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与希特勒的惊人巧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1798年4月14日拿破仑写给在埃及同土耳其人作战的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的一封信,在100多年后竟然拯救了同样率军在埃及同土耳其作战并且已经陷入绝境的老马什尔的曾孙小马什尔上尉的性命。
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奇迹。
1914年的8月,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年的4月,一支法国军队和数倍于己的土耳其军队在埃及战场的西奈半岛展开了激战。
法军一直坚持到4月14日的傍晚,最终只剩下了30多人,并且弹尽粮绝。
此时他们已经被土耳其军队包围。
马什尔上尉眼望着派出去寻求救援的信使一个接一个被土耳其军队击毙,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
他的曾祖老马什尔上尉也是在西奈半岛一个荒凉的地方牺牲的。
难道小马什尔上尉也要步自己曾祖父的后尘,死在西奈半岛吗?就在这个时候,中尉领着一位身披斗篷的老人来到了马什尔上尉面前。
这位老人难掩激动,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已经发黄了的旧报纸袋,颤抖着递给马什尔上尉。
马什尔上尉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接过纸袋后看见上面字迹模糊地写着“马什尔上尉”五个字。
小马什尔上尉打开纸袋,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早已经发黄了。
借助火光,马什尔仔细地辨读着信的内容。
由于字迹很潦草,马什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断断续续地看完。
信中的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马什尔:接到此命令,请立即……这封信由一位年轻人转交给你……看完信后,立即寻找埋在堡垒和地下的食物、军需……拿出你们最需要的,然后把剩下的物品毁掉……你们从埃及前线撤离……有三条路,但不可以走滨海那条…… 从中间那条路可以一直穿过沙漠……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附在信内的地图,并根据地图找到……废墟后面有一泉眼,最后能……胜利。
”再看信上的署名和日期,“1798年4月14日,波拿巴·拿破仑”。
马什尔上尉看完这封信非常吃惊,同时也感到疑惑。
这时,那位老人说出了故事的原委。
1799年,拿破仑率领一支法国劲旅远征埃及。
当年4月份,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率领的一支军队在西奈半岛陷入了土耳其军队的重重包围。
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都是山寨元首?马可中国——汉文化重建博客匈牙利移民血统的萨科奇竞选法国总统和黑人血统的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俺两次放弃了当伟大预言家的机会。
因为这两个人能否当总统,血统根本不是问题。
西欧这片土地上尽管很保守,但过去似乎一直没把国家元首的血统和国籍当回事儿。
多少外国人当过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多少法国人、荷兰人和德国人当过英国国王,恐怕需要一个博士至少研究四五年才能统计出来。
更不可思议的是,欧洲史上最著名的三个特殊人物——拿破仑、希特勒和斯大林,居然都是外国人!拿破仑(NAPOLEONE BONAPARTE 1769—1821),曾经的意大利愤青!很多人都知道拿破仑出生在法国的科西嘉岛,却很少有人知道科西嘉岛原本是意大利的领土。
确切地说,科西嘉岛是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北部的热那亚公国领土。
今天从国土连线上看,科西嘉也在意大利的领土范围之内。
这个岛的人和意大利的撒丁岛人一样特立独行,岛上经常发生暴乱。
热那亚公国国王觉得科西嘉岛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几番讨价还价,索性卖给了法国。
就在拿破仑出生前的15个月,法国军队开进了科西嘉岛。
科西嘉人不愿意自己的命运被别人宰割,他们视法国人为入侵者和压迫者,曾一度奋起反抗。
拿破仑的名字意思是荒野雄狮,他果然像一个雄狮一样,年少就多次投入反法斗争。
不过,算他是个识时务的愤青,最终听从家人的劝告去了法国的一所军事学校。
16岁就从军校毕业后,他成了一名法军上尉。
1793年,法国南部军港土伦被英军占领,准备和反革命军队一起进攻巴黎。
革命军包围了土伦,但久攻不下。
负责炮兵的拿破仑发现自己的统帅太笨了。
土伦难攻是因为土伦军港内英国军舰火炮支援太凶猛,先拿下附近的山头,然后居高临下炮击英舰,赶跑英舰不就完了吗?猪是怎么死的,笨死的呀!拿破仑怒气汹汹找到主帅,没想到一筹莫展的主帅不但同意了他的想法,还让他负责指挥!土伦很快拿下了,拿破仑被破格提升为准将,一夜间成了名将。
图说历史——拿破仑与希特勒的异同杨老师快乐课堂发布时间: 18-05-21 17:00教育家,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第三中学世界历史上,试图统一欧洲的强国有不少,但是真正尝试着做到这些,并且搅得欧洲天翻地覆的只有两个,拿破仑法国与纳粹德国。
