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包水位变化的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9.28 MB
- 文档页数:33
关于汽包水位的知识
1、由于汽包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假水位”实际上是汽包内实实在在的真水位。
人们称之为“假水位”的原因是,它不是由于汽水不平衡引起的持续的飞升变化,而是由于汽包压力急剧变化使炉水中的汽包含量瞬间增建造成的汽包水位的变化,当达到一定值后,不再变化,压力正常后,恢复正常。
(1、目前由于公司主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轧钢外送蒸汽困难,形成汽水不平衡,甚至外界压力高,造成蒸汽回流,需要控制外送阀门,必要时可以通过放散,调整汽包压力)
(2、汽包运行压力过高,汽包内汽水分离困难,造成假水位)
2、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对象是锅炉给水量、蒸汽流量或燃烧扰动时汽包水位变化的特性
3、当给水流量扰动造成给水量与蒸汽流量不平衡
A、给水产生扰动时,汽包水位产生波动。
B、蒸汽流量产生扰动,汽包水位产生波动。
4、蒸汽流量扰动初级阶段,水位不仅不降低,反而在一段时间内上升,这种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假水位”。
5、“假水位”的形成:
A、当汽包负荷急剧变化,例如蒸汽流量快速增加,汽包压力随之快速降低,对应的饱和水温度降低,于是汽包水平面以下的水容积中的一部分水会汽化而成汽泡,造成汽包水位抬高,由于炉水汽化汽包运行时造成的水位快速抬高速度快于汽水不平衡造成的水位下降速度,因而出现“假水位”。
举例说明汽包水位迁移
汽包水位迁移指的是汽车上的水冷式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水泵将冷却液从发动机下部的水箱中抽取,通过散热器散热后再回流到水箱中的过程。
因此,汽车发动机启动后,水位会发生迁移,即水箱中的水位下降,而汽包中的水位上升。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汽车发动机刚启动时,水箱中的水位为满水位,汽包中的水位为零水位。
随着发动机的运转,水泵开始工作,将水从水箱中抽取到发动机中循环冷却。
此时,汽包中开始有冷却液进入,而水箱中的冷却液不断减少,水位开始下降。
当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水泵会继续将过热的冷却液送入散热器进行散热,然后再回流到水箱中。
这个过程中,水箱中的水位会不断下降,而汽包中的冷却液却逐渐增加,水位逐渐上升。
当汽车熄火后,由于冷却系统的压力释放,汽包中的冷却液会回流到水箱中,并且水位会逐渐恢复平衡。
在下次启动发动机前,需要检查水箱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水位过低,需要补充足够的冷却液。
这样就可以保证发动机在工作时有足够的冷却液来降低温度,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知识技能】影响锅炉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与调整方法大汇总1、汽包水位过高、过低的危害(1)汽包水位过高,使汽包蒸汽空间高低减小,汽水分离效果下降,将会引起蒸汽带水,使蒸汽品质恶化,蒸汽含盐量提高,以致在过热器关内产生盐垢沉积,使管子过热,金属强度降低而发生爆管。
水位严重过高时,蒸汽大量带水,过热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汽轮机等金属温度发生剧变,产生严重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甚至发生水冲击造成设备损坏。
