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5个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益生菌繁殖条件1. 益生菌繁殖得有合适的温度呀,就像我们人一样,太冷或太热都会不舒服,对吧?比如酸奶中的益生菌,要是温度不合适,它们咋能好好繁殖呢!2. 水分也是很重要的呢,益生菌没有足够的水可不行!这就好比花儿没有水怎么能开得艳呢,你说是不是?像泡菜里的益生菌就需要一定的水分环境。
3. 酸碱度得适宜呀,益生菌可挑了呢!这不就跟我们找舒服的环境一样嘛。
比如在某些发酵食品中,酸碱度合适了益生菌才能大量繁殖呀。
4. 营养物质不能少呀,益生菌也要“吃饭”长大呀!这就像宝宝得有足够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对吧?像一些益生菌补充剂里就有它们需要的营养呢。
5. 氧气也有讲究哦,有些益生菌喜欢有氧环境,有些却不喜欢呢,多神奇呀!就像有的人爱热闹,有的人爱安静一样。
比如双歧杆菌有的就不喜欢氧气。
6. 益生菌还需要时间来繁殖呀,急不得的!就像我们成长需要时间一样,不能一下子就长大啦。
制作面包时用到的益生菌就需要时间慢慢繁殖发挥作用呢。
7. 稳定的环境也很关键呀,不能老是变来变去的,益生菌可不喜欢!这就像我们希望有个安稳的家一样。
在一些益生菌制剂中,稳定的环境能让它们好好繁殖。
8. 益生菌之间也得和谐相处呀,不然怎么繁殖得好呢?这就像一个团队,大家要相互配合才行呀。
在肠道里,不同的益生菌就得和谐共处呢。
9. 合适的容器也有影响哦,这就好比我们住的房子,得舒服才行。
像培养益生菌的器皿如果不合适,也会影响它们繁殖呢。
10. 益生菌的繁殖条件真的好多呀,但只要满足了,它们就能好好繁殖啦!就像我们只要努力满足各种条件,就能实现梦想一样。
想想我们喝的益生菌饮料,不就是满足了条件才有的嘛。
我觉得了解益生菌繁殖条件真的很重要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益生菌来为我们的健康服务呀!。
一种土壤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的主要指标一、概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益生菌作为一种对土壤有益的微生物,在土壤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对土壤中益生菌的筛选和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土壤益生菌的筛选指标1. 抗胁迫能力益生菌在土壤中需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对各种环境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如耐盐、耐酸碱等能力。
这些能力是益生菌生存于土壤中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在土壤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 促生作用益生菌在土壤中应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益生菌的促生作用是其在土壤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3. 有机物降解能力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物质,益生菌应具有一定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可以分解部分有机物,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益生菌的有机物降解能力也是其在土壤中的重要功能之一。
三、土壤益生菌的鉴定指标1. 生理特性益生菌在土壤中应具有一定的生理特性,包括产酸能力、产氨能力、产胺能力等,这些生理特性是益生菌在土壤中生存和发挥作用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益生菌的生理特性进行鉴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益生菌在土壤中的作用机制。
2. 分子特性益生菌的分子特性也是其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益生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益生菌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地位,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益生菌。
3. 生态特性益生菌在土壤中的生态环境是其生存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对益生菌的生态特性进行鉴定也是很重要的。
包括益生菌的耐受性、竞争能力等生态特性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行鉴定。
四、结论土壤中益生菌的筛选和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只有通过完善的筛选和鉴定体系,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土壤益生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于土壤益生菌的筛选和鉴定有所帮助,也希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指南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具有多种益处,包括促进消化系统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为了研究和培养这种有益菌株,科研人员和生物学爱好者需要使用适合的培养基来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双歧杆菌培养基配方指南,帮助您准备一个高效可靠的培养基。
1. 基础成分双歧杆菌的培养基需要提供适当的碳源、氮源、矿质盐和水。
通常使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麦芽糊精或葡萄糖酸钠。
氮源可以选择氨基酸、肽类物质或氨基氮盐。
矿质盐的配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但常用的矿质盐包括钠盐、钾盐、镁盐、钙盐和磷酸盐等。
2. 确保酸碱平衡双歧杆菌是厌氧菌,所以需要提供适当的酸碱平衡来维持其生长和代谢活性。
培养基中的缓冲剂可以帮助维持适当的pH范围。
常用的缓冲剂包括磷酸盐缓冲液、琼脂和琼胶。
选择适当的缓冲剂可以根据所培养的特定双歧杆菌株的酸碱敏感性来确定。
3. 添加生长因子为了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中可以添加一些生长因子。
