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软骨和骨 (1)
- 格式:doc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8
第4章软骨和骨一、选择题(一)A型题1.成骨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 细胞呈矮柱状或立方形B. 细胞核大,核仁明显C. 胞质嗜酸性D. 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E. 相邻细胞之间可形成缝隙连接2.有关破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哪一点是错误的?A. 细胞大,胞质嗜酸性B. 含有一个巨大的细胞核C. 胞质含许多溶酶体和吞噬泡D. 接触骨基质的细胞表面有皱褶缘E. 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长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初级骨化中心的出现B. 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C. 骨领的出现D. 骨膜内成骨细胞的成骨E. 骺板软骨的不断生长和骨化4.软骨囊是指A. 软骨表面的疏松结缔组织B. 软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C. 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D. 软骨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E. 软骨细胞所在的空腔5.H-E染色的透明软骨切片中看不到纤维的原因是A. 软骨组织不含纤维B. 纤维在H-E染色中不着色C. 纤维平行排列D. 纤维密集排列E. 纤维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6.相邻骨细胞突起间有A. 桥粒B. 半桥粒C. 缝隙连接D. 中间连接E. 紧密连接7.骨陷窝和骨小管内除含骨细胞及其突起外还有A. 毛细血管B. 毛细淋巴管C. 神经末梢D. 组织液E. 结缔组织8.长骨骨干内的血管穿行于A. 穿通管和中央管B. 中央管和骨陷窝C. 骨陷窝和骨小管D. 穿通管和骨陷窝E. 中央管和骨小管9.分泌类骨质的细胞是A. 间充质细胞B. 骨原细胞C. 成骨细胞D. 破骨细胞E. 软骨细胞10.骨板的组成主要是A. 平行排列的细胞B. 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C. 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D. 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E. 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细胞11.与透明软骨比较,纤维软骨的主要特征是A. 软骨基质较多B. 基质中含大量胶原纤维束C. 无同源细胞群D. 软骨陷窝不明显E. 无软骨囊12.弹性软骨见于A. 关节盘B. 椎间盘C. 耳廓D. 气管E. 关节软骨13.软骨分类的依据是A. 软骨细胞的数量B. 软骨细胞的形态C. 软骨基质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D. 软骨基质中纤维的种类和数量E. 软骨的功能14.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相同点是A. 细胞位于陷窝内B. 细胞周围的基质形成嗜碱性的囊C. 细胞有长的突起D. 有同源细胞群E. 含有血管15.与软骨组织的营养有关的结构是A. 陷窝和小管系统B. 丰富的毛细血管C. 淋巴管D. 营养血管E. 富含水分的软骨基质(二)B型题A. 内环骨板B. 外环骨板C. 骨单位D. 间骨板E. 粘合线16.含骨盐多而胶原纤维较少的骨基质17.由中央管及其周围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18.长骨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19.除骨陷窝及骨小管外,无其他管道通过20.较整齐地环绕于骨干外侧,骨板层数较多A. 骨陷窝B. 软骨囊C. 软骨陷窝D. 骨小管E. 穿通管21.含有小血管和神经22.含有骨细胞的突起23.含有骨细胞的胞体24.含有软骨细胞25.含有硫酸软骨素和纤维A. 软骨贮备区B. 软骨增生区C. 软骨钙化区D. 成骨区E. 骨领26.软骨细胞纵向成行排列27.软骨细胞小而分散存在28.软骨细胞肥大、退化、死亡29.软骨雏形中段周围部的原始骨组织30.H-E染色可见中央染成蓝色、表面染成红色的过渡型骨小梁A. 骨原细胞B. 成骨细胞C. 破骨细胞D. 软骨细胞E. 骨细胞31.为间充质分化的一种原始细胞,可增生分化最终形成骨和软骨32.位于骨组织表面的细胞,产生骨的有机基质和纤维,并促进骨的钙化33.存在于骨组织表面的多核巨细胞34.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位于骨陷窝内(三)X型题35.软骨组织与固有结缔组织的不同在于A. 软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B. 软骨组织的细胞只有软骨细胞C. 软骨基质呈固态D. 软骨组织内无血管和神经E. 软骨组织只含胶原纤维36.骺板软骨A. 是纤维软骨B. 位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之间C. 在机体发育期,其软骨细胞不断增殖D. 是长骨增长的结构基础E. 青春期之后软骨钙化为骺线37.骨组织十分坚硬的原因包括A. 基质内含大量骨盐B. 羟磷灰石结晶与胶原原纤维紧密结合C. 胶原纤维排列成层,相邻两层相互垂直D. 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E. 骨细胞与羟磷灰石结晶紧密结合38.骨原细胞可直接分化为A. 成骨细胞B. 骨细胞C. 成软骨细胞D. 软骨细胞E. 破骨细胞39.影响骨生长的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B. 激素C. 维生素D. 营养E. 细胞外钙40.3种软骨组织的共同点是A. 有软骨囊B. 纤维相互平行或交织排列C. 有少量毛细血管D. 有同源细胞群E. 软骨细胞可分裂增生41.关于透明软骨的软骨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 均位于软骨陷窝内B. 近软骨膜的细胞体积小,单个分布C. 中央部的细胞体积大,同源细胞群明显D. 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E. 主要以糖酵解方式获得能量42.能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有A. 骨原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骨细胞E. 软骨细胞43.关于骨单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筒状结构B. 平行于长骨长轴C. 中央管内的血管和神经伸入骨小管内D. 越成熟的骨单位,其中央管越大E. 被吸收后的残余部分改称间骨板44.骨发生过程中A. 骨原细胞不断增殖分化B. 成骨细胞不断分泌类骨质C. 骨细胞不断增殖D. 破骨细胞不断溶解骨质E. 血管向骨内生长二、名词解释1.同源细胞群2.骨小梁3.哈弗系统4.骨板5.骨原细胞6.软骨内成骨7.骨领三、问答题1.试比较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组织结构异同。
组织学与胚胎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B )A. 大分子B. 细胞C. 组织D.器官E.亚细胞2、细胞外基质产生于( B )A.器官B.细胞C.组织D.系统E.大分子3、最常用的光镜制片技术是( B )A.冰冻切片术B.石蜡切片术C.涂片术D.铺片术E.火棉胶包埋4、光镜的最大分辨率是( B )A.0.2mmB.0.2umC.0.2nmD.0.3nmE.以上都不对5、关于组织的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C )A.细胞+纤维B.细胞+基质C.细胞+细胞外基质D. 细胞E.以上都不对6、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 )A.HE染色B.硝酸银染色C.铁苏木素染色D.瑞特染色E.重金属染色7、电镜的最大分辨率是( C )A.0.2mmB.0.2umC.0.2nmD.0.3um D.以上都不对HE染色中核染为( A )A.蓝紫色B.粉红色C.橘红色D.黄绿色E.黄色9、HE染色中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染成( B )A.蓝紫色B.粉红色C.橘红色D.黄绿色E.黄色10、研究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用( A )A.透射电镜B.扫描电镜C.荧光显微镜D.相差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11、研究细胞表面结构用( B )A.透射电镜B.扫描电镜C.荧光显微镜D.相差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二、多项选择题1、细胞的组成成分是( ABC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外基质2、组织学的研究水平包括( ABCD )A.分子B.亚细胞C.细胞D.组织3、能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的是( ACD )A.细胞质内的核糖体B.高尔基复合体C.细胞核D.粗面内质网4、以下属于基本组织的是(ACD)A.血液B.血管C.固有结缔组织D.上皮组织三、判断题1、研究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用应选用相差显微镜。
(×)2、电镜的最大分辨率是0.2um 。
(×)3、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
(√)4、最常用的组织切片制备方法为石蜡切片。
绪论1.名词解释:组织学: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科学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及相关的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管状性器官:有管腔,管壁的结构有层次实质性器官:无管腔,其中起主要功能的细胞部分称实质部分,而起支持、连接、营养等功能的则称为间质部分。
2.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各包括哪些?组织学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胚胎学研究内容包括胚前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
4.组织学上常用的染色反应有哪些?1)HE染色:碱性染料苏木素可使酸性物质呈现蓝色,酸性染料伊红可使碱性染料呈现粉红色。
2)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碱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粉红色。
3)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酸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蓝色。
4)嗜中性:若与嗜酸性、嗜碱性两种燃料的亲和性都不强,则称为嗜中性,结果不呈色或呈极浅的粉红色。
5)异染性:有些成分染色时,会出现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
6)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在反应中产生紫红色的颗粒,沉淀在糖原、黏多糖、糖蛋白存在的部分。
7)瑞特和吉姆萨染色:染液中含有亚甲蓝、伊红、天青等染料,能很好的显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并使白细胞中的特殊颗粒分别呈现不同颜色。
8)镀银染色:染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切片浸渍后,银离子还原成黑色颗粒沉淀而显示神经成分。
第一章细胞1.名词解释:细胞膜与单位膜:单位膜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表面各厚2nm的蛋白质组成“两暗加一明”构成。
细胞膜是由流动的脂质双层和镶嵌在其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的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染色体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包装成的棒状结构。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染色质纤维处于伸展状态,呈疏松的环状,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大多位于核中央,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分。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第3章结缔组织第4章软骨和骨第5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第6章肌组织第7章神经组织第9章循环系统第10章免疫系统第11章皮肤第12章内分泌系统第13章消化管第14章消化腺第15章呼吸系统第16章泌尿系统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20章胚胎学总论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 HE染色:利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方法。
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4. 原位杂交技术:利用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针)与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待测DNA或RNA互补配对,结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待测核酸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
