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135.42 KB
- 文档页数:4
废水站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1 目的提供废水处理的指导操作规程,使日常操作有规程可循,确保排放水达标排放。
2 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厂务部废水处理系统操作、维修、保养之作业人员。
3 参考文件《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协议》4 定义4.1 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又可反应水中有机物的量,水中的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4.2 CODcr: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重铬酸钾K2Cr2O7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4.3 CODmn:高锰酸钾指数,是以高锰酸钾KMNO4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4.4 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4.5 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温度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4.6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4.7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即在(20±1)℃下,培养五天前后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值。
4.8 色度:采用稀释法,与被测样品进行目测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
4.9 DO: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的氧。
4.10 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表征水的酸碱性的强弱。
4.11 SS:悬浮物,指颗粒直径在0.45um以下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物。
5 职责5.1 废水处理日常操作人员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正常运行,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5.2 废水工艺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落实安全运行,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5.3 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监测报表,接受环保检测部门的检查。
6 资历与训练本系统操作人员需经由废水处理工程师工艺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
7 作业内容7.1 作业流程简图7.2 废水处理站各功能单元介绍7.2.1 隔油滤沙池: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和沙粒。
XB/GY –01WS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10万吨/年烧碱、12万吨/年聚氯乙烯工程公用工程装置污水处理站作业指导书(试行本)编制:莫文宁审核:朱建民审定:平建忠批准:田志安时间:二○○五年元月二十日目录一、本装置的任务 (1)二、本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1)三、污水处理岗位操作法 (1)1、岗位任务 (2)2、管辖范围 (2)3、岗位职责和要求 (2)4、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2)5、有机废水岗位开车及正常操作要点 (2)6、无机废水岗位开车及正常操作要点 (4)7、电石渣废水岗位开车及正常操作要点 (6)8、工艺控制指标 (6)9、分析指标 (7)10、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8)11、主要设备一览表 (9)12、工艺流程图 (11)一、本装置的任务本装置负责向全厂供应一次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水和符合工艺要求的循环水、空压气、仪表气、氮气、蒸汽、工艺冷冻水、空调水、脱盐水,同时负责全厂酸碱废水、有机废水、电石渣浆水及乙炔清净废水的处理和回用,从而使排放水达到国家允许排放标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同时负责全厂消防用水,确保工艺生产及消防安全的需要二、本装置工艺流程简述蒸汽减温减压站工艺流程简述:从电厂来的高温高压蒸汽先经过压力调节阀将1.6MPa蒸汽减压至1.0MPa,然后由冷凝水泵将蒸汽冷凝水箱内的蒸汽冷凝水注入减温器,蒸汽冷凝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吸收热量将340℃蒸汽减温至200℃的蒸汽。
制氮及空压:由空压机压缩后的空压气0.8MPa,经过冷却器、干燥器、储气罐然后由管道送至各用户。
由空压岗位空压机送来的空压气压力为0.8MPa,先经空气过滤器、冷冻干燥机、精过滤器、超精过滤器、除油器、缓冲罐等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去除压缩空气当中的尘埃、水和油。
根据分子筛对空气中主要成份氮气和氧气的吸附速率的不同,在加压吸附和降压脱附过程中实现气体分离制得纯度99.5%以上的合格氮气1#冷冻站:工艺装置回水经管道过滤器过滤后,通过冷冻循环泵加压,然后进入冷冻机组,在冷冻机蒸发器内与制冷剂换热降温,使之成为合格的工艺冷冻水送至各装置使用。