双歧杆菌属可以从酵母粉中获取一些必需的因子,包括维生素和氨基酸。
培养基中还可以添加其他辅助成分,如胆汁盐、胆酸和胆固醇等。
4. 厌氧条件双歧杆菌通常为厌氧菌,因此在培养双歧杆菌时,必须提供合适的厌氧环境。
使用密封的培养瓶或培养皿,并排除空气,可以帮助维持厌氧条件。
可以选择将培养基中的氧气替换为其他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以模拟自然肠道环境。
5. 培养条件双歧杆菌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生长最佳。
一般来说,温度在35-37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菌株和实验的需求进行确定。
总结回顾:双歧杆菌的培养基配方是实现菌株的成功繁殖和研究的重要因素。
一个高效可靠的培养基需要提供适当的碳源、氮源、矿质盐和水,并确保酸碱平衡。
添加生长因子和辅助成分可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另外,为了维持适当的生长环境,必须提供厌氧条件,并遵循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您将能够准备一个适合双歧杆菌研究的优质培养基。
惠民生物EM菌种是复合型、浓缩型菌种,每克含活菌200亿,有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菌群及复合酶配置而成。
本菌种为通用性菌种,不能直接使用,需配置成菌液才能使用;[产品名称]惠民生物EM菌种[主要成分]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产品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状固体[执行标准]G/GY003—2009[批准文号]饲添(2009)010017[许可证号]饲添字(2009)1017[功能作用]:1、调节动物肠胃平衡,促进营养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2、提高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量,改善畜产品品质。
3、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及整齐度。
4、提高机体抗应能力,降低因转群、疫苗接种、气温剧变等造成的生产损失。
5、发酵粗饲料及饼粕和糟渣类原料,降低毒素含量,降低成本,改善适应性。
6、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15%饲料7、适用于家畜、家禽及昆虫类养殖领域,包括猪、牛、羊、马、兔、狗、狐、貂、鸡、鸭、鹅、鹌鹑、鸽子、蚯蚓、蚕、蝇蛆等养殖领域。
8、提高动物肉的品质,动物在垫料上,显得十分舒适,活动量较大。
生长发育健康,几乎没有疾病发生,几乎不用抗生药物,提高动物肉的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肉类。
9、用于种植业:发酵动物粪便、秸秆、废弃物做有机肥料。
10、用水产养殖行业:改善水质,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
[适用范围]:1、适用于制作发酵床的垫料(也可以用来饲养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
2、适用于家畜、家禽及虫类养殖领域,包括猪、牛、羊、马、兔、狗、狐、貂、鸡、鸭、鹅、鹌鹑、鸽子蚯蚓、蜜蜂、蚕、蝴蝶及蝇等养殖领域。
3、适用于水产养殖品种均适用,如鱼、鳗、鳖、蟹、蛙、虾、鳝、蚌等以及海产养殖。
益生菌选择的标准
挑选益生菌的时候要做到:
一、不一样的年龄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相同,且不一样的年龄时段的身体健康情况也不一样,所以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益生菌;
二、尽量选购健康可靠,活性性能比较高,而且还通过临床证明的产品;
三、活菌数量越多越好,购买时一定选择标有菌株的益生菌;
四、是我国婴幼儿及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规定,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10^6CFU/mL(g)。
一般建议食用的活菌数量需达到10^8~10^11CFU/d;
五、“活”的益生菌才有用,这跟它的包装、工艺、保质期都有关系,最好选择独立分装,冷冻干燥或包埋技术,活菌容易存活;
六、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乳果糖等,如果有益生元能进一步增大益生菌的作用效果。
益生菌的储藏条件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品或者口服益生菌制剂来摄入益生菌。
但是,益生菌的储藏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益生菌的活性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益生菌的储藏条件和注意事项。
一、储藏温度益生菌的储藏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益生菌适合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益生菌的生长和存活。
因此,在储藏益生菌时,应该选择温度适宜、稳定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中。
一般来说,室温(20℃~25℃)是比较适宜的储藏温度。
二、储藏湿度益生菌的储藏湿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益生菌失活或者变质,过低的湿度则会使益生菌失去活性。
因此,在储藏益生菌时,应该选择相对湿度适宜的地方。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三、储藏时间益生菌的储藏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
长时间的储藏会导致益生菌失活或者变质,影响益生菌的效果。
因此,在储藏益生菌时,应该注意保持新鲜度,尽快食用或者使用。
一般来说,开封后的益生菌制剂应该在一周内食用完毕,未开封的益生菌制剂则应该在保质期内使用。
四、储藏容器益生菌的储藏容器也是需要注意的。
储藏容器应该具有密封性和防潮性,可以有效地保持益生菌的新鲜度和活性。
一般来说,玻璃瓶、塑料瓶和铝箔袋等密封性好、防潮性好的容器都可以用来储藏益生菌。
五、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会导致益生菌失活或者变质,因此应该避免阳光直射。
2.避免高温烹饪:高温烹饪会破坏益生菌的活性,因此应该避免高温烹饪。