(2)汽包水位过低,致使下降管进口带汽,循环流动压头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水循环的破坏,使水冷壁管超温过热。
严重缺水时,还可能造成汽包干锅水冷壁管烧损等严重事故。
2、汽包水位计运行方式汽包水位计以DCS差压式水位计为基准,同时参照电接点和就地水位计,在锅炉启动和正常运行中,对汽包水位计进行零位校验,当各水位计偏差大于30mm时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汽包水位计高低水位保护锅炉汽包水位保护的停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柴永独立测量的三取二的逻辑判断方式,当有一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二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当有二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措施,限期都是8小时。
如逾期不能恢复,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应进行实际传动校验,禁止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代替。
4、汽包水位正常监视汽包各水位计必须指示正确,CRT汽包水位清晰,汽包水位高低报警应可靠,并按要求进行汽包水位高低报警试验,正常情况应依靠自动装置来实现汽包水位的自动控制。
给水自动投入,水位自动设定值要设定在“0”,并经常监视汽包水位各表计的的指示,当汽包水位超过+120mm或-170mm急剧变化时,应及时改为手动调整,防止发生缺满水事故。
增减负荷时要注意防止由于主汽压力和蒸汽流量的较大变化而造成汽包水位的大幅变化,两台汽泵负荷尽量分配均匀。
5、汽包水位常的处理(1)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原因:A、增减负荷B、启停磨煤机C、煤质发生变化或燃烧不稳D、给煤机断煤E、燃料增减过快F、电汽泵切换或给水管路切换G、给水自动失灵H、承压部件泄漏I、汽机调门、过热器疏水门开关J、锅炉排污(2)在汽动给水泵调节系统控制失灵等原因造成汽包水位异常升高时,若汽动给水泵调节系统控制自动和手动均无法降低给水流量、采取其他降低水位的措施(开大连排或开启定排)均无效时,可手动脱口汽动给水泵,启动电泵来控制给水量。
关于汽包水位调整的学习资料(讨论稿)关于汽包水位调整的学习资料(讨论稿)一、正常运行中的调整1、机组正常运行中,应保持锅炉给水的连续、均匀,保持给水压力大于汽包压力1.0~2.0Mpa左右(如负荷较低,可通过调节主给水电动节流阀保持此压力)。
2、运行中掌握蒸汽流量,一般每万负荷对应蒸汽流量是32.2吨左右。
3、运行中掌握一二级减温水流量、锅炉排污量和汽水流量差,给水流量加一二级减温水流量减去锅炉排污量等于蒸汽流量;一般情况下给水流量比蒸汽流量大30吨左右,有时也小50吨左右;运行中还要掌握汽包水位的惯性,掌握汽泵和电泵调节机构的特性,一般给水流量变化到汽包水位有反映需5~10秒左右,具体视给水流量变化多少和变化速度决定。
4、经常核对就地水位计和控制室DCS水位指示,两者偏差不超过50mm。
5、如汽包水位投入自动时,要经常观察自动调节情况,并定期做水位扰动试验。
6、在投入自动情况下,如发现汽包水位偏离正常值,可通过改变水位设定值来调整;如汽包水位偏低,而给水流量仍维持原来的值,可将水位设定值更改为+30mm,观察汽泵转速和流量是否增长,待水位快达到0mm时,再将水位设定值更改回原来的值;水位高时将水位设定值先改低,待水位下降时再恢复原来的设定值。
7、运行中严禁解除水位保护,如须解除应经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
8、锅炉运行中无论何时,严禁开启事故放水一二次门,定排全开不超过30秒。
9、在机组启停中,机组负荷接近18万左右时,注意给水主路和旁路的切换,并及时调整,建议取消自动切换,采用手动切换,以免水位过调,造成缺水、满水。
