0)[f(x + h) f(x)] / h。
2. 积分公式,∫f(x)dx = F(x) + C。
3. 泰勒展开公式,f(x) = f(a) + f'(a)(x a) + f''(a)(x a)²/2! + ...六、物理学公式。
1. 力的计算公式,F = m a。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cosθ。
计算公式1、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3、和倍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5、植树问题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4)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6、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7、相遇问题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8、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击距离÷追及时间9、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0、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11、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12、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体积=边长×边长×边长=V=a×a×a13、长方形周=(长+宽)×2 =C =(a+b)×2面=长×宽=S=a×b体=长×宽×高=V=a×b×h14、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15、平行四边行面积=底×高=S=a×h16、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17、圆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2πr面积=半径×半径×πS=πrr18、圆柱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S=ch=πdh=2πrh表面积=底面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S=ch+2S=ch+2πr2总体积=底面积×高=V=Sh19、圆锥总体积=底面积×高×1/3=V1/3Sh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等边三角形的锐角为60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个数:叫做互质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计算公式大全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代数公式。
1. 一次函数的一般式,y=ax+b。
其中,a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
其中,a、b、c为常数,且a≠0。
3.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frac{-b\pm\sqrt{b^2-4ac}}{2a}。
对于二次方程ax^2+bx+c=0,其根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求得。
4. 两点间距离公式,d=\sqrt{(x_2-x_1)^2+(y_2-y_1)^2}。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x1, y1)和B(x2, 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得出。
5.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
对于等差数列1, 3, 5, 7, ...,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a_n为第n项。
二、几何公式。
1. 矩形面积公式,S=a\times b。
其中,a为矩形的长,b为矩形的宽。
2.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
其中,r为圆的半径,π为圆周率。
3. 圆的周长公式,C=2\pi r。
对于圆来说,周长就是圆的边界长度。
4.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公式,c=\sqrt{a^2+b^2}。
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直角边的平方和开平方得到。
5.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bh。
对于任意三角形,其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的乘积再除以2得到。
三、微积分公式。
1. 导数的定义,f'(x)=\lim_{\Delta x\to 0}\frac{f(x+\Delta x)-f(x)}{\Delta x}。
这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的定义式。
2. 不定积分的线性性质,\int[af(x)+bg(x)]dx=a\int f(x)dx+b\int g(x)dx。
对于不定积分,具有线性性质,可以将常数提取出来。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一、小学数学计算公式。
1. 加法交换律。
- 公式:a + b=b + a- 示例:3+5 = 5+3=82. 加法结合律。
- 公式:(a + b)+c=a+(b + c)- 示例:(2 + 3)+4=2+(3 + 4)=93. 乘法交换律。
- 公式:a× b = b× a- 示例:2×3=3×2 = 64. 乘法结合律。
- 公式:(a× b)× c=a×(b× c)- 示例:(2×3)×4=2×(3×4)=245. 乘法分配律。
- 公式:a×(b + c)=a× b+a× c- 示例:2×(3 + 4)=2×3+2×4 = 6 + 8=146. 减法的性质。
- 公式:a - b - c=a-(b + c)- 示例:10-3 - 2=10-(3 + 2)=57. 除法的性质。
- 公式:a÷ b÷ c=a÷(b× c)(b≠0,c≠0)- 示例:12÷2÷3 = 12÷(2×3)=28.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a + b)×2(a为长,b为宽)- 示例: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C=(5 + 3)×2=16厘米。
9.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 = a× b- 示例: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S=6×4 = 24平方厘米。
10.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 = 4× a(a为边长)- 示例: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C=4×5=20厘米。
11.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a^2- 示例: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S = 4^2=16平方厘米。