3.避免与抗生素一起使用:抗生素会杀死益生菌,因此应该避免与抗生素一起使用。
4.注意保质期:在购买益生菌制剂时,应该注意保质期,选择新鲜的产品。
总之,益生菌的储藏条件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关系到益生菌的活性和效果。
养殖户自己如何扩培益生菌该怎么操作1.选取合适的培养基:益生菌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养分。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牛奶、葡萄糖、酵母粉等。
根据需要培养的益生菌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2.消毒培养容器:使用经过高温高压消毒的培养器皿,如试管、培养皿等。
消毒的目的是防止杂菌的污染。
3.准备培养基:根据所选取的培养基的配方,按照比例将培养基原料和适量的水混合,并加热至沸腾。
待培养基冷却至适宜的温度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4.接种益生菌:在无菌条件下,将所需益生菌菌种加入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无菌吸管或移液器将益生菌转接到培养基中。
5.培养菌液:将接种好的菌种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将培养容器密封,避免细菌的外界污染。
可以选择静态培养或摇床培养,具体操作根据益生菌的生长需求进行。
6.控制培养条件:不同益生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等条件。
根据不同菌种的要求进行调整。
7.观察菌液的发展:培养过程中,观察菌液的生长情况。
注意观察菌落的色泽、数量和形状等指标。
如果菌落生长繁盛,形成菌体较多,说明益生菌的发展良好。
8.收获益生菌:根据菌液的需要,可以选择在菌液发酵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收获。
收获益生菌的方法可以采用离心、过滤或其他分离技术。
9.存储益生菌:将所收获的益生菌进行存储,以备后续使用。
可以选择冷藏或冷冻的方式进行存储,并在存储过程中避免细菌的污染。
10.清洗和消毒设备:在完成益生菌的培养后,彻底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培养器皿和实验设备,以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
总之,养殖户自己扩培益生菌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合理选择培养基、控制适宜的培养条件等。
通过仔细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得到预期的益生菌。
衡量人体有益菌的标准
衡量人体有益菌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菌株活性:益生菌的活性是关键,只有活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要确保活菌的数量足够且活性高。
2. 种类: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不同。
选择适合自己的益生菌种类是衡量标准之一,例如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等对改善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3. 数量:益生菌的数量也是衡量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益生菌数量越多,其对人体的益处也越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数量并非越多越好,适量即可。
4. 安全性:益生菌必须是安全的,才能保证长期服用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选择经过严格安全性测试的益生菌品牌是保障安全性的关键。
5. 功效性:益生菌的功效性也是衡量标准之一。
选择具有明确功效性的益生菌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体的需求。
总之,选择符合以上标准的益生菌产品,能够更好地保证人体健康。
同时,在使用益生菌产品时,还需注意适量、安全、持续等原则,以充分发挥其益处。
益生菌吃不对等于白吃——三个关口要知道□丁香提到益生菌,家长们都不陌生。
宝宝肠道中本来就有益生菌,但是当宝宝出现一些特定疾病时,肠道中的菌群结构就会失调,这时给宝宝合理添加一些益生菌,确实能起到治疗作用。
但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想让益生菌发挥作用,并不是吃下去就行了。
而是吃下去的益生菌要闯关,只有顺利通关,才能帮助宝宝治疗疾病。
如果有一关没通过,那益生菌就白吃了。
第一关:存储很多益生菌在第一关就死了,因为益生菌很容易被“放”死。
作为一种活性物质,益生菌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且经不起折腾,温度高了低了、湿度大了小了,都会影响其活性。
如果随手将益生菌放进小药箱,等想起来吃的时候再吃,益生菌很可能早就一命呜呼了。
那么,怎么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呢?在药品加工阶段,根据不同菌种的稳定性,益生菌有些被加工成冻干粉,有些被加工成液体,这样做都是为了保持其活性。
出厂后,就看存储和运输条件了,有些要冷链运输,有些要避光保存,否则活性就会降低。
目前,常用的益生菌药品有片剂、滴剂、胶囊、粉剂,不同剂型的储存方式不同。
片剂和粉剂,需阴凉、干燥、密封、避光保存:片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需2℃~8℃低温、避光保存;粉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需25℃以下、避光、干燥、密封保存。
滴剂和胶囊,通常需4℃~10℃冷藏保存:滴剂开封后需2℃~8℃冷藏保存,且在两个月内服用完毕;胶囊需2℃~8℃冷藏保存。
第二关:吃法如果吃法错误,也很容易让益生菌失去活性。
1.水温不要超过40℃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喝凉的不舒服,便用热水冲泡益生菌。
这是错误的。
益生菌需要用40℃以下的温水或牛奶冲服,温度过高,会烫死益生菌。
怎么判断水温是否合适呢?可以在手腕处滴两滴试试,温热、无烫感即可。
夏天,用常温凉白开冲调就行。
2.现冲现服冲调好的益生菌,宝宝没有及时喝,那么等他想喝时再喝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
益生菌冲调后建议马上服用,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降低益生菌的活性。
