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原理要图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流程图一、聚合工艺世界上PVC的主要生产方法有4种:悬浮法、本体法、乳液法和微悬浮法。
其中以悬浮法生产的PVC占PVC总量的近90%,在PVC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该技术已取得突破进展。
1.本体聚合生产工艺主要特点是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加水和分散剂。
聚合分2步进行,第一步在预聚釜中加入定量的VCM单体、引发剂和添加剂,经加热后在强搅拌(相对第二步聚合过程)的作用下,釜内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温度进行预聚合。
当VCM的转化率达到8%-12%停止反应,将生成的“种子”送入聚合釜内进行第二步反应。
聚合釜在接收“种子”后,再加入一定量的VCM单体、添加剂和引发剂,在这些“种子”的基础上继续聚合,使“种子”逐渐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在低速搅拌作用下,保持很定的压力进行聚合反应。
当转化率达到60%-85%(根据配方而定)时终止反应,并在聚合釜中脱气、回收未反应的单体,而后在釜内汽提,进一步脱除残留在PVC粉料中的CVM,最后经送风系统将釜内PVC粉料送往分级、均化和包装程序。
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氯乙烯乳液聚合方法的最终产品为制造聚氯乙烯增塑糊所用的聚氯乙烯糊树脂(E-PVC),工业生产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聚氯乙烯单体经乳液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乳胶,它是直径0.1-3μm聚氯乙烯初级粒子在水中的悬浮乳状液。
第二阶段将聚氯乙烯乳胶,经喷雾干燥得到产品聚氯乙烯糊树脂,它是初级粒子聚集而成得直径为1-100μm,主要是20-40μm的聚氯乙烯次级粒子。
这种次级粒子与增塑剂混合后,经剪切作用崩解为直径更小的颗粒而形成不沉降的聚氯乙烯增塑糊,工业上称之为聚氯乙烯糊。
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悬浮法PVC生产技术易于调节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在工业生产PVC时,以悬浮法产量最大,悬浮法生产具有设备投资少和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摘要 1、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是大型股份制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距离首都北京560公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便利,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集团下辖企业有: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众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天立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三联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三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呼远经济发展公司。
2005年,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中化三联塑胶(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总建设规模为年产P.V .C.和烧碱双24万吨,预计2007年底全部达产。
集团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繁荣了地方经济,创造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
集团拥有科研开发中心,基础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及化工设备生产线,原料加工基地,矿山,铁路运输,汽车运输以及国内外营销网络,具有独立的外贸进出口自营权。
集团已通过国际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吸引科研(设计)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加入 集团,开展科技攻关、管理研究、经营业员策划等方面的专项合作,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
集团主要产品:聚氯乙烯、烧碱(其中有:固碱、片碱、液碱)、叔丁基二茂铁、电石、合成盐酸、液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漂精粉、溶解乙炔、塑料深加工制品、密闭包装钢桶、各种化工试剂等;拥有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化工学院 姓名:郭亮学 号: 200910508005造和安装资格。
定型产品有螺旋板式换热器、隔膜电解槽及各种规格和用途的塔器、蒸发器、反应釜、罐贮和先进的轻钢制作生产线。
集团的宗旨是:发挥现代化化工企业的整体优势,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最新的材料、工艺和设备,形成系列化研制开发,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集团综合经济效益。
关注顾客,诚信守法,改进提高,挖潜创新,以一流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正致力于实现中远期发展目标,愿与海内外各界朋友建立广泛的合作往来,共享利益,共同开拓,寻求共同发展与繁荣。