污水处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篇:污水处理作业指导书污水处理作业指导书一、污水处理设备介绍污水处理站主要安装的设备有化工泵、离心式清水泵、轴流泵、刮泥机、污水提升泵、冷却塔、罗茨鼓风机、叠螺压滤机、电控柜等,正确使用这些设备,需要先了解其性能。
现简要介绍一下各设备的工作原理。
1.化工泵其工作原理是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
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2.离心式清水泵起动前应先往泵里灌满水,起动后旋转的叶轮带动泵里的水高速旋转,水作离心运动,向外甩出并被压入出水管。
水被甩出后,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一个低压区。
这里的压强比大气压低得多,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底阀从进水管进入泵内。
冲进来的水在随叶轮高速旋转中又被甩出,并压入出水管。
叶轮在动力机带动下不断高速旋转,水就源源不断地从低处被抽到高处。
3.轴流泵如果将机翼形的桨叶固定在转轴上,形成螺旋桨,并使之不能沿轴向移动,则当转轴高速旋转时,翼面(螺旋桨下侧)因负压而有吸流作用,翼背因正压而有排流作用,如此一吸一排造成了液体(或气体)的流动。
4.刮泥机驱动装置带动刮泥机绕沉淀池中心旋转,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从溢流堰板排出,沉淀于池底的污泥,在对数螺旋曲线形刮板的推动下,缓慢地沿池底流向中央集泥槽内,通过排泥管排出。
同时池面浮渣集中到浮渣刮板和浮渣挡板之间的区域,当工作桥经过浮在池面的浮渣排出筒时,浮渣排出筒被压到液面下,浮渣通过排出筒排出池外。
5.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是将低位处的污水通过泵提升至高水位,无堵塞潜水排污泵由电机与泵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油隔离室及机械密封组件隔开。
污水处理站作业指导书污水处理站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1.1.1控制污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污标准》二级标准排放要求。
1.1.2保障操作人员安全,规范设备操作,使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气浮法污水处理过程。
2.岗位人员要求2.1工序性质及人员要求污水处理站是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预处理岗位,污水处理达到二级标准排放要求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它是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也是遵守环保法规的重要举措。
岗位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熟悉污水处理知识的人员。
2.2人员技能要求岗位人员应具备下列技能和知识:A了解气浮法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熟悉排放水质标准,掌握操作规程和如何控制不使水质超标的方法。
B熟悉水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C了解管道知识、给排水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
D掌握设备润滑技术、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设备故障判断方法。
E熟悉工厂安全卫生知识及环保节能知识。
3、主要设备参数:4.材料和产品要求4.1原材料要求:絮凝剂应为正规厂家生产具有合格证的产品。
4..2产品要求:出水水质达到COD ≤150mg/L ;SS ≤150mg/L (以浊度监测 ≤150mg/L );石油类≤10mg/L ;pH 值=6~9。
5.工艺流程和环境关联图 5.1工艺流程5.2环境关联图水泵漏油浮渣溢流 出水不达标 包装物不回收药液泄露、溢流 污水泄露、溢流 污泥溢流 6.作业程序6.1操作规程6.1.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6.1.1.1确认供电、供气、储药正常。
6.1.1.2确认潜污泵的出水阀、加药泵的进出液阀、加药流量计调节阀、溶药罐出液阀、溶药罐排污阀、压缩空气进气阀、反冲气阀、溶气罐出水阀、回流泵的进出水阀、气浮池的排污阀应关闭。
6.1.2开机6.1.2.1打开一台潜污泵的出水阀,开启潜污泵。
6.1.2.2打开储药罐的出液阀,一台加药泵的进出液阀,适度打开加药流量计调节阀,开启一台加药泵。
污水站作业指导书具体工艺操作要求:1、调节池:主要起到临时存储,积攒作用。
调节池1主要废水来源有:电泳预水洗,预脱脂(碱性),脱脂(碱性),水洗1(弱碱性)调节池2主要废水来源有:水洗2(弱碱性),表调(碱性),磷化(酸性),水洗三(弱酸性),纯水1,纯水2调节池3主要废水来源有:电泳池,UF1,UF2,纯水3调节池4主要废水来源有:水帘式喷漆室2、调药罐NaOH调药罐:罐内放入自来水至罐口10cm左右,开启空压机,开启罐内曝气搅拌,加NaOH固体至浓度50%-60%。
PAC调药罐:罐内放入自来水至罐口10cm左右,加PAC 至浓度11.2%。
PAM调药罐:罐内放入自来水至罐口10cm左右,加PAC 至浓度1.0%-2.0%。
3、反应池(反应)①将调节池内污水抽入反应池至池口30cm左右,开启空压机,开启反应池曝气。
②开启加药泵,将调好的NaOH溶液加入反应池至PH7-8,充分搅拌。
③开启PAC加药泵,加PAC至反应池产生絮状沉淀。
④开启PAM加药泵,加PAM至反应池产生聚沉,充分搅拌后,关闭曝气搅拌,静置6-8小时。
⑤将上层清液打入综合调节池,将沉淀物抽入污泥浓缩池。
4、污泥浓缩池开启污泥泵将污泥打入压滤机,压出滤饼,清液回流到综合调节池。
5、综合调节池开启提升泵,调节好池流量(≤40m³/d),24小时打往水解酸化池。
6、水解酸化池经厌氧菌处理后,溢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7、生物接触氧化池经好氧菌处理后,溢流至二沉池。
8、二沉池将处理过程中的新生沉淀物及流出菌种沉淀于此。
9、三沉池二沉池液溢流至三沉池继续沉淀,上层清液溢流至曝气生物滤池。
10、曝气生物滤池三沉池液至此经好氧菌处理后排至清水池。
注意:①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必须持续供氧,特殊情况下断氧不得超过4小时。