5.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部分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常呈嗜酸性。
6.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细胞核、核糖体等常呈嗜碱性。
第2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镜下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为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等处。
3. 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4.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状,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分布由6个亚单位并合组成的连接小体,相邻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及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组织学与胚胎学(带答案)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必备第一章组织学绪论选择题:一、A型题1. 电子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A 0.2nmB 2nmC 0.2μmD 10nmE 0.04μm光学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2.A 2nmB 0.2μmC 0.2nmD 2μmE 5μm第二章上皮细胞一、A型题关于上皮细胞的功能哪项错误?1. A分泌 B 呼吸 C 保护 D 营养 E 排泄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分布在下列哪个器官?2. A食管B气管C输卵管D输精管E输尿管关于被覆上皮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3. A被覆在身体表面和器官腔面B上皮内有丰富的血管C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D细胞形状较规则并排列紧密E有内胚层` 中胚层和外胚层发生下列哪个器官被覆单层柱状上皮?4. A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管关于复层扁平上皮的哪项特点是正确的?5. 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C细胞间隙宽,其中有毛细血管D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E被覆在小肠腔面下列关于变移上皮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6. A分布于排尿管道的大部分B细胞的层次与形状可随器官胀缩而改变C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可有二个细胞核D有分泌作用E表层细胞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细胞间连接?7. 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紧密连接E半桥粒下列关于纤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8. A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纵行的微管B微管的排列,外周为九组双联微管,中央为二条单微管C微管的下端与基体相连D纤毛的摆动是由于微管的相互滑动E参与细胞的吸收作用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9. A细胞的表面均有纤毛B所有的细胞都附在基膜上C属于单层上皮D细胞高矮不同,故细胞核不在同一个平面E具有分泌和保护作用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10.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关于基膜描述哪项是错误?.11 A基膜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B基膜由基板和网板组成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D基板又可分为透明层和致密层,网板有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E基板的成分主要是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关于基膜内褶哪项错误?12. A这种结构能加强上皮和基膜间的连接B扩大细胞表面积,加强水和电解质转运C多分布于肾的近端D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褶叠形成E在内褶处有许多纵行线粒体第三章结缔组织A型题一、关于疏松结缔组织的描述,哪项错误?1. A细胞外基质少B细胞分散在细胞外基质中C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基质和组织液组成D存在的细胞类型较多E由胚胎期的间充质发生下列哪项的细胞不能产生胶原蛋白?2. A成纤维细胞B成骨细胞C软骨细胞D某些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E神经胶质细胞关于巨噬细胞,哪项是错误?3. A胞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着色较深B胞质丰富,呈嗜酸性C胞质含许多溶酶体,吞噬小泡和吞噬体D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E产生基质和纤维关于浆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4. A受抗原刺激后,由T淋巴细胞分化B细胞核呈嗜碱性,胞核附近有浅染区C胞核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呈辐射状D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E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由于:5. A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发达C线粒体丰富D滑面内质网丰富E溶酶体丰富关于肥大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6. A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B胞核较小,为圆形C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D颗粒易溶于水E有活跃的吞噬能力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7.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E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化的:8. A间充质细胞B网状细胞C单核细胞D巨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关于胶原纤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9. A有韧性抗拉力强B新鲜时呈黄色,也称黄纤维C由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D呈波浪状,有分支交织成网E HE染色呈嗜酸性电镜下能看出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10. A神经原纤维B神经纤维C弹性纤维D胶原原纤维E平滑肌纤维下列哪种细胞与免疫无关?11.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关于弹性纤维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12 A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B电镜下具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C HE染色标本上呈浅红色,折光性强D弹性大,韧性差E新鲜时呈黄色关于间充质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13 A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B胚胎时期可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细胞C成体可分化为内皮细胞D能产生纤维和基质E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下列成分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是:.14 A基质B组织液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网状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基质的化学成分是:15. A蛋白多糖和糖蛋白B透明质酸C蛋白质D肝素E硫酸软骨素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16.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第四章软骨与骨A型题一、类骨质是指哪种物质:1. A未钙化的细胞外基质B钙化的细胞外基质C钙化的基质和纤维D骨盐E未形成骨板的骨基质下列哪种成分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2. A胶原蛋白B蛋白多糖C羟基磷灰石D骨细胞E弹性纤维关于成骨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3. A细胞呈柱状或椭圆形分布在骨质的表面B胞质显嗜碱性C粗面内质网丰富D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E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关于破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4. A是含一个胞核的大细胞B甲状旁腺激素可抑制其破骨功能C释放多种蛋白酶使局部骨质溶解D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形成E临近骨质的一侧有皱褶缘关于骨小管哪项是错误的:5. A使骨单位中的骨陷窝相互通连B容纳骨细胞的突起C使骨单位最内层的骨陷窝与中央管通连D含有毛细血管E含有组织液骨细胞突起之间以何种方式连接:6. A中间连接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彼此不行成连接HE标本中不能分辨透明软骨纤维是由于:7. A基质中不含纤维B纤维为嗜银性C纤维少D纤维的嗜色性与基质相同E因含有胶原原纤维,折光率与基质相同关于软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哪项错误:8. A细胞呈扁圆或球形B胞质内丰富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C有丰富的溶酶体D胞质呈弱嗜碱性E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关于骨基质哪项错误:9. A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B骨板是骨基质的结构形成C骨基质即骨的细胞外基质D有机成分为糖胺多糖E无机成分为羟磷石结晶关于骨板哪项错误:.10 A骨板是由有机成分排列成的薄板状结构B骨板是骨基质形成的薄板状结构C同一层骨板中胶原纤维平行排列D骨密质和骨松质都有骨板E骨板内和骨板间有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特点是:.11 A能溶解吸收骨质B能进行分裂C从骨原细胞分裂而来D胞质内可见吸收的骨质E降钙素能增强其活动关于骨单位的特点哪项错误:.12 A骨单位顺骨干长轴纵向排列B骨单位之间有分支相连C骨单位中央管内无血管神经D骨单位中央管内表面衬有骨内膜E多层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关于骨膜的描述哪项错误:13. A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内、外两层B骨膜外层纤维多,细胞和血管少C骨膜内层细胞多,血管多,有骨原细胞D骨膜内层骨原细胞分化形成成骨细胞E骨小梁和骨单位中央管内无骨膜关于股和软骨的共同特征哪项错误:.14 A细胞外基质有基质和纤维B都以内积生长形式生长C细胞都为于陷窝内D软骨膜和骨膜都有骨原细胞E骨细胞和软骨细胞都来源于骨原细胞关于骨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15 A有突起,但不位于骨小管B骨小管内含有组织液C胞浆内无微管D相邻骨细胞突起间以桥粒相连E以上均正确第五章血液一、A型题1.关于红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成熟的红细胞已失去了细胞核B胞质中充满血红蛋白C细胞呈双凹的圆盘状D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dE向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氧气,带走含氮的代谢产物2.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A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B再发生急性炎症疾病时显著增多C由多核细胞发生D细胞核分4~5叶E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3.