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17.76 KB
- 文档页数:7
【关键字】环境第二章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众所周知,环境污染即指环境变得不清洁、污浊、肮脏或其他方面的不洁净的状态。
一种状态由洁净变污浊的过程叫污染。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赃水、垃圾;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由于环境污染的危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美景已经不多见了。
环境污染不仅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给社会和经济生活带来了繁荣,却也带来了愈来愈严重影响甚至危害愈来愈广泛的环境问题。
由于人们对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环境污染以及一系列诸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耗竭、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引起关注和研讨,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由环境污染而导致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也已引起了研究领域的高度关心和重视。
本章我们主要介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一、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通常所说的环境,一般是以人或人类作为主体,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被认为是环境要素,即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摄取水和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成长和遗传等。
正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人体的物质组成与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很高的统一性。
由于人体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时,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部分是通过人和环境之间的复杂的食物链(网)而获得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平衡关系又主要靠食物来维持。
食品中砷的含量标准食品中砷的含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砷是一种有毒物质,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中砷的含量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将就食品中砷的含量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砷的来源和危害。
砷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药、燃煤和矿物等。
食品中的砷主要来自土壤和水源,比如水稻、鱼类、海产品等。
长期摄入过量的砷会导致慢性中毒,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甚至会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针对食品中砷的含量,各国都有相应的标准。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砷的限量》(GB 2762-2017)规定了食品中砷的限量标准,具体如下:大米和米制品,不得超过0.15毫克/千克;-水产品,不得超过0.5毫克/千克;-其他食品,不得超过0.1毫克/千克。
而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对食品中砷的含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比如,对于苹果汁和苹果酱,FDA规定砷的含量不得超过10ppb(即10微克/升)。
除了国家标准外,国际上也有相关的标准。
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食品中砷的最大容许残留量,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对食品中砷的安全标准进行了规定。
在实际生产中,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对食品中砷的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监管部门也会对市面上的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中砷的含量符合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总的来说,食品中砷的含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以确保食品中砷的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确保食品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食品中砷的含量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探讨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对于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
工业活动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随意堆放,会通过大气沉降、污水灌溉等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以及不合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也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剩,土壤酸化、板结,同时农药和兽药残留也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电子垃圾等生活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会使有害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汞、砷等,能够被农作物吸收并在体内积累。
当人们食用这些受污染的农产品时,重金属会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其次,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土壤污染。
一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管,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率。
二是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是加强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生活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1.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 气象条件恶劣时,污染物会在农作物叶片上沉积,导致叶面积减少,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1.2 土壤污染- 工业污染、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等,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 污染物还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引发土壤退化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二、污染对食物安全的影响2.1 农产品污染- 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残留,长期摄入这些农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 水体污染使得渔业资源中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进而污染鱼类等水生物,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2 食品加工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污染、添加剂滥用等问题影响,导致食品出现细菌、霉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 在食品供应链中,污染问题可能从源头开始,经过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三、解决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的步骤3.1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监测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 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等加强管理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 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