两鼓风机每三小时轮换一次,严格按要求操作。
②鼓风机、空压机每月定期更换机油、黄油等。
③压滤机操作遵循《压滤机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站维修岗位HSE作业指导书1. 简介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污水处理站维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健康以及环境(HSE)相关工作。
通过遵守本指导书中的规范和措施,可以保障维修工作的高效进行,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责任与义务污水处理站维修岗位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以下责任和义务:•遵守并执行公司的HSE政策和程序;•提供维修工作所需的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PPE);•准确地掌握并遵守维修工作站点的安全规则;•坚持适当的维修工作态度和行为,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秩序;•参与并接受相应的HSE培训,并且定期更新自己的相关知识;•向上级领导或相关管理人员报告任何与安全、健康或环境相关的事件、事故或问题。
3. 工作前准备在进行污水处理站维修工作之前,维修岗位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检查工作条件和环境在进入工作现场之前,维修岗位人员需要评估工作站点的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周围区域的安全状况;•环境是否有毒性物质或其他危险物质的存在;•电气设备的状况。
3.2 个人保护装备(PPE)根据工作站点的特性和维修任务的要求,维修岗位人员需要佩戴适合的个人保护装备(PPE),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一般的PPE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护目镜或面部防护罩;•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3.3 工具和设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维修工作,并保障自身安全。
根据维修任务的要求,可能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螺丝刀;•锤子;•润滑剂;•电动工具等。
4. 安全操作措施在进行污水处理站维修工作时,维修岗位人员需要遵循以下操作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工作的顺利进行:4.1 高处作业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使用合适的安全扣件和马扎;•注意安全,避免高处坠落;•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索等安全保护装置。
4.2 电气设备的操作涉及电气设备维修时,维修岗位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前,确保设备已经停止工作并且已经切断了电源;•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接触任何裸露的导线或开关;•如果需要接触电气设备,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并确保手套没有损坏或漏电等情况。
1、目的:规定了污水处理站的操作方法,用来指导质检员污水处理操作。
2、范围: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
3、工作内容3.1启动前先检查泵、风机、阀门、电控柜电压等是否正常。
3.2 pH计的使用:pH计的电极要保持湿润、洁净,如发现测量值不准,应及时对其进行校准。
若电极长期露置于干燥环境下,使用前必须在3.0N KCl溶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否则难于校准。
3.3搅拌机操作:启动前确保减速机内有足够的润滑油,通过控制柜上的按钮控制开关。
运行时操作员不得离开,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
3.4风机操作:启动前必须先把所运行风机的对应进、出阀门及排空阀打开,并关闭不运行风机的进、出阀门。
然后启动风机,风机运行正常后,再关闭排空阀,直至达到设定的压力(19.6kPa);若风机处于运行状态,预改变气流走向,则先将预进气的管道阀门打开,然后关闭原进气管道阀门;风机运行有三条进风管道,分别通往集水池、中和池、曝气池。
a.为避免集水池内水质不均,可以将对应进气阀门打开,曝气搅拌,使污水在池内混合均匀。
b.向中和池投加浓硫酸时,为使池内污水的pH值最终达均一稳定,可将对应进气阀门打开,充分曝气搅拌均匀,促进酸与废水均匀混合,使中和反应更迅速、彻底的完成。
c.曝气池中的菌种为好养菌,曝气池内设曝气装置,通过风机向池内鼓风充氧,为好氧生物提供生长条件。
池内挂有填料,为微生物生长着床提供载体,好氧微生物生长并附着在填料形成生物膜,从而对水中的有机物等进行分解。
3.5螺杆泵、压滤机操作:首先确保压滤机滤板处于整齐紧密状态,若未压紧,则先将滤板摆放整齐,按压滤机侧面控制柜上的压紧按钮将其压紧。
确定滤板整齐紧密后,才可进行压滤。
3.5.1压滤时先打开蝶阀3、4,再启动螺杆泵将反应釜内的污水抽入压滤机压滤,反应釜刚好抽空时停泵,关闭相应阀门。
螺杆泵运行时间约30分钟。
滤渣被截留在滤室中,滤液由管道收集自流进入中和池。
3.5.2经压滤,滤渣被滤布拦截在滤室中。
