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互连网络
- 格式:ppt
- 大小:681.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7章网络互连(达第4.7、5.5节,谢第4.4节、第6章)知识要点:·网络互连的层次与设备:物理层与中继器,链路层与网桥,网络层与路由器,更高层与网关,Internet的互连网技术。
·内部网关协议:RIP,技术特征与应用,缺陷。
OSPF,技术特征与应用,自治系统AS,区域与分层结构。
·外部网关协议:BGP的技术特征。
7.1 概述1、网络的不同性:(1)提供的服务: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2)网络层协议的不同:IP、IPX等。
(3)寻址方式:平面结构(IEEE802),分层结构(IP)。
(4)多点广播:支持,不支持。
(5)允许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
(6)服务质量:支持/不支持或定义不同。
(7)差错控制:可靠、有序的或无序的提交。
(8)流量控制:不同的方法或不支持。
(9)拥塞控制:不同的策略。
(10)不同的超时值等参数。
(11)安全性:访问规则、加密等。
(12)计费方式:不同的方法或不计费。
2、互连层次与设备(1)中继器:实现物理层连接,只能对信号放大、整形和转换不同的介质,故只能扩展地理范围。
(2)网桥(bridge):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不同局域网之间存储转发帧,提供链路层的协议转换。
因不同的LAN均遵循同一组协议标准,故网桥实现的是同构通信子网的互连。
(3)路由器(router):工作于网络层,在不同的子网之间存储转发分组,提供网络层的协议转换。
因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故路由器实现的是异构通信子网的互连。
(4)网关(gateway):指对运输层及以上的高层协议进行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可以实现端系统的互连通信。
一般分为两种:运输层网关和应用层网关。
前者互连不同的网络,实现运输层协议转换(如OSI与TCP)。
后者互连不同的应用程序,实现应用层协议的转换,如用因特网邮件格式从一台因特网主机向ISO MOTIS邮件箱发送邮件,就可通过应用层网关进行格式转换后发出。
一般用于两个异构应用系统之间的协议转换。
2.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5.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
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 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 MAC 帧里面。
MAC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帧的首部是不同的。
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层上是看不到的。
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
使用IP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进行通信。
6.(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台主机?(1)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bit的8bit,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2)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3)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
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5)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值。
第一章1.6 某台主频为400MHz 的计算机执行标准测试程序,程序中指令类型、执行数量和平均时钟周期数如下:求该计算机的有效CPI 、MIPS 和程序执行时间。
解:(1)CPI =(45000×1+75000×2+8000×4+1500×2) / 129500=1.776 (或259460) (2)MIPS 速率=f/ CPI =400/1.776 =225.225MIPS (或2595180MIPS) (3)程序执行时间= (45000×1+75000×2+8000×4+1500×2)/400=575μs1.9 假设某应用程序中有4类操作,通过改进,各操作获得不同的性能提高。
具体数据(1)改进后,各类操作的加速比分别是多少?(2)各类操作单独改进后,程序获得的加速比分别是多少? (3)4类操作均改进后,整个程序的加速比是多少? 解:根据Amdahl 定律SeFeFe S n +-=)1(1可得4类操作均改进后,整个程序的加速比:2.16)1(1≈+-=∑∑iii n S F F S1.10 第二章变长编码,哈夫曼编码第三章3.12 有一条指令流水线如下所示:(1)求连续输入10条指令的情况下,该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
(2)该流水线的瓶颈在哪一段?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措施消除此瓶颈。
对于你所给出的两种新的流水线,连续输入10条指令时,其实际吞吐率和效率各是多少? 解:(1)本题主要考察对各功能段用时不等的线性流水线的性能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200(ns)2009200)10050(50t n t T maxki i =⨯++++=∆-+∆=∑=)1(1流水 )(ns 2201T nTP 1-==流水45.45%1154400TP ktTP E k1i i≈=⋅=∆⋅=∑= 注意:对于公式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充分理解,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