- 提倡农作物多样化,避免单一作物种植造成的病虫害传播和土壤贫瘠。
3.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监管。
- 强化食品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的监测,确保食品安全从源头到餐桌。
3.4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重金属污染如何危害农产品质量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而这一污染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进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重金属,通常指密度大于 5 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如铅、镉、汞、铬、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容易在土壤、水体中积累,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农产品中。
首先,重金属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对植物的根系产生毒害作用,抑制根系的生长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例如,镉会破坏植物根系的细胞结构,导致根系变短、变粗,吸收能力下降。
这就使得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产量降低。
其次,重金属会降低农产品的品质。
以粮食作物为例,重金属污染可能会导致谷物中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减少,品质下降。
对于蔬菜和水果来说,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其口感、色泽和储存性能。
比如,受重金属污染的蔬菜可能会变得苦涩、口感变差,水果的甜度和外观也会受到影响。
再者,重金属在农产品中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人们食用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后,重金属会在人体内逐渐蓄积。
长期摄入含铅的农产品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功能,导致智力下降、贫血、高血压等疾病。
镉的摄入则与骨质疏松、肾功能衰竭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汞中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那么,重金属是如何进入农产品中的呢?一种常见的途径是土壤污染。
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含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从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重金属,并在体内积累。
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工业废气中的重金属颗粒会随着大气沉降到农田中,或者被农作物直接吸收。
此外,灌溉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如果使用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水中的重金属会进入土壤和农作物中。
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不可避免,土壤污染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并探讨应对土壤污染的对策。
一、降低农产品产量由于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农作物根系在吸收营养元素时,会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带入植物体内,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进入农作物,会导致其含有害物质超标。
人们食用这些受污染的农产品会潜在地受到健康威胁,例如引发慢性病、免疫系统紊乱等。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不容忽视。
三、传递破坏性的环境风险土壤污染会导致地下水和表层水的污染,进而影响周边的水生态系统。
受污染的水源可能会引发诸如水土流失、停业的水产养殖场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进一步威胁到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的可持续性。
四、加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受污染严重的地区将面临农产品减产、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那些土壤污染较轻的地区将能够生产出质量更好的农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经济收益。
应对土壤污染的对策为了减轻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对策。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一、治理重点污染区域针对土壤污染严重的区域,应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土壤修复和污染控制工程,以确保土壤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防止过量使用和滥用,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确保其安全无害。
三、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方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
实验二十土壤中砷的污染分析砷(As)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元素砷的毒性极低,而砷的化合物均有剧毒,三价砷化合物比其它砷化合物毒性更强。
砷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工、化学制药、农药生产、纺织、玻璃、制革等部门的工业废水。
土壤中砷的本底值约为10 mg/kg左右。
长期用含砷的废水灌溉农田后,会使砷的含量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而造成土壤砷污染。
大量资料表明:被砷污染的土壤可能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
砷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砷就会在人体的肝、肾、肺、脾、子宫、胎盘、骨胳、肌肉等部位,特别是在毛发、指甲中蓄积,从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慢性砷中毒有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病变等。
砷还有致癌作用,能引起皮肤癌。
近年来测定土壤(或本底)中砷含量的常用方法有新银量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DDTC-Ag)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新银量法测定砷的原理,掌握其基本操作。
2.初步了解土壤As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用HCl-HNO3-HClO4氧化体系消解样品,将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砷转化为五价可溶态的砷。
用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的新生态氢,将水中无机砷还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醋酸铅棉除去硫化氢干扰气体。
以硝酸-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溶液为吸收液,砷化氢将吸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单质胶态银,使溶液呈黄色,颜色强度与生成砷化氢的量成正比。
黄色溶液在波长40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形对称。
