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论述-王广莉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28
25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护理体会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射频消融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我的工作中,我参与了25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我的护理体会。
一、准确记录患者病史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份详细的病历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史、化验结果等。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手术步骤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评估。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二、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射频消融手术过程中,需要插入导管和电极等器械,因此手卫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同时戴上手套并且定期更换。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手套破损或出现其他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三、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药物用量或者疏通气道。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紧密观察和监护,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四、帮助患者减少恐惧和焦虑手术对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一种较为恐惧和焦虑的经历,我们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
在手术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安慰和关心。
五、加强食物和药物管理射频消融手术需要采用全麻,因此需要做好麻醉药物和食物管理。
我们需要确定患者的禁食和禁药时间,以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后,再让患者进食和用药。
最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和精心管理。
我们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的康复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
室速风暴病例分享(1)
室速风暴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突发性意识丧失,可以引起心
脏骤停,生命危急。
下面将分享一个室速风暴的病例。
1.病例介绍
该病例患者女性,72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平
时有心悸、胸闷的症状。
突然出现心动过速、气促不适等症状,就诊
于急诊科,被诊断为室速风暴。
2.治疗过程
该患者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电生理检查,确认室速风暴的诊断。
医生立即行电复律治疗,但还是无效。
经过紧急讨论,医生决定进行
急诊电生理手术。
手术中,医生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切断了引起室速
风暴的灶点,成功治疗该患者。
3.护理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给予了密切关注,监测了病人的生命体征、
心电图等指标,保障病人的安全。
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缓解焦虑,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和抗感染等辅助治疗,帮助恢复身体状态。
在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
还为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等工作。
4.结论
室速风暴是一种突发性的心律失常,病情危急,需要尽早诊断和及时
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指标,保障病人的安全。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恢复身体状态。
在治疗完成后,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等工作,帮助恢复身体健康。
食管心房调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诊断与应用体会目的分析食管心房调博(TEAP)检查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前的诊断与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提取我院初步诊断为PSVT的患者180例,在RFCA术前均先行TEAP检查;每例患者均诱发出心动过速,在心动过速时应用多导心电图(ECG)同时记录,并通过TEAP时多导ECG标测资料与心内电生理资料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TEAP 与心内电生理符合率为95.6%(172/180)。
TEAP8例不符合诊断病例,其诊断错误主要由于P波记录不清、RP标测不准确及不能做心室起搏观察室房逆行传导等局限性造成。
结论PSVT射频消融手术前行TEAP电生理检查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博;诊断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我国已开展30多年,因简单、方便、实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心脏内腔生理诊断某些心律失常,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TEAP 作为无创性心电生理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确实患有PSVT,并初步定位是旁道或是双径路参与的PSVT,此检查有利于RFCA术前对手术方法及导管的选择,以节省时间,提高成功率。
