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
- 格式:doc
- 大小:66.24 KB
- 文档页数:11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说(每题 3 分,共 24 分)1、土壤生产力 2 、根外营养 3 、土壤经度地带性 4 、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5、化学风化作用 6 、腐质化系数7、氮肥利用率8 、养分的主动汲取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6 分)1、肥料的混淆原则是;;。
2、土壤有机质转变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和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汲取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而叶片、严重时叶片变为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少到过度之间的临界范围,所以,在施用微肥时一定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色是;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往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量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第一表现于a老叶b幼叶c老叶和幼叶d根部。
2、常有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 块状结构;b柱状结构;c单粒结构;d团粒结构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a 优先施于水稻b优先施于旱作c水旱等量施d重水轻旱4、土壤中的 CaHPO4、 MgHPO4是()。
a 水溶性磷;b弱酸溶性磷;c难溶性磷d热溶性磷5、合适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a 普钙;b碳酸氢铵;c尿素;d氯化钾6、简单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a 碳酸氢铵b硫酸铵 c 普钙d人粪尿7、以下黏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a高岭石b水云母c蛭石d蒙脱石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别很大,下边分解速率从快到慢次序正确的选项是()。
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b 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 ,表示该肥料含有:a 12%N,12%PO5 ,12%K2Ob 12%N,12%P,12%Kc 12 N:12 P 2 O5:12 K 2Od 12%N2O,12% P2O5 ,12% K2O10、土壤的 CEC、盐基饱和度、 Eh 分别反应了土壤的:a 供肥性、保肥性、耕种性b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c 保肥性、供肥性、氧化复原性d保水性、保肥性、氧化复原性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05土壤肥料学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腐植质化系数2.土壤母质3.速效养分4.土壤肥力5.主动吸收二、填空(40分,每题2分)1.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粉粒和4个不同级别。
2.高岭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
3.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和。
4.我国水资源短缺分为、、设施型和工程型4种类型。
5.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
6.一般说来,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较老的叶片,表明该营养元素。
7.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中土壤肥料学试题的养一、名词解释(20分后,每题4分后)1.腐植质化系数现2.土壤母质和3.速效养分4.土壤肥力比化5.主动稀释营养二、填空(40分,每题2分)但作态。
1.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粉粒和4个不同级别。
形态2.高岭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就是类型的黏土现锰矿物。
锰3.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和。
形成是4.我国水资源短缺分为、、设施型和工程型4种类型。
是5.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
化、和6.一般说来,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较老的叶片,表明该营养元素。
物的7.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中的养分一般分为、重和无效养分。
就是8.失磷时,作物叶片和茎部出来现。
1.土壤胶体是()9.氯化钾最不必杀灭在a.一种矿物和作物上。
b.不大的土壤颗粒10.等量氮磷钾含量的有机肥料比化肥的效果。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d.原生矿物11.烟草花叶病就是由于缺少2.2:1型的黏土矿物所含比较多营养元素。
12.土壤中的铁主要存有两种形态,但作物只能稀释形态。
13.钙在植物的细胞壁中以形态存在。
14.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常常出来现锰不足,而南方土壤则会出现锰。
15.南方酸性土壤中包裹磷酸盐构成闭合蓄态磷的胶膜主要就是。
16.根瘤的作用主要就是。
17.岩石的风化作用包含物理风化、和。
18.土壤中的水吸力越大,对作物的有效性就越。
19.比起底层土壤,表层土壤容重。
20.土壤4小肥力因素是、、和。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钾肥B. 尿素C. 粪便D. 硝酸铵答案:C2. 下列哪种元素是土壤中的常量元素?A. 锌B. 钾C. 磷D. 铁答案:D3.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最适宜种植水稻?A. 赤红土B. 黄壤D. 棕壤答案:B4. 土壤肥力的衡量指标是什么?A. 土壤酸碱度B. 土壤容重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土壤水分含量答案:C5. 下列哪种施肥方法属于基施肥?A. 叶面喷施肥B. 穴施肥C. 埋施肥D. 种植前施肥答案:D二、填空题1.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______。
2. ______是土壤的一种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酸碱度3. 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和______。
答案:钾4. 有机肥料的主要原料包括动物粪便、植物秸秆以及______。
答案:厨余垃圾5. 在合理施肥过程中,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______。
答案:定量施肥三、简答题1. 解释土壤肥力的概念,并描述其影响因素。
答案: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其他适宜生长因素的能力。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包括土壤的肥力类型、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等。
2. 请简要介绍有机肥料的特点和应用。
答案:有机肥料主要由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等制成,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
有机肥料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和基肥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3. 什么是主要和次要养分?请分别列举出主要和次要养分的名称。
答案:主要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包括氮、磷和钾。
次要养分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但需求量较少的养分,包括钙、镁、硫、铁、锌、锰、铜和钼等。
四、解答题1. 请分析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对作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肥力高的土壤含有较丰富的养分,作物根系能充分吸收养分,生长旺盛,产量高。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A. 氨态氮和硝态氮B. 有机氮和无机氮C. 可溶性氮和不溶性氮D. 活性氮和稳定氮3.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B. pH值只影响土壤中氮的形态C. pH值只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D. pH值只影响土壤中钾的形态4. 以下哪种肥料不属于有机肥料?A. 堆肥B. 绿肥C. 鸡粪D. 尿素5.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A. 土壤pH值过高B. 土壤pH值过低C. 土壤水分过多D. 土壤温度过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________。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________和________。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症状。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