10、如遇事故,要及时切手动,并正确判断虚假水位,根据汽包水位、给水流量的变化趋势作适当调整,并有预见性的调整。
无论是在正常运行中,还是在事故处理时,两台汽泵转速偏差不能超过200r/min,两台汽泵流量偏差不能大于200T/H,两台汽泵的出口压力应保持相等或接近。
汽包液位知识关于汽包水位的知识1.汽包压力急剧变化导致的“假水位”实际上是汽包内的真实水位。
人们之所以称之为“假水位”,是因为它不是由于汽水不平衡而引起的持续飙升变化,而是由于汽包压力的急剧变化而使锅炉水中汽包含量瞬间增加而引起的汽包水位变化。
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不会发生变化,压力正常后,压力将恢复正常。
(1、目前由于公司主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轧钢外送蒸汽困难,形成汽水不平衡,甚至外界压力高,造成蒸汽回流,需要控制外送阀门,必要时可以通过放散,调整汽包压力)(2、汽包运行压力过高,汽包内汽水分离困难,造成假水位)2.锅炉汽包水位的测量对象是锅炉给水、蒸汽流量或燃烧扰动时汽包水位的变化特性3、当给水流量扰动造成给水量与蒸汽流量不平衡a、给水产生扰动时,汽包水位产生波动。
b、蒸汽流量产生扰动,汽包水位产生波动。
4.在蒸汽流量扰动的初级阶段,水位不会下降,而是上升一段时间。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假水位”。
5.“假水位”的形成:a、当汽包负荷急剧变化,例如蒸汽流量快速增加,汽包压力随之快速降低,对应的饱和水温度降低,因此,汽包水位以下的部分水量会蒸发并形成气泡,导致汽包水位上升。
由于锅炉水蒸发,汽包运行引起的水位快速上升快于汽水不平衡引起的水位下降,因此存在“假水位”。
b、相反,当蒸汽流量迅速减少时,汽包压力增加,由于饱和水温相应升高,汽包水位以下的水容量增加积中一部分汽泡变为水,汽泡含量减少,造成水位现行降低的“假水位”现象。
6.汽包正常水位是指运行中应保持水位的高度。
一般指汽包零水位。
汽包的运行水位必须保持在正常水位附近,运行波动必须在+50mm以内。
7、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1)未监控水位或操作员不注意观察水位,忽略报警。
(2)水位计未按要求及时冲洗,汽水连接管堵塞,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虚假水位或判断为虚假水位。
(3)供水自动调节器、水位报警信号装置失灵;或水源中断,供水设备损坏。
(4)排污阀等部件严重泄漏。
1、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汽包水位变化:(1)、投底加后,辅汽在炉水中凝结成为炉水,使汽包水位缓慢上升。
(2)、锅炉点火初期,由于冷风带走的热量(还有炉子构件吸热)和燃料发热基本相当,水位变化不大。
(3)、当煤量增加时(看E磨煤的配比,一般在十几吨二十吨左右),由于热平衡的变化,使炉内温度上升(看炉堂出口温度),炉水吸热产生汽泡,体积膨胀,水位缓慢上升产生暂时的虚假水位。
随吸热量增加,水冷壁内水循环加快,大量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汽水分离,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使汽包水位开始下降趋势。
随压力的升高,这种蒸发速度会降低(这是原来上学书上说的,几次点火观察好像这种现象不太明显)。
(4)、达冲转参数,关小旁路的过程中,蒸发量有下降趋势,单位工质吸热增加,汽包压力又进一步升高,一方面使汽水混合物比容减小,一方面饱和温度升高,部分蒸汽凝结为水,汽水混合物的体积减小,促使汽包水位下降,造成虚假水位。
挂闸冲转水位的变化相反。
(5)、机组并网后给水阀切换时,由于给水管路直径变大使流量变化大。
(6)、六大风机、磨跳闸后水位的变化:相当于炉内燃烧减弱,水冷壁吸热量减少,炉水体积缩小,汽泡减少,使水位暂时下降。