拿破仑与希特勒两个人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国领袖,风云人物,曾经都试图征服欧洲,最终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两者身上有不少共同点,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两者存在着不少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带领自己的国家一度成为影响欧洲的强国,且都有统一欧洲的欲望。
拿破仑执政之后,军事上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数次挫败欧洲各国的反法同盟,把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军事辉煌推向了最高潮,极盛之时,荷兰、比利时、加泰罗尼亚、教皇国被并入法国领土。
普鲁士和奥地利和法国称兄道弟,曾经的强国西班牙,莱茵河流域的众多小国,意大利半岛上的众多小国都是法国的附庸,波兰在法国的支持下再次复国,俄罗斯和奥斯曼不敢须臾造次。
希特勒在上台后,通过不断的扩张,使得德国的实力不断壮大,最终人心不足的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德国的势力推向了最高峰,极盛之时,东到莫斯科,西到英吉利海峡,北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到北非沿岸,都是德国的控制区域或者是仆从国控制区域。
势力之大,影响力之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恐怕不输给任何一个帝国。
第二,两者都有很高的领导能力,在各自的国家都是威望一度很高的人物。
拿破仑就不多说了,政治,军事上的造诣都很高,特别是军事上,可以说后期不是自己作死的话,几乎就是常胜将军,政治上也颇有建树。
身着戎装的拿破仑希特勒在军事上的才华自然是远远不如拿破仑的,甚至在二战中,数次错误的指挥被后世兵家不断的诟病与调侃。
但是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也一步步跳出了凡尔赛体系的桎梏,再次成为欧陆的强国,深受民众的信任。
希特勒在奥地利平心而论,如果希特勒没有发动二战,他所建立起的这个帝国已经把德意志民族的聚集地基本上统一了,如果安心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区域必定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惊人巧合:拿破仑于1804年掌权,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其间相隔129年。
拿破仑于1809年占领维也纳,希特勒正巧在129年后征服维也纳,拿破仑在1812年攻占莫斯科,希特勒正巧在129年之后攻到莫斯科城下。
此外两人本身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拿破仑每作一项重大的决定,哪怕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刻,他必然会沉入半梦半醒状态10分钟之后,再给部队发布战斗命令。
希特勒也是如此。
也是在半梦半醒迷迷糊糊之中作出了与整个战争命运休戚相关的决定。
其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间谍彼德.卡尔平受命潜入法国不久,即被法国情报部门逮捕。
法国一直封锁他被捕的消息,造成他还在法国工作的假象。
法国人没收了卡尔平的薪水,直到他没法逃脱为止。
法国人用没收卡尔平的薪水买了一辆汽车,后来这辆汽车在法军占领区撞死一人,这个人恰巧就是彼得.卡尔平。
1944年6月6日--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的几个月,伦敦电信报上刊登的拼字游戏中包含了许多有关盟军行动的高度机密的密码字,如:Omaha,Utah,Muberry,Neptune,以及有关诺曼底登陆本身的字符Overland。
这套谜字是由一个小学校长设计的,可他本人对密码一无所知。
美国医学博士卡尔曼教授曾目睹过一桩巧合离奇的婚姻。
他的一位亲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战场上被一颗子弹打中睾丸。
子弹穿过睾丸,射入一位正在战场上抢救伤员的女医生腹部,经过280天,这位女医生未同任何男性同房,竟生下了一个8磅重的健康男婴。
在医生给她做手术时,取出一粒破碎的弹片,正是这颗弹片带有精子射入她的卵巢,因而受孕。
〔二〕遇刺之谜林肯与肯尼迪都是遇刺身亡,两人都有极多相似的地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于1846年进入国会,约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于1946年进入国会,相隔100年林肯于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相隔100年两人的姓都是七个字母,两人都对公民权有特殊兴趣两人的妻子在居于白宫期间都有流产的经验两人都在星期五被暗杀两人都是头部中弹两人的凶手都是南方人两人的总统继承人都是南方人,继承人的名字都叫Johnson继承林肯的安德鲁.琼森(Andrew Johnson)生于1808年继承肯尼迪的林登.琼森(Lyndon B. Johnson)生于1908年刺杀林肯的凶手布思(John Wilkes Booth)生于1839年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司华德(Lee Harvey Oswald)生于1939年刺杀林肯的凶手从一间戏院跑出,在一间仓库被抓获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从一间仓库跑出,在一间戏院被抓获两个凶手都是在审判尚未开始时遭人枪杀〔三〕泰坦号海难之谜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