本文就TEAP检查在PSVT患者行RFCA前的诊断与应用诊断与应用体会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我院心电图室2013年09月01日~2014年08月31日欲行RFCA的PSVT患者180例病例资料,其中男97例,女83例,年龄11~83岁,平均(45.6±10.5)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余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
体表心电图中有心室预激表现者39例,其中27例为A型预激,12例为B型预激,余P-R间期正常。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心动过速发作病史1~27年,平均(11±8.6)年。
所有病例均经TEAP和EPS 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临床验案:心动过速初诊日期:2021年9月20日患者信息:张某某,男,49岁就诊经过:2021年9月20日患者自2015年开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200次/分。
曾去协和、阜外医院等就诊。
刻下:吃饭做咀嚼动作时引发心动过速,喝水、粥汤则不会诱发。
最初深吸气后憋气则缓解。
今日心动过速发过时,憋气后无效。
点按人迎穴导致低血压。
随着时间延长,心动过速逐渐自行缓解。
经朋友介绍,服用日本汉方正道救心丹后有效。
平时睡眠不好、劳累、剧烈运动后也容易诱发心动过速。
大便正常。
右脉数弦,左脉细软。
舌紫红,舌尖红点多,下络两侧瘀血点。
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图片来自网络)处方:炙甘草( 9.0g),西洋参( 5.0g),桂枝( 6.0g),生姜( 2.0片),麦冬( 12.0g),生地黄( 9.0g),阿胶(冲服 5.0g),大枣(劈开 3.0枚),火麻仁( 6.0g),炒酸枣仁( 15.0g),丹参( 9.0g),黄连( 2.0g),( 剂量 : 5 医嘱 :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禁五辛饭前服用 )第一次复诊:2021年9月26日服上方后,患者仍然于吃饭咀嚼时发生心动过速,早饭中发作更严重。
睡眠提前了一些,大概23点睡,睡眠佳。
喝水、喝粥不会引起心动过速,咀嚼吞咽食物,则引起心动过速。
大便正常。
右脉弦数,关软,寸滑,左脉弦数,寸滑数。
舌边尖鲜红,苔黄腻,下络变轻度瘀血。
腹诊:两胁肋下略有抵抗。
诊断:咀嚼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血亏心火旺肝郁胆热脾胃亏虚夹杂瘀血证处方:柴胡( 18.0g),桂枝( 6.0g),生龙骨(先煎 15.0g),生牡蛎(先煎 12.0g),茯苓( 12.0g),生大黄( 2.0g),黄芩( 9.0g),党参( 6.0g),法半夏( 9.0g),生姜( 2.0片),大枣(劈开3.0枚),珍珠母(先煎15.0g),麦冬( 9.0g),炙甘草( 6.0g),( 剂量 : 5 医嘱 :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用禁五辛饭前服用 )开方后,患者说已经去阜外医院就诊,与医生约好了2021年10月11日行心脏射频消融术。
氨溴索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某,男,94岁,发热、咳嗽、咳痰2天,测体温38.6℃,自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降至正常;但患者仍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稠性痰,不易咳出,稍喘息,无畏寒、寒战、咯血,自服“清开灵、头孢类抗生素”(具体欠详),症状改善不明显,于2012年12月6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入院查体:t37.3℃、p88次/分、r19次/分、bp135/80mmhg,老年男性,痴呆状态,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窦性心律,律齐,心率8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为st-t 改变,双肺ct示双肺炎症;支气管病变伴右肺大泡;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血常规wbc3.44×109/l、hgb81g/l;血沉110mm/h;crp130.3mg/l、bun16.6mmol/l、cr170umol/l;入院诊断为:①肺炎(双侧);②血管性痴呆;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④贫血(中度);⑤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q8h,给予氨溴索15mg加生理盐水10ml静推bid,肌苷注射液100ml加奥拉西坦1.0静滴qd,给予多索茶碱0.2家生理盐水100ml静滴;12月9日根据病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调整为美洛培南1.0加生理盐水50ml静滴q8h抗菌;12月10日患者至77%,经积极抢救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补液及多巴胺200mg加生理盐水30ml泵入控制血压,继续给予抗菌消炎、氨溴索祛痰等治疗措施,患者贫血逐渐加重,hgb最低为48g/l;12月17日患者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增多,给予多索茶碱0.3加生理盐水50ml 以2.1ml/h速度24小时泵入解痉平喘,连用三天后,12月20日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达130-150次/分,给予西地兰0.2mg 加生理盐水10ml静推不明显,继而给予艾司洛尔0.5加生理盐水45ml泵入,心率仍无明显变化,停止多索茶碱泵入后,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至70-90次/分,8个小时后再次给予多索茶碱0.3加生理盐水50ml以1.5ml/h速度泵入30分钟左右,患者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停用后心率再次降至70-90次/分,考虑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氨茶碱泵入有关。
每日临床工作表学生姓名:叶丹娟完成日期:2019-06-09病人: 王汉仙床号: 抢6 年龄: 48 住院号: 597730入院日期: 2019/6/5手术日期: 无过敏史: NKA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自觉心悸胸闷半小时,于2019年6月5日入住抢救室治疗。
患者于半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心悸,既往体健,急诊诊间十二导联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建议患者留抢救室观察治疗,患者神志清,主诉胸闷,心悸,查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无咳嗽咳痰,腹部软,无压痛,听诊肠鸣音3次/分,胃纳可,二便无殊,拟室上性心动过速收住入院。