12. 阐述有机肥料与化肥的区别及其施用原则。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土壤肥料管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D5. A二、填空题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2%到5%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钾。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盐害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矮小和叶尖焦枯等症状。
三、简答题11.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氮的固定、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氮的再利用。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o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钙是典型的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或低)。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
5^ 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孔隙较多,粘土中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__________ (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 ,中性土壤的pH值为°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o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 , 土壤pH测定方法有—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两个过程。
12> 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和 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时,比较容易被分解。
14、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速效性钾三种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o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和 O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和无效空隙。
D.锌5、 B.缓效钾C.速效钾18、 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水汽移动。
19、 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水汽扩散阶段。
20、与 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 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1、 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A.增加磷肥用量 B.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C.施用中性肥料 D.配合施用有机肥料2、 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A.硫铉一过磷酸钙B.硝酸铉一新鲜厩肥C.氯化钾一硝酸铉D.磷矿粉一硫酸钾3、 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 A.却不一定提高B,却不受影响 C.提高 D,反而降低4、 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A.铁B.硼C.磷 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微生物数量答案:B2.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B3. 磷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A4.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5.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含量比例通常为()。
A. 1:1:1B. 2:1:1C. 1:2:1D. 1:1:2答案:D6. 土壤酸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7. 土壤盐渍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8. 土壤板结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C9.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
B. 透气性C. 保肥性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质B. 固定氮素C. 抑制植物生长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有机肥料的来源()。
A. 家禽粪便B. 工业废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尸体答案:ACD2.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措施实现()。
A. 施用化肥B. 施用有机肥C. 种植豆科植物D. 土壤深翻答案:ABCD3.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升高答案:ABC4. 土壤酸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降低答案:ABCD5. 土壤板结的危害包括()。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2、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堆肥)3、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少肥)花卉、4、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5、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6、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7、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8、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9、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10、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11、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12、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13、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14、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15、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16、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17、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18、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19、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20、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21、(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22、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23、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24、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25、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26、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27、