随着汽包压力同时下降,饱和温度降低,炉水中汽泡数量又将增加,水位又会上升,还由于负荷的下降,给水量不变,如果人工不干预,水位最终会上升。
这就是先低后高。
2、高加事故解列水位的变化:高加解列是一二三段抽汽量突然快速为零的过程。
对于锅炉,有两个工况的变化,一个是蒸汽流量减少压力升高,另一个是给水温度急速降低100℃引起的炉水温度降低,水位将先低后高。
还有就是给水走旁路阻力的影响。
3、突然掉大焦和一次风压突升水位的变化:这种情况相当于燃烧突然加强,水冷壁吸热增加,炉水膨胀,汽泡增多,使水位暂时上升:同时气压也要升高,饱和温度相应升高,炉水中汽泡数量又将减少,水位又会下降;随后蒸发量增加,但给水未增加时,水位又进一步下降,即水位先高后低。
火电机组的流量补偿在热工测量中,某些参数的测量受其它参数的变化影响较大时,应考虑对测量信号进行校正。
需要考虑校正的测量信号主要有:给水系统中的汽包水位、给水流量、主汽流量;汽温系统中的减温水流量;制粉系统中的磨一次风量;送风系统中的冷风量和热风量。
主要单位换算:1kgf/cm2=9.80665*10**4Pa1bar=10**5Pa1ata=9.80665*10**4Pa (工程大气压)1atm=1.01325*10**5Pa1.用差压变送器测量的汽包水位信号压力校正汽包水位测量的取样装置有单室平衡容器和双室平衡容器之分。
1.1双室平衡容器补偿我国锅炉一般配套双室平衡容器,测量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采用饱和蒸汽加热正压头水柱,使之处于饱和蒸汽。
由图可推得如下公式:ΔP=P+-P-=ρw*g*L-ρs *g*(L-(h0+h))-ρw *g*(h+h0)即:h=(L-h0)-ΔP/((ρw-ρs)*g)式中:h——水位(单位:m)ΔP——差压(单位:Pa)ρw——饱和水密度(单位:kg/m3)ρS——饱和蒸汽密度(单位:kg/m3)g——重力加速度补偿公式SAMA图如图2所示。
图中:汽包压力按表压计算;汽包水位按差压(Pa)值计算,若原为mmH2O,则换算关系为:1mmH2O=9.8Pa≈10Pa。
折线函数1为(ρw-ρs);除法器2的系数为:G1=1、B1=0、G2=9.80665、B2=0;常数C汽包水位图2 双室平衡容器校正回路图4 单室平衡容器校正回路为(L-h0);减法器3的系数为:G1=G2=1000。
(ρw - ρs )是汽包压力P 的函数,可通过查《饱和水与饱和蒸汽表》经运算得出。
下表w s注:1 《饱和水与饱和蒸汽表》中的压力为绝对压力,实际计算时所用为表压。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表压+1标准大气压=绝对压力(1标准大气压=1bar )。
因此,在查表时,应将所查压力值+1。
如:查0.4Mpa 时的(ρw - ρs ),应查5bar 时的值,即(1/0.0010928-1/0.37481=912.4),而不是4bar 时的值,即(1/0.0010839-1/0.46242=920.4)。
汽包水位波动大的原因
1. 负荷变化大呀,就像人一会儿跑一会儿走,汽包水位能稳定吗?比如机组突然大幅度加减负荷的时候,那水位波动可不得大嘛!
2. 燃烧不稳定也是个原因呢,这就好比做饭时火忽大忽小,锅里的水不就晃荡起来了?像燃烧工况波动大的时候,汽包水位可不就跟着遭殃啦!
3. 给水量不稳定呀,这就和倒水一样,一会儿倒得多一会儿倒得少,水位能不大起大落吗?比如给水泵运行不稳定的时候就是这样。
4. 汽水分离器效率低不也会导致水位波动大嘛,就像筛子眼太大,东西都混在一起啦!比如说设备老化了,汽水分离就没那么好了呀。
5. 疏水阀故障也会惹祸呀,这不就像家里水管漏水一样嘛!一旦疏水阀出问题,汽包水位肯定受影响,波动得厉害呢!
6. 受热面泄漏呢,哎呀,这就好比身体有个伤口一直在流血,能不乱套嘛!像有受热面管子破了,那水位波动可就吓人啦!
7. 控制系统出问题可不行呀,这就像大脑指挥乱了套,汽包水位能乖乖听话吗?比如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的时候就是这样啊。
8. 水质不好也会有影响呀,这就像喝了不干净的水会生病一样!水质差导致汽水共腾,汽包水位能不波动吗?