溶液颜色在2 h内无明显变化(20℃以下)。
化学反应如下:BH4—+ H+ +3H2O 8[H]+H3BO3As(Ⅲ)+3[H] AsH36Ag++AsH3+3H2O 6Ag+H3AsO3+6H+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1)可见分光光度计。
(2)砷化氢发生与吸收装置(见图20-1)。
1-100 ml或50 ml 砷化氢发生管(Φ30 mm,液面高约为管高的2/3);2-U形管;3-吸收管;4-0.3 g醋酸铅棉;5-0.3 g吸有1.5 mL DMF混合液的脱脂棉;6-脱脂棉;7-内装吸有无水硫酸钠和硫酸氢钾混合粉(9:1)的脱脂棉高压聚乙烯管;8-缓冲区2. 试剂(1)硫酸,分析纯。
砷在土地和水体中的环境归趋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元素,它存在于土壤、岩石和水体中。
然而,砷在环境中的富集和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本文将讨论砷在土地和水体中的环境归趋,以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1. 砷在土壤中的归趋砷的含量和分布在土壤中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性。
砷主要以矿物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如砷矿物、氧化砷和硫化砷等。
砷的富集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来源和地质背景,受到地球化学和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当土壤中存在过高的砷含量时,可能会对植物和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砷,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和人类。
因此,砷在土壤中的归趋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解砷在土壤中的归趋,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土壤采样和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土壤中砷的含量和分布。
此外,土壤修复技术也可以被应用来减轻土壤中砷污染带来的影响,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等。
2. 砷在水体中的归趋砷在水体中的归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砷可以通过天然过程(如岩石风化)或人类活动(如煤矿开采、矿石加工和电池制造等)进入水体中。
当水体中的砷含量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时,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长期饮用富含砷的水可能导致砷中毒,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皮肤病变、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了解和掌握砷在水体中的归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砷在水体中的归趋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体的pH、氧化还原条件、溶解有机质和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研究人员使用水样采集和分析方法来测量水体中砷的含量,并通过水体修复技术来降低砷污染。
对于水体中砷污染的管控,监测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机构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测和限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水中的砷含量。
此外,公众也应提高对用水安全的意识,选择可靠和安全的饮用水源。
3. 砷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砷在土地和水体中的富集和污染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蔬菜中铅镉汞砷四种元素积累的机理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蔬菜中存在着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Pb)、镉(Cd)、汞(Hg)和砷(As),它们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四种元素在蔬菜中的积累机理。
一、土壤因素蔬菜的生长环境主要是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是蔬菜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土壤的化学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活动都会对其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产生影响。
1.1土壤pH值土壤的pH值是影响重金属元素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土壤的pH值越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越高。
这是因为酸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往往与土壤颗粒亲和力增强,难以被根系吸收排斥出土壤。
1.2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具有较强的影响。
有机质能与一些重金属元素形成络合物,减少它们在土壤中的活性,降低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形态。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区域,蔬菜中的重金属元素积累相对较低。
1.3土壤团聚体结构土壤团聚体是土壤中起连通作用和保持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对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具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结构好的土壤,其孔隙度较高,根系易于渗透,重金属元素在根系以外的部分积累较小。
二、蔬菜因素蔬菜自身的特点也会影响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2.1蔬菜的生长阶段不同阶段的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有不同的趋势。
一般来说,蔬菜在生长初、中期的吸收能力高,对重金属元素的积累也比较多。
而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蔬菜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积累量相对减少。
2.2蔬菜的吸收能力蔬菜的根系是吸收土壤中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吸收重金属元素的主要途径。
根系内外膜的通透性决定了重金属元素进入根系细胞的速率和数量。
蔬菜根系表面的根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能增加吸收面积,从而增加了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空气、水体和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污染源对蔬菜重金属元素积累的影响。
3.1大气沉降大气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通过降雨沉降到地面形成的一种过程。
一、名词解释:1.食品安全性: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2.食品绝对安全性: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3.食品相对安全性: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
4.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并未受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环境。
6.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
7.大气污染: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
8.土壤自净:污染物进入土壤能被土壤颗粒吸附和固定住,使污染物毒性降低,其次土壤中还存在着其他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对污染物的毒性产生强大的解毒作用。
9.土壤的生物净化:土壤中存在着无数土壤微生物和小动物,它们能在为作物制造营养物的同时,还可以使许多有毒有机物变成无毒物质。