关于中性粒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B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C胞质中含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D在急性炎症疾病时明显增多E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肝素和白三烯4.关于嗜碱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A占白细胞总数的3%~8% B细胞质具有强嗜碱性C胞核呈圆形D胞质中含嗜碱性特殊颗粒E在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时明显增多5.在发生红细胞最早的部位是:A卵黄囊血岛B骨髓C肝D淋巴结E脾6.关于血小管哪项是正确的?A是有核的细胞B细胞直径为7~8μm C胞质中含有嗜碱性的特殊颗粒D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和肝素E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关于单核细胞哪项错误?A占白细胞总数的3%~8% B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C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着色较浅D胞质中含溶酶体和吞噬泡E胞质分隔成许多小区,脱落后形成血小板8.网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下列哪种结构内合成?A滑面内质网B多聚核糖体C溶酶体D线粒体E高尔基复合体9.关于网织红细胞哪项错误?A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胞质内有用煌焦油蓝染色的蓝色细网C数量变化具有临床意义D无合成血红蛋白能力E胞质有残存的核糖体10.关于嗜碱性粒细胞哪项错误?A核呈S型或不规则形B是数量最少的白细胞C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D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E胞质颗粒呈嗜碱性和PAS阳性反应11.患过敏和寄生虫病的患者,血中哪种白细胞增多?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第六章肌组织一、A型题1.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哪项是错误的?A为细长圆柱形的结构B有多个细胞核C肌原纤维顺肌纤维的长轴平行排列D细胞核位于肌纤维的中央E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2.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A肌浆网B胞质内的小泡群C终池D纵小管E横小管3.骨骼肌纤维中贮存钙离子的结构是:A肌浆B横小管C肌浆网D线粒体E肌红蛋白4.关于肌节哪项是错误的?A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B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而成C收缩时肌节变短D肌节含有粗肌丝,细肌丝和中间丝E肌节是指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5.肌节是由:A 1/2A+I+1/2AB 1/2A+IC 1/2I+A+1/2ID 1/2A+1/2IE 1/2I+A6.骨骼肌三联体的结构和功能是:A一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两侧的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B二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一个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C一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一个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D一个横小管(储存释放钙离子)和一个终池(传递兴奋)E二个横小管(储存释放钙离子)和一个终池(传递兴奋)7.心肌闰盘含有:A中间连接、桥粒、紧密连接B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C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D连接复合体、缝隙连接E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8.光镜下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区别,哪项是错误的?A二种肌纤维的大小和粗细不同B骨骼肌纤维有横纹,心肌纤维没有横纹C骨骼肌纤维没有闰盘,心肌纤维有闰盘D骨骼肌含有多个胞核,大多位于周边,心肌纤维只有一,二个胞核,位于中央E骨骼肌纤维没有分支,心肌纤维有分支9.心肌纤维的闰盘位于:A Z线水平B A带与I带交界处C I带水平D H带水平E M带水平10.哺乳动物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A I带B H带C A带D I带与A带交界处E Z线水平11.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A H带B A带C I带D I带与A带交界处E Z线水平12.肌浆网贮存:A A TPB ATP酶C钙离子D糖原E肌红蛋白13.肌浆网是肌细胞内: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细胞内小管D高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14.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动蛋白D肌原蛋白E肌红蛋白15.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只有粗肌丝而无细肌丝的部位是:A I带B H带C A带D A带和H带E以上都不对16.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整体的结构是:A T小管B肌浆网C闰盘D肌丝E二联体第七章神经组织一、A型题1.关于光镜下神经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形状多种多样,都有突起B由胞体上伸出树突和轴突C胞核一般大,多呈圆形,异染色质少,核仁大而明显D胞体和突起中都有尼氏体E胞体和突起中都有神经原纤维2.电镜下的尼氏体是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A滑面内质网B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C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E游离核糖体和滑面内质网3.关于突触哪项是错误的?A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B是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C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D突触前成分内有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营养物质E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4.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A在轴膜上连续传导B由一个郎飞结向另一个郎飞结跳跃式的传导C由一个结间体向另一个结间体跳跃式的传导D由一个施郎切迹向另一个施郎切迹跳跃式的传导E在髓鞘上传导5.关于神经胶质哪项是错误的?A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B细胞和突起内无尼氏体C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D有分裂和增殖能力E释放特定种类的神经递质6.神经元的轴突内无:A神经丝B线粒体C微管D滑面内质网E尼氏体7.突触前膜是:A轴突末端细胞膜B释放神经递质侧的细胞膜C树突末端细胞膜D有受体一侧的细胞膜E胞体的细胞膜第八章循环系统一、A型题1.血窦不存在于下列哪个器官?A淋巴结B脾脏C肝脏D骨髓E肾上腺2.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A胰岛B肾小体C肝脏D骨骼肌E胃肠粘膜3.有孔毛细血管分布于:A肺B结缔组织C肌组织D中枢神经E胰岛4.毛细血管横断面的一般结构是:A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外膜细胞B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周细胞C 1~3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与内皮细胞间有周细胞D 1~3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包有卫星细胞E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同排列,附着于基膜上5.下列哪些部位的毛细血管无基膜?A心肌B肝血窦C胃肠粘膜D脾血窦E肾血管球6.无毛细血管分布的组织是:A骨骼肌B软骨组织C平滑肌D肌腱E韧带7.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A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B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真毛细血管C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D连续毛细血管,血窦和真毛细血管E窦状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8.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A内皮细胞是连续的B胞质内含吞饮小泡多C相邻细胞间有10~20nm的间隙D内皮间隙常有紧密连接封闭E内皮基底面有薄层不连续基膜9.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是:A内皮细胞为连续的B内皮细胞薄,有许多小孔C胞质内含吞饮小泡D基膜薄而连续E内皮外周细胞少10.关于血窦的结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腔大壁薄B形状不规则C内皮细胞间有较大间隙D基膜可为不连续的E内皮细胞有吞噬功能11.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A内皮、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D内皮、内弹性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弹性膜12.关于动脉内弹性膜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为内膜和中膜的分界B横断面常呈波纹状C为胶原蛋白组成D其上有许多小孔E中动脉的内弹性膜较发达13.中动脉的内膜组成依次为: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B内皮、内膜下层、内弹性膜C内皮、内弹性膜、内皮下层D内皮、内皮下层、内膜下层E内皮、基膜、内皮下层14.关于中动脉中膜的组成成分哪项是错误的?A平滑肌B成纤维细胞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基质15.关于大动脉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A外膜厚,外弹性膜明显B内皮下层含平滑肌细胞C中膜有大量弹性膜,和一些平滑肌组成D内膜与中膜分解不明显E外膜中有小血管16.循环管道的三层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A内皮B内皮和基膜C内皮下层D中膜和外膜E基膜17.关于中动脉哪项是错误的?A内弹性膜不明显B中膜无弹性膜C管径约为1~10mmD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E又称肌性动脉第九章免疫系统一、A型题1.中枢淋巴器官的主要特征是:A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晚B均以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为支架C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为T细胞或B细胞的场所D是淋巴细胞增殖需抗原刺激E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2.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哪项错误?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作为微细支架B由中枢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的增殖必须有抗原物质的刺激D可分胸腺依赖区和非胸腺依赖区E淋巴小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内固定不变的结构3.关于浆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能分泌抗体分子B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成C寿命短,仅数目D胞质嗜酸性有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E胞质强嗜碱性,核呈车轮状4.淋巴结内T细胞的聚合区是:A淋巴小结发生中心B淋巴小结帽C副皮质区D髓质淋巴窦E皮质浅层及淋巴窦内5.关于副皮质区的结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B位于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C含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有许多B细胞及巨噬细胞E新生动物去胸腺后,此区显示空竭状6.