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
- 格式:ppt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23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重要天然药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
因此,黄酮的结构解析对于揭示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解析技术,可以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详尽的研究。
本文将以黄酮类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在NMR研究中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包含一个苯并环、一个或多个苯环及一个或多个羟基。
在NMR研究中,对于黄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NMR技术是质子核磁共振(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碳核磁共振(Carb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C-NMR)。
首先,^1H-NMR可以提供化合物的质子数量和质子的化学位移信息。
化学位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中的不同质子所在的化学环境。
对于黄酮类化合物而言,质子位移通常在0-10 ppm之间,具有丰富的信息。
例如,黄酮类化合物的氢骨架通常在3-7 ppm之间,芳香环上的氢通常在6-9 ppm之间。
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质子化学位移和数据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质子化学位移数据,可以快速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其次,^13C-NMR可以提供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和数量信息。
与^1H-NMR相比,^13C-NMR的信号比较稀疏,但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数量较少,并且碳原子的化学位移范围通常在0-200 ppm之间,因此^13C-NMR仍然是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解析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碳化学位移和数据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碳化学位移数据,可以进一步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此外,多维核磁共振(Multi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2D-NMR)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节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与对照品或与文献对照PC或TLC得到的Rf 分析对比样品在甲醇溶液中及加入酸、碱或金属盐类试剂后得到的UV光谱解析样品及其衍生物的NMR谱进行MS测定一、色谱法的应用1.纸色谱(PC):双向色谱:用于分离黄酮类及其苷的混合物第一相:醇性展开剂(分配作用)n-BuOH-HOAc-H2O (4:1:5上层,BAW)t-BuOH-HOAc-H2O (3:1:1,TBA) Rf: 苷元>单糖苷>双糖苷第二相:水或水性展开剂(吸附作用)2%~6% HOAc、3%NaCl、HOAc-浓HCl-H2O (30:3:10)Rf: a.苷元在原点附近,糖链越长,Rf 越大b.苷元:黄酮(醇)、查尔酮<二氢黄酮(醇)2.硅胶薄层色谱(TLC):用于鉴定弱极性黄酮类化合物较好。
黄酮苷元展开系统:甲苯-甲酸甲酯-甲酸(5:4:1)-----常用苯-甲醇(95:5)苯-甲醇-醋酸(35:5:5)氯仿-甲醇(85:15,70:5)黄酮衍生物(甲醚化或乙酰化)展开系统: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75:25)3.聚酰胺薄层色谱:主要用于分离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类。
常用展开剂:乙醇-水(3:2)水-乙醇-乙酰丙酮(4:2:1)水-乙醇-甲酸-乙酰丙酮(5:1.5:1:0.5)水饱和的正丁醇-醋酸(100:1,100:2)丙酮-水(1:1)丙酮-95%乙醇-水(2:1:2)二、紫外光谱在黄酮类鉴定中的应用一般程序:测定样品在甲醇溶液中的UV及可见光谱;测定样品在甲醇溶液中加入各种诊断试剂后得到的UV及可见光谱。
常用诊断试剂:NaOMe, NaOAc, NaOAc/H3BO3, AlCl3, AlCl3/HCl1.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1)黄酮及黄酮醇ⅡⅠ主讲教师:朱宇红天然药物化学(2)查耳酮及橙酮ⅠⅡ(3)异黄酮及二氢黄酮ⅡⅠ2.黄酮(醇)加入诊断试剂后的(2)醋酸钠((3)(4)(5)3-OH, 5-OH二、黄酮类化合物OO76OH5HO8(1)A 环上芳氢(6-H :δ 5.7~8-H :δ 5.7~(1)HO8765A环上的芳氢5-H:δ 7.96-H:δ 6.7(2)H-3’,5’ 较为高场)~7.9(d, J≈8.5~7.1(d, J≈8.5 2,,3,,45,6OR2,,3,,45,6OROR (2)(d, J≈8.5 )(d, J≈2.5 )(3)(4)糖上的质子化合物糖上的H-1’’ 黄酮醇3-O-葡萄糖苷 5.70-6.00黄酮醇7-O-葡萄糖苷 4.80-5.20黄酮醇4'-O-葡萄糖苷黄酮醇5-O-葡萄糖苷黄酮醇6及8-C-糖苷黄酮醇3-O-鼠李糖苷 5.00-5.10二氢黄酮醇3-O-葡萄糖苷 4.10-4.30二氢黄酮醇3-O-鼠李糖苷 4.00-4.20三、黄酮类化合物四、黄酮类化合物五、结构鉴定例题:1H-NMR (DMSO-。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NMR黄酮NMR检测摘要黄酮是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类别,经常作为调节生物活性的有效化学物质。
NMR是分析天然产物结构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用于识别不同构型的结构信息和结构变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在NMR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基本原理,NMR技术如何用于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如何利用NMR技术鉴定黄酮化合物的特征信息以及物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黄酮;核磁共振;NMR检测;结构分析IntroductionNMR Basic PrincipleNMR is a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used for study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olecules. NMR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each type of element or isotope has a characteristic magnetic moment when exposed to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hen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s applied, the nuclei with spin on the axis may absorb or emit the energy from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the magnetic field,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e. This phenomenon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olecules.NMR Application in Anthocyanin