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4年级转述句练习题及答案小学4年级转述句练习题及答案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第三人称转述句专项练习1.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8.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9. 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10.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一般疑问句一、什么是一般疑问句用Yes或No作答的疑问句叫一般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还有下列特点:1、以be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开头;例:Is your father a teacher?Does Catherine like animals?Can Jenny speak French?2、往往读升调;3、译成汉语,都可以带上“吗”,例如上面三句可分别译为:你父亲是老师吗?凯瑟琳喜欢动物吗?詹妮会说法语吗?二、例何将陈述句变成一般疑问句?要将陈述句变成一般疑问句,可以遵循下列步骤:1.看句中有没有be动词、助动词do、does)情态动词,如果有,将其提到句首,句末打上问号即可。
转述句练习题及答案一、直接引语转间接引语1. 小明说:“我今天早上六点就起床了。
”2. 妈妈告诉我:“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
”3. 老师说:“你们要按时完成作业。
”4. 爸爸问:“你为什么没去上课?”5. 她兴奋地说:“我考了全班第一名!”二、间接引语转直接引语1. 他告诉我,他昨天晚上没睡好。
2. 她说她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
3. 老师问我们是否完成了作业。
4. 哥哥说他要带我去看电影。
5. 朋友问我是否喜欢这首歌。
三、转述句改写1. 小红说:“我昨天在书店买了一本有趣的书。
”(转述为间接引语)2. 他问我:“你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吗?”(转述为间接引语)3. 她说:“我要去超市买些水果。
”(转述为间接引语)4. 妈妈说:“你们不要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转述为间接引语)5. 老师说:“明天我们要进行期中考试。
”(转述为间接引语)四、综合练习1. 他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北京出差,你能帮我照顾一下小狗吗?”2. 她告诉我:“她昨天在地铁上捡到了一个钱包。
”3. 老师问我们:“你们谁知道这道题的答案?”4.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喜欢吃甜食?”5. 爷爷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五、转述命令和建议1. 老师说:“请大家安静,开始上课了。
”2. 医生建议:“你应该每天锻炼半小时。
”3. 爸爸要求:“你们必须在晚上九点前回家。
”4. 妈妈说:“别玩了,快去写作业。
”5. 交警指示:“请在这个路口左转。
”六、转述感叹句和祈使句1. 她惊讶地说:“今天的天气真好!”2. 他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3. 她祈求:“请给我一个机会。
”4. 他说:“愿你的梦想成真!”5. 她兴奋地喊:“我们赢了比赛!”七、转述否定句1. 他说:“我没有时间去旅行。
”2. 她回答:“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3. 老师说:“你们不应该在课堂上讲话。
”4. 朋友说:“我不再喜欢吃巧克力了。
”5. 他表示:“我不会参加这次聚会。
练习转述句练习题答案根据题目要求,以下是练习转述句的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1. 直接引语:他说:“我明天要去图书馆。
”转述句:他说他明天要去图书馆。
2. 直接引语:她问:“你今天有空吗?”转述句:她问我今天是否有空。
3. 直接引语:老师告诉我们:“上课不要迟到。
”转述句:老师告诉我们上课不要迟到。
4. 直接引语:“请把窗户关上。
”他请求道。
转述句:他请求我们把窗户关上。
5. 直接引语:“我昨天去了公园。
”她告诉我。
转述句:她告诉我她昨天去了公园。
6. 直接引语:“我不确定明天的天气。
”他说。
转述句:他说他不确定明天的天气。
7. 直接引语:“请帮我拿一下那本书。
”她对我说。
转述句:她请我帮她拿一下那本书。
8. 直接引语:“我可以借用你的笔吗?”他问。
转述句:他问我是否可以借用我的笔。
9. 直接引语:“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她说。
转述句:她说她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10. 直接引语:“我下周要去上海出差。
”他告诉我。
转述句:他告诉我他下周要去上海出差。
答案:1. 他说他明天要去图书馆。
2. 她问我今天是否有空。
3. 老师告诉我们上课不要迟到。
4. 他请求我们把窗户关上。
5. 她告诉我她昨天去了公园。
6. 他说他不确定明天的天气。
7. 她请我帮她拿一下那本书。
8. 他问我是否可以借用我的笔。
9. 她说她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
10. 他告诉我他下周要去上海出差。
以上是转述句的练习题和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引述句改为转述句专项练习1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年级语文下册引述句改为转述句专项练习2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一)(1)去掉(双引)号和(语气)词;(2)把(冒)号改成(逗)号;(3)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
1、陶罐兴奋地说,他的兄弟铁罐就在他旁边。
2、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他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3、小真说,没关系。
到那时她就把头发烫起来。
于是,她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
4、XX说,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不能失信。
5、妈妈说,她明白了,他们的xx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6、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7、顾客说,那当然,他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8、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他不做棉袄了。
9、顾客说,把他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他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
10、老虎说,翻山越岭他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他还厉害?11、贼说,走南闯北他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他还厉害?12、枣核说,别看他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13、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14、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他牵的。
15、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他狠狠地打!16、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17、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18、房东太太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19、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支笔。
(二)1、爸爸说,他晚上要去工作。
2、校长说,今天陈老师生病,不能来学校给我们上课了。
3、小明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4、茵苗说,我的妈妈长得真漂亮。
5、阿姨笑道,我们现在的孩子,都不懂事。
6、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7、老师对我说,我回去吧,他还要批改作业。
8、贝多芬问盲姑娘她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曲子吧。
一、什么是直述句、引述句和转述句直述句:即直接叙述,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用第一人称来表达。
引述句: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转述句:即间接叙述,将别人说的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转述出来。
例如:雨来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直述句)妈妈对我说:“晚上我要加班,不回来吃饭。
”(引述句) 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引述句) 老师对同学们说,她为同学们感到自豪。
(转述句)二、直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互换(一)直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1、修改符号:将直述句中的冒号和引号修改为逗号。
2、提示语一般不变,修改人称代词(句子中所含有的人称代词数量不同,修改时有所区别):(1)句子中只有一个人称代词时的修改方法:将直述句中的第一人称修改成第三人称;第二人称修改成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
即: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一人称(我/我们)或者第三人称(他/她/它们)例如:爸爸说:“我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爸爸说,他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
妈妈对我说:“晚上你自己做饭吃。
”→妈妈对我说,让我晚上自己作饭吃。
妈妈对青铜说:“你选一双穿上,不然就别去了。
”→妈妈对青铜说,让他选一双穿上,不然就别去了。
(2)句子中有两个人称代词时的修改方法: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修改成与句子提示语部分相对应的人称代词或是名称。
例如:①妈妈对我说:“我去开会了,你认真完成作业。
”→妈妈对我说,她去开会了,让我认真完成作业。
(引述句中引语的第二人称“你”就是指提示语中的“我”,所以修改成转述句时,把“你”改为“我”)②爸爸对小明说:“我去上班,你带小狗出去散步。
”→爸爸对小明说,他去上班,让小明带小狗出去散步。
(引述句中引语的第二人称“你”就是指提示语中的“小明”,所以修改成转述句时,把“你”改为“小明”)(3)句子中有三个人称代词时的修改方法: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修改成与句子提示语部分相对应的人称代词或是名称;第三人称改为所代指的名字或称呼。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引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转述句,也叫间接叙述,在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句的时候,我们要将冒号改成逗号,还要将双引号去掉,并加上句号,最重要的是要将语句中的第一人称转变为第三人称,根据语境将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人物名字。
1.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2.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3.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4.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5.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6.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7.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8.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9. 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10.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