9. 蒸汽流量变化剧烈也不行呀,这就跟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似的!像蒸汽用量突然变化大的时候,水位波动就大啦。
10. 操作不当那肯定会让汽包水位波动大呀,这就好比开车乱开,能不出事嘛!比如说误操作什么的,后果很严重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汽包水位波动大的原因有很多,得仔细排查分析,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呀!。
300MW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锅炉汽包水位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运行安全,调整操作不当将造成两种事故,一种是汽包满水事故(高三值锅炉MFT,机组掉闸),严重超过上限水位,使蒸汽带水严重,温度急剧下降,发生水冲击,损坏蒸汽管道和汽轮机组;另一种是汽包缺水事故(低三值锅炉MFT);即水位低于能够维持锅炉正常水循环的水位,蒸汽温度急剧上升,水冷壁管得不到充分的冷却而发生过热爆管。
1 汽包水位的变化机理1.1 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汽包水位变化锅炉点火初期,由于冷风带走的热量和燃油燃烧释放的热量相等,汽包水位无大的变化,当0.8t/h或1.7t/h的油枪增投至2支及以上时,炉水开始产生汽泡,汽水混合物的体积膨胀,汽包水位开始缓慢上升产生暂时的虚假水位,当水冷壁内水循环流速加快后,大量汽水混合物进人汽包进行分离,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使汽包水位开始明显下降。
当到达冲转参数(主蒸汽压力3.5-4.2 MPa,主蒸汽温度320-360℃)、关闭30%旁路的过程中,蒸发量下降,很多已生成的蒸汽凝结为水,汽水混合物的体积缩小,促使汽包水位迅速下降,造成暂时的虚假水位,这时在给水量未变的情况下由于锅炉耗水量下降汽包水位会迅速回升。
在挂闸冲转后水位的变化相反。
机组并网后负荷50 -70MW给水主、旁路阀切换时,由于给水管路直径的变大使给水流量加大,汽包水位上升很快。
其它阶段只要给水量随负荷的上升及时增加,汽包水位的变化不太明显。
1.2 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磨煤机跳闸后汽包水位变化上述四大转动机械任意1台跳闸,相当于锅炉内燃烧减弱,水冷壁吸热量减少,汽泡减少,炉水体积缩小,使水位暂时下降。
从实际事故中观察,跳1台引风机后的10S内,给水自动以2 t/s的速度增加,汽包水位下降速率仍然高达5-6mm/s。
同时,汽压下降,饱和温度降低,炉水中汽泡数量又增加,水位又上升,即水位先低后高。
1.3 高加事故解列后汽包水位变化高加事故解列,即汽轮机的一、二、三段抽汽量突然快速为0。
汽包水位概述汽包水位是指锅炉汽包中水位的高度,是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指标。
汽包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锅炉的安全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控制汽包水位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汽包水位的重要性汽包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蒸汽分离和蓄压。
汽包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和蒸汽质量。
合理的汽包水位可以保证锅炉正常供应蒸汽,并防止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或其他设备,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汽包水位过高的问题当汽包中的水位过高时,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波动大:汽包水位过高时,受到液位变化的影响,水位波动幅度增大,可能引起锅炉水位高高低低的不稳定情况,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2.泄漏风险:汽包水位过高会增加锅炉的内压,而过高的内压可能导致泄漏风险的增加,进而对锅炉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3.蒸汽质量下降:汽包水位过高时,可能导致水滴被带入蒸汽管道中,影响蒸汽质量,进而引起设备故障或运行不稳定。
4.超载运行:当汽包水位过高时,可能会导致锅炉超负荷运转,加速设备的磨损,缩短设备寿命。
汽包水位过低的问题当汽包中的水位过低时,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干燥烧坏:汽包水位过低会导致锅炉受热面过热,烧坏管子或其他受热面,严重时可能引发爆炸等危险情况。
2.蒸汽产出不足:汽包水位过低会降低蒸汽产出量,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3.压力不稳定:汽包水位过低时,锅炉的压力控制会变得困难,锅炉压力可能会波动较大,影响锅炉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控制汽包水位的方法为了保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合理控制汽包水位: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汽包水位计、液位控制器等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性。