聚氯乙烯工艺流程全分析实习人员:实习地点:四平市某PVC生产化工厂实习目的:全面了解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流程实习岗位:分析工实习内容:(如下)实习体会:(如下)实习内容目录一、摘要.........................................3二、关键词..............................................3三、各工段工艺叙述....................................41、氯化氢2、乙炔3、氯乙烯4、聚合5、干燥四、各工段工艺指标.....................................8五、各工段全分析.........................................91、氯化氢纯度的测定2、微量乙炔含量的测定3、氮气中氧气的测定4、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测定六、实习体会.........................................10七、致谢.........................................11八、参考文献.........................................12摘要聚氯乙烯: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
在生产聚氯乙烯的各个工段中,生产指标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和生产的聚氯乙烯不纯,不能出厂,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比如测量氯化氢的纯度(如不合格可调节氢气和氯化氢的比例),转化工段要测量乙炔和氯乙烯的含量,尾气的测定(测量乙炔和氯乙烯的含量)。
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保证各个工艺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对各个流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聚氯乙烯气相色谱各工段工艺叙述一、氯化氢的工艺流程叙述及方框图叙述:氢气经过大阻火器,再经炉前小阻火器进入合成炉灯头,两者均由阀门控制,进入合成炉底部的灯头进行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炉体内的合成气经过夹套水冷却后,再经炉外冷却水冷却至220度以下,再进入石墨冷却器冷却至45度以下,当氯气纯度合格后送入氯乙烯工段方框图:氢气+氯气—→合成炉—→块孔石墨冷却器—→列管石墨冷却器—→除雾气—→送至氯乙烯工序二、乙炔的工艺流程叙述及方框图:叙述: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
3.5 氯乙烯本体聚合制备聚氯乙烯的合成工艺3.5.1 概述氯乙烯聚合为聚氯乙烯的反应属于自由基连锁机理。
由于生成的聚氯乙烯不能溶于单体氯乙烯而沉淀析出,氯乙烯的本体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
生成的聚氯乙烯产品为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粉状固体。
世界上大规模生产PVC的方法有三种,悬浮聚合法占75%,乳液聚合法占15%,本体聚合法占10%。
我国悬浮聚合法占94%,其余为乳液聚合法。
本体聚合法仅在个别厂家计划生产。
氯乙烯本体聚合的优点有聚合体系无需介质水,免去干燥工序;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热稳定性、透明性均优于悬浮聚合产品;产品吸收增塑剂速度快,成型加工流动性好。
但是氯乙烯本体聚合工艺也有一些缺点:聚合釜溶剂较小,目前最大为 50 M3 ,而悬浮聚合釜溶剂为 230 M3 ,产能有限;聚合工艺技术没有悬浮法成熟,本体聚合方法正处于发展之中。
表3-5-1本体聚合和悬浮聚合本体法生产的聚氯乙烯产品主要用途:管材管件、建筑及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薄膜、电子电器及电线电缆、交通运输材料、医用器材及制品等。
3.5.2 聚合体系各组分及其作用一、单体氯乙烯氯乙烯的沸点为-14℃,加压或冷却可液化,工业上贮运为液态;氯乙烯作为vc本体聚合的主要原料,对其纯度的要求相当高,一般大于99.9%,微量的杂质的存在对聚合过程和产品树脂的颗粒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氯乙烯有较强的致肝癌毒性,树脂中残留单体应5ppm 以下。
存放氯乙烯液体的贮槽装料系数不得超过85%。
二、引发剂氯乙烯本体聚合所用的引发剂多为有机过氧化物,一般为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PDEH或EHP)、过氧化乙酰基环己烷磺酰(ACSP)、过氧化十二酰(LPO)和丁基过氧化酸酯(TBPND)等,也可用将两种以上引发剂复合使用。
三、添加剂为了提高产品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在聚合过程中需加入少量添加剂。
一般为有机或无机化学品。
①增稠剂一般是巴豆酸,乙酸乙基酯共聚物等,用来调节产品的黏度、孔隙度和疏松度,以便于提高初级粒子的粘度使之在凝聚过程中生成更为紧密的树脂颗粒。
PVC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聚合物材料,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塑化、挤出、成型、冷却和包装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1.原料准备PVC的主要原料是氯乙烯(C2H3Cl),它是通过乙烯(C2H4)和氯气(Cl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的。
乙烯和氯气需要通过液化或气化方法得到纯净的原料。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助剂,如热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和颜料等,用于调整PVC的性能和外观。
2.聚合反应将氯乙烯和一定比例的聚合引发剂加入反应釜中,在高温(大约60-70℃)和高压(大约5-10MPa)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反应的结果是将氯乙烯聚合成PVC高分子。
3.塑化聚合得到的PVC高分子是具有一定的韧性但仍然是硬固态的,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塑料制品。
因此,需要将其塑化成软化的熔体,以便于挤出和成型。
塑化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以降低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变为熔融状态。