关于脾血窦的结构哪项错误?A位于脾索之间,形状不规则B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的细胞围成C内皮之间有明显的细胞间隙D基膜不完整E血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7.脾脏白髓的组成为:A脾小体B脾小体及边缘区C脾小体、脾索D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脾小体及边缘区E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边缘区8.淋巴结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A淋巴小结B髓索C小梁D副皮质区E淋巴小结生发中心9.在人类中枢淋巴器官包括:A胸腺、淋巴结和脾B胸腺及淋巴结C胸腺及脾D胸腺及骨髓E胸腺及腔上囊10.对B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在人类及其发生于胸腺B淋巴母细胞化后具有杀伤功能C主要位于周围淋巴器官副皮质区D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E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11.对T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在人类其发生在骨髓B主要位于周围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C淋巴母细胞化后转变为浆细胞可产生抗体D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E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12.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哪一部分结构明显增大形成淋巴小结?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浅层皮质和副皮质区D髓索E淋巴窦13.脾的胸腺依赖区是指?A脾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脾索E边缘区14.组成红髓的结构是:A脾索和边缘区B边缘区和脾血窦C脾血窦和脾小体D脾小体和脾索E脾索和脾血窦15.关于脾小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脾内的淋巴小结B是白髓的组成成分C帽部朝向动脉周围淋巴鞘D健康人的脾小体很少E含大量的B淋巴细胞16.关于脾的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消除血液中的抗原B消除衰老的红细胞C脾血窦有一定的贮血功能D被膜和小梁的平滑肌收缩可调节脾内血流量E无造血干细胞,故无造血功能17.脾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变化是?A脾索增大B脾小体增多增大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D边缘区增大E脾血窦充血18.脾滤血的主要部位是:A脾索和边缘区B边缘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C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脾小索D脾小结和脾血窦E脾血窦第十章皮肤一、A型题1.厚表皮从基底向表层依次为:A棘层、透明层、颗粒层及角质层B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C基底层、棘层、透明层及角质层D基底层、棘层、透明层、颗粒层及角质层E基底层、颗粒层、棘层、透明层及角质层2.关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A基底层细胞为一层紧贴基膜的低柱状细胞B胞质内有张力丝束和膜被颗粒层(板层颗粒)C胞质内有较多的核糖体D细胞分裂能力很强E与基膜有半桥粒相连3.关于皮肤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A由表皮和真皮组成B真皮的乳头层借基膜与表皮相连C含有由真皮衍生的皮脂腺和汗腺D真皮浅层为乳头层,深层和网织层E网织层由粗大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组成4.组成表皮的两类细胞是:A角蛋白细胞和黑素细胞B角蛋白形成细胞和梅克尔细胞C朗格罕细胞和角蛋白细胞D角蛋白形成细胞和非角蛋白形成细胞E黑素细胞和角蛋白形成细胞5.关于表皮颗粒层细胞的结构特点哪项是错误?A由3~5层梭形细胞组成B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碱性透明角质层颗粒C细胞核,细胞器以退化D胞质内含有许多膜被颗粒E颗粒主要成分为富含组氨酸的蛋白质6.关于表皮棘细胞层的特征哪项是错的?A细胞大呈多边形B表面有许多棘状突起C含有大小不一的透明角质颗粒D相邻细胞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接E胞质内含有卵圆形的膜被颗粒7.关于真皮网织层的特征哪项错误?A含有大量的细胞B血管较大C有神经纤维束和神经末梢D有汗腺,皮脂腺E有淋巴管网8.关于真皮乳头层的特征哪项是错误?A是真皮向表皮突入形成的许多乳头状突起B由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错构成密网C内含毛细胞血管网D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细密,细胞成分多E含有触觉小体9.触觉小体位于:A表皮B真皮乳头层C真皮网织层D皮下组织E以上都不是10.毛发的生长点是:A毛乳头B毛球C毛根D毛囊E表层基底层11.有关毛乳头下列哪项错误?A毛球底面向内凹陷而成B是结缔组织C富有血管和神经D含黑素细胞E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维持作用第十一章消化管一、A型题1.关于胃底腺的特征哪项错误?A位于胃体及胃底部的粘膜下层B为单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C每个腺可分为颈,体及底三部D颈部壁细胞较多,有颈粘液细胞E底部主细胞较多2.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壁细胞E胃内分泌细胞3.胃底腺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A滑面内质网B吞饮小泡C细胞内分泌小管D粗面内质网E微管泡系统4.组成胃底腺的细胞有:A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B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干细胞C主细胞、潘氏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D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杯状细胞E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潘氏细胞5.关于壁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的?A、胞质呈嗜碱性B、胞质有丰富的线粒体C、胞质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D、胞质有细胞内分泌小管E、胞质有丰富的碳酸酐酶6.小肠环形皱壁由:A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B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C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D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E粘膜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7.小肠绒毛是:A粘膜上皮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B粘膜下层及粘膜一起向肠腔。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带答案)第一章组织学绪论选择题:一、A型题1. 电子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A 0.2nmB 2nmC 0.2μmD 10nmE 0.04μm光学显微镜最高的分辨率为:2.A 2nmB 0.2μmC 0.2nmD 2μmE 5μm二、B题型题 1~2Aμm B mm C nm D cm E A光镜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1.2. 超微结构常用计量单位是:题3~4A蓝紫色B粉红色C橘红色D黄绿色E蓝绿色HE染色中核染为:3.4. HE染色中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染成:题5~6A投射电子显微镜B扫描电镜C荧光显微镜D暗视野显微镜E相差显微镜研究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用:5.6. 研究细胞表面结构用:第二章上皮细胞一、A型题关于上皮细胞的功能哪项错误?第三章A分泌 B 呼吸 C 保护 D 营养 E 排泄第四章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分布在下列哪个器官?A食管B气管C输卵管D输精管E输尿管关于被覆上皮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第五章A被覆在身体表面和器官腔面B上皮内有丰富的血管C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D细胞形状较规则并排列紧密E有内胚层` 中胚层和外胚层发生下列哪个器官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第六章A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管关于复层扁平上皮的哪项特点是正确的?第七章A细胞层数多,是最厚的一种上皮B浅层为柱状细胞C细胞间隙宽,其中有毛细血管D上皮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平直E被覆在小肠腔面下列关于变移上皮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第八章A分布于排尿管道的大部分B细胞的层次与形状可随器官胀缩而改变C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可有二个细胞核D有分泌作用E表层细胞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细胞间连接?第九章A桥粒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紧密连接E半桥粒第十章下列关于纤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纵行的微管B微管的排列,外周为九组双联微管,中央为二条单微管C微管的下端与基体相连D纤毛的摆动是由于微管的相互滑动E参与细胞的吸收作用关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第十一章A细胞的表面均有纤毛B所有的细胞都附在基膜上C属于单层上皮D细胞高矮不同,故细胞核不在同一个平面E具有分泌和保护作用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第十二章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第十三章关于基膜描述哪项是错误?A基膜是物质通透的半透膜B基膜由基板和网板组成C基板和网板均由上皮细胞产生第十四章关于基膜内褶哪项错误?A这种结构能加强上皮和基膜间的连接B扩大细胞表面积,加强水和电解质转运C多分布于肾的近端D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褶叠形成E在内褶处有许多纵行线粒体二、B型题题1A 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单层立方上皮所有细胞的基底部都附着到基膜,但细胞顶端并不都伸到上皮游离面的上皮是:1.题2~3A 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桥粒D缝隙连接E半桥粒最牢固的细胞连接是:2.3.传送化学信息和电冲动的结构是:题4~10A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E单层扁平上皮膀胱的粘膜上皮: 5.血管内皮: 6.气管的粘膜上皮:4.7.肠绒毛上皮: 8.食管的粘膜上皮: 9.胸膜的上皮:10.胃黏膜的上皮:第三章结缔组织一A型题、关于疏松结缔组织的描述,哪项错误?1. A细胞外基质少B细胞分散在细胞外基质中C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基质和组织液组成D存在的细胞类型较多E由胚胎期的间充质发生下列哪项的细胞不能产生胶原蛋白?2. A成纤维细胞B成骨细胞C软骨细胞D某些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E神经胶质细胞关于巨噬细胞,哪项是错误?3. A胞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着色较深B胞质丰富,呈嗜酸性C胞质含许多溶酶体,吞噬小泡和吞噬体D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E产生基质和纤维关于浆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4. A受抗原刺激后,由T淋巴细胞分化B细胞核呈嗜碱性,胞核附近有浅染区C胞核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呈辐射状D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E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浆细胞胞质呈嗜碱性是由于:5. A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发达C线粒体丰富D滑面内质网丰富E溶酶体丰富关于肥大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6. A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B胞核较小,为圆形C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异染性颗粒D颗粒易溶于水E有活跃的吞噬能力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7.