《拿破仑传》读书笔记【第1篇】《拿破仑传》读书笔记通过《拿破仑传》这本书,可以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一个鲜活的人物会跃然纸上,并且作者深入分析了拿破仑性格的特点,以及他成功和失败的因素。
欧洲的四大军事天才,拿破仑位居其一,其余三位是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这三位都是两千年前的人物,只有拿破仑离我们最近。
不妨将拿破仑与这三位人物做下比较,这四人的成就,在我看来,应该是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汉尼拔。
拿破仑的出身是最一般的,科西嘉的没落贵族身份,只给了他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他的成功,完全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亚历山大生下来就是马其顿国王的继承人,汉尼拔则是迦太基名将哈米尔卡的儿子,也是子承父业,凯撒出身是罗马名门贵族,虽当时已不景气,但贵族身份给了他很多帮助。
大概是因为这一点,拿破仑才成了其后欧洲青年奋发向上的榜样。
这位年少得意,平步青云,但却晚景凄凉的悲剧英雄,他成功和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呢?拿破仑在14岁左右,就开始大量阅读欧洲历史的书籍,并养成了写作的习惯,这给了他极高而又宽广的视野,以及深刻的洞察力。
他个人精于计算,这对于军事家来说必不可少。
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他的志向,拿破仑仰慕普鲁塔克笔下的罗马英雄,幻想能能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物。
时代的背景给了他机会,在土伦战役一鸣惊人,而后远征意大利成功后,拿破仑便希望能成为亚历山大大帝一样的人物。
拿破仑精于心理学,非常清楚不同角色的人的心理,执政后,用人唯才是举且不拘小节,做事雷厉风行,这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成功因素。
至于失败的因素,恐怕也是他的幻想。
对于幻想的狂热,使他做出了不理性的行为,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失败。
另外一点,可能是他高傲的性格,使得他不愿做出妥协。
拿破仑的晚年,这位曾经的欧洲霸主,在圣赫勒拿的恶劣环境中,被一个小岛总督所欺侮,以致早逝,令人唏嘘。
【第2篇】《拿破仑传》读书笔记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留下,即使我的所有业绩全部毁灭,我的勤奋与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
仰望星空,足履实地作文篇1仰望星空,需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气,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需要“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决心和魄力。
而脚踏实地则讲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唯有将二者结合,方能从容前行,走向成功。
仰望星空不是妄自尊大。
希特勒妄图称霸全球,以失败告终;拿破仑怀揣征服欧洲的野心,最终倒在了滑铁卢战役中;日本企图三个月,却也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仰望星空不应是夜郎自大,而是以脚踏实地为保证的。
周总理能够在黑暗的旧中国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正是因为他有脚踏实地从事革命事业的毅力,有必胜的信心和打“持久战”的恒心。
可见,仰望星空要以脚踏实地为保障,我们不仅要抬起头,将自己的希冀寄托在漫天的星辰中,也要保证自己能够立足于这坚实的土地,将自己一步步的足迹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脚踏实地也不是盲目努力、毫无目标。
为何高中生们报志愿时苦于大学专业的选择?为何众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失去方向,碌碌无为?为何在人才稀缺的社会中依然有不计其数的“海归”变成了“海待”?难道是他们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其实不然。
只是他们过于执着于埋头苦干,而不曾抬眼去注视那广袤的星空,不曾去想象天外的世界,更不曾将自己的理想化作一颗星,点缀在那未知的天际。