4.挤出将塑化后的PVC熔体通过挤出机进行挤出,通过挤出机的螺杆将PVC 熔体从机筒中推送出来,经过模样(也称为挤出头)的形状,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
挤出工艺的优点是可以连续生产长条状、薄壁状或管道状的PVC制品。
5.成型通过挤出头形成的PVC材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成型处理,以制作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注塑成型、吹塑成型和压延成型等。
注塑成型和吹塑成型适用于制备中小型塑料制品,而压延成型适用于较大尺寸的塑料制品,如板材和薄膜等。
6.冷却经过成型的PVC制品需要冷却才能固化成最终的形状和性能。
通常采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
冷却的过程中,PVC制品会逐渐变硬和固化,并保持其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7.包装冷却完成后的PVC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散装包装和托盘包装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包装方法。
PVC生产工艺流程图P-18烧碱工艺流程图P-14Cl 2株洲化工集团诚信XX简介2007年5月23 日,中盐XX株洲化工集团XX公司(简称中盐株化)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盐业总公司增资控股(占65%)原XX株洲化工集团XX公司,在做大做强上迈出了可喜一步,更意味着中盐株化在企业发展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企业始建于1956年,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12月以原株洲化工厂为母体改制成为XX株洲化工集团XX公司。
2000年原XX株洲化工集团XX公司实行债转股,将所有经营性资产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六家共同出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立了多元投资主体的XX株洲化工集团诚信XX;2001年为进入资本市场,搞活资本运作,又从诚信公司分立组建了XX永利化工股份XX。
企业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经过5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以生产和经营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及化学建材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和中南地区大型化工原料生产基地。
2004年被列为XX省“十一五”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性企业和省优势企业。
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和市级荣誉260多项。
企业用地230余万平方米,现有资产总额26.5亿元,2006年销售额达16亿元。
有员工7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2000人。
具备产品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经营全面管理的综合配套能力。
拥有盐化工、硫化工、精细化工及化学建材四条生产主线,生产“株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种品牌50多种产品。
主要产品有:硫酸(36万吨/年)、磷肥(36万吨/年)、烧碱(24万吨/年)、PVC树脂(20万吨/年)、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3万吨/年)、复混肥(10万吨/年)、液氯(4万吨/年)、盐酸(6万吨/年)、水合肼(3万吨/年)、PVC塑钢型材(1.5万吨/年)、PVC 芯层发泡管(0.6万吨/年)。
盐酸、烧碱、钛白粉、PVC树脂、化学建材等产品还远销XX、东南亚、欧洲和南美洲地区。
PVC生产工艺流程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汽车、包装等行业的塑料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腐蚀性和受力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PVC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聚合反应、塑化、挤出成型、冷却固化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PVC的生产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氯气。
在生产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
首先将乙烯和氯气混合在一起,通过加热使其反应,生成乙烯氯化物。
然后将乙烯氯化物加入到反应槽中。
2.聚合反应在反应槽中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等辅助添加剂,开始进行聚合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乙烯氯化物发生聚合反应,生成PVC树脂。
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需要进行控制,以确保产物的质量。
3.塑化PVC树脂是一种硬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添加塑化剂来增加其柔软度。
在塑化过程中,将PVC树脂和塑化剂混合均匀。
塑化剂通常为液体,可以使PVC树脂变得柔软,易于成型。
4.挤出成型将经过塑化处理的PVC树脂送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
挤出机将PVC树脂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挤出头将其挤出成型。
成型的形状可以根据产品需要进行设计,可以是管状、板状、管道等。
5.冷却固化经过挤出成型之后,PVC制品需要进行冷却固化。
在冷却过程中,将PVC制品放置在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使其温度逐渐降低并固化。