2.调节泵运行:根据锅炉的蒸发量和供汽量等参数,合理调节给水泵的运行速度,以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3.检查供水系统:定期检查水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供水水质符合要求,避免水垢和其他杂质对锅炉的影响。
4.平衡汽包和锅炉的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汽包和锅炉的压力平衡,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汽包水位的影响。
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及控制[摘要]对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及机组事故过程中水位的变化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汽包水位控制方案,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机组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汽包水位;给水流量;蒸汽量;自动调整前言沙角A电厂#4、5机组的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1025T/H,是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CE公司技术生产的。
锅炉采用两台汽动给水泵及一台电动给水泵上水,给水系统流程如下:汽包水位是锅炉正常运行中最主要的监视参数之一。
水位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事故,影响机组安全。
运行中,必须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和调整。
我厂#4、5炉汽包水位的控制范围:正常值:0±50mm,报警值:+127/-178mm,跳闸值(MFT): +320/-380mm。
1.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锅炉在运行中,汽包水位是经常变化的,引起汽包水位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锅炉的外扰和内扰。
当出现外扰和内扰时,将使蒸发设备的物质平衡关系(即蒸发量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破坏,或者工质状态发生变化(当锅炉压力变化时,水和蒸汽的比容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汽包水位发生变化。
汽包水位变化的剧烈程度,不仅与扰动量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扰动速度有关。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因素主要有:1.1锅炉负荷的变化汽包水位的变化与锅炉负荷(蒸发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为蒸汽是从给水进入锅炉以后逐渐受热汽化而产生的。
当负荷变化时,蒸发受热面中水消耗量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汽包水位的变化。
当负荷增加时,如果给水量不变或增加不及时,则蒸发设备中的水量逐渐被消耗,其最终结果将使水位下降;反之,水位上升。
所以水位变化的幅度反映了锅炉蒸发量与给水量之间平衡关系相称程度。
当外界负荷突增或突减时,会引起锅炉汽压骤变,汽包水位会出现虚假水位,若安全门动作又会使水位升高。
所以,当负荷骤变时,必须严密监视水位,预防水位事故的发生。
一值一期汽包水位调节总结汽包水位作为汽包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机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运行人员在启动、停机、事故处理等情况下需手动进行汽包水位调节,手动调整水位的过程取决于调整人员对汽包特性、给水泵性能掌握、反应速度以及心理因素,现对汽包水位调整总结如下:1、机组启动并网前水位调整:未点火时上水前要全面进行系统检查,上水时主要控制上水流量和上水温度,一定要把汽包事故放水门送电并进行试验,且水位联锁和保护要投入。
要有人监视,防止见水后无人调整导致过热器进水,以流量50t/h计量,省煤器、汽包和水冷壁容积共约200m3,大概4小时,但由于给水流量低无显示和其他因素影响可能会有偏差,我厂目前很少投入炉底推动,若投入要保证32各分门均开启,防止加热不均,投入后蒸汽凝结为水防止水位持续升高;锅炉点火初期未起压时,汽包内部全部为单质水,投油要保证对角投入,以便逐步顺利的建立良好的水循环;在锅炉逐渐起压时,由于气泡的产生会有虚假水位升高,当汽包内蒸汽量增加较多时会导致蒸汽流量突增,此时水位会瞬间下降,由于气压很低表现不明显;汽包压力0.1Mpa以后,投入高低旁,高旁控制在30-50%,操作要缓慢,相当于增加蒸汽流量,要适当加大给水,若操作过快则可能形成虚假水位,即气压突降导致气泡残生较多水位反而上升,一般不会产生虚假水位。
以上情况汽包因需开启下降管冲放,需考虑此因素配合调整,下降管冲放任何时候都要只开一路,对角轮流开启;升温升压过程要保持压力微分稳定,投粉和启磨时燃烧突然加强,水位要保持相对低点。
汽包间断上水时一定要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防止省煤器气化汽包水位低时不能及时对汽包上水。
水位稳定时以上情况均可投入给水旁路调门自动,即单冲量调节,电泵或汽泵再循环开度要在50%以上,防止给水流量波动时给水泵汽化;采用汽泵上水时尽量保证高辅压力稳定(二期和一期另一台机组负荷变化时提前告知)。
采用汽泵上水注意及早冲转,解除大机跳闸联跳小机联锁和小机挂闸条件,一般点火后即安排冲一台小机,前置泵能带至汽包压力0.3Mpa。
