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共39页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39
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美好人生——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小学好习惯教育活动材料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将会使人受益终身。
有人打比方说:好习惯好比存在银行里的死期存款,让你可以不断享受利息。
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欢迎,受人尊敬。
因此,对我校的基础教育来说,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我校十分注重在“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美好人生”的活动中开展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校在教育活动中的几点做法:一、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创新机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完善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德育工作的开展将流于形式。
为此,我校始终把建章立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狠抓制度落实。
我校建立了学校支部、政教处、少先队、班级管理立体化网络,并明确德育管理的任务要求,各负其责。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及少先队干部都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德育工作。
形成了校长宏观抓,政教主任直接抓,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具体抓、班主任老师时刻抓,少先队干部参与抓,家长配合抓的德育管理工作局面。
并建立德育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制定完善班主任和班集体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励机制,把德育工作考核的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之中。
二、抓好德育环境建设,构建内隐外扬的育人环境高雅的环境可以熏陶人、特定的环境可以教化人。
为了加强德育环境的建设,创设一个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我校主要抓了校园环境的“四化”、”一建设”,即: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和"教育阵地"的建设。
有“一廊”(画廊)、“四报”(墙报、板报、手抄报、校报)、“七室”(校史室、医务室、实验室、广播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阵地。
每天要求校园做到“九无”、“七有”,即室内外“无果皮纸屑、无痰迹、无污水,无脏物,无刻痕,无淫秽书画、无物品流传、无体罚学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师生犯罪”。
播种良好习惯收获成功人生刘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方校长也说过一句话“学生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一直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培养习惯”说起来不过四个字而已,真正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双创”活动,班级实施制度化管理,推出了“义工制度”“荣誉桌制度”、“我为他人写作业”……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非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感觉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加得手,学生行为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安静教室”是方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一种新理念:以往我们从不敢把学生单独放在教室里自习,老师就像警察一样监督学生,而今年方校长提倡让学生学会自律,让教室里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真正让教室“安静”下来,让学生达到自我管理。
下面我就围绕“创建安静教室”活动,谈一谈本学期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我的做法,简而言之就是“三有”谋宁静。
学生在自习课上拥“三有”,往往乐于做自己该做的事,教室容易宁静。
一、“有事做”——讲明道理,安排任务;开学初,我就利用班会课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自习课是不是课?自习课的教室内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怎样才能让自习课的课堂成为“安静、有效”的课堂?通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最后学生都能认识到,自习课也是一堂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课,自习课上学生可以自主思考问题,或写作业,或看书,但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不能打闹,以免影响别人学习,借此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律意识。
有了意识却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能够做到“安静、自律”。
其实,有些同学在自习课上“胡作非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而不是他们不想干。
当他们在自习课上无事可干的时候,当然会不安分起来。
所以,作为我们班主任一定要用一段时间来养成学生上自习课的良好习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
《播种习惯,收获人生》国旗下讲话稿-国旗下讲话稿-公文易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小时候学校老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科学家们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然,我们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的习惯复习旧课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预习新课可以大致了解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疑问有针对性的听课,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眼神与你们交流。
因此,每个人上课时都要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所以,我们上课时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主动参与、大胆发言。
3、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我们在听课或完成作业时,一定要独立思考,有问题尽量自己动脑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4、不懂要问的习惯在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的基础上,碰到实在不懂做的题目要敢于提问,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让问题“不过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时代是我们为以后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习惯养成阶段。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你将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
”而作为现在的小学生,从小过着舒适的生活。
虽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倒背如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挑食、浪费现象却屡见不鲜。
本学期学校在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可是做足了引导和教育功课。
“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所以文明用餐也是不容小觑的话题。
你能做到文明就餐吗?老师在这儿建议同学们用餐时应该注意用餐礼仪,我们不妨这样做:首先,集体进餐前应提前洗手做准备,排队有序进食堂,注意前后队伍不要拉得太开,也不要太拥挤。
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国旗下演讲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一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小时候学校老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科学家们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
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好习惯。
如上学不迟到,听到铃声马上进教室,是好习惯;到校后不在教室玩耍,拿出书本认真诵读,充分利用好课前十分钟,是好习惯;提高警惕,防御坏人,是好习惯;天气炎热,勤换衣服讲究卫生,是好习惯;随手扶一下倒地的椅子,礼貌待人,轻轻关门,捡起纸团是好习惯。
不随地吐痰,减少空气里细菌传播的机会;不闯红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不随地失垃圾,让环境更加美好,都是好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你将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好习惯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伴侣,它指引着我们前行,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一个人能否养成好习惯,直接关系到他的成长、发展以及未来的命运。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习惯是人的第二本天性,使人重复;习惯是人的第一本本能,使人形成。
”养成良好的早起习惯是在人生道路上播种的关键。
早起一个小时胜过其他时间,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希望的味道,一天的开始正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早起习惯有助于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增强体质和保养身心健康。
从对家人说上一句早安开始,到给自己的人生加上了期许和动力,良好的早起习惯使人精神抖擞,积极主动,为人生的道路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我们收获好人生的重要因素。
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检查身体状况等等,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好习惯。
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一个良好人生的基石,只有健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不给自己太多的压力等等。
这样的生活习惯可以让我们拥有充实而有质量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坚持读书的习惯是我们收获好人生的又一种播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
通过坚持读书,我们可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思想。
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增加见识,提高自身修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与书为友,与智慧为伴,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无惧风雨,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我们收获好人生的重要一环。