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28、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29、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30、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31、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32、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33、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34、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35、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36、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37、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38、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39、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40、以下几种介质中保肥性能最强的是(泥炭)判断题1、上海土壤的地下水位普遍较高,而且市区大部分土壤都有石灰反应、(对)2、灌水或人群践踏可踏实土壤,孔隙减少,使容重减小、(错)3、我国北方土壤胶体在通常状态下带有负电荷、(对4、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大大超过氢氧离子,土壤呈碱性(错)5、土壤肥力与土壤质地、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情况都有关系,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错)6、一些放线菌还具有固氮能力,能与非豆科树木形成根瘤、木麻黄属、沙棘属和胡颓子属的根瘤耐干旱、耐贫瘠,在固沙造林、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均有重要作用、(对)7、菌根菌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一种植物可以被多种菌根菌感染,同一种菌根菌也可以感染多种植物、(对)8、三角花为阴性花卉,每天至少4h以上的直射阳光才能开花良好、(错)9、百子莲的花色有蓝色或白色,花期7—8月份,上海地区为温室花卉、(对)10、园林绿化、美化不能单纯追求观赏效果而忽视植物生长环境,不能盲目跟风,城市绿化要多用本土植物,构建区域景观特色、(对)11、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错)12、三角花为常绿木质藤本,其观赏部位是着生艳丽的叶状苞片、(对)1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水作上、(错)14、热带观叶植物都是耐热的,只需注意越冬防寒、(对)15、土温高、水分适当、通气良好时,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就以腐殖化过程为主;相反,当土壤积水、温度低、通气不良时,厌气微生物旺盛,就以矿物质化过程为主、(错)16、2:1型黏土矿物是由1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2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错)17、大多数土壤微生物是依靠分解有机质取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对)18、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较低、(错)19、土壤胶体是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部分、(对)20、硝化作用在土壤通气状况不良的情况也能正常进行、(错)21、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错)22、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质地、腐殖含量、土壤酸碱反应等条件的影响、(对)23、土壤在自然结构状态下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粒间孔隙体积)的干重,称为土壤容重、(对)24、城市绿化因地制宜是最大的节约、(对)25、氨化作用不论土壤通气状况如何均可进行、(对)26、组织培养的环境条件一般要求23〜261的恒温条件、(对)27、报春花、多花樱草、藏报春、欧洲报春的繁殖方法都是扦插、(错)28、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和营养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错)29、施用硝态氮可抑制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错)30、电导度(EC值)是表示各种阴阳离子的总量,它和硝态氮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关性、(对)31、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错)32、稻壳与木屑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t/m。
1、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7、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10、养分归还学说:要点是:第一、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一定量的养分。
第二、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养分于土壤.地力必然会逐渐下降。
第三、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
第四、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11、磷的固定:所谓磷的固定是指可溶性磷酸盐转变为难溶性磷酸盐.即有效态磷转化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其结果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12、生理酸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是指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13、土壤沙化:土壤沙化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在风蚀和风力堆积作用下.变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变成沙漠的过程。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含答案)10套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含答案)10套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2.最小养分.环境中相对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的养分。
3.土壤孔隙性.简称孔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
是土壤结构性的反应。
4.土壤宜耕期.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时间。
5.土壤地带性.土壤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生物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 土壤是由_固、_液、_气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_50%______,包括_土壤矿物_和_有机质_。
2. 土壤矿物质来自_岩石__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原生矿物 __和__次生矿物______。
3. 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砂粒 .粉砂粒 .粘粒________三级,其中__砂粒______、__粉砂粒____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 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_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__.5.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能_____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热容量_______和_导热率_______等热特性有关。