固化后的PVC制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以上就是PVC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和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等。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乙烯氯化、聚合、塑化和成型等环节。
首先,乙烯氯化是聚氯乙烯生产的首要步骤。
乙烯气体与氯气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氯化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
这一步骤是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氯化反应的选择和催化剂的运用对产
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聚合是将1,2-二氯乙烷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树
脂颗粒。
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1,2-二氯乙烷分子中的氯原子与
相邻分子中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形成长链状的聚合物结构。
聚
合反应的控制和催化剂的选择对产品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着重
要影响。
接着,塑化是将聚合得到的聚氯乙烯树脂颗粒进行塑化加工,
使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加工性能。
在塑化过程中,需要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辅助剂,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塑化
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的控制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有着
重要影响。
最后,成型是将塑化后的聚氯乙烯树脂进行挤出、注塑、压延等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成品。
成型工艺的选择和操作对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成型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原料选择、反应控制、设备运行和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精细的管理和控制。
只有在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和优化调整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聚氯乙烯制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分三个工段
乙炔的制作: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
电石水解产生的粗乙炔气由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
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进入乙炔压缩机加压,然后经清净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PH3、H2S等杂质,再经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
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氯乙烯的合成:HCL—→HCL缓冲罐—→HCL预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多孔过滤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冷却器—→水洗组合塔—→碱洗塔—→汽水分离器—→机前冷却器—→单压机—→机后冷却器—→全凝器——→水分离器—→低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却器—→单体贮槽
3 聚合
C2H3CL+H2O+引发剂+其他—→聚合釜—→料浆排放槽—→料浆槽—→料浆贮槽—→ 料浆进料泵—→节能器—→气提塔—→出料泵—→节能器—→干燥器—→离心料浆槽—→ 进料泵—→离心机—→上下搅拢—→气液干燥铜—→旋风干燥床—→一级旋风分离器—→①二级旋风分离器—→抽风机②旋振筛—→中间料仓—→大料仓—→自动包装线—→外卖
我刚从化工厂实习回来,里面的工艺流程就是这个
氯乙烯聚合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是什么。
第一部分氯乙烯的制备工艺流程: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纯度≥98.5%),经乙炔沙封后,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化氢(纯度≥93%,不含游离氯)在混合器以一定比例(1:1.05)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冷却至(2±4)℃,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间接冷却至(-14±2)℃左右,在这两级石墨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冷凝液滴后依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二级酸雾过滤器,由氟硅油玻璃棉过滤捕集除去少量粒径很小的酸雾,排出4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
得到含水分≤0.06%的混合气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蒸气预热器预热至70~80℃温度送入串联的两段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可分别由数台并联操作,反应生成粗氯乙烯,第一段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有20%~30%的乙炔未转化,在进入第二段转化器继续反应,使其出口处的乙炔含量控制在3%以下。