Structural AnalysisNM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nthocyanins. In the spectra of anthocyanins, the most obvious signals are those of the most abundant C=C and C-O double bonds, which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jugation of the chromo- or anthocyanidins. The H-NMR signal of the C=C double bond is usually a multiplet, while the C-O double bond signal is a singlet. The 1H-NMR and 13C-NMR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OH group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glycosyl residues. In addition, the 3D-NMR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glycosylation pattern of the anthocyanins.Conclusion。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A. 6C-6C-6CB. 3C-6C-3CC. 6C-3CD. 6C-3C-6CE. 6C-3C-3C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 具有色原酮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C. 具有2-苯基色原酮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A. -OCH3B. -CH2OHC. -OHD. 邻二羟基E. 单糖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B. 7,4/-位引入助色团C. 3/,4/位引入助色团D. 5-位引入羟基E. 引入甲基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A. 糖B. 羰基C. 酚羟基D. 氧原子E. 双键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A. 3-OH黄酮B. 5-OH黄酮C. 5,7-二OH黄酮D. 7,4/-二OH黄酮E. 3/,4/-二OH黄酮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A. 异黄酮B. 黄酮C. 二氢黄酮D. 查耳酮E. 花色素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A. 黄酮B. 二氢黄酮C. 黄酮苷D. 异黄酮E. 花色素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A.(1)>(2)>(3)B.(2)>(3)>(1)C.(3)>(2)>(1)D.(2)>(1)>(3)E.(1)>(3)>(2)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A. 6-OH黄酮B. 5-OH黄酮C. 7-OH黄酮D. 4/-OH黄酮 -二OH黄酮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异黄酮E. 花色素1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A. 盐酸-镁粉试剂B. NaBH4试剂C.α-萘酚-浓硫酸试剂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13.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A. 黄酮醇B. 二氢黄酮C. 异黄酮D. 查耳酮E. 花色素14.不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D. 二氢黄酮醇E. 异黄酮15.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A. 黄酮B. 黄酮醇C. 异黄酮D. 查耳酮E. 二氢黄酮16.既有黄酮,又有木脂素结构的成分是()A. 槲皮素B.大豆素C. 橙皮苷D.水飞蓟素E.黄芩素17.黄酮苷的提取,除了采用碱提取酸沉淀法外,还可采用()A. 冷水浸取法B. 乙醇回流法C. 乙醚提取法D. 酸水提取法E.石油醚冷浸法18.用碱溶解酸沉淀法提取芸香苷,用石灰乳调pH应调至()A. pH6~7B. pH7~8 C .pH8~9D. pH9~10E. pH10以上19.黄芩苷是()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查耳酮E. 异黄酮20.槲皮素是()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查耳酮E. 异黄酮21.为保护黄酮母核中的邻二-酚羟基,提取时可加入()A. 石灰乳B. 硼砂C. 氢氧化钠D. 盐酸E. 氨水22.芸香糖是由()组成的双糖A. 两分子鼠李糖B. 两分子葡萄糖C. 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D.一分子鼠李糖 , 一分子果糖E. 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23.查耳酮与()互为异构体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异黄酮E. 黄烷醇24.可区别黄芩素与槲皮素的反应是()A. 盐酸-镁粉反应B. 锆-枸橼酸反应C.四氢硼钠(钾)反应D. 三氯化铝反应E. 以上都不是25. 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A. 黄酮显橙红色至紫红色B. 黄酮醇显紫红色C. 查耳酮显红色D. 异黄酮多为负反应E. 黄酮苷类与黄酮类基本相同26. 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 f值最大的是()A.山奈素B.槲皮素C.山奈素-3-O-葡萄糖苷D.山奈素-3-O-芸香糖苷E.山奈素-3-O-鼠李糖苷27.1H-NMR中,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类型主要是依据()A.B环H-3′的特征B.C环质子的特征C.A环H-5的特征D.A环H-7的特征E.B环H-2′和H-6′的特征28.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酸提碱沉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29.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A.5-OH黄酮B.黄酮醇C.7-OH黄酮D.4′-OH黄酮醇E.7,4′-二OH黄酮30. 聚酰胺色谱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以醇(由低到高浓度)洗脱,最先流出色谱柱的是()A.山奈素B.槲皮素C.芦丁D.杨梅素E.芹菜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有()()()()()A. 黄酮B. 二氢黄酮醇C. 查耳酮D. 黄烷醇E. 二氢黄酮2.影响聚酰胺吸附能力的因素有()()()()()A. 酚羟基的数目B. 酚羟基的位置C. 化合物类型D. 共轭双键数目E. 洗脱剂种类3.芸香苷具有的反应有()()()()()A. 盐酸-镁粉反应B. α-萘酚-浓硫酸反应C. 四氢硼钠反应D. 三氯化铝反应E. 锆-枸橼酸反应4.黄酮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 碱溶解酸沉淀法B. 乙醇提取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沸水提取法E. 酸提取碱沉淀法5.芸香苷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单糖有()()()()()A. 葡萄糖B. 甘露糖C. 果糖D .阿拉伯糖 E. 鼠李糖6.下列各化合物能利用其甲醇光谱区别的是()()()()()A.黄酮与黄酮醇B.黄酮与查耳酮C.黄酮醇-3-O-葡萄糖苷与黄酮醇-3-O-鼠李糖苷D.二氢黄酮与二氢黄酮醇E.芦丁与槲皮素7.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A.蒽醌B. 黄酮C.多糖D. 鞣质E. 皂苷二、名词解释1.黄酮类化合物2.碱提取酸沉淀法三、填空题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