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我看拿破仑参考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31.92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有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拿破仑帝国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过程,认识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不够清楚。
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重要人物和条约等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掌握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和措施,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资料: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的原因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023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学案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性质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内容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革命过程开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意义废除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发展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高潮雅各宾派专政结束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拿破仑帝国上台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建新政府立法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加冕称帝对外战争积极摧毁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消极具有侵略性质,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灭亡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易误警示1.美国以7月4日为国庆日,法国以7月14日为国庆日,它们分别是为了纪念《独立宣言》的发表和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的内容都宣告自由、平等。
但是,《人权宣言》保护私有财产;《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图片解读攻占巴士底狱【解读】此图反映的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发动武装起义,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的情景。
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一、法国大革命1.原因动画: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教师: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教师让学生观看动画: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以及图片:《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学生: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与教士、贵族间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
并指出: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我看拿破仑》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刘光涛教学内容: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活动主题:加深对拿破仑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对历史人物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掌握搜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的途径与方法,并提高小组内归纳知识、整理知识的合作能力。
2、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个人及小组能对搜集资料做出科学、有效整理,并能对其熟练应用,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对历史人物的客观、全面评价,自身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想:在上节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习的基础上,本节课以活动课的形式来进一步了解认识拿破仑,通过讲故事、模拟法庭、辩论会、写小论文的活动形式既突出活动性,又与知识的学习和延伸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方法:讲授和活动相结合,直观教学等方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资料搜集法、活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课1、图片展示拿破仑2、视频播放拿破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先了解认识拿破仑)二、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三、活动导学1、小组活动一:讲一讲拿破仑----- 讲故事大赛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拿破仑的小故事,一是让更多同学从故事中了解认识拿破仑;二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小组整体的水平和学生个人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其他同学既是听众又是评委,最后大家评出今天的故事大王和本环节的优胜小组。
2、小组活动二:评一评拿破仑----- 模拟法庭根据学到的知识,一小组学生自导一个小品表演--- 模拟法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
以法庭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去展示,引导其他同学去思考。
教师做最后总结性评价: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与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分不开。
3、小组活动三:辩一辩拿破仑----- 辩论赛由教师主持,进行一场辩论赛。
正方观点:英雄造时势。
反方观点:时势造英雄。
通过辩论赛,让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拿破仑,并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辨证的看待人和事4、小组活动四:写一写拿破仑学写历史小论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拿破仑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大家就动动手将对拿破仑的印象和评价以《我心目中的拿破仑》为题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学科历史课题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过程方法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脉络,理解重难点;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全面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2008 年12 月16日至2009 年3 月16 日,法国大革命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引入:什么是法国大革命一、法国大革命1、原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多媒体出示:生回答后总结:第三等级对封建统治者的普遍不满是革命爆发的原因,根源在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进程要求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按照时间线索制作历史台历。
整理后解决以下问题:①为什么巴黎人民要攻占巴士地狱呢?(讲清巴士底狱是封建势力的象征)②出示《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可以得出那些结论?进步性——人生而平等,否定封建制度阶级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速读教材,结合图片讨论问题。
理清线索,提高能力。
思考讨论。
结合《权利法案》、《独立宣言》进行分析评价。
体现文科综合特色,开阔学生眼界。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③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的过程④罗伯斯庇尔掌权教师说明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3、革命的意义多媒体出示列宁的话:“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发展和崩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过程和意义。
2.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事件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时间节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9课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到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以及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是,对于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的具体过程、原因及其历史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掌握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影响。
2.教学难点:法国大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法国大爆发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法国大的原因、经过、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拿破仑帝国的成立、衰落和结束过程,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重点讲解法国大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