既往史:无。
医嘱:监测生命体征频率: Q1H 饮食: 普食活动: 卧床用药: 对症、护胃、补液治疗/护嘱: 特级护理、基础生命体征:体温:37.0℃脉搏:69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6/71mmHg药物一栏表护理计划病人姓名: 王汉先床号: 抢六日期: 2019/6/5交班报告床号:抢6姓名:王汉仙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生命体征:0900 血压:106/74mmHg 脉率:65次/分呼吸:23次/分1400 血压:126/73mmHg 脉率:69次/分呼吸:21次/分进量: 早饭% 自备中饭% 自备进液体量液体:650ml出量:尿量600 CC 大便次数0病人一般病情,存在的任何问题和异常发现(发生的病情变化包括异常的检查及化验等):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维持在106-126/63-74mmHg,心率维持在65-78次/分。
鼻导管吸氧2L/分畅,主诉胸闷。
本班内你为病人做了什么?下一班人员需要继续关注的治疗及/或护理:1、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体温;2、胃肠道系统:予护胃支持;3、对症治疗:予药物复律治疗4,营养治疗: 补液治疗4、心理支持。
继续关注:生命体征监测、心律及心率的变化,活动及休息、输液反应观察、心理支持病人目前的状态:患者卧位休息,神志清,精神可。
药物联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段菊如【期刊名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00(000)006【摘要】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史。
近一年来反复发作心前区憋闷、心悸、乏力,均住院治疗。
查心电图示:“室上速”,给予静推心律平而转复。
平日口服异搏定。
本次发病于早晨7时许突然胸闷、心悸、急来住院。
入院查体:T36℃,P160次/分,R24次/分,BP120/80mmHg。
急性痛苦病容、神清、双肺听诊无异常。
心率16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心界不大。
腹部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示:室上速。
入院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法:入院后速给予心律平70mg静推3次无效。
异搏定5mg静推2次无效。
速给ATP30mg静推,转复1~2分钟后复发。
阿拉明10mg+葡萄【总页数】1页(P460-460)【作者】段菊如【作者单位】河北省武安市医院内科!(05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相关文献】1.研究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J], 喻理勇;2.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J], 李丽敏3.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J], 张慧芳4.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 [J], 叶园林5.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J], 毛秀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病例分享病情简介患者,男性,36岁。
反复阵发性心动过速5年,未诊治。
因车祸致双下肢及骨盆骨折人我院骨科。
入院后发作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终止后给予口服150 mg、3次/d,每天仍有心动过速发作,发作时心室率189次/min,均给予普罗帕酮70~140 mg静脉注射终止。
Sd后人手术室准备行骨盆及双下肢手术,麻醉后再次出现心动过速,给予普罗帕酮140 mg静脉注射无效,遂终止手术,转入心内科急诊行射频消融治疗。
检查及治疗外科手术前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PR间期,未见预激波。
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Ⅱ、Ⅲ、aVF导联可见倒置的逆行P波,V.导联逆行P波正向,逆行P波均与QRS波分开,RP< PR,临床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因骨盆及双下肢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均选择上腔静脉途径,经右颈内静脉穿刺鞘置入10极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 cs),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鞘放置4极标测电极于右心室,导管放置过程中机械刺激心动过速终止。
心室程序期前刺激室房无递减传导,室房逆传呈偏心性,CS远端电极逆行A波最提前,诱发出心动过速cs远端电极逆行A波亦最提前,诊断为左前侧壁旁路。
穿刺右桡动脉,安放6F桡动脉鞘,通过多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送1个BMW冠状动脉导丝至主动脉根部做为路标(图1),更换7F动脉鞘,经鞘沿BMW导丝路标送入射频消融导管(图2),将消融导管放入左心室二尖瓣下方靠近瓣环处,透视下接近cs远端电极1-2位置(图3),心室起搏下在消融导管记录的V波与A波融合处,以15 W能量放电3s后可见CS电极记录的V波与A波距离均拉开,消融电极VA亦分开,说明旁路阻断,继续在心室起搏下放电60 s。
观察15 min后,心室起搏逆行A波呈中心性分布,各种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手术成功。
图1胸部X线片示经桡动脉送 BMW导丝至主动脉根部;图2 右上臂X线片示消融电极沿BMW导丝送入讨论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已是成熟的射频消融技术,两种方法均需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插管,但拔管、压迫止血和消融术后长时间卧床制动所引起的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我科30例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30例患者中,除1例因不合作中途终止检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