详解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微生态制剂或活菌制剂。
指有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其可通过进入并定植于宿主的消化道,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调节宿生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宿主的健康。
益生菌对宿主的作用属于生物修复的范畴,因此,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对宿主无害;(2)被宿主摄入后,可定植于消化道内并发挥作用;(3)在人工感染的实验中,必须能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1益生菌的作用机理1、分泌作用:通过分泌细菌素、胞外酶等物质,抑制或杀灭有害细菌。
2、竞争作用:通过分泌抑制性物质,竞争营养物质,竞争宿主的定植位点或通过竞争排斥的原理,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3、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通过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激活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宿主的免疫能力。
4、净化改良水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分解和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2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
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外界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益生菌常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进行实际应用,根据菌种不同来区分,常用的益生菌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蛭弧菌、硝化细菌等。
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性的光能异养菌。
在光照条件下,光合细菌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增加水体溶氧,还能利用水环境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合成有机氮化物,净化水质;在缺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对硫化氢、酸性物质等均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现在市场上的酸奶产品几乎都把富含益生菌作为一个产品亮点,因为每个消费者都知道益生菌有很多好处,最简单的就是“让肠道做运动”,例如某产品广告中的肚皮舞。
虽然益生菌的宣传铺天盖地,但大多数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识模糊不清,目前在该领域公认的定义是:“能够定殖于宿主某一部位并发挥有益宿主健康作用的微生物”。
对于酸奶中的益生菌而言,“宿主某一部位”就是我们的消化道,尤其是小肠中后部和大肠。
“定殖”中的“定”即这些益生菌必须能够相当牢固地粘附在肠壁上,不会随着食物的运动和肠道蠕动被逐步排出体外,“殖”就是繁殖,益生菌必须能够适应肠道环境,不断繁殖,使自身保持一定数量。
对益生菌定义有所了解后,我们来看看酸奶中的微生物,哪些才是真正的益生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酸奶和酸乳饮料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以上几种微生物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是益生菌,后四种属于益生菌。
下面来详细分析一下。
1.益生菌的基本条件是能够粘附在肠壁中:微生物菌体对肠壁的粘附,主要通过细胞壁表面的某些蛋白质来实现,例如很多乳杆菌细胞壁表面都有粘液粘附蛋白(mucus-binding protein,MUB)、纤连蛋白粘附蛋白(fibronectin-binding protein)、表面的S层蛋白(S-layer)等粘附因子。
但对于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来说,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表面蛋白很多都丢失或丧失了功能,对肠道的粘附能力很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牢固地粘附在肠道中。
2.益生菌必须能够到达肠道定殖部位:当我们喝下一份酸奶时,酸奶中的微生物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胃酸,胃液的pH在1-3左右,对嗜热链球菌来说,酸性过强,相当一部分嗜热链球菌在胃中就死亡了。
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双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它在人体肠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了解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对于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双歧杆菌的结构特点双歧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杆状细菌,其细胞长度通常为1-5微米,宽度为0.2-0.4微米。
双歧杆菌的细胞壁由厚约1个纳米的肽聚糖层和较薄的脂多糖层组成。
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大小通常为2-6 Mb,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编码蛋白质和其他功能的基因。
二、双歧杆菌的形态分类根据其形态特征,双歧杆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短杆状双歧杆菌(Bacillus brevis):这种类型的双歧杆菌通常长度为1-3微米,直径为0.2-0.4微米。
它们的细胞壁较厚,通常含有大量的肽聚糖和脂多糖。
短杆状双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食品等环境中。