人的心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畏艰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乐观面对,总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反,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往往容易被困境所吞噬,放弃追求,错失良机。
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我们收获好人生的关键之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成好习惯,播撒种子,去收获一个理想的人生花园。
播种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日常行为规范是细节、是关键、是成就人生的基石。
我们作为小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象爱护我们这张脸一样去爱护我们这美丽的校园环境,不要乱扔果皮与纸屑,不要攀枝折花,每天都要精心地清扫、呵护它,把它当成我们的家。
我们作为小学生,一定要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好习惯。
因为它是友好的基石、团结的纽带。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酷暑寒。
”一句真心的问候,让人心情愉快,一句“对不起”很轻易地把矛盾解开,一句客气的请求让人欣然接受,我有礼貌,你讲文明,和谐校园处处飘着和谐之声。
我们作为小学生,一定要养成尊敬师长的好习惯,因为父母哺育我们成长,老师教育成材,是他们辛苦的付出,才会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它伟大无私的关爱,我们要用优异的成绩和知书达理的情怀回报他们,我们要在国旗下对他们说:“谢谢啦,你们的儿女不会让您失望,你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栋梁我们作为小学生,一定要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因为世界充满爱,因为世界需要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心灵高尚,我们身边的人有困难,我们要力所能及帮一把,祖国各地有难,我们要响应号召支援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培养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祖国明天更美好,祝愿我们的生活鲜花盛开。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我们生命的精彩。
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精彩人生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
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关系到他以后的人生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上课铃响了还若无其事,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没矩。
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改变一下角度,先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
(一)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
陶行知有一首教育儿童的小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
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摘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非常重要。
良好的习惯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个人素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要养成良好习惯,首先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逐步培养好习惯,比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努力,善待他人等。
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对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还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路径。
养成好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实践,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要想拥有好人生,就要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的梦想和目标。
养成好习惯不仅能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路径。
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和自我约束,才能获得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关键词】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关键词:习惯, 养成, 良好, 方法, 影响, 成长, 未来, 发展, 素质, 路径, 小事, 结论1. 引言1.1 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的命运和他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以及最终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的生活将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他的未来也将会更加光明。
习惯决定命运,意味着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并非偶然,而是由他日积月累的习惯所决定。
良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勤奋努力地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最终获得成功。
相反,不良的习惯则会让人陷入消极怠惰的状态,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失败和挫折。
要想改善自己的命运,就要从改变不良的习惯开始。
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靠坚定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但只要下定决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就一定能够收获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习惯决定命运,让我们努力养成好习惯,让我们的人生充满阳光与希望。
1.2 习惯是力量的源泉习惯是力量的源泉,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习惯对于个人成长和命运的重要性。
习惯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来源。
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高贵品质,而恶劣的习惯像杂草一样防碍了美德之花的成长,还会毒化我们的心灵。
很多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成绩是否优秀,对习惯不够重视,其实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学习生活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习惯从细节做起,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许晴成长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其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因为我工作比较忙,每天早出晚归;另一方面,培养好孩子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孩子一生的成长。
1.听的习惯我们在与孩子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给孩子树个好榜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声,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即时而细致的诊断和处理。
与此同时,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效仿您的言行。
詹姆斯鲍德温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是啊,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
真是应了有句话:“言传不如身教”。
2.说的习惯每次在送孩子的路上,我都与许晴或多或少地聊聊学校里的情况,一来听听孩子在校的表现,二来锻炼孩子的说话水平,为以后写作文奠定基础。
在每天晚上,我下班以后,总要和孩子聊聊天,听听孩子在校的收获,于此同时,即时捕捉到孩子内心的细微变化,给予关怀和指导,为孩子的成长导航。
3.读的习惯平时老师布置了读书的作业,我都让孩子大声地读出来,每次我都认真地看,细心地听。
并即时纠错。
4.写的习惯每次写字之前,我首先让孩子知道,字写漂亮了对她有什么好处。
其次是写字的习惯也很重要,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
莫忘三个一。
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
久而久之养成了思想能够集中的好习惯。
本学期在老师的注重下,在老师的鼓励下,许晴不但仅养成了好的习惯,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其实,我做的是微乎其微,因为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无论品质的形成,还是成绩的取得,真的离不开老师付出的心血。
作为家长,让我们与学校共同用爱心,责任心,悉心的呵护孩子们,让我们尽我们所有的智慧和知识齐心协力,从纠正孩子细小的习惯开始做起,从注重孩子的言行举止做起,从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
播种良好习惯收获精彩人生现代教育家关鸿羽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
培养学生好的学习语文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小学,再小学最佳时期是低年级。
怎样在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习惯下面谈一些我自己的见解。
做好低段语文教学首先必须拥有两个条件:1、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教学方法。
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而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途径。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乐学、爱学的根源在教师,所以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激情投入,以情激趣。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和参与者,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年轻的心态,要带着饱满的激情走进课堂,因为情感是一切兴趣的源泉,教师要用自己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走进课堂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无论自己高兴还是难受尽量要带着微笑、带着童心,走近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改变观念学会蹲下心灵和孩子们对话,要学会换位。
课堂上老师要始终像一个兴致勃勃的大孩子,带领学生学习、游戏、收获。
怎样上一节常态下的语文精读课:课前:注重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汇报的习惯。
一堂精读课基本上是由七个环节组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上的导语设计一定要出新、出奇、出巧,因为导语可以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关键。
(1)意境感染。
例:六年的《灯光》一年级的《美丽的丹顶鹤》。
(2)名言警句。
例:二年级《徐悲鸿画马》、《血染的实验报告》。
(3)故事。
例:《皇帝的新装》。
(4)问题设疑。
例:《春雨的颜色》。
(5)妙用笑话。
《怎样查字典》。
(6)巧用媒介。
例:(詹天佑)(7)歌谣谜语。
二、板书、课题(读题、解题、设问题)设问题能统领全篇的问题三、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