结论:食道调搏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需要方法之一,护士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是食道调搏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护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最有效根治方法是射频消融术。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无创性心内电生理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哪一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初步定位,有利于射频消融手术方法及导管途径的选择,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1】。
我科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射频消融术前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室上速发作的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56 岁。
1.2操作方法:常规描记心电图,连接好心电监护,把消毒好食道电极导管用石蜡油润滑,经鼻腔插入电极导管,置于食管内,定位后用胶布固定好导管,再连接心电信号输入线,刺激脉冲输出线,机后调P波感知灵敏度,调感知不应期,确立有效起搏,测定起搏阈值,调节步长进行反扫描或正扫描,终止发放刺激脉冲,拔出食管电极导管结束。
2结果30例患者中,诱发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发现房室结双路径9例;房室旁道6例;未发现房室旁道、双路径指征8例。
除1例因不合作中途终止检查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恶心13例;呕吐2例;食管烧灼感和疼痛的2例;轻微心悸、胸部不适5例;精神紧张7例。
3护理3.1检查前的护理3.1.1 检查前评估检查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食道炎、食道癌、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等疾病。
临床内科杂志2019年8月第36卷第8期J Clin Intern Med,August2019,Vol.36,No.8・567・•病例报告•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张超徐昕[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道心房调搏;妊娠患者,女,26岁,因“突发心悸3小时”于2018年9月13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不适,休息后无缓解,伴头晕、乏力、胸闷,无胸痛、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
自诉既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曾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4个月前曾因心悸不适于我院急诊科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处于备孕阶段,拒绝药物复律,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心动过速。
有多次流产史,此次入院患者已怀孕4个月余。
入院后心电监护示心率180次/分,血压120/95mmHg,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见图1。
心脏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均未见异常。
检查过程中,患者自诉心悸症状加重,咽部刺激、眼球按压、颈动脉窦按压及Valsalva动作均未见好转,因有多次流产史,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任何药物治疗,故行经食道心房调搏以终止心动过速。
患者平卧后,经鼻插入电极导管,进入约15cm时,嘱患者行吞咽动作,顺利送入电极导管35cm,食道电极可记录到心房波,位于QRS波群之后,食道电极RP,间期<P,R间期,且RP'间期>70ms,食管导联RP'间期<V,导联RP'间期,诊断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见图2。
将电极导管连接好刺激仪后,刺激电压选择17V,经SN’刺激模式以250次/分的频率发放数次刺激后心动过速终止。
终止后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见图2。
患者心动过速终止后,心悸、胸闷等症状缓解。
随访3个月上述症状未再复发。
」IX x XAJU丄丄亠UJLL. it*I』』」”寸I〕卜彳%卜严小卍a“[•** 人Z'-lII4图1患者心悸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频率约150次/分,节律整齐,下壁导联可见逆行倒置P'波讨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各个年龄阶段,临床表现多为突发突止、有规律的心悸,发作时可伴头晕、四肢乏力,因发DOI:10.3969/j.issn.1001-9057.2019.0&020作者单位: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图2食道调搏仪以S|SJ50次/分刺激终止患者心动过速,V?导联为单极食道导联心电图(前半部分为OAVRT,后半部分为正常心电图)作时间一般较短,就诊时常无症状,确诊多依赖长程心电图、食道电生理或心脏电生理检查。
氨溴索致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王某某,男,94岁,发热、咳嗽、咳痰2天,测体温38.6℃,自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降至正常;但患者仍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稠性痰,不易咳出,稍喘息,无畏寒、寒战、咯血,自服“清开灵、头孢类抗生素”(具体欠详),症状改善不明显,于2012年12月6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入院查体:t37.3℃、p88次/分、r19次/分、bp135/80mmhg,老年男性,痴呆状态,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窦性心律,律齐,心率8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为st-t 