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E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化的:8. A间充质细胞B网状细胞C单核细胞D巨核细胞E中性粒细胞关于胶原纤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9. A有韧性抗拉力强B新鲜时呈黄色,也称黄纤维C由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D呈波浪状,有分支交织成网E HE染色呈嗜酸性电镜下能看出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10. A神经原纤维B神经纤维C弹性纤维D胶原原纤维E平滑肌纤维下列哪种细胞与免疫无关?11.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关于弹性纤维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12. A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B电镜下具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C HE染色标本上呈浅红色,折光性强D弹性大,韧性差E新鲜时呈黄色A可分化为平滑肌细胞B胚胎时期可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细胞C成体可分化为内皮细胞D能产生纤维和基质E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下列成分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是:14. A基质B组织液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网状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基质的化学成分是:.15 A蛋白多糖和糖蛋白B透明质酸C蛋白质D肝素E硫酸软骨素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16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二、B型题题1~3A胶原纤维B弹性纤维C网状纤维D肌原纤维E胶原原纤维银染色法染色时染棕黑色或黑色:1.韧性大,抗拉力强: 3.弹性大,韧性小:2.题4~8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间充质细胞4.由B型淋巴细胞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5.产生结缔组织的基质和纤维:6.细胞膜有IgE 的Fc受体,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细胞:7.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有强大的吞噬作用:8.是胚胎中胚层分化的原始结缔组织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平滑肌:题9~10A神经原纤维B弹性纤维C骨骼肌纤维D平滑肌纤维E神经纤维9.是结缔组织纤维,具有弹性: 10.是多核的肌细胞:题11~15A细胞器B细胞外基质C细胞突起D细胞E细胞内含物11.肥大细胞的颗粒是: 12.浆细胞的粗面内质网:13.结缔组织的基质: 14.结缔组织的纤维:15.肌纤维:题16~18A合成抗体B参与过敏反应C吞噬异物和加工处理抗原D灭活组胺E传导电冲动16.肥大细胞: 17..浆细胞: 18.巨噬细胞:第四章软骨与骨A型题一、类骨质是指哪种物质:1. A未钙化的细胞外基质B钙化的细胞外基质C钙化的基质和纤维D骨盐E未形成骨板的骨基质下列哪种成分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二、A胶原蛋白B蛋白多糖C羟基磷灰石D骨细胞E弹性纤维关于成骨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三、A细胞呈柱状或椭圆形分布在骨质的表面B胞质显嗜碱性C粗面内质网丰富D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E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关于破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四、A是含一个胞核的大细胞B甲状旁腺激素可抑制其破骨功能C释放多种蛋白酶使局部骨质溶解D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形成E临近骨质的一侧有皱褶缘五关于骨小管哪项是错误的:、A使骨单位中的骨陷窝相互通连B容纳骨细胞的突起C使骨单位最内层的骨陷窝与中央管通连D含有毛细血管E含有组织液六骨细胞突起之间以何种方式连接:、A中间连接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彼此不行成连接HE标本中不能分辨透明软骨纤维是由于:七、A基质中不含纤维B纤维为嗜银性C纤维少D纤维的嗜色性与基质相同E因含有胶原原纤维,折光率与基质相同A细胞呈扁圆或球形B胞质内丰富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C有丰富的溶酶体D胞质呈弱嗜碱性E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关于骨基质哪项错误:九、A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B骨板是骨基质的结构形成C骨基质即骨的细胞外基质D有机成分为糖胺多糖E无机成分为羟磷石结晶关于骨板哪项错误:十、A骨板是由有机成分排列成的薄板状结构B骨板是骨基质形成的薄板状结构C同一层骨板中胶原纤维平行排列D骨密质和骨松质都有骨板E骨板内和骨板间有骨细胞破骨细胞的特点是:十一、A能溶解吸收骨质B能进行分裂C从骨原细胞分裂而来D胞质内可见吸收的骨质E降钙素能增强其活动关于骨单位的特点哪项错误:十二、A骨单位顺骨干长轴纵向排列B骨单位之间有分支相连C骨单位中央管内无血管神经D骨单位中央管内表面衬有骨内膜E多层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关于骨膜的描述哪项错误:十三、A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内、外两层B骨膜外层纤维多,细胞和血管少C骨膜内层细胞多,血管多,有骨原细胞D骨膜内层骨原细胞分化形成成骨细胞E骨小梁和骨单位中央管内无骨膜关于股和软骨的共同特征哪项错误:十四、A细胞外基质有基质和纤维B都以内积生长形式生长C细胞都为于陷窝内D软骨膜和骨膜都有骨原细胞E骨细胞和软骨细胞都来源于骨原细胞关于骨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十五、A有突起,但不位于骨小管B骨小管内含有组织液C胞浆内无微管D相邻骨细胞突起间以桥粒相连E以上均正确二、B型题题1~3A骨陷窝B骨小管C中央管D松质管E密质管容纳骨细胞的小腔,含有组织液:1.容纳骨细胞突起的小管,与骨陷窝通连,含有组织液:2.骨单位中央的纵行管道,其内有毛细血管和神经:3.题4~7A骨原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软骨细胞E骨细胞为间充质分化的一种原始细胞,能增生和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4.位于骨组织表面的细胞,产生骨的有机基质和纤维,并促进骨质钙化:5.存在于骨组织表面或附近的有多个细胞核的大细胞,能分解和吸收骨质:6.是组成骨组织的主要细胞,位于骨陷窝内:7.题8~10A骨基质B类基质C骨盐 D 骨陷窝E骨小管骨发生中钙化后的骨细胞外基质为:8.骨细胞间借以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9.化学成分为胶原蛋白和基质的是:10.第五章血液一、A型题关于红细胞哪项是错误的?1. A成熟的红细胞已失去了细胞核B胞质中充满血红蛋白C细胞呈双凹的圆盘状D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dE向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氧气,带走含氮的代谢产物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2. A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B再发生急性炎症疾病时显著增多C由多核细胞发生D细胞核分4~5叶E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关于中性粒细胞哪项是错误的?3. A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B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E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肝素和白三烯关于嗜碱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4. A占白细胞总数的3%~8% B细胞质具有强嗜碱性C胞核呈圆形D胞质中含嗜碱性特殊颗粒E在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时明显增多在发生红细胞最早的部位是:5. A卵黄囊血岛B骨髓C肝D淋巴结E脾关于血小管哪项是正确的?6. A是有核的细胞B细胞直径为7~8μm C胞质中含有嗜碱性的特殊颗粒D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和肝素E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关于单核细胞哪项错误?7. A占白细胞总数的3%~8% B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C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着色较浅D胞质中含溶酶体和吞噬泡E胞质分隔成许多小区,脱落后形成血小板网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下列哪种结构内合成?8. A滑面内质网B多聚核糖体C溶酶体D线粒体E高尔基复合体关于网织红细胞哪项错误?9. A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胞质内有用煌焦油蓝染色的蓝色细网C数量变化具有临床意义D无合成血红蛋白能力E胞质有残存的核糖体关于嗜碱性粒细胞哪项错误?10. A核呈S型或不规则形B是数量最少的白细胞C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D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E胞质颗粒呈嗜碱性和PAS阳性反应患过敏和寄生虫病的患者,血中哪种白细胞增多?11. 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二、B型题题1~7A浆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血小板E中性粒细胞在凝血和止血中起主要作用: 2.产生免疫球蛋白:.12 3.与抗凝血有关: 4.能减缓过敏反应:5.能释放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6.杀死细菌,自身坏死成为脓细胞:7.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体,杀伤寄生虫:第六章肌组织一、A型题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哪项是错误的?1. A为细长圆柱形的结构B有多个细胞核C肌原纤维顺肌纤维的长轴平行排列D细胞核位于肌纤维的中央E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2. A肌浆网B胞质内的小泡群C终池D纵小管E横小管骨骼肌纤维中贮存钙离子的结构是:3. A肌浆B横小管C肌浆网D线粒体E肌红蛋白关于肌节哪项是错误的?4. A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B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而成C收缩时肌节变短D肌节含有粗肌丝,细肌丝和中间丝E肌节是指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肌节是由:5.A 1/2A+I+1/2AB 1/2A+IC 1/2I+A+1/2ID 1/2A+1/2IE 1/2I+A骨骼肌三联体的结构和功能是:6. A一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两侧的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B二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一个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C一个横小管(传递兴奋)和一个终池(储存释放钙离子)D一个横小管(储存释放钙离子)和一个终池(传递兴奋)E二个横小管(储存释放钙离子)和一个终池(传递兴奋)心肌闰盘含有:7. A中间连接、桥粒、紧密连接B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光镜下心肌纤维与骨骼肌纤维区别,哪项是错误的?8. A二种肌纤维的大小和粗细不同B骨骼肌纤维有横纹,心肌纤维没有横纹C骨骼肌纤维没有闰盘,心肌纤维有闰盘D骨骼肌含有多个胞核,大多位于周边,心肌纤维只有一,二个胞核,位于中央E骨骼肌纤维没有分支,心肌纤维有分支心肌纤维的闰盘位于:9.A Z线水平B A带与I带交界处C I带水平D H带水平E M带水平哺乳动物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10.A I带B H带C A带D I带与A带交界处E Z线水平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11.A H带B A带C I带D I带与A带交界处E Z线水平肌浆网贮存:.12 A A TP B ATP酶C钙离子D糖原E肌红蛋白肌浆网是肌细胞内:.13 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细胞内小管D高尔基复合体E线粒体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14 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动蛋白D肌原蛋白E肌红蛋白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只有粗肌丝而无细肌丝的部位是:.15 A I带B H带C A带D A带和H带E以上都不对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整体的结构是:16.A T小管B肌浆网C闰盘D肌丝E二联体二、B型题题1~2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红蛋白D肌原蛋白E TnC 原肌球蛋白构成细肌丝的球状蛋白分子链: 2.