10.食品添加剂:广义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本来成分以外的物质。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
即指直接有意加入食品中的物质,不包括间接的添加剂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或者包装材料等内容。
11.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具有毒理学意义。
12.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所以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13.生物性污染:指微生物、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2010-08-27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了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砷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3种蔬菜400多份蔬菜样品和39个土壤样品系统地分析其砷含量.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砷含量范围和平均含量分别为4.44~25.3和9.40 mg/kg,明显超过北京市土壤砷背景值;北京市蔬菜砷含量最高达0.479 mg/kg,平均含量为0.028 mg/kg,均未超过<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GB4810-94)的`限量值,但其中有2个蔬菜样品(萝卜和大蒜)砷含量超过WHO/FAO制订的限量标准.北京市蔬菜砷含量在东偏北方向(偏转11°-30°)存在明显的"U"型趋势分布.裸露地蔬菜砷含量显著高于设施蔬菜.油菜、萝卜、小白菜、大葱、芥菜、黄瓜、大白菜和甘蓝抗砷污染能力较弱,而辣椒、云架豆、冬瓜、茄子、菠菜、西红柿、芹菜等抗砷污染能力则较强.北京市居民从蔬菜中摄入砷平均值为0.016 mg/(人・d),蔬菜砷对北京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作者:陈同斌宋波郑袁明黄泽春郑国砥李艳霞雷梅廖晓勇 CHEN Tongbin SONG Bo ZHENG Yuanming HUANG Zechun ZHENG Guodi LI Yanxia LEI Mei LIAO Xiaoyong 作者单位:陈同斌,郑袁明,黄泽春,郑国砥,李艳霞,雷梅,廖晓勇,CHEN Tongbin,ZHENG Yuanming,HUANG Zechun,ZHENG Guodi,LI Yanxia,LEI Mei,LIAO Xiaoyo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北京,100101)宋波,SONG Bo(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刊名:地理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61(3) 分类号:P2 关键词:北京市蔬菜砷区域分异健康风险抗污染品种。
第36卷2011年第4期粮食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路子显(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收稿日期:2011-03-14作者简介:路子显,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粮食生物技术。
[摘要]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起源、历史、后果和现状。
首先叙述了北半球亚欧和北美地区重金属污染研究形势,接着论述了中国粮食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
Cd 、Hg 、Pb 、As 、Cu 和Zn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概述,最后,对今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粮食质量安全;重金属污染标准;人体健康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日本1953-1956年水俣病(Hg 污染)、1955-1972年骨痛病(Cd 污染)以及1961年四日市哮喘(SO 2和重金属粉尘复合污染)等事件的发生,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重金属在空气、土壤和水体中的存在对生物有机体产生严重影响,并且其在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极具危险性,因此,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为污染生态学的一项热点研究内容。
重金属是指原子密度大于5g/cm 3的一类金属元素,大约有40种,主要包括Cd 、Cr 、Hg 、Pb 、Cu 、Zn 、Ag 、Sn 等。
但是,从毒性角度一般把As 、Se 和Al 等也包括在内。
重金属离子(如Cu 2+、Zn 2+、Mn 2+、Fe 2+、Ni 2+和CO 2+等)是植物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是如果过量则具有相当毒性。
应当注意的是,重金属污染并不只是近代才发生的现象,对距今7000年前格陵兰冰中铜浓度的检测表明,大约从2500年前开始,Cu 含量已超过自然水平,这种北半球早期大范围的大气污染是由于古罗马和中世纪原始的高污染炼铜技术所致,特别在欧洲和中国[1]。
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6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3万公顷,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砷污染与健康风险砷污染是指土壤、水源或空气中存在超过安全标准的砷元素。
砷是一种有害物质,持续暴露于高砷含量的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砷污染对健康的风险,并提供相应措施来减少暴露于砷的风险。
一、砷暴露途径砷的主要暴露途径包括:1. 饮用砷污染的水源:砷经常存在于地下水或饮用水中,长期饮用含砷水源会导致慢性中毒。
2. 食用染有砷的食物:砷可以通过农田中污染的土壤被庄稼吸收,进而被人类食用。
3. 吸入含砷的空气:某些工业过程或燃烧煤炭会释放砷到空气中,人们吸入这种空气中的砷颗粒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二、砷对健康的风险1. 致癌风险:长期砷暴露会增加患上皮肤、肺部、膀胱和肾脏癌症的风险。
2.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砷暴露与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认知能力下降、学习和记忆问题等相关。
3. 循环系统问题:砷污染可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4. 代谢和消化系统问题:长期接触砷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同时还可能引起糖尿病和肥胖。
5. 妊娠问题:砷暴露与胎儿畸形、死胎以及妊娠糖尿病等问题相关。
三、减少砷暴露的措施1. 饮水方面:a. 检测水源:每年检测家中使用的饮用水源是否含有砷。
b. 安装过滤器:使用经过认证的过滤器净化水源,确保饮用水中的砷含量降到安全水平。
c. 资源整合:政府应加强监管,确保公共供水源的砷含量安全。
2. 食物安全方面:a. 知晓食物来源:尽量购买来自砷污染较低的地区的农产品。
b. 优先选择有机食品:有机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砷含量较低。
c. 水稻煮沸法:在煮制米饭时,多用水浸泡或多次更换煮水,可显著减少米饭中的砷含量。
3. 室内及环境方面:a. 室内空气净化器: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中的砷颗粒。
b. 避免室内污染源:避免使用含砷的化妆品、家居用品和化学清洁剂等,以减少砷暴露风险。
c. 关注空气质量:避免居住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或高砷含量的地区。
四、监测和教育1. 检测和监测:政府应加强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监测,确保砷污染水平可及时发现和管理。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的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汞、铅、铬等元素超过环境容许值,对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 生物多样性减少:重金属超标污染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2. 土壤肥力下降: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变得致密,排水性能下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同时,重金属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的吸附能力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3. 土壤酸碱度改变:某些重金属的离子具有酸性或碱性,过量的重金属离子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进而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活性和功能。
