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肾后性氮质血症鉴别 有尿路梗阻的病因 梗阻解除后好转 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改变
与其他肾性AKI鉴别 肾活检是鉴别诊断金标准
31
内容提要
概述与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32
治疗与预后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 早期预防
40
治疗与预后
AKI预后与病因及并发症严重程度有关
肾前性:肾功能多恢复,死亡率小于10% 肾后性:肾功能多恢复 肾性:
无并发症:死亡率10%~30% 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率30%~80% 部分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CKD患者:加快进入终末期肾病
41
43 42
尿渗透压(mOsm/kg.H2O) 血尿素氮/血肌酐 尿肌酐/血肌酐
尿钠浓度(mmol/L) 肾衰指数(mmol/L) 钠排泄分数(%)
肾前性 透明管型
>1.020 >500 >20 >40 <20 <1 <1
ATN 棕色颗粒管型
<1.010 <350
<10~15 <20 >40 >1 >1
30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血压下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ADS、ADH↑
肾血流 量减少
GFR↓
尿量↓,尿钠↓,尿比重↑
10
发病机制
肾性AKI 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最为常见 ATN发病机制
肾小管因素 血管因素 炎症因子的参与
4 3
概述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由多种病 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