三、选择(5分,每题1分)1.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c )A. 土壤矿物质B. 土壤有机质C. 土壤肥力D. 土壤胶体2.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a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3.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c )A. 砂土B. 壤土C. 粘土D. 不能确定4. 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b )A. 土壤质地B. 土壤矿物组成C. 土壤容重D. 孔隙状况5.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b )A. 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B.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C.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D. 壤土四、问答题(25分)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5分)答: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又称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湿度等。
土壤肥料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土壤中的()含量。
A. 有机质B. 矿物质C. 空气D. 水分2.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A. 提供植物营养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水分D. 减少土壤侵蚀3. 土壤pH值的测量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比色法D. 电位法4.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
A. 大量元素B. 微量元素C. 基本肥料元素D. 次要肥料元素5. 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的()。
A. 质地B. 有机质含量C. pH值D. 盐分含量6. 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A. 酸化B. 碱化C. 中性化D. 盐碱化7. 土壤中磷酸盐的固定作用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A. 土壤pH值B. 土壤温度C. 土壤湿度D. 土壤有机质含量8. 土壤中钾素的缺乏会导致作物()。
A. 叶片发黄B. 茎秆脆弱C. 果实发育不良D. 根系发育不良9.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通常会导致作物()。
A. 生长缓慢B. 产量下降C. 出现缺素症状D. 抗病虫害能力下降10.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来实现。
A. 矿物质肥料B. 有机肥料C. 工业肥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A2. D3. D4. C5. A6. B7. A8. B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的能力。
答案:水、养分、空气、热量12. 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包括植物残体、________和微生物分解产物。
答案:动物排泄物1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长。
答案:枝叶、绿色14.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能力。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微生物答案:B2.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
A. 主要元素B. 微量元素C. 次要元素D. 有益元素答案:A3. 土壤中氮的主要形态是()。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过量施用氮肥B. 过量施用磷肥C. 过量施用钾肥D. 土壤自然酸化答案:A5.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
A. 植物残体B. 动物残体C. 微生物残体D. 以上都是答案:D6. 土壤中磷的主要形态是()。
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
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土壤改良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水分C. 减少土壤盐分D. 以上都是答案:A9. 土壤中微量元素主要包括()。
A. 铁、锰、锌B. 铜、硼、钼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垃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和______。
答案:土壤微生物2. 土壤中氮的固定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微生物3. 土壤中磷的可溶性形式主要包括______。
答案:磷酸盐4. 土壤酸化会导致______。
答案:植物生长受阻5.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微生物6. 土壤中钾的可溶性形式主要包括______。
答案:钾离子7. 土壤改良的常用方法包括______。
答案:施用有机肥8.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______。
答案:植物生长不良9.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
A.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B.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氧气C. 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氧气D. 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热量答案:A2. 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
A. 土壤的酸碱度B.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C. 土壤的矿物质含量D. 土壤的水分含量答案:B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气态氮答案:C4. 土壤pH值的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 电位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答案:A5. 土壤改良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B. 提高土壤的通气性C. 改善土壤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元素包括()。
A. 氮、磷、钾B. 钙、镁、硫C. 铁、锰、锌D. 铜、硼、钼答案:ABCD2.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包括()。
A. 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D.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答案:ABCD3. 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
A. 深耕B. 施用有机肥料C. 种植绿肥D. 灌溉和排水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土壤中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通气性下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
()答案:正确2.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3.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肥力越好。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土壤肥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结构、孔隙度、水分和通气性)、化学性质(如pH值、养分含量、盐分含量)和生物性质(如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含量)。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植物的生长。
2. 描述土壤中氮素的循环过程。
答案:土壤中氮素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固氮作用、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固氮作用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态氮;矿化作用是指有机氮分解成氨态氮;硝化作用是指氨态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反硝化作用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并释放到大气中。
土壤肥料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多少范围内?A. 1%-2%B. 3%-5%C. 5%-10%D. 10%-20%答案:B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土壤的pH值,以下哪个pH值范围表示土壤为中性?A. pH < 4.5B. pH 4.5-5.5C. pH 6.5-7.5D. pH > 7.5答案:C3. 土壤中氮、磷、钾元素被称为“三大元素”,其中哪一种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A. 氮B. 磷C. 钾D. 钙答案:A二、填空题4. 土壤的_________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影响着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通气能力。