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11. 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12. 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13.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4.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15.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16. 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17. 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18. 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19.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0.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转述句练习题参考答案1.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2.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3.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转述句练习含义: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例子:这其实是要看前面的说话对象。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例(1)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我”。
因此,此句应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而例(2)中叙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语中的“小明”。
因此,此句应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趋向动词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从其外在形式上讲,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标点符号的变化和代词(还有个别趋向动词情况的变化。
如: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改:他笑着对我说,让我过去,让他看看我的马草如何改转述句通俗地说,改写成转述句就是把当事人说的话,改成像别人陈述,也就是人们说的“学舌”。
改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搞懂人称。
第一人称有:我、我们第二人称有:你、你们第三人称有:她、他、它、他们、它们,她们以及具体的名字、称呼等。
原句中说话人都是以“我”为代表自己,里面也有你或名字做代表。
改写转述句后不允许有第一人称存在,一般第二人称也不能有。
引用句改转述句大全及答案一、引用句改转述句句练习一1.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2.妈妈对我说:“这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样帮得了你的忙”4.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5.妈妈对小宁说:“昨日,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齐找,我找得见。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务必把教室打扫干净。
”【参考答案】1.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2.妈妈对我说,这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样帮得了我的忙4.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5.妈妈对小宁说,昨日,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
叫我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齐找,他找得见。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务必把教室打扫干净。
一、引用句改转述句句练习二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明白吗?”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小学生改转述句的技巧及练习有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转述句怎么改常见的几种问法:一、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二、改转述句三、用第三人称转述做法: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具体的人;把冒号引号改为逗号,后引号去掉。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3.再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例如(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那件事情,小明(他)冤枉了小红。
(3)小明对小华说:“这本书是你的。
”改:小明对小华说,这本书是小华的。
(4)小明对小华说:“我桌子上的书是你的。
”改:小明对小华说,他桌子上的书是小华的。
此题改法以上提到过,只不过将“我”、“你”两人称代词放在一道题中,此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只改“我”为“他”或只将“你”代谁变为谁。
(5)老师对小明说:“小明,你帮我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让(或要、叫)小明帮他把作业本端到办公室去。
(6)老师对小红说:“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你去帮我把他叫来。
”如果改为:老师对小红说,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小红去帮他把他叫来。
句中的两个“他”指代不明,因此需要在这句话中应该把原句中的“我”改为“老师”,即改为:老师对小红说,小军昨晚没写家庭作业,让小红去帮老师把他叫来。
肯定句与否认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否认句的变换把肯定句改为否认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认词即可。
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认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认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认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①〞、“非不〞、“不能不〞等。
例如: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双重否认一改成双重否认句1、我们的时装展必须推迟。
2、我们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我只能到书店看书。
4、荆州三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群众。
5、我放掉了鲈鱼。
6、中秋节前后正是故土桂花盛开的季节。
7、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流。
8 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困难。
9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10 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制。
二、转换句式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改为否认句〕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4、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5、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改为双重否认句〕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改为双重否认句〕7、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
〔改成夸句〕8、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
〔改为肯定句〕9、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上。
〔改成述句〕10、泰山日出的风光真美丽。
〔改成感慨句〕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1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改成拟人句〕1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认句〕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15、你成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改为双重否认句〕16、操气得脸都红了。
〔变换语序,意思不变〕17、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改为比喻句〕18、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改为夸句〕19、天空中飘着大雪。
直接引述与间接转述的互换(堂上练习题)设计者:班别: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一、把下面的句子换成直接引述。
1、鲁班回答师傅说,他叫鲁班,是从一万里外的鲁家湾来的。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问我,我有没有借他的书。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告诉他,她要出差了。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向同学介绍自己说,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的字太漂亮了,沅沅对陈明说。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晚上要加班,要我自己烧晚饭吃。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他对着雷锋叔叔的画像说,他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面的句子换成间接转述。
1、张明对小华说:“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我和你。
”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
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
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2、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需要把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并去掉语气助词“呢”、“吗”等,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是我们小学阶段必需掌握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为了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感情丰富饱满,合理使用反问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
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6、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8、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怎么舍得离开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9、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
75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及练习专项练习: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3、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5、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
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6、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7、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8. 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9、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0、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答案1.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他去炸掉它!4、乌龟对青蛙说,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老师对我说,我回去吧,他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她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说,我几天都没吃饭了。