故而,脚踏实地要以仰望星空为前提,人只有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才不致在无垠的大海中迷失了航向;人也只有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才不致在各种困难面前轻易倒下,才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由此看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不可偏执其一。
我欲仰望星空,追求“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出胎,矞矞皇皇”般的壮阔,须具备脚踏实地的毅力和恒心;我欲脚踏实地,追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境界,则须拥有仰望星空的志向和抱负。
二者并行,方可成就理想,走向成功。
温总理曾对青年人寄予殷切期望,期望我们能够仰望星空,国家需要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而我要说,国家也需要敢于仰望星空的人,我们敢于喊出那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时我们也有此毅力和决心脚踏实地地将其化为现实。
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数字让笔者浮想联翩……拿破仑与希特勒事事相隔129年拿破仑于1804年执政,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时隔129年;拿破仑于1809年占领维也纳,希特勒攻入维也纳在1938年,时隔也为129年;拿破仑于1812年进攻俄罗斯,希特勒是在1941年进攻俄罗斯,其时又隔129年;拿破仑于1816年战败,希特勒是在1945年战败,还是相隔129年;两人掌权时都是44岁,进攻俄国时都是52岁,战败时都是56岁。
似乎演示了一个轮回的痕迹。
曾几何时……具体其中什么韵意只有我们各自体会。
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帖木儿、拿破仑、希特勒。
这些人都是历史上的毁灭性人物,他们给人类带来的破坏力不言而喻。
得到的结论是:有破坏力的品牌才能驱动这个品牌时代进步。
像当下众多本土企业,只会采用跟随战略、模仿策略……这样发展下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惰性心里无形中加大了创新、突破的难度,等所有国际品牌都登陆我国市场时本土企业再想发展谈何容易。
简单拿阿道夫·希特勒来说,曾经践踏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妄想霸占全球。
但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希特勒丧失了30万精锐部队,从而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1945年最终他失败了。
希特勒被教科书都定义为二战头号战争犯,也是反人类的最大恶人。
但是运用相对论的思考方式我们也要看到他对人类的贡献,当今的时代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去否定“成败论英雄”。
希特勒在军事上突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模式,创立了并且实践了闪电战、空军支援等新型战争模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全新的战术思想:闪击战。
以陆空军同时进击并相互掩护的战法使得制空权成为现代战争中相当重要的致胜条件,也将战争真正的由平面带向立体。
和当今的整合营销思想遥相呼应。
线上线下的高空广告轰炸再加上终端人员的全力运作,以此保证品牌能在极短时间内引爆市场。
希特勒的这种创新思维是我们目前本土企业最匮乏的元素。
建设品牌之路就要拥有破坏性思维,五谷道场的行业颠覆论在开创了蓝海的同时使整个行业大洗牌。
可怕的巧合目录第一章巧合的灾难:一双巨手的操纵?! (4)南亚强震海啸与巴姆强震同一天 (4)85年前同月发生在中国的大地震 (6)佛舍利一走地震就来 (7)不可思议的海难事件 (7)招灾电影 (8)倒霉的死亡之船 (9)“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惊人巧合 (10)美国曾计划在9. 11袭击前进行飞机撞楼演习 (11)两大空难中的“巧合” (11)惊人巧合的坠机事件 (12)半空中的坦克击中潜水艇 (13)被诅咒的跑车 (13)没有预兆的四川达万铁路灾难 (14)俄国专家认为灾难为巧合 (15)肯尼迪家族的悲剧 (16)带来厄运的木乃伊 (17)全部迟到幸免遇难 (18)三位幸存者同名 (19)世界四城市同时遭袭击 (20)通古斯爆炸与广岛废墟的巧合 (20)相隔911天的西班牙“3. 11”与美国“9. 11” (21)带来灾难的钻石 (22)精确预言大地震 (23)能预测地震的奇人 (23)被公布的预言 (24)泰坦尼克号的凶兆 (25)20美元上可以看到“9. 