答案:结构5.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它们在土壤中起着分解有机质、_________和固定氮素等重要作用。
答案:转化营养元素三、简答题6. 简述土壤改良的基本方法。
答案:土壤改良的基本方法包括:- 深翻松土,改善土壤结构。
- 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合理轮作,避免土壤养分单一化。
- 施用石灰或石膏调节土壤酸碱度。
- 种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四、论述题7. 论述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 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 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 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 通过平衡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提供支持。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土壤肥料的相关知识,掌握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的方法,为将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word版)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2、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的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遇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更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大气中的氧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使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和过程。
分为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6、腐殖化系数:有机物料中单位质量的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7、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9、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华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磷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10、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1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是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的。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除产生各种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外,也为进一步合成腐殖质提高原料。
碳水化合物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含氮化合物经水解和氧化,可产生氨并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铵盐;氨或铵盐可经硝化作用成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均可直接被作物吸收。
含磷有机物经水解生成磷酸,在土壤中形成磷酸盐,被作物吸收利用。
1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空隙的体积)的干重,是土壤紧实度的一个指标。
13、养分的被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4、氨化作用: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15、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一般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
土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被称为:A. 微量元素B. 常量元素C. 宏量元素D. 微量营养元素答案:C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颜色答案:D3. 土壤改良的目的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水分C. 减少土壤盐分D. 降低土壤温度答案:A4.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鸡粪D. 硝酸铵答案:C5. 土壤酸化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其主要原因是:A. 土壤中磷元素减少B. 土壤中钾元素减少C. 土壤中钙、镁离子减少D. 土壤中氮元素减少答案:C6.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7.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磷酸盐B. 磷酸盐C. 磷酸氢盐D. 磷化物答案:A8.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钾盐B. 钾酸盐C. 钾氢盐D. 钾氧化物答案:A9. 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会出现哪些症状?A. 叶片发黄B. 叶片发黑C. 叶片发红D. 叶片发绿答案:A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自然风化D. 火山喷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______的含量。
答案:有机质2. 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深耕、施肥、灌溉3. 土壤中氮素的固定方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物固氮、化学固氮4.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______和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水分吸收5. 土壤酸化会导致______离子的流失。
答案:钙、镁6.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作物出现______现象。
答案:缺素症7.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氮。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8 分)1、土壤肥力: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3、腐殖化过程:4、限制因子xx:5、氮肥利用率:6、土壤容重: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24分)。
、1、土壤由、、和 5 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和;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和 3 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5、、和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和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 3 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和。
、。
、和10、土壤水分类型有、和。
、11、速效性钾包括和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和这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氮肥、氮肥和氮肥三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12分)。
1、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2、不同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系数都是相同的。
3、硫酸铵为生理碱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酸性肥料。
4、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5、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6、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但不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可用氯化钾。