【锅炉圈】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锅炉运行中,汽包水位是经常变化的。
引起水位变化的原因,一个是锅炉外部发生扰动(如负荷的变化);另一个是锅炉内部发生扰动(如燃烧工况的变化),当出现外扰或内扰时,将使蒸发设备的物质平衡(既蒸发量与给水量的平衡)遭到破坏,或者工质状态发生变化(当锅炉压力变化时,水与蒸汽的比容发生变化),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都能引起汽包水位发生变化。
汽包水位变化的剧烈程度,不仅与扰动量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扰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根据水位变化的根本原因,可归纳出影响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锅炉负荷,燃烧工况和给水压力等。
1、锅炉负荷汽包水位的稳定与锅炉负荷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负荷改变不仅影响到蒸发设备中水的消耗量,而且还影响到压力的变化,从而使炉水状态发生变化,引起它的体积也相应发生变化。
如当锅炉负荷D突然增加时,在给水量G和燃烧未做相应调节之前,锅炉的气压和汽包水位的变化是:汽包水位开始先迅速升高,而后再逐渐降低。
开始时升高的水位,称之为”虚假水位”。
当锅炉负荷突然增加时,汽压将很快下降。
这时一方面使汽水混合物比容增大;另一方面使饱和温度降低。
由于饱和温度的降低,使蒸发管金属和炉水放出部分热量,生成更多的蒸汽。
锅炉水容积中蒸汽含量增加,汽水容积膨胀,促使水位很快上升,形成虚假水位。
虚假水位的产生只是暂时的,因为锅炉负荷增加锅炉水消耗量增加,但这时的给水量并没有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水位会随之逐渐降低;反之,当锅炉负荷突然降低时,出现的情况与上述相反。
实际上,当锅炉工况变动时,水位暂时很快上升,从物质不平衡的情况看,蒸发量大与给水量,炉水不是多了而是相对少了,水位是很快要下降的。
因此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首先增加风煤,强化燃烧,恢复汽压,然后再适当加大给水,以满足蒸发量的需要。
但是,如果虚假水位很严重,亦即水位上升幅度很大,不加限制就会造成满水事故时,还是应当先适当的减少给水流量,同时强化燃烧,恢复汽压,在水位停止上升时再加大给水量,恢复正常水位。
350MW燃煤机组汽包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调节分析机组作为发电厂非常重要的运行设备,对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文章对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调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锅炉;汽包水位;影响因素1 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蒸发量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压力、水和蒸汽的比容等变化影响,会导致锅炉的水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即汽包水位的变化,汽包水位变化的程度与扰动量的大小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扰动的速度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1.1 锅炉负荷变化的影响锅炉中所产生的蒸汽,是对锅炉进行给水后逐渐加热汽化而产生的,所以汽包水位的变化与锅炉负荷即蒸发量的变化是具有非常密切关系的。
当锅炉蒸发量发生变化时,锅炉受热面内的水则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汽包水水位的变化。
当锅炉的负荷增加时,则需要及时进行加水,如果加水不及时,则会由于蒸发导致水量被大量的消耗,水位发生下降,反之,则会导致水位的上升。
水位的变化充分反应了锅炉蒸发量和给水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要想保持锅炉内的水位保持平衡稳定,则需要保证蒸发量与给水量的平衡。
另外,锅炉内气压的骤然升降也会直接导致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很容易导致水位事故的发生。
导致锅炉内汽压骤然升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负荷的突然增加或是减少所导致的,外界负荷突然增加则锅炉内汽压则会骤降,汽包水位会在瞬间升至一个高点,在这时如果加强燃烧,同会导致蒸气内带水,从而使蒸气的品质受到影响,反之则会导致水位下降,所以在外界负荷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水位进行严密的监视,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从而避免产生水位事故。
1.2 燃烧工况变化的影响锅炉运行时燃烧工况对水位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通常在外界负荷和给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燃料量增加时,则会使炉内的热量发生改变,水在受热后产生的气泡增多,从而使炉内水的体积膨胀,水位会增高,但当持续加热时,饱和温度也会不断的提高,气泡数量也会减少,水位也会随之下降,反之,当减少燃料量,水位也会发生先降后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