污水处理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模板目录一、总体安全要求 (3)二、岗位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安全操作要点 (3)2.1设备设施方面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3)2.2人员作业方面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4)2.3公用设施方面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4)2.4设备安全操作要点 (5)三、安全注意事项 (7)3.1作业前 (7)3.2作业中 (8)3.3作业后 (10)四、紧急停机安全应对措施 (11)4.1突然停电 (11)4.2突然停蒸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突然停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突然停压缩空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临时停机(包含设备点的故障停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突发状况及事故应急措施 (11)5.1岗位所属设备冒罐 (11)5.2所属岗位蒸汽管路漏气 (12)5.3酸、碱管路泄漏 (12)5.4油管路泄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车间内溶剂观测点超标 (12)5.6接触酸碱致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操作致人员伤害 (12)5.8火灾事故 (13)一、总体安全要求1.1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意识。
严格按岗位作业指导书和安全作业指导书精心操作并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记录。
1.2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工作中杜绝“三违”,做到“四不伤害”。
污水厂工艺指导书将检查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汇总,然后处理后方可进入下一部的工序。
二、清水试运转三、加药系统的运行1、加药的品种1。
1本系统加药共有以下几种:1)PAC 加药点三个,(二沉池进水端。
除磷池。
气浮池)2)PAM 加药点三个,(二沉池进水端.除磷池。
气浮池)3)碱加药点一个,(位置在除磷池)4)硫酸加药点一个,(隔油池)2、加药系统主要控制程序如下:2。
1 PAC加药系统PAC加药系统包括PAC溶解罐、计量泵,主要操作控制程序如下:1)配制药剂PAC加药装置采用聚合氯化铝,配比浓度为5%,先称量好每配置一罐所需固体PAC约25kg,然后将自来水放至加药箱高位离顶100mm处,再开启搅拌装置,最后将固体药剂倒入加药箱,至完全混合后关闭搅拌机备用。
2)调节加药量PAC加药量暂定为80L/H(流量5m3/h),可通过调整计量示旋扭来控制,在运行时应根据实际絮凝情况调整好一个最经济值时固定旋扭不再频繁调整,开机时直接启动即可.注意事项:1)PAC加药是为了使脱落的生物膜能更好的絮凝沉淀及除磷需要,因些当不加药出水也能保证达标时,可不加药剂,以节省运行成本.2)PAC配制药液时倒入速度应尽量慢,防止PAC在池表面结成粘稠状胶体结块而无法完全溶解或堵塞计量泵。
2。
2 PAM加药系统PAM加药系统包括PAM溶解罐、计量泵,主要操作控制程序如下:1)配制药剂PAM加药装置采用聚丙烯酰胺,配比浓度为2‰,先称量好每配置一罐所需固体PAM约1kg,然后将自来水放至加药箱高位离顶100mm处,,再开启机械搅拌装置搅拌,最后将固体药剂倒入加药箱,至完全混合后关闭搅拌机备用。
2)调节加药量PAM加药量暂定为30L/H(流量5m3/h),可通过调整计量示旋扭来控制,在运行时应根据实际絮凝情况调整好一个最经济值时固定旋扭不再频繁调整,开机时直接启动即可.注意事项:1)PAM暂定使用阴离子型,分子量越大越好,可根据性价比采购。
污水处理站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员工操作方法,提高员工操作水平,保障安全文明生产。
2适用范围:污水处理站。
3职责
3.1当班人员负责本班的安全、文明生产。
3.2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应及时上报。
3.3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4系统简述
4.1流程
本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微氧-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生物微氧反应器内部分COD降解,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而后在膜微孔曝气生化池内充分曝气供氧的条件下,废水中剩余的有机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充分利用水中溶解氧得到充分降解和去除,废水COD达回用要求。
好氧生化处理后出水仍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细菌和杂质,需再经过后续物化混凝沉淀和生物活性炭过滤处理,通过生物絮凝和物化混凝协同作用及UV消毒,将水中的悬浮物杂质、细菌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有效除去,使出水COD等指标达到回用要求。
4.2任务
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违章作业。
4.3调节池
调节池主要是调节水量和水质,对高浓度甲醇废水进行稀释和调节,有效尺寸为420(10×6×7)m3,同时为了提供微生物活动所需的N、P等元素以及对高浓度的甲醇废水进行有效稀释,还要从生活污水井中进入适量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进入调节池后,应每小时测一次PH,合理控制PH波动范围,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降解作用。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4.3.1调节池组成:
由曝气机、排水泵等组成。
4.3.2调节原理
换热后的废水汇由泵加压送至调节池,通过曝气风机在池内充分混合搅拌和加药设备,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
4.3.3运转参数
风机、水泵运转前须按相应说明书检查。
正常运转时水量应维持在满负荷的2/3左右,通过加药设备使废水PH控制在7~9之间。
4.4微氧生物池
4.4.1简介
废水在微氧生物池内通过特种抗毒性的甲醇兼性菌的降解作用,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步骤提供良好条件。
4.4.2运转参数
水中溶解氧浓度DO应控制在0.5~1mg/L,水温宜控制在15~35℃之间,PH控制在7~9之间。
4.5好氧生物池4.