2. 长杆状双歧杆菌(Bacillus longum):这种类型的双歧杆菌通常长度为5-15微米,直径为0.4-1微米。
它们的细胞壁较薄,通常只含有少量的肽聚糖和脂多糖。
长杆状双歧杆菌也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细菌,包括土壤、水体、食品等环境中。
3. 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这种类型的双歧杆菌属于真菌门下的一类细菌,与双歧杆菌不同。
分枝杆菌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会形成分枝结构。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水体、动物和人体内等环境中。
三、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双歧杆菌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微生物,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繁殖。
一般来说,双歧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7°C,pH值为6.8-7.5之间。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双歧杆菌可以快速繁殖并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如乳酸、醋酸等。
双歧杆菌还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来源,如葡萄糖、乳糖等。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双歧杆菌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益生菌功效及活性的研究分析作者:钟鸣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研究生学号:5050809428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习惯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肠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而肠道健康与人体的其他方面健康息息相关,被认为是“万病之源”。
因此,身体健康应从肠道健康开始。
益生菌是肠道健康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本文将以益生菌为对象,在归纳总结其定义、分类、健康功效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重要就益生菌制品的活性指标,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以及目前对提高益生菌活菌数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介绍。
1 益生菌及其功效1.1 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Probiotics)是利用动物体内正常的有益微生物,通过鉴定、筛选、培养及干燥等系列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其定义有很多,其中较为广泛承认的是Fuller(1989)的定义,即:益生菌是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有益于宿主健康的额外补充的活性微生物[1]。
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将益生菌定义为: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2]。
可见,益生菌是对人体具有健康促进作用,可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的活性微生物制品。
作为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宿主有益。
2)无毒性作用,无致病作用。
3)能在动物消化道存活。
4)能适应胃酸和胆盐。
5)能在消化道表面定植。
6)能产生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
7)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能保持活性。
8)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 [3]。
1.2 益生菌的分类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内正常生理性菌和非肠道菌。
目前,常用的益生菌菌种有:双歧杆菌、乳酸菌和某些链球菌。
其中,双歧杆菌主要有青春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岐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等;乳酸杆菌主要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胚芽乳杆菌、短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等。
链球菌主要有粪链球菌、乳链球菌、嗜热唾液链球菌和乙酸乳酸双链球菌。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6,201130科技动态不同好氧特性益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增殖吴红照1 范小燕1 周海丽21.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河南省鄢陵县畜牧局收稿日期:2011 - 02 - 18畜牧业生产中多利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但随着抗生素的环境污染、药物残留及带来的食品安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许多国家的限制,抗生素的替代品研究势在必行。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但是微生态制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试验研究了3种常见的益生菌——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为益生菌在动物体内无氧状态下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微生物OD 值是反应菌体生长状态的一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益生菌的增殖,因此,试验采用检测OD 值来作为衡量微生物增殖情况的判断指标。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均由浙江惠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保存。