5.案例分析: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拿破仑帝国在法律制度方面的贡献。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方案一:故事会——认识拿破仑拿破仑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从一个炮兵少尉逐渐成为法国执政府的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战役,五败反法同盟,征服了许多国家,有人曾说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离开囚禁他的厄尔巴岛在法国登陆后,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重新登上皇位,以致同一张报纸加在他身上的绰号也逐渐改变:“科西嘉怪物在儒安港登陆”——“吃人魔王向格腊斯前进”一“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一“波拿巴占领里昂”一一“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一一“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的忠实巴黎”; 他编制的《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 .... .....他的一生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让我们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拿破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查一查,找一找】1到学校图书馆、书店查找有关拿破仑的书籍,摘抄有关拿破仑的故事。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更广泛地搜集资料。
3.将故事制作成小的卡片,以便分类整理。
【说一说,比一比】1.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作为“故事王”参与全班比赛。
2.由全班同学推举裁判若干名,组成评委会。
3.在班级由各组推举的“故事王”讲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由评委会打出分数。
【评一评,议一议】1.公布成绩,宣布“故事大王”获选名单。
2.由评委会阐述评选结果的理由。
3.各小组同学可对评委会评选的结果提出意见。
4.教师总评。
附:搜集资料途径(1)课本(2)《外国著名政治活动家(一)》商务印书馆(3)《回忆拿破仑》康斯坦(法)著(4)《拿破仑传》叶•维•塔尔列(苏联)著(5)《世界五千年》(6)《拿破仑一世传》约翰•霍兰•罗斯(英)著(7)《拿破仑传》何宗旺(中)著(8)《拿破仑时代》乔治•勒费弗尔(法)著(9)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方案二:模拟法庭——是传播革命还是民族沙文主义十九世纪英国威•帕•纳皮尔将军在《比利牛斯半岛和法国南部战争史》一书中讲到,拿破仑的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9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它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教材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法国大革命。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简化了大革命过程,突出了《人权宣言》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二目: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重点讲述了拿破仑上台后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及帝国的败亡。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由于学生现实生活中通过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顾历史。
通过学习学生已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介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具:法国大革命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从而自然进入新课学习。
2)讲授新课:一、法国大革命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法国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两幅图得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主力是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应抓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投影)讲“攻占巴士底狱”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插图,并提问“人民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学生思考后,教师应讲清三点:一、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二、这一事件是革命开始的标志;三、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讲“人权宣言”,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人权宣言》的引文,教师可提示从进步性、阶级性两方面思考。
教师直接叙述“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但要强调一点,法国革命开始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说明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讲“罗伯斯庇尔掌权”,教师先介绍雅各宾派的由来,再叙述罗伯斯庇尔掌权的背景。
再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概括罗伯斯庇尔等人采取的措施。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学习目标1.通过背景分析,明确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2.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绘制法国大革命过程时间轴,识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客观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重点: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国旗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知道它所代表的寓意吗?(法国国旗;蓝:自由;白:平等;红:博爱)法国是如何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自由平等之路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二)新课讲授子目一:旧制度的危机追溯回忆法兰克的历史: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国家崛起,法兰克率先进行了采邑制改革确立了封建制度,800年查理不仅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还把法兰克王国缔造成欧洲最大的“查理曼帝国”。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法国就其中分裂后的法兰西。
从法国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封建制度历史是最为悠久的。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出现了什么危机呢?阅读材料和图片,分析法国社会出现了什么矛盾?材料一: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业、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拥有几个在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
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大幅度的增长,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万锂增加到2.26亿锂。
材料二:1715—1786年国家税收总额从8600万锂提高到5.4亿锂……同时,因为关卡林立,在各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这一切,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
——《世界近代史》图片:学生回答:略。
分析: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了解法国的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和第二等级是特权阶层,而第三个等级承担了纳税的全部义务,居于社会最底层。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主要内容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分析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能力。
但在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复杂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实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法国和欧洲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史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相关的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3.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史料,呈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材首先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然后讲述了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及其崩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情况,认识、自由、平等等观念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体现,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崩溃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其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挖掘。
此外,学生可能对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和贡献有所了解,但对拿破仑帝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及其崩溃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由、平等等观念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体现,评价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崩溃。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及其崩溃的原因。
3.学生对、自由、平等等观念的理解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自学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本质。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2.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网络资源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法国会发生大革命?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及其崩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