肌纤维收缩时与Ca2+结合:1.题3~6A线粒体B终池C横小管D密斑E肌浆网3.将引起基膜兴奋的神经冲动传入肌纤维内:4.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5.与横小管共同构成肌纤维三联体的成分:6.生成ATP为肌纤维收缩供给能量:第七章神经组织一、A型题关于光镜下神经细胞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1. A细胞形状多种多样,都有突起B由胞体上伸出树突和轴突C胞核一般大,多呈圆形,异染色质少,核仁大而明显D胞体和突起中都有尼氏体E胞体和突起中都有神经原纤维电镜下的尼氏体是由下列哪些结构组成?2. A滑面内质网B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C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E游离核糖体和滑面内质网关于突触哪项是错误的?3. A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B是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C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D突触前成分内有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营养物质E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4. A在轴膜上连续传导B由一个郎飞结向另一个郎飞结跳跃式的传导C由一个结间体向另一个结间体跳跃式的传导D由一个施郎切迹向另一个施郎切迹跳跃式的传导E在髓鞘上传导关于神经胶质哪项是错误的?5. A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B细胞和突起内无尼氏体C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D有分裂和增殖能力E释放特定种类的神经递质神经元的轴突内无:6. A神经丝B线粒体C微管D滑面内质网E尼氏体突触前膜是:7.二、B型题题1~3A神经胶质B内含物C细胞外基质D细胞器E细胞的突起神经原纤维: 2.尼氏体: 3.神经纤维:1.题4~5A突触前膜B突触后膜C突触前成分的胞质D突触后成分的胞质E突触间隙突触小泡: 5.神经递质受体主要存在部位:4.题6~8A内含物B细胞器C细胞连接D细胞突起E细胞膜6.神经丝:7.电突触是:8.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题9~14A轴丘B树突棘C郎飞结D尼氏体E运动终板9.神经元轴突起始部位: 10.神经胞体及树突内含有:11.有髓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部位:12.运动神经纤维与骨骼肌纤维形成的突触是:13.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 14.树突上形成突触的部位是:第八章循环系统一、A型题血窦不存在于下列哪个器官?5. A淋巴结B脾脏C肝脏D骨髓E肾上腺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6. A胰岛B肾小体C肝脏D骨骼肌E胃肠粘膜有孔毛细血管分布于:7. A肺B结缔组织C肌组织D中枢神经E胰岛毛细血管横断面的一般结构是:8.A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外膜细胞B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周细胞C 1~3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与内皮细胞间有周细胞D 1~3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包有卫星细胞E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同排列,附着于基膜上下列哪些部位的毛细血管无基膜?9. A心肌B肝血窦C胃肠粘膜D脾血窦E肾血管球无毛细血管分布的组织是:10. A骨骼肌B软骨组织C平滑肌D肌腱E韧带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11 A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B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真毛细血管C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D连续毛细血管,血窦和真毛细血管E窦状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12 A内皮细胞是连续的B胞质内含吞饮小泡多C相邻细胞间有10~20nm的间隙D内皮间隙常有紧密连接封闭E内皮基底面有薄层不连续基膜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是:.13 A内皮细胞为连续的B内皮细胞薄,有许多小孔C胞质内含吞饮小泡D基膜薄而连续E内皮外周细胞少关于血窦的结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14 A腔大壁薄B形状不规则C内皮细胞间有较大间隙D基膜可为不连续的E内皮细胞有吞噬功能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15. A内皮、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D内皮、内弹性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弹性膜关于动脉内弹性膜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16. A为内膜和中膜的分界B横断面常呈波纹状C为胶原蛋白组成D其上有许多小孔E中动脉的内弹性膜较发达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B内皮、内膜下层、内弹性膜C内皮、内弹性膜、内皮下层D内皮、内皮下层、内膜下层E内皮、基膜、内皮下层关于中动脉中膜的组成成分哪项是错误的?18. A平滑肌B成纤维细胞C胶原纤维D弹性纤维E基质关于大动脉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19 A外膜厚,外弹性膜明显B内皮下层含平滑肌细胞C中膜有大量弹性膜,和一些平滑肌组成D内膜与中膜分解不明显E外膜中有小血管循环管道的三层结构中,变化最大的是:.20 A内皮B内皮和基膜C内皮下层D中膜和外膜E基膜关于中动脉哪项是错误的?.21 A内弹性膜不明显B中膜无弹性膜C管径约为1~10mmD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E又称肌性动脉第九章免疫系统一、A型题中枢淋巴器官的主要特征是:1. A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晚B均以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为支架C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为T细胞或B细胞的场所D是淋巴细胞增殖需抗原刺激E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哪项错误?2.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作为微细支架B由中枢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的增殖必须有抗原物质的刺激D可分胸腺依赖区和非胸腺依赖区E淋巴小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内固定不变的结构关于浆细胞哪项是错误的?3. A能分泌抗体分子B是B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而成C寿命短,仅数目D胞质嗜酸性有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E胞质强嗜碱性,核呈车轮状淋巴结内T细胞的聚合区是:4. A淋巴小结发生中心B淋巴小结帽C副皮质区D髓质淋巴窦E皮质浅层及淋巴窦内关于副皮质区的结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5. A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B位于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C含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有许多B细胞及巨噬细胞E新生动物去胸腺后,此区显示空竭状关于脾血窦的结构哪项错误?6. A位于脾索之间,形状不规则B窦壁由扁平的内皮的细胞围成C内皮之间有明显的细胞间隙D基膜不完整E血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脾脏白髓的组成为:7. A脾小体B脾小体及边缘区C脾小体、脾索D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脾小体及边缘区E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边缘区淋巴结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8. A淋巴小结B髓索C小梁D副皮质区E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在人类中枢淋巴器官包括:9. A胸腺、淋巴结和脾B胸腺及淋巴结C胸腺及脾D胸腺及骨髓E胸腺及腔上囊对B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10. A在人类及其发生于胸腺B淋巴母细胞化后具有杀伤功能C主要位于周围淋巴器官副皮质区D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E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对T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11. A在人类其发生在骨髓B主要位于周围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C淋巴母细胞化后转变为浆细胞可产生抗体D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E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抗原刺激后,淋巴结的哪一部分结构明显增大形成淋巴小结?.12 A浅层皮质B副皮质区C浅层皮质和副皮质区D髓索E淋巴窦A脾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脾索E边缘区组成红髓的结构是:.14 A脾索和边缘区B边缘区和脾血窦C脾血窦和脾小体D脾小体和脾索E脾索和脾血窦关于脾小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15. A是脾内的淋巴小结B是白髓的组成成分C帽部朝向动脉周围淋巴鞘D健康人的脾小体很少E含大量的B淋巴细胞关于脾的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16. A消除血液中的抗原B消除衰老的红细胞C脾血窦有一定的贮血功能。
第一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内皮:衬在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间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3.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指状突起,其内含有微丝,其作用是增大细胞膜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
4.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许多细长突起,其内有纵行微管,纤毛具有定向摆动的功能。
5.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同时存在时称为连接复合体。
6.基膜:基膜又称基底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和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
在电镜下,基膜分为两层,靠近上皮组织的称基板,与深部结缔组织连接的网板,基板和网板都是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
基膜不仅有支持和连接的作用,还是一个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
二、简答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特点。
答:上皮组织的特点有①细胞多,连接紧密,形状较规则,细胞外基质少②具有明显的极性,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腔面的一面为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一面称为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称为侧面③上皮组织内没有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血管中的血液透过基膜供给④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为7~8.5微米,周缘较厚,中央较薄,这种结构增大了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正常值2.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第四章软骨和骨一、名词解释1.同源细胞群:位于软骨组织中央,由2~8个软骨细胞成群分布,并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增殖分裂而来。