二、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1. 农产品中重金属超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其中也包括重金属。
当土壤中存在重金属超标时,植物吸收过多的重金属,最终会在农产品中累积超过安全标准的重金属含量。
2. 食物链递增效应:重金属进入农产品后,人们食用农产品摄入过多的重金属,会引发慢性中毒,并逐渐通过食物链的递增效应传递至动物和人类体内,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三、解决方案1. 严格监控土壤重金属污染:建立全面的土壤重金属监测体系,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控,及时发现重金属超标问题,采取措施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2. 选择合适的绿色修复技术:针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采用绿色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促进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固定,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
3. 加强科学施肥管理:科学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产品中重金属的积累。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降低农业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查,确保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安全标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结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性作用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的毒性作用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到。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砷元素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和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性作用,并介绍一些减少农作物受砷污染的方法。
首先,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砷元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砷元素可以抑制植物的根系生长,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
其次,砷元素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
砷元素可以抑制光合作用中的一些关键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植物的光合效率和产量。
最后,砷元素还会导致农作物的毒害症状。
砷元素在植物体内会积累并干扰植物的代谢过程,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那么,如何减少农作物受砷污染的影响呢?一种方法是通过土壤修复来减少砷元素的含量。
土壤修复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吸附剂或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来减少砷元素的迁移和积累。
例如,添加一些富含氧化铁或氧化锰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吸附土壤中的砷元素,从而减少其对农作物的毒性。
此外,改变土壤的pH值也可以影响砷元素的迁移和积累。
酸性土壤中的砷元素迁移和积累更多,因此,通过增加土壤的pH值可以减少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害。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选择抗砷品种来减少农作物受砷污染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科学家通过育种工作,培育出了一些抗砷的农作物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砷元素耐受性和积累能力,可以在砷污染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过使用这些抗砷品种,可以减少农作物受砷污染的程度,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研究一些生物修复的方法来减少农作物受砷污染的影响。
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来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方法。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具有吸附和转化砷元素的能力,可以将其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为无毒的形式。
通过利用这些生物修复的方法,可以减少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害。
综上所述,砷元素对农作物的毒性作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as砷标准砷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元素,被广泛用于许多工业和农业应用中。
然而,由于人类和环境对砷的不良影响,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针对砷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和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确保砷不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伤害。
砷的危害砷是一种强烈的有毒物质,可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当人体吸入或摄入砷时,它可以对身体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如中毒、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砷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皮肤损伤和智力减退等情况。
此外,砷还可以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污染土壤和水源。
因此,确保砷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砷的标准和指南中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砷的使用和管理。
以下是中国制定的砷标准:1.食品砷标准中国制定了食品砷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砷的容许量限制为0.15毫克/千克。
此标准适用于大多数食品,包括谷物、肉类、水果和蔬菜等。
2.环境砷标准中国的环境砷标准以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环境的安全。
根据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中不得超过0.001毫克/立方米的砷含量。
同时,根据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中的砷含量应该低于16毫克/千克。
这些标准适用于各种环境,包括空气、水和土壤。
3.工业砷标准中国针对工业应用的砷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工业使用砷的安全。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工业用砷的质量分数不能超过99.5%。
此外,工业用砷的使用和管理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