7、施用少量石灰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8、作物缺钾时,通常新叶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9、土壤有机质大部分不与矿质土壤颗粒结合,独立存在于土壤中。
10、一般农业土壤表层含氮量为0.05%〜0.3%,11、有机胶体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比无机胶体要高。
12 、在酸性条件下,锌的有效性很高。
四、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A、吸附能力比较强B、吸附能力比较弱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一、名词解释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土壤肥力3.同晶替代4.土壤质地5.团料结构6.盐基饱和度7.土壤8.土壤地带性9.复混肥料10.土壤水平分布规律11、土壤垂直分布规律.12、必需营养元素13、植物营养期14、有机肥料二、填空1.土壤物理性黏粒与物理性砂粒的分界点是毫米。
2.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各种孔隙的数量也。
3.我国土壤酸碱性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4.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量高岭石。
5.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是、黏土矿物和6.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粉粒和 4个不同级别。
7.高岭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
8.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和。
9.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
10.岩石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和。
11.土壤4大肥力因素是、、和。
12.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包括和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13.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含水氧化物类和3大类。
14.土壤酸有和两种。
15.土壤中的电荷分为和2种。
16.、根据其结构,黏土矿物分为、和2:2。
17.如果有机物质的C/N 25或30,分解时就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1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19.按土壤中孔隙孔径的大小和性质的不同,传统地可将土壤孔隙分为____和_____。
其中___孔隙可以通气透水,而____孔隙可以保水。
20.土壤的松紧状况可用土壤的____和_____来表示。
21.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可以向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转化。
其中____过程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养分和能量。
22.土壤胶体按其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土壤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特性。
23.矿质土粒是由各种__矿物和__矿物组成的。
24.土壤缓冲性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库以及典型问答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2、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的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遇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更低的铁、铝磷酸盐。
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大气中的氧和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使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和过程。
分为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等。
6、腐殖化系数:有机物料中单位质量的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7、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并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9、土壤粘土矿物:在风华过程或成土过程中重新形成的层状铝硅磷酸盐矿物和氧化物。
10、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1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是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并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的。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除产生各种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外,也为进一步合成腐殖质提高原料。
碳水化合物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含氮化合物经水解和氧化,可产生氨并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铵盐;氨或铵盐可经硝化作用成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均可直接被作物吸收。
含磷有机物经水解生成磷酸,在土壤中形成磷酸盐,被作物吸收利用。
1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空隙的体积)的干重,是土壤紧实度的一个指标。
13、养分的被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
14、氨化作用: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
15、微量营养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一般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
16、扩散:由于根系不断向根际吸收养分,因而造成根际养分低于土体养分浓度,从而形成养分浓度差,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养分就从土体向根际迁移。
17、离子拮抗作用: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18、硝酸还原作用: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不能直接与酮酸结合,必须经过还原过程,使硝酸态转变为氨态氮,才能与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蛋白质。
19、土水势:是在土壤和水的平衡系统中,单位数量的水在恒温条件下,移动到参照状况的纯自由水体所能做的功。
20、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21、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
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22、最小养分率:也称木桶理论。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
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称作最小养分率。
23、同晶替代:矿物结晶时,晶体结构中由某些离子或原子占有的位置,部分被性质类似、大小相近的其他离子或原子占有,但晶体结构型式基本不变。
24、质流:因植物蒸腾,根系吸水而引起水流中所携带的溶质由土壤向根部流动的过程。
25、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26、CEC: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
27、15-15-13-1.5B: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15Kg、有效钾13Kg、还含有1.5Kg 的硼。
28、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土壤(或容积土壤)每升高1℃温度时所需的热量。
29、陪补离子效应:在土壤胶体上同时吸附着多种阳离子,对其中的某种离子而言,其余的各种离子都称为它的陪补离子。
30、养分共质体运输:养分通过胞间连丝沿共质体途径运入根中柱的过程。
31、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于种子或秧苗附近或供给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