2.骨板:骨胶原纤维被粘合质(粘蛋白)粘合在一起,并有钙盐沉积形成的薄板状结构称为骨板。
3.骨单位(哈弗斯系统):是长骨骨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成筒状。
第四章软骨和骨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关于透明软骨的描述,错误的是()A.透明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B.肋软骨、呼吸道某些软骨也为透明软骨C.分布较广,多在关节等处D.软骨内没有血管和神经E.细胞间质中含大量胶原纤维,且基质十分丰富2.透明软骨HE染色切片不易分辨出纤维的原因是()A.含胶原原纤维,其折光与基质相近B.软骨表面的软骨细胞呈圆形,较小而成熟C.深层的细胞逐渐增大,并不断裂增殖,形成同源细胞群D.由骨祖细胞分化而来E.较骨细胞包埋在较骨基质的软骨陷窝内5.下列关于软件囊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新生的软骨基质B.染色深,具有异染性C.位于软骨陷窝的周缘D内含较多的胶原原纤维E.含硫酸软骨素多6.下列关于破骨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布于骨基质内部B.紧贴骨质的一侧有纹状缘,电镜下为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为皱褶缘C.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一般可含6~50个细胞核D.具有很强的溶解、吸收骨质的能力E.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大量的线粒体和溶酶体7.下列关于骨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突起所占据空间称为骨小管,各骨陷窝借骨小管彼此相沟通B.是一类多突起的细胞C.细胞体呈扁平椭圆形,居于细胞间质中,其所占据空间称为骨陷窝D.突起多而细长,相邻细胞突起借桥粒相互连接E.细胞核呈卵圆形,细胞质内含少量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散在的粗面内质网等8.下列关 F成骨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较大,位于骨组织的表面B.细胞核呈圆形。
核仁明显C.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祖面内质网和陷达的高尔基复合体D.细胞质强嗜酸性E.具有合成和分泌骨胶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9.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的细胞是()A.破骨细胞B.骨祖细胞C.骨细胞D.成骨细胞E.成软骨细胞10.下列关于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骨组织的细胞间质又称为骨质,由有机成分及无机成分组成B.最初形成的细胞外基质内无骨盐沉积,称为类骨质C细胞间质的有机成分由少量胶原原纤维和大量无定型基质所构成D.有机成分使骨质具有韧性,无机成分使骨质坚硬E.无机成分中主要为钙盐,即羟基磷灰石11.下列关于哈弗斯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B.内含大量间骨板C.哈弗斯骨板以哈弗斯管为中心星同心圆排列D.哈弗斯管也叫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等E.长骨骨干主主要由大量的哈弗斯系统组成12.下列关于骨板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胶原纤维有规规律地分层排列与基质共同构成B. 骨细胞位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内C.相邻骨细胞突起通过骨板内的骨小管相连接D.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交叉排列E.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而相邻骨板内的纤维则相互垂直13.下列可分化成软骨细胞的是()A.成骨细胞B.骨祖细胞C.破骨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14.成骨细胞释放基质小泡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A.类骨质形成B.骨细胞形成C.骨质脱钙D.类骨质钙化E.参与骨胶原纤维的形成15.下列位于骨组织内部的细胞是()A.成骨细胞B.骨祖细胞C.破骨细胞D.骨细胞E.软骨细胞16.下列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的是()A.骨细胞B.成骨细胞C.骨膜成纤维细胞D.破骨细胞E.内皮细胞17.形成过渡型骨小梁的部位是()A.次级骨化中心B. 初级骨化中心C.成骨区D.软骨钙化区E.骨领18.下列关于膜内成骨的描述,正确的是()A.膜内成骨由间充质分化为软骨,然后钙化为骨组织B.膜内成骨由致密结缔组织膜钙化形成C.膜内成骨骨不需要破骨细胞的参与D.膜内成骨不存在骨化中心E.膜内成骨经历了类骨质钙化为骨组织的过程19.小儿倒偻病主要是缺乏()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AE.维生素E20.长骨骨干内的血管穿行于()A.骨陷窝和骨小管B.中央管和骨小管C.穿通管和中央管D.穿通管和骨小管E中央管和骨陷窝21.构成耳廓的软骨是()A.弹性软骨B.纤维软骨C.透明软骨D.纤维软骨与弹性软骨E.透明软骨与弹性软骨22.基质小泡出下列哪种纽胞释放()A.骨细胞B.破骨细胞C.成骨细胞D.软骨细胞E.骨祖细胞[B/型/题](23~27题共用备选答案)A.骨小管B.胶原纤维C.穿通管D.中央管E.穿通纤维23.属于骨基质主要有机成分的是()24.有固定骨膜和韧带的作用的是()25.被同心圆状骨板包绕的是()26.骨细胞的突起位于()27.又称为福尔克曼管,内含血管神经等的是()(28-32越其用备选答案)A.骨祖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软骨细胞E骨细胞28.夹在相邻两层骨板之间或分散在骨板内的细胞是()29.具有形戒骨较原纤维功能的细胞是()30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的组胞是()31.可分布在骨膜和软骨膜的是()32能形成同源细胞群的是()[X/型/题]33.一种软骨组织的共同点是()A.软骨细胞均可分裂、增殖B.纤维成分相似C.均有同源细胞群D.均可见少量毛细血管E.均形成骨单位34.能产生大量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A.成骨细胞B.纤维细胞C.骨细胞D.软骨细胞E.破骨细胞35.下列关于透明软骨的软骨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近软骨膜的细胞体积小,单个分布B.位于软骨陷窝内C.胞质内祖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D.中央部的细胞体积大,同源细胞群明显E.能合成胶原纤维36.骨组织十分坚硬的原因包括()A.羥基磷灰石结晶与股原原纤维紧密结合B.基质内含大量骨盐C.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D.胶原纤维排列成层,相邻两层相互垂直E.骨组织内相尔的骨小管彼此相通37.下列由骨祖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是()A.骨细胞B.成骨细胞D.软骨细胞C.成软骨细胞E.破骨细胞38.下列关于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内膜较薄,含骨祖细胞B.骨外膜为致密结缔组织C.有穿通纤维伸入骨组织内起固定的作用D.内层含小血管和神经E.其中的骨且细胞不再具有成软骨功能39.长骨的穿通管和中央管内含有()B.骨祖细胞 A.小血管 D.神经纤维C.成骨细胞 E.破骨细胞二、名词解释1.骨化中心2.软骨陷窝3.同源细胞群4.软骨内成5.骨单位6.骨板7.软骨囊三、填空题1.根据细胞间质中纤维的不同,软骨分为三种,即: _、_和_。
第4章软骨和骨自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类骨质是指哪种物质A.未钙化的细胞间质B.钙化的基质C.钙化的基质和纤维D.有机基质E.未形成骨板的骨质2.骨细胞突起之间以何种方式连接A.中间连接B.紧密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E.彼此不形成连接3.HE标本中不能分辨透明软骨纤维是由于A.基质中不含纤维B.纤维为嗜银性C.纤维少D.纤维的嗜色性与基质相同E.因含有胶原原纤维,折光率与基质相同4.破骨细胞特点是A.能溶解吸收骨质B.能进行分裂C.从骨原细胞分裂而来D.胞质内可见吸收的骨质E.降钙素能增强其活动5.关于骨单位的特点哪项错误..A.骨单位顺骨干长轴纵向排列B.骨单位之间有分支相连C.骨单位中央管内无血管神经D.骨单位中央管内表面衬有骨内膜E.多层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6.关于骨膜的描述哪项错误..E.A.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分为内、外两层B.骨膜外层纤维多,细胞和血管少C.骨膜内层细胞多,血管多,有骨原细胞D.骨膜内层骨原细胞分化形成成骨细胞E.骨小梁和骨单位中央管内无骨内膜7.长骨增长的因素是由于AA.骺板细胞不断增殖骨化B.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C.骨膜内成骨细胞造骨D.骺端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E.骨干中成骨细胞不断造骨8.关于骨细胞的描述哪项正确:A.有突起,但不位于骨小管 BB.骨小管内含有组织液C.胞浆内无微管D.相邻骨细胞的突起间以桥粒相连E.以上均正确(二)X型题1.组成长骨骨干骨密质的骨板有A.外环骨板B.骨单位C.内环骨板D.间骨板E.骺板2.骨组织的细胞有A.骨原细胞B.成骨细胞C.骨细胞D.破骨细胞E.成纤维细胞3.骨单位A.由10-20层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组成B.骨板间有骨陷窝C.中央管内有毛细血管和神经D.与长骨骨干长轴垂直排列E.又称哈弗氏系统4.骨的改建A.包括骨组织的形成B.终生进行C.适应身体运动和负重的需要D.成年后骨改建加快E.包括骨组织的吸收5.破骨细胞的特征是A.来源于单核细胞B.有多个核C.位于骨质的表面D.有许多微绒毛E.胞质嗜碱性6.骨细胞的结构特征A.是有突起的细胞B.骨细胞胞体位于骨陷窝内C.骨细胞突起位于骨小管内D.相邻骨细胞突起间以缝隙连接相连E.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7.成骨细胞结构特征是A.呈柱状或椭圆形B.胞质嗜碱性C.细胞核圆形D.胞质内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E.有细小突起8.骨原细胞是A.位于骨外膜内层B.位于骨内膜C.位于软骨膜D.具有分裂能力E.能分化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9.膜性骨发生的特征是A.由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原细胞B.发生过程与软骨无关C.形成骨化中心D.长骨的主要发生方式E.扁骨的主要发生方式10.软骨性骨发生的特征是A.形成软骨雏形B.形成骨领C.有膜性骨发生D.同时存在骨的形成和吸收E.有软骨内骨发生二、名词解释1.破骨细胞osteoclast(结构,功能)2.骨单位osteon(哈佛氏系统)3.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位置,定义)三、问答题1. 叙述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分布。
第四章软骨和骨一、软骨(一)概述:1、软骨的基本特性◆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间充质分化而成,凝胶状;◆软骨和骨共同构成机体的支架;◆胚胎发育的早期:此支架主要由软骨构成。
如外耳、呼吸道、躯干和四肢等,随着胚胎的发育软骨逐渐被骨所取代;◆出生后,尤其成年后:机体主要支架是骨。
永久性软骨主要分布在骨架内如关节软骨、关节盘、椎间盘和肋软骨等,以及外耳和呼吸道2、软骨的构成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基质软骨膜外层:胶原纤维多内层:骨祖细胞(二)软骨类型透明软骨:纤维成分主要是II型胶原蛋白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
含水分多。
弹性软骨:新鲜时呈不透明的黄色。
有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
纤维软骨: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束,韧性强大,呈不透明的乳白色。
(三)透明软骨分布胚胎骨骼、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内的软骨等。
新鲜时半透明状,乳白色。
有较强的抗压性,具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1、软骨基质◆纤维(胶原原纤维)+基质,HE染色嗜碱性;◆凝胶状,化学成分和立体构型与L.C.T相似,纤维以Ⅱ型胶原蛋白为主,基质则聚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丰富,软骨粘连蛋白和锚蛋白anchorin CⅡ多。
◆作用: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渗透;保证软骨具有一定的弹性。
软骨陷窝cartilage lacunae 软骨囊cartilage capsule 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group2、软骨细胞LM:周边小、扁平、游离散在;中央大、圆、成群。
EM:丰富的RER和发达的Golgi复合体,Mt较少。
功能:合成与分泌软骨组织的基质和纤维。
3、软骨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外层:胶原纤维丰富内层:富含神经及一些小血管、成软骨细胞。