5.1简介
该反应器的作用是使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质在好氧条件下得到生物催化降解,从而大部分降低水中有机物质。
4.5.2运转参数
为了保证好氧菌的正常代谢,对有机物进行有效讲解,好氧生物池PH应控制在7~9,曝气池出口处DO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5~35℃之间。
4.6沉淀池
该池的作用是对好氧生化池出水投加PAC进行混凝沉淀,进一步去除色度和有机物,其有效容积约40m3,池中布设斜管填料和排泥系统。
4.7生物活性炭滤池
4.7.1简介
通过生物活性炭滤料的过滤、拦截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将悬浮物、不能生化降解的物质有效除去,使出水到回用标准,有效容积60m3。
4.7.2运转维护
为了保证滤池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周期一般为7天,在水温高于15℃时,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强,繁殖较快,反冲洗后生物量的恢复也较快,因此采用气水联合两阶段式反冲洗效果较为理想。
但在冬季,由于水温较低,水中有机物贫乏,微生物活性也较差,此时宜考虑采用水单独反冲洗。
4.8UV消毒器
UV消毒器的作用是对处理后的回用水进行杀菌、消毒,接触反应时间为15~30秒。
4.9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对污泥起稳定调节作用,同时为污泥提供浓缩时间,用板框式压滤机处理污泥浓缩池贮存的污泥水。
4.10加药设备
4.10.1絮凝剂(PAC)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10%-15%配制,即1份药9份水或1份药7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质指标试验后确定投加量,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比例配制的药品投加量应在20-50mg/L范围内。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
4.10.2中和剂(NaOH)
配药方式:按重量浓度的20%-25%配制,即1份药4份水或1份药3份水,药剂配好后开动搅拌器搅拌至均匀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PH值的要求控制。
投加方式:用专门配置的加药装置剂量泵投加。
5正常操作要点
5.1水质分析与控制
5.2巡回检查
5.2.1巡回检查是消灭隐形事故、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当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5.2.2检查时应思想集中,按照合理的路线普遍巡视、重点检查,做到:腿要走到、眼要看到、耳要听到、鼻要嗅到、手要摸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巡回检查路线
操作间→调节池→微氧生化池→好氧生化池→斜管沉淀池→活性炭生物虑池→UV消毒器
→操作间
5.4巡检内容:
5.4.1按看、听、摸、嗅的巡检方法进行全面检查。
看:现场环境,工作电流泵出口压力,风机油位,水池液位,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听:运
转设备声音,判断是否有异常现象。
摸:运转设备轴承座(盒)温度管道是否有振动,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嗅:现场气味,判断电器设备及其他是否存有异常。
5.4.2正常生产情况下,风机两小时巡检一次,其他部位项目一小时巡检一次,同时对巡检牌拔针,出现异常部位盒项目根据情况增加巡检次数或者有专人盯现场。
5.4.3对查出的各类隐患及时找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做好检修处理记录。
5.4.4各职能人员到岗巡检时,操作人员配合主动介绍存在问题对巡检情况签字认可。
6日常运行管理
6.1巡视
指每班人员必须定时到处理装置规定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保证运行效果。
6.2曝气池观察
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
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
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6.3沉淀池观察污泥状态
主要观察沉淀池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6.4污泥观察
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沉池后彻底进行“泥”(污泥)“水”(出水)分离。
6.4.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污水站SV30常在15-30%之间。
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
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
6.4.2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SVI),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MLVSS)。
6.4.3维持系统中污泥的合适数量,控制污泥回流比,控制在30-60%。
7异常状况及分析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出
水氨氮有时偏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
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
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污泥变白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
丝状型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
沉淀池有大块黑
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
后在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
或高压水清洗
沉淀池表面积累
一层解絮污泥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
OUR低于8mgO2/gVSS.h,进
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
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
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沉淀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降低负荷沉淀池有细小污不断外漂污泥缺乏营;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
40˚C。
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曝气池泡沫茶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增加排泥
8注意事项
8.1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对水池、设备巡检时一定要高度集中,不得翻阅栏杆作业。
8.2机电设备检修应切断电源。
8.3污水、污泥均应严格按规定消毒处理,不得随意挺到、堆放。
8.4所有污水处理用药剂、原料等均不能与生活饮用水源和食品接触,防止中毒事故。
8.5本污水站采用紫外线消毒,应注意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和眼睛。
9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