32、土壤缓效钾:主要被2:1型层状黏土矿物质所固定的钾以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中的钾。
33、熟化过程:是指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34、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称之为土壤背景值。
35、堆肥:是利用含有肥料成分的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加上泥土和矿物质混合堆积,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经过发酵腐熟、微生物分解而制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36、15-12-15(S):100Kg该肥料含有效氮15Kg、有效磷12Kg、有效钾15Kg(用硫酸钾作原料)。
37、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38、土壤导热率:用来表示传导土壤热量的强度,通常用λ表示,其表示1cm厚度的土层,温度差1℃时,每秒钟经断面1平方cm通过的热量的焦耳数,单位:J/cm.s.℃。
39、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40、闭蓄态磷:由溶解度很小的氧化铁胶膜包蔽着的磷酸盐。
二、填空题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肥料混合后不能降低任何一种养分的肥效)、(不能使物理性质变差)、(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和(后熟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有(光照)、(温度)、(水分)、(通气)、(反应)、(养分浓度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5、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二叶片(瘦弱)、(直立叶片小而少,叶色淡绿色或淡黄)严重时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小),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施用浓度和施用均匀)。
7、钾在作物体内特点是(含量较高),(钾在作物体内主要以离子态存在)和(钾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强,再利用程度高)。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1-1000nm豪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正电荷外,一般土壤带负电荷。
9、土水势由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压力势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基质势分势为零。
10、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
11、成土因素只要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12、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有污水灌溉、不合理施肥、施用农药、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渣。
13、土壤养分到达根表的方式有截获、质流、扩散三种。
14、目前常用的化学氮肥有碳酸氢铵、尿素等,常用的化学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
15、按照磷肥溶解性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化学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溶性三种类型。
16、绿肥除具有一般的有机肥的作用外,还具有生物改土、生物固氮和生物覆盖等特殊作用。
17、土壤三相的热容量从大到小顺序是水分大于固相大于空气,土壤三相的导热率从大到小顺序是固相大于水分大于空气。
18、土壤腐植质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
19、土壤肥力因素包括养分、水分、空气、温度四个方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绝定性因素是土壤矿物质。
20、植素是环己醇磷酸酯的钙镁盐,主要存在于种子中。
当土壤缺磷时,叶片中糖运输不出来,形成一种花青素的色素,叶片呈紫红色,磷素过多,植物体早衰,土壤缺氮时,植株叶片发黄。
21、为了增强施用微肥的针对性,可采用根外喷施的办法,确定施用微肥是否有效。
肥料的三要素指的是N、P、K,土壤永久电荷是负电荷。
22、土壤氮素无效化或损失的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流失和淋失,反硝化脱氨,粘土的矿物固定,无机氨生物固持。
对磷酸来讲,在土壤转化主要以固定为主。
23、判断某一土壤是否需要施用钾肥时,除依据速效钾含量外,还应考虑缓效钾含量的高低,土壤中钾的固定主要发生于2:1型粘土矿物层间。
钾在植物体内以离子态存在。
24、土壤胶体双电层指的是,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
25、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主要受PH 的影响。
26、酰胺形成的意义是作为氨素的储存形式和消除氨毒。
27、根据氢离子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还是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可将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和潜性酸两种类型。
28、土壤水分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29、作物营养期中有两个关键时期,即作物营养临界期和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大多数作物的磷素营养临界期在苗期,油菜缺时,常会在叶片上呈现紫红色。
30、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氮形式存在,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无机氮形态存在。
土壤中的速效指的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31、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是田间持水量,下限是萎蔫系数有效水分的最高的壤土土壤。
32、土粒分级一般是将土粒分为4级,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卡庆斯基制土粒分级标准,土壤质地分类主要采用卡庆斯基制分类标准,可将土壤质地分为4类。
33、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水吸力最大的是粘质土壤,植物利用土壤水分的主要形态是毛管水。
34、“蒙金土”指的是上砂下粘质地层次。
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指的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35、国际质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是大于2mm、2-0.2mm、0.2-0.002mm、小于0.002mm。
36、根据土壤肥力产生的原因和生产上的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划分为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有效肥力,经济肥力四种类型。
37、土壤次生矿物种类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38、堆沤肥堆沤的目的是释放养分、杀死寄生虫和各种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缩小体积。
39、土壤孔隙类型可划分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1、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F)2、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的好处在于利用有机肥料混合堆沤产生的酸分解释放磷素养分。
(T)3、施用等量磷的情况下,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一般作物而言,重过磷酸钙和过磷酸钙符合“等量等效”的原则,但对喜硫作物水稻、玉米来说,重过磷酸钙的效果优于过磷酸钙。
(F)4、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
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
(F)5、CEC 高的土壤比CEC低的土壤,能保持较多的养分,并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T)6、土壤的容重大于土壤比重。
(F)7、常用的化学氮肥、磷肥皆不能与石灰混存或混施;常用的化学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或混施皆有好处。
8、根据产生电荷的机制可把土壤胶体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同晶替代产生的电荷属于可变电荷,而有机质所带的电荷则属于永久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