第二段转化器装填的是活性高的新催化剂,第一段转化器装填的则是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即由第二段更换下来的旧催化剂。
合成反应热,通过转化列管间的循环热水移支去。
精氯乙烯经过装有活性炭填料的除汞器填料塔的稀酸及解吸后的稀酸吸收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制得氯化氢含量为28%~3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经过吸收后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二级填料水洗塔二次清洗,水洗后含有极微量的氯化氢酸雾、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进入碱洗塔用8%~20%的NAOH溶液洗涤,净化后的气体经汽水分离器部分脱水后送入压缩工序。
生产间的波动则由设置的氯乙烯气柜来实现缓冲。
工艺原理: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绝大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混合脱水,是利用盐酸冰点低,盐酸上水蒸气分压低的原理,阄混合气体冷冻脱酸,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达到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至所必需的工艺指标。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氯乙烯的制备一、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1、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工艺流程图图1 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工艺流程1-乙炔预冷器;2-混合器;3a,3b-石墨冷凝器;4a,4b-酸雾过滤器;5-预热器;6a-第Ⅰ组转化器;6b-第Ⅱ组转化器2、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工艺流程叙述:由乙炔装置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经砂封和乙炔预冷器1预冷后,与氯化氢装置送来的干燥氯化氢,经缓冲罐后通过流量计调节分子配比【乙炔:氯化氢=1:(1.05~1.1)】,在混合器2中充分混合后,进入串联的石墨冷却器3a、3b中,用-35℃盐水(尾气冷凝器下水)间接冷却,混合气中水分一部分则以40%盐酸排出,部分则夹带于气流中,进入串联的酸雾过滤器4a、4b中,由硅油玻璃棉扑集分离HCL酸雾,然后该气体经预热器5预热,由流量计控制进入串联的第Ⅰ组转化器6a,借列管中装填的吸附于活性炭上的升汞氯化汞催化剂,使乙炔和氯化氢合成反应转化为氯乙烯。
第Ⅰ组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有20%~30%未转化乙炔,再进入第Ⅱ组转化器6b继续反应,使出口处未转化的乙炔控制在1%~3%以下。
第Ⅱ组转化器(可由数台并联操作)填装活性较高的新氯化汞催化剂,第Ⅰ组转化器(也可由数台并联操作)则填装活性较低的,即由第Ⅱ组更换下来的旧氯化汞催化剂。
合成反应的热量,通过离心泵送来的95~100℃左右的循环热水移去。
3、混合脱水和合成系统的主要中间控制指标⑴氯化氢纯度纯度要求≥93%。
⑵氯化氢含游离氯无⑶氯化氢含氧含氧要求<0.5%。
⑷乙炔:纯度要求≥98.5% 含氧 O2<0.1%⑸乙炔含硫、磷 PH3<0.005% H2S<0.015%⑹乙炔/氯化氢摩尔比 1:1.05~1.10合成气氯化氢过量5~10%⑺混合器气相温度<50℃⑻石墨冷却器混合气体温度(-14±2)℃⑼混合脱水后混合气含水量≤0.06%⑽石墨冷却器进出口压差≤15mmHg⑾酸雾过滤器进出口压差≤10mmHg⑿混合气预热温度≥70℃⒀转化器热水温度(97±2)℃(开车时≥80℃)⒁循环热水PH值 9±1⒂新氯化汞催化剂通氯化氢活化时间 8~24h⒃合成反应温度 90~180℃二、粗氯乙烯净化压缩系统1、粗氯乙烯净化压缩系统工艺流程图图2 粗氯乙烯净化压缩系统工艺流程图1-汞吸附器;2-水洗泡沫塔;3-碱洗泡沫塔;4-气柜;5-冷碱塔;6-机前预冷器;水分离器;8-氯乙烯压缩机;9-机后冷却器2、粗氯乙烯净化压缩系统工艺流程叙述来自第Ⅱ组转化器6b出口的粗氯乙烯在高温下带逸的氯化汞升华物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汞吸附器(除汞器)1中除去,吸收掉粗氯乙烯中的汞蒸汽,从汞吸附器出来的不含汞蒸汽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粗氯乙烯冷却器用6℃水来冷却至温度降到15℃以下,然后再送入水洗泡沫塔2中,在水洗泡沫塔中回收过量的氯化氢,泡沫塔顶是以高位槽低温水喷淋,水吸收氯化氢形成20~22%的盐酸,经酸封去酸贮槽。
分三个工段
乙炔的制作:桶装或袋装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由皮带机送到电石大贮斗内,再从电石大贮斗放入加料斗,经计量后借电石吊斗、电动葫芦、电磁振动器连续加入乙炔发生器。
电石水解产生的粗乙炔气由乙炔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正水封进入冷却塔和乙炔气柜。
来自发生器经冷却后的乙炔气,进入乙炔压缩机加压,然后经清净塔除去粗乙炔气中的PH3、H2S等杂质,再经中和塔、冷凝器等除去酸和水分。
精制后的精乙炔气送往氯乙烯合成转化工序。
氯乙烯的合成:HCL—→HCL缓冲罐—→HCL预冷器+乙炔沙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多孔过滤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冷却器—→水洗组合塔—→碱洗塔—→汽水分离器—→机前冷却器—→单压机—→机后冷却器—→全凝器——→水分离器—→低塔加料槽—→低沸塔—→高沸塔—→成品冷却器—→单体贮槽
3 聚合
C2H3CL+H2O+引发剂+其他—→聚合釜—→料浆排放槽—→料浆槽—→料浆贮槽—→ 料浆进料泵—→节能器—→气提塔—→出料泵—→节能器—→干燥器—→离心料浆槽—→ 进料泵—→离心机—→上下搅拢—→气液干燥铜—→旋风干燥床—→一级旋风分离器—→①二级旋风分离器—→抽风机②旋振筛—→中间料仓—→大料仓—→自动包装线—→外卖
我刚从化工厂实习回来,里面的工艺流程就是这个
氯乙烯聚合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