总之,砷标准和指南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砷的各种应用和制度的多样性,也促进了相关标准和指南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未来,随着砷相关应用的不断增加和危害的不断暴露,砷标准和指南也将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第24卷第4期2004年4月生 态 学 报A CTA ECO LOG I CA S I N I CAV o.l 24,N o .4A pr .,2004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蔡保松1,2,陈同斌2*,廖晓勇2,谢 华2,肖细元2,雷 梅2,张国平1(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 310029;2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北京 100101)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699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23202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资助项目(KZCX 2-401)收稿日期:2003-07-30;修订日期:2003-12-16作者简介:蔡保松(1971~),男,上海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污染环境修复研究。
通讯作者:A u th or fo r co rrespondence .E -m a il :ch en tb @i g s n rr .ac .cnF oundation ite m :N atu ral S cien ce F ou ndati on of Beijing (N o .6990002),N ational N a tural S ci ence Found ati on o f Ch i na (N o .40232022)and C h i nese A cad e m y of S cien ces Inn ova tion P rog ram (N o .KZCX -401-01)R eceived date :2003-07-30;Accepted da te :2003-12-16B i ography :CA I Bao -S ong ,Lect u rer ,m a i n l y en gag ed in ph ytore m ed i ati on .E -m a il:chen tb @igsn rr .ac .cn 摘要:对湖南郴州砷污染区的土壤和蔬菜砷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含砷量为19.5~237.2m g /kg 、平均为63.9m g /kg 、中值为47.8m g /kg ,比全国平均土壤含砷量(9.2m g /kg )高2~25倍;蔬菜可食部分砷含量范围为0.04~2.64m g /kg 、平均为0.74m g /kg 、中值为0.54m g /kg ,54%的蔬菜可食部分含砷量超过了《蔬菜卫生标准》规定的最大允许量(M PC ≥0.5m g /kg );菠菜,茼蒿和生菜可食部分超标比较严重,最大砷含量超出M PC 5倍左右。
关键词:砷;蔬菜;污染;安全;土壤A rsen ic concentrations i n so ils and vegetables and the ir r isk assess m ents inh i ghly con ta m i nated area i n Hu 'n an P rov i nceCA I B ao -Song 1,2,CH EN T ong -B in 2,L I AO X iao -Y ong 2,X I E H ua 2,X I AO X i -Y uan 2,LE I M ei 2,ZHANGG uo-P i n g 1(1C oll eg e of A g r ic u lt u re and B i otecho l ogy ,Zh ej iang Un iv er sit y ,H ang zh ou ,310029;2L abora tory of E nv ironm en ta lR e m ed iati on ,In stit u te of G eog rap h ic S cience s and N a tura l R e sou rce s R esea rc h ,C h i ne se A cad e my of S cience s ,B eij ing 100101).Acta Eco l og i ca Si nica ,2004,24(4):711~717.Abstract :C on tam i na tion o f so ils by ar senic (A s)resu lts from m i n i ng,s m e lting o f su lf i de o res ,pesticide s ,t i m be r p rese rv ation and A s-r ich g ro undw a te rs .A r sen i c con ta m ina ted so ils ,sedi m en ts and sludg es a re m a j o r so urces o f co nta m i na tion i n th e foo d chains and w a te r supp lies .T he up take o f a rsen ic (A s)by veg e tab l e s from co nta m i na ted so ils pre sen ts a hea lth ha za rd tha tm ay a ffec t the use o f ag r icu ltur al land .Co nta m i na tion o f fo ods by A s rem a i n s a po ss i b le dang er unde r l o ng ti m e co nsum e r.W ith i n the H unan P ro v i nce ,G uiy ang and Sh i m en coun ty co nta i n the larg est num be rs o f peop l e li v i ng in prox i m ity to sulfi de o re s ,co nta i n i ng A s .Because o f the se o re bo dies and m ining ac ti v ity fo r o ve r 1500y ear s ,h i g h A s co ncen tra tions i n so il a re no t ex ceptiona l .So il A s co ncen tra ti o ns >200m g /kg occur o n 54km o f the reg ion .T he e ffec ts on A s bio ava ilab ility w ere a ssessed using a rang e o f v ege tab les g row n in the fie l d .F o ur l o cat i on s w e re used ,w here so il w a s co nta m i na ted by A s from diffe ren t sour ce s.Sw ee t po ta to ,let tuce,po ta to ,radish and sp i nach et a l .w e re g row n at the m os t co nta m ina ted s ite w ith am ean o f 64m g /kg i n the clay lo a m.A r senic co ncen tra tions in so ils and v ege tab les co llec ted from Chen Z hou C ity,H unan P rov i nce ,w e re i nve stiga ted in this pape r .T he resu lts sh ow ed th at A s concentra tions i n th e so ils w ere 19.5~327.2m g /kg,av erag e as 63.9m g /kg ,m ed ian a s 47.8m g /kg,respec ti v e l y,2~25ti m es h i g her than tha t o f av e rag e A s lev el i n C hina .W h il e ,there w e re obv ious l y A s con cen tra ti o ns ex isted i n ed i b le pa r ts w h en they g rew i n A s con tam i na ted a rea ,rang ing from0.04to 2.64m g /kg .av er ag e as 0.74m g /kg ,m edian a s 0.54m g /kg ,respec ti v e l y ;A s concentra tion s o f m o re than 54%o f edib l e pa rts w e re fa r bey ond 0.5m g /kg ,the A sM ax i m u m P erm itted Co ncen tra ti o n (M P C )o fN ationa l S tanda rd o f V eg etab l e Sanita tion (G B4810-84);T he re w e re se riou s ov er standard o f A s co ncen tra ti o ns i n edi b le pa r ts o f sp i nach ,crow n daisy andlet tuce ,the m o st A s concent ration s reached as m uch a s 5t i m e s o fM PC .K ey words:a rsen ic ;veg etab l e ;po llu ti o n ;sa fe ty ;so il 文章编号:1000-0933(2004)04-0711-07 中图分类号:Q 143 文献标识码:A 砷污染和砷毒害是一个世界性的污染问题。
在孟加拉国、印度的西孟加拉邦、阿根廷和越南,由于地下水污染导致3900万以上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砷毒害,700万人受到严重伤害[1~5];在智利,砷污染地区的人群膀胱癌和肺癌的发病率是其它地区的2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