1.1.2 培养基液体细菌培养基(LB):蛋白胨20 g、酵母粉10 g、氯化钠20 g、水2 000 mL、115 ℃和20 min 灭菌备用。
营养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 g、氯化钠0.5 g、牛肉膏0.3 g、琼脂2 g、水100 mL、115 ℃和20 min 灭菌备用。
强化梭菌培养基(RCM):胰蛋白胨1 %、酵母粉0.3 %、牛肉浸粉1 %、葡萄糖0.5 %、可溶性淀粉0.1 %、氯化钠0.5 %、无水乙酸钠0.3 %、半胱氨酸盐0.05 %、pH 7.5、水1 000 mL、115 ℃和20 min 灭菌备用。
1.1.3 仪器超净工作台、摇床、高压灭菌锅、厌氧培养箱、微量移液枪、试管、三角瓶和培养皿等。
1.2 试验方法1.2.1 菌种活化及杂菌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活化:将冻干管菌种分别转接至装有LB 液体培养基试管中,置37 ℃培养18 h 后,按1 %的接种量转接至装有LB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7 ℃培养12 h 后,取菌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37 ℃静止培养24 h,观察有无杂菌污染。
简述益生菌的生产工艺
益生菌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菌种培养:选择高活性的益生菌菌种,通常是乳酸菌、酵母菌或双歧杆菌等。
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培养菌种以增加其数量和活性。
2.发酵:将培养出的菌种转移到发酵设备中,添加适量的培养基,并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
在发酵过程中,益生菌会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3.产品提取和分离: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含有益生菌的浆液。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将益生菌从浆液中提取和分离出来。
4.产品加工:将提取和分离出的益生菌进行加工,通常是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或浓缩等方式,将益生菌制成粉剂、胶囊、饮料或乳制品等形式,以增加其稳定性和便于服用。
5.质量控制:对加工后的益生菌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包括活菌数、菌群组成、污染物检测等,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包装和存储:将质检合格的益生菌产品进行包装和标签,通常是使用密封的容
器和防潮包装材料,以防止湿气、光照和氧气对益生菌的影响。
然后将产品存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保持菌种的活性和产品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益生菌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和工艺参数,以确保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不同种类的益生菌可能具有不同的培养和加工要求,因此生产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
龙源期刊网
益生菌的5个条件
作者:宋颖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11期
在超市,我们可以看到益生菌酸奶、乳酸菌饮料、活力C饮料、益生元等,这些乳制品都宣称可以调节肠道健康。
这些五花八门的概念把我们弄得晕头晕脑,它们都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益生菌、乳酸菌、活力C、益生元这几个名词。
益生菌,它不是一种菌,它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益生菌定植于人体的肠道,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帮助营养物质吸收、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等作用。
乳酸菌属于益生菌,它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生长的细菌。
在食品发酵过程将原料中的糖转变为乳酸的细菌。
乳酸菌广泛的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肠道乳酸菌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抑制病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改善血脂、抗高血压等作用。
活力C菌,也是益生菌的一种,它来自丹麦,全称叫做LCP-37,是活性干酪乳杆菌的一种。
促进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及通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益生元与益生菌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区别甚远。
益生元被称为益生菌的食物,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强其活性,从而达到改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让消费者头晕的名词确实都与肠道有关系。
是不是我们选择了含有这些名字的产品就可以改善肠道健康呢?其实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的定义可知,只有摄入足够量的活菌,益生菌才对宿主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并且益生菌要符合5个条件:
1.益生菌必须具有存活能力,且能大规模生产。
2.益生菌在使用和储藏期间,应保持存活状态和稳定。
3.益生菌应能保持在肠道生态环境系统中存活。
4.益生菌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