我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他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我们是一条道?10、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他还不服气?11、桑娜对丈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2、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他可以发誓,他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他的话吧,赶快搬走!13、雷锋说,大嫂,他送她们一程吧!14、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她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情意。
1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它跳出井口看一看吧!16、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17、老师说,我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8、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9、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20、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他2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2 2、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23、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只笔。
24、外婆问我,我在干什么?25、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
26、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他还是个党员吗?27、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他先走。
引述句与转述句的相互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一、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引述句改转述句)1、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如: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2、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或“ 她”。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变化)3.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爸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爸爸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①、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③、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4.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按要求改变句式,意思不变。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 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有两种:一种是听话人本人转述,一种是第三者转述。
比如这句:爸爸对我说:“明明,把你的作业拿给我看看。
”
如果是本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拿给他看看。
或者是:爸爸让我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如果是第三人转述就应该是:爸爸对明明说,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或者是:爸爸让明明把作业拿给他看看。
改为转述句和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是有区别的。
若是要求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那应以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身份来转述。
如: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就应改为:老师对他说,老师教他毛笔字的写法。
或者是:老师说教他毛笔字的写法。
改为转述句就可以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毛笔字的写法。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
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
我去把它叫醒。
”
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人不明白对象。
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应当是: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
他去把老虎叫醒。
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
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
“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等等。
比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您写。
”应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
二、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
(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
(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应改为“我(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的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比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这个句子如果改成“我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显然就不对,应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
(3)检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比如: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母亲要知道那时是什么时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他哪能离开呢?改换后的句子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专项练习: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
5、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
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1、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
12、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13、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
14、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
”
1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16、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7、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 18、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
19、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20、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 21、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
2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 23、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
24、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25、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
26、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
27、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 28、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29、他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
”
答案
1.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他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说,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老师对我说,我回去吧,他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她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说,我几天都没吃饭了。
我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他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我们是一条道?10、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他还不服气?11、桑娜对丈夫说,他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2、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他可以发誓,他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他的话吧,赶快搬走!13、雷锋说,大嫂,他送她们一程吧!
14、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她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情意。
1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它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16、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7、老师说,我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8、有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19、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20、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他 2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22、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23、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只笔。
24、外婆问我,我在干什么? 25、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
26、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他还是个党员吗?27、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他先走。
28、王强说,老师,是他不对,老师批评他吧! 29、他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他到屋里拿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