11”袭击 (26)闻名天下的预言 (26)第二章生与死:前世今生两迷茫 (27)20年后,子弹终于击中了他 (27)国王与平民同生同死 (28)九死一生的人 (29)老太太12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30)离奇巧合的死亡 (30)离奇逃出鬼门关 (31)连克五位审判官 (32)埋葬两年后又复活 (33)萨尔姆斯死里逃生 (33)三次复活的人 (35)死亡的时刻 (36)四枚硬币救条命 (37)同生共死的恩爱夫妻 (37)严重的错误 (38)用自己的钱把自己撞死 (39)遭雷击“死亡”后复活 (39)遭遇127次车祸的人 (40)致命的试验 (41)子弹入心大难不死 (41)子弹射进枪膛 (42)自杀一跃 (42)不可思议的感觉 (43)画中凶手 (43)老鼠搬家预报死亡 (44)路易斯的预言 (45)神奇的报警电话 (46)神奇的灾祸 (46)预知自己死亡的人 (47)主教准确预言自己死亡日子 (48)死亡之桥 (48)和珅长相似冤死妃子 (49)神奇的声音 (49)莎士比亚同月同日生死 (50)第三章多彩生活:无巧不成书 (51)“死神”也度假 (51)13起惊人的巧合 (52)20多年的密友是亲兄弟 (53)飘流瓶44年后离奇漂回 (54)被风吹走的《风》 (54)冰封70年的活人 (55)凑巧得到首相手机旧号码 (56)歹徒事发欲逃竟招被劫的士 (56)读“奇书”顷刻成富翁 (57)俄一男子漂到日本又被吹到台湾 (58)儿媳是亲生女 (58)高龄老太太坠楼无大碍 (60)海豚离奇救人 (60)罕见的四脚四翅畸形鸭 (61)结婚53次最终还是发妻 (61)开枪自杀医好顽疾 (62)雷电治愈的盲人 (63)历法中的巧合 (63)连连巧合 (64)两国两个李富荣 (65)屡次死里逃生终获大奖 (66)四川绵阳一男子因2元错过500万大奖 (66)母子60年后相会 (67)女子5楼坠下买烟丈夫接 (68)飘来的电话号码 (68)凭直觉找回了失踪6年的女儿 (69)千古奇缘 (70)57年后失而复得的钱包 (71)巧合离奇的婚姻 (72)全村“一张脸” (72)三次搬家三次巧遇 (73)闪电奇闻 (73)闪电煮熟冰箱里的菜 (75)生日中大奖 (75)手术前喉部瘤咳嗽吐出来 (76)殊途同归的亲兄弟 (76)四马同喜 (77)台湾两妇同名同命同时同地离婚 (78)天外飞来陨石因祸得福 (78)同名住在同一房间 (79)为挽救婚姻扮阔佬弄假成真中大奖 (80)无血缘关系的“双胞胎” (80)第一章巧合的灾难:一双巨手的操纵今年,2006年,我们在新的世纪里又走过了6年的时间。
有句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
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以来军事后勤的保障是有多么的
窝阔台的拔都西征⼤军在1238年初打到了莫斯科,仅仅只⽤了5天的时间围困,就成功占领莫斯科。
在这期间我们可以了解的是蒙古⼈军队的后勤是处于巅峰状态的,蒙古军的⼀个骑兵就可以拥有三匹马匹,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个骑兵所携带的物资可以⽀撑30天左右。
⽽当时蒙古军队从计划攻打,再到成功占领莫斯科总共花费的时间还不到10天,这样⼀来在后勤供给⽅⾯⾃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兵败莫斯科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天⽓,⽽是因为后勤补给供应短缺
的原因。
拿破仑与希特勒的惊人巧合
拿破仑1804年执政,希特勒1933年上台,时隔129年;
拿破仑1809年占领维也纳,希特勒攻入维也纳在1938年,时隔也为129年;拿破仑1812年进攻俄罗斯,希特勒1941年进攻俄罗斯,当时又隔129年;
拿破仑1816年战败,希特勒是在1945年战败,还是相隔129年;
两人掌权时都是44岁,进攻俄国时都是52岁,战败时都是56岁。
拿破仑于1804年掌权。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本身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
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
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两人掌权,其间相隔129年。
拿破仑于1809年占领维也纳。
1809年初,因对于普、奥等国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战事结束,就仓皇率兵一部回国,东征奥地利。
拿破仑凭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手下,兵不血刃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两人占领维也纳相隔129年。
拿破仑在1812年攻占莫斯科,1812年,拿破仑集兵50万远征俄罗斯。
他当者披靡,直捣莫斯科城。
希特勒正巧在129年之后攻到莫斯科城下。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1000多公里长的苏联边境上策动大规模的忽然袭击。
两人的惨败都是从莫斯科之战最先。
拿破仑于1816年战败,希特勒是在1945年战败,还是相隔129年。
两人掌权时都是44岁,进攻俄国时都是52岁,战败时都是56岁。
他们两人都被人称为有先见之明的战略家,却恰恰犯了同样战略上的错误。
此外两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拿破仑每作一项重大的决定,哪怕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刻,他必然会沉入半梦半醒状况10分钟之后,再给部队发布战斗命令。
希特勒也是如此,也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之中做出与整个战争命运休戚相关的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