◆功能:保护、营养、生长和修复。
(四)弹性软骨分布:耳廓、外耳道、咽鼓管及会厌等处。
新鲜时呈不透明黄色。
弹性明显。
特点:基质中含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胶原原纤维少。
(五)纤维软骨—无软骨膜分布:椎间盘纤维环、膝关节半月板、耻骨联合、肌腱韧带附着处等。
第4章软骨和骨一、选择题(一)A型题1.成骨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 细胞呈矮柱状或立方形B. 细胞核大,核仁明显C. 胞质嗜酸性D. 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E. 相邻细胞之间可形成缝隙连接2.有关破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哪一点是错误的?A. 细胞大,胞质嗜酸性B. 含有一个巨大的细胞核C. 胞质含许多溶酶体和吞噬泡D. 接触骨基质的细胞表面有皱褶缘E. 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长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初级骨化中心的出现B. 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C. 骨领的出现D. 骨膜内成骨细胞的成骨E. 骺板软骨的不断生长和骨化4.软骨囊是指A. 软骨表面的疏松结缔组织B. 软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C. 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D. 软骨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E. 软骨细胞所在的空腔5.H-E染色的透明软骨切片中看不到纤维的原因是A. 软骨组织不含纤维B. 纤维在H-E染色中不着色C. 纤维平行排列D. 纤维密集排列E. 纤维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6.相邻骨细胞突起间有A. 桥粒B. 半桥粒C. 缝隙连接D. 中间连接E. 紧密连接7.骨陷窝和骨小管内除含骨细胞及其突起外还有A. 毛细血管B. 毛细淋巴管C. 神经末梢D. 组织液E. 结缔组织8.长骨骨干内的血管穿行于A. 穿通管和中央管B. 中央管和骨陷窝C. 骨陷窝和骨小管D. 穿通管和骨陷窝E. 中央管和骨小管9.分泌类骨质的细胞是A. 间充质细胞B. 骨原细胞C. 成骨细胞D. 破骨细胞E. 软骨细胞10.骨板的组成主要是A. 平行排列的细胞B. 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C. 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D. 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E. 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和细胞11.与透明软骨比较,纤维软骨的主要特征是A. 软骨基质较多B. 基质中含大量胶原纤维束C. 无同源细胞群D. 软骨陷窝不明显E. 无软骨囊12.弹性软骨见于A. 关节盘B. 椎间盘C. 耳廓D. 气管E. 关节软骨13.软骨分类的依据是A. 软骨细胞的数量B. 软骨细胞的形态C. 软骨基质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D. 软骨基质中纤维的种类和数量E. 软骨的功能14.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相同点是A. 细胞位于陷窝内B. 细胞周围的基质形成嗜碱性的囊C. 细胞有长的突起D. 有同源细胞群E. 含有血管15.与软骨组织的营养有关的结构是A. 陷窝和小管系统B. 丰富的毛细血管C. 淋巴管D. 营养血管E. 富含水分的软骨基质(二)B型题A. 内环骨板B. 外环骨板C. 骨单位D. 间骨板E. 粘合线16.含骨盐多而胶原纤维较少的骨基质17.由中央管及其周围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18.长骨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19.除骨陷窝及骨小管外,无其他管道通过20.较整齐地环绕于骨干外侧,骨板层数较多A. 骨陷窝B. 软骨囊C. 软骨陷窝D. 骨小管E. 穿通管21.含有小血管和神经22.含有骨细胞的突起23.含有骨细胞的胞体24.含有软骨细胞25.含有硫酸软骨素和纤维A. 软骨贮备区B. 软骨增生区C. 软骨钙化区D. 成骨区E. 骨领26.软骨细胞纵向成行排列27.软骨细胞小而分散存在28.软骨细胞肥大、退化、死亡29.软骨雏形中段周围部的原始骨组织30.H-E染色可见中央染成蓝色、表面染成红色的过渡型骨小梁A. 骨原细胞B. 成骨细胞C. 破骨细胞D. 软骨细胞E. 骨细胞31.为间充质分化的一种原始细胞,可增生分化最终形成骨和软骨32.位于骨组织表面的细胞,产生骨的有机基质和纤维,并促进骨的钙化33.存在于骨组织表面的多核巨细胞34.骨组织中的主要细胞,位于骨陷窝内(三)X型题35.软骨组织与固有结缔组织的不同在于A. 软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B. 软骨组织的细胞只有软骨细胞C. 软骨基质呈固态D. 软骨组织内无血管和神经E. 软骨组织只含胶原纤维36.骺板软骨A. 是纤维软骨B. 位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之间C. 在机体发育期,其软骨细胞不断增殖D. 是长骨增长的结构基础E. 青春期之后软骨钙化为骺线37.骨组织十分坚硬的原因包括A. 基质内含大量骨盐B. 羟磷灰石结晶与胶原原纤维紧密结合C. 胶原纤维排列成层,相邻两层相互垂直D. 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E. 骨细胞与羟磷灰石结晶紧密结合38.骨原细胞可直接分化为A. 成骨细胞B. 骨细胞C. 成软骨细胞D. 软骨细胞E. 破骨细胞39.影响骨生长的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B. 激素C. 维生素D. 营养E. 细胞外钙40.3种软骨组织的共同点是A. 有软骨囊B. 纤维相互平行或交织排列C. 有少量毛细血管D. 有同源细胞群E. 软骨细胞可分裂增生41.关于透明软骨的软骨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 均位于软骨陷窝内B. 近软骨膜的细胞体积小,单个分布C. 中央部的细胞体积大,同源细胞群明显D. 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E. 主要以糖酵解方式获得能量42.能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有A. 骨原细胞B. 破骨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成骨细胞E. 软骨细胞43.关于骨单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筒状结构B. 平行于长骨长轴C. 中央管内的血管和神经伸入骨小管内D. 越成熟的骨单位,其中央管越大E. 被吸收后的残余部分改称间骨板44.骨发生过程中A. 骨原细胞不断增殖分化B. 成骨细胞不断分泌类骨质C. 骨细胞不断增殖D. 破骨细胞不断溶解骨质E. 血管向骨内生长二、名词解释1.同源细胞群2.骨小梁3.哈弗系统4.骨板5.骨原细胞6.软骨内成骨7.骨领三、问答题1.试比较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组织结构异同。
2.试述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特点。
3.试述骨是如何加长和增粗的。
4.从透明软骨的结构说明软骨的生长方式。
5.试述成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其功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 C2. B3. E4. C5. E6. C7. D8. A9. C 10. D11. B 12. C 13. D 14. A 15. E(二)B型题16. E 17. C 18. C 19. D 20. B 21. E 22. D 23. A 24. C 25.B26. B 27. A 28. C 29. E 30. D 31. A 32. B 33. C 34. E(三)X型题35. BCD 36. BCD 37. ABCD 38. AC 39. ABCDE 40. ABDE41. ABCDE 42. CDE 43. ABE 44. ABDE二、名词解释1.同源细胞群是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的软骨细胞群,位于软骨组织的中部。
每个同源细胞群有2~8个软骨细胞,包含在一个大的软骨陷窝内,后者又分成几个小的陷窝,各含一个软骨细胞。
越靠近软骨的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目越多,反映了软骨的间质性生长。
2.骨小梁是由数层不甚规则的骨板及其中的骨细胞所形成的针状或片状结构,它们交错成为多孔的立体网格样支架,构成骨松质。
3.哈弗系统又称骨单位,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内,沿骨的长轴排列。
骨单位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及其中的骨细胞组成,呈圆筒状;中央的管道称中央管或哈弗管,衬以骨内膜,管内含小血管和神经等。
骨单位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
4.骨板是呈板层状的骨基质,由大量胶原纤维、沿胶原原纤维长轴排列的细针状骨盐结晶及少量无定形基质组成。
同一层骨板内的胶原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胶原纤维相互垂直,骨细胞则散在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内。
骨板的这种结构有效地增强了骨的支持能力。
5.骨原细胞是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干细胞,位于软骨膜和骨膜内层。
骨原细胞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细胞较小,胞质弱嗜碱性。
骨原细胞与软骨和骨的生长、改建等有关,软骨膜内的骨原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进而分化为软骨细胞;骨膜内的骨原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
6.软骨内成骨是人体大多数骨的发生方式。
先由间充质形成一个软骨雏形,以后逐渐将其替换成骨。
替换的顺序是先中段、后两端,中段形成骨干,两段形成骨骺。
骨干的中央形成骨髓腔。
骨干和骨骺之间保留的软骨为骺板,为骨生长加长的基础。
7.软骨雏形中段软骨膜内的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后者在软骨膜下形成领圈状薄层原始骨组织,包绕软骨雏形中段,称为骨领。
骨领形成后,其表面的软骨膜即改称骨外膜。
骨领以后逐渐增厚增长,并改建成骨干的骨密质。
三、问答题1.⑴相同点:①均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②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软骨周边的为幼稚软骨细胞,体积较小,常单个分布;软骨中央的为成熟软骨细胞,体积较大,多为2~8个集聚在一起,构成同源细胞群。
③软骨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含较多的硫酸软骨素,呈强嗜碱性,称软骨囊。
④软骨组织内均不含血管。
⑵不同点:软骨基质内所含纤维的成分各异,透明软骨含胶原原纤维,纤维软骨含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弹性软骨含大量弹性纤维。
2.长骨密质骨由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3个部分构成。
①环骨板位于长骨骨干内、外表层,分别称为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
外环骨板厚,由数层或数十层骨板构成,较规则地环绕于骨干的外周;内环骨板薄,仅由数层骨板构成,不如外环骨板规则。
②骨单位又称哈弗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为短柱状结构,由多层呈同心圆排列的哈弗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中央管内有血管和神经。
③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内、外环骨板之间,形状不规则,由数层平行的骨板构成;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④骨密质中还有横向穿行的穿通管,内含血管和结缔组织,联通相邻骨单位的中央管。
3.⑴骨的增粗:骨外膜下的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后者在骨干表面添加骨组织,使骨干变粗。
而在骨干的内表面,破骨细胞吸收骨组织,使骨髓腔横向扩大。
⑵骨的加长:通过骺板的不断生长和演变而实现。
①从骨骺端到骨干的骨髓腔,骺板依次分为4个区:软骨储备区、软骨增生区、软骨钙化区和成骨区。
②成骨细胞在钙化的软骨基质表面成骨,构成条索状的过渡型骨小梁。
③破骨细胞在钙化的软骨基质和过渡型骨小梁表面进行破骨,从而骨髓腔向长骨两端扩展。
④软骨钙化区不断地被破骨细胞分解吸收,软骨增生区不断补充软骨钙化区,软骨储备区不断有部分软骨细胞增生,补充软骨增生区。
如此,骨不断加长。
⑤至17~20岁时,骺板软骨被骨组织取代,成为骺线,骨终止加长。
4.①透明软骨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②靠近软骨表面的软骨细胞较小而幼稚,呈扁平椭圆形,大多单个存在;渐至软骨深部,软骨细胞逐渐增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并形成2~8个细胞的同源细胞群。
③软骨基质由无定形基质和纤维组成,由软骨细胞分泌。
④周边的软骨细胞是从软骨膜内的骨原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向软骨表面添加新的软骨细胞,并分泌基质和纤维,使软骨组织从表面向外加厚,这是外加性生长,或称软骨膜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