数学运算常用公式大全1.加法和减法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逆元(减法):a+(-a)=0-加法消去律:a+b=a+c,则b=c2.乘法和除法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逆元(倒数):a×(1/a)=1,其中a≠0-乘法消去律:a×b=a×c,则b=c3.指数公式:-幂的乘法:a^m×a^n=a^(m+n)-幂的除法:a^m÷a^n=a^(m-n)-幂的乘方:(a^m)^n=a^(m×n)-幂的零次方:a^0=1,其中a≠04.对数公式:- 对数的乘法:loga (xy) = loga x + loga y- 对数的除法:loga (x/y) = loga x - loga y- 对数的幂:loga (x^n) = n loga x5.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 cosA- 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 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 cosB ± cosA sinB6.二次方程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0- 解的公式:x = (-b ± √(b^2 - 4ac)) / 2a- 判别式:Δ = b^2 - 4ac,若Δ > 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Δ = 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Δ < 0,则没有实根。
7.统计学公式:-平均数:平均数=总和/数据个数-中位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为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各种计算公式计算是人类思维和科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和公式。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的公式。
一、数学公式1. 平均数计算公式平均数是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量的结果。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数 = 总和 / 数量2. 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是将一个数值表示为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如下:百分比 = (部分 / 总数) × 100%3. 面积计算公式面积是一个平面或曲面所占据的表面的大小。
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矩形的面积 = 长 ×宽- 圆的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 三角形的面积 = 底边长度 ×高 / 2二、物理公式1. 力的计算公式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物理量。
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力 = 质量 ×加速度2. 能量的计算公式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所需的势和动能的总和。
能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能量 = 力 ×距离3.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度 = 距离 / 时间三、化学公式1. 物质的摩尔计算公式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化学反应常常涉及到物质的摩尔数。
物质的摩尔计算公式如下:摩尔 = 质量 / 相对分子质量2.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反应速率 = 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 / 时间四、经济学公式1. 利润计算公式利润是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溢价。
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2. GDP计算公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GDP的计算公式如下:GDP = 政府消费支出 + 私人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净出口3. 复利计算公式复利是指投资收益不仅仅基于本金,还基于之前收益的一种计算方式。
06-B151理论计算公式
1、模具重量:G=LWHρK
L:模具长度(mm) W:模具宽度(mm) H:模具高度(mm)ρ:密度g/mm3 K:减轻系数
G=2900*1850*950*7.8*0.4=15.9T
2、顶盖前后两侧翻边力计算公式如下:
查资料《冲压手册》王孝培主编
翻边力公式:F=1.25LTKσb
材料:ST16(上海宝钢)σb=350Mpa T=0.7mm
F:翻边力(N) L:翻边口线周长(mm) T:材料厚度(mm)σb:材料抗拉强度(Mpa) K:系数0.2~0.3
测得总弧长:L=3000mm T=0.7mm σb=350Mpa
F=1.25LTKσb=1.25*3000*0.7*0.25*350=23T
压料力F
=0.25-0.3F 取0.28
压
F压=0.28X23=6.44T
查《汽模标准》,选择QM7112中型50X150的弹簧。
单位压缩力为:144.3N/mm; 预计选用16根弹簧
预压34mm,则产生的压缩力F2
则,F2=144.3*34*16=7.9T>F卸=6.44T
工作行程16mm,则总压缩量为50mm,产生压缩力F3。
则,F3=144.3*50*16=11.5T>F卸=6.44T
由此可知,所选弹簧符合此工序翻边卸料力要求。
3、顶盖前后两侧侧修冲裁力计算公式如下:
查资料《冲压手册》王孝培主编
冲裁力公式:F=1.3VLT
材料:ST16(上海宝钢) V=350Mpa T=0.7mm
F:冲裁力(N) L:侧修口线周长(mm) T:材料厚度(mm) V:材料抗剪强度(Mpa)测得侧修口线弧长:L=300mm T=0.7mm σb=350Mpa
F=1.3VLT=1.3*300*0.7*350=9.6T
压料力F
=0.04F
压
F压=0.04X9.6=0.384T
查《汽模标准》,选择QM7112中型50X150的弹簧。
单位压缩力为:144.3N/mm; 预计选用1根弹簧
工作行程50mm,则总压缩量为50mm,产生压缩力F4。
则,F4=144.3*50*1=0.72T>F卸=0.384T
由此可知,所选弹簧符合此工序侧修压料力要求。
4 侧整前风窗负角
4-1经过产品分析,侧整前风窗负角用40°倾斜斜锲,侧整弧长L=1227.1mm,按理论要求600mm长一个驱动器,则需要三个驱动器。
4-2侧整力F,U形弯曲(斜锲模加工)
F=弯曲力+衬垫力+复位弹簧力
查资料《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图解》[日]太田哲著
弯曲力P0=2/3TLσb(r
p、r
d
小时用)
式中:T-板厚(mm)L-被加工部分长度(mm)σb:材料抗拉强度(Mpa)
查资料《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王孝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σb=350Mpa P
=2/3*1*1227.1*350≈28.6T
4-3所需正压料力0.15P
0.15P
=0.15*28.6=4.3T
查《汽模标准》,选择QM7112中型50X150的弹簧。
单位压缩力为:144.3N/mm; 预计选用10根弹簧
预压34mm,则产生的压缩力F2
则,F2=144.3*34*10=4.9T>F卸=4.3T
工作行程16mm,则总压缩量为50mm,产生压缩力F3。
则,F3=144.3*50*10=7.2T>F卸=4.3T
由此可知,所选弹簧符合此工序翻边卸料力要求。
5、三着之和,弹簧的个数为:16+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