改变,双肺ct示双肺炎症;支气管病变伴右肺大泡;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血常规wbc3.44×109/l、hgb81g/l;血沉110mm/h;crp130.3mg/l、bun16.6mmol/l、cr170umol/l;入院诊断为:①肺炎(双侧);②血管性痴呆;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④贫血(中度);⑤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q8h,给予氨溴索15mg加生理盐水10ml静推bid,肌苷注射液100ml加奥拉西坦1.0静滴qd,给予多索茶碱0.2家生理盐水100ml静滴;12月9日根据病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调整为美洛培南1.0加生理盐水50ml静滴q8h抗菌;12月10日患者至77%,经积极抢救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补液及多巴胺200mg加生理盐水30ml泵入控制血压,继续给予抗菌消炎、氨溴索祛痰等治疗措施,患者贫血逐渐加重,hgb最低为48g/l;12月17日患者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增多,给予多索茶碱0.3加生理盐水50ml 以2.1ml/h速度24小时泵入解痉平喘,连用三天后,12月20日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达130-150次/分,给予西地兰0.2mg 加生理盐水10ml静推不明显,继而给予艾司洛尔0.5加生理盐水45ml泵入,心率仍无明显变化,停止多索茶碱泵入后,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至70-90次/分,8个小时后再次给予多索茶碱0.3加生理盐水50ml以1.5ml/h速度泵入30分钟左右,患者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停用后心率再次降至70-90次/分,考虑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氨茶碱泵入有关。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患者女,27岁,因“腹胀9日,加重并气短2日”就诊。
9 d前无诱因渐出现中上腹胀,无腹痛,无腹泻、呕吐,外院考虑“慢性胃炎”,治疗后无缓解并渐加重。
2 d前出现活动后气短,可平卧,伴夜间干咳,无发热。
活动耐量下降加重来诊。
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及家族病史;未婚未育。
查体:BP:88/50 mm Hg (1 mm Hg=0133 kPa),HR:168次/min,R:21次/min。
神清,精神差,自主体位。
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抬举性搏动,HR:168次/min,律齐,无心包磨擦音;腹软,无压痛;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血、尿常规,尿妊娠反应及急诊生化正常;心电图示异常节律(图1A)。
首诊考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 cular tachycardia,PSVT)入抢救室行心电监护静脉推注普罗帕酮转复。
在推注过程中患者心率未下降,气促加重伴大汗,血压74/32 mm Hg,立即停用普罗帕酮并完善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射血分数41%,心包内少量积液,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腹部超声:盆腹腔积液。
请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结合病史及心电图诊断“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多浆膜腔积液”,予异搏定5 mg稀释静脉推注后3 min,患者心律转为窦性(图1B)。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fascicula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FVT)是一种特殊类型、良性及相对安全的室性心律失常。
与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如PSVT难以鉴别,并且治疗上与其他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差别很大。
先前认为FVT起源部位多位于左后分支,心电图特点V1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左偏,QRS波群时间≤012 s,因此易误诊为PSVT,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不能将其诱发和终止。
近年来的证据更多支持其机制是起源于左后分支及浦肯野纤维网内的局部折返,也有人认为不能排除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故射频消融是其最佳根治治疗方法。
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应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食道心房调搏进行治疗。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转复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同时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
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关于临床PSVT采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方法治疗,不仅可提升患者转复的成功率,同时对于抑制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心房调搏;普罗帕酮【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14-01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率失常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常主要表现为胸(TEAP)治疗方式的应用具有疗效显著与创伤小的特征,目前主要以PSVT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5-69岁、平均为(43.796.5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为(44.577.61)岁。
两组患者均有PSVT的发作史,其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70mg的普罗帕酮予以静脉注射,在患者心动过速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注射。
对于不能转复的患者则在间隔10min后再次以70mg的普罗帕酮进行静脉注射,其总剂量应不得超过2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