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34.51 KB
- 文档页数:7
氧化还原反应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⑴.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规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⑵.能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包括常规配平、缺项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简单的有机反应配平等)。
⑶.掌握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并能进行判断分析。
2.能力目的:⑴.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方法⑵.理解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列的概念⑶.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⑷.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⑸.运用氧化还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3.考纲透视: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⑶.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⑷.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⑸.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⑹.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解决一些计算问题(7).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二、教学重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三、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的应用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四、教学过程:1.学案导学⑴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或)的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氧化剂:是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物。
还原剂:是电子(或电子对)的反应物。
还原产物:物质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物质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后的生成物。
⑸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对概念:[口诀:升被养(氧),降被换(还)]氧化剂→()→()→()→()→()反应物→化合价变化→表现性质→变化过程→发生反应→所得产物还原剂→()→()→()→()→()或以H2 + CuO = H2O + Cu 加以记忆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总数目≡还原剂总数目;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总数≡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总数。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2021·备考】最新考纲命题统计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预测物质的性质及转化途径。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素养落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多视角、多层次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及规律;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构建氧化还原计算、配平的思维模型,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知识梳理』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2.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例如,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中,氧化剂是浓H 2SO 4,还原剂是Cu ,氧化产物是CuSO 4。
生成1mol SO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1__mol,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强氧化性。
名师提示你(1)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也可能是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
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链接新教材](新教材RJ第一册P269习题变式练)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有关概念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作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 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作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例如: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还原产物是 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__mol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 2__mol 。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请用单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例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例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Fe2+、SO2-3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2)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 2和H 2SO 4,即可得到I 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MnSO 4(或Mn 2+)。
( )(3)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 )(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 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一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 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和依据,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关系是:二者是同一个反应中的两个半反应,是一个反应的两个方面,是既 _______ 又 _______ 的,相互 ___________ ,总是同时 _________ ,同时 __________ ,没有先后。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 _____________ 物而言的。
但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它的反应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做了氧 化剂或还原剂。
但有氧化剂也 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还原剂,可以是 — 的物质,还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是指—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趋势的一种表现能力;还原牲是指 ______________ 剂具有的能力,表现在反应中是化合价有 __________ 趋 势的一种表现能力。
(5)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________________ 失去电子被 ________________ 所得的产物叫氧化产物;—________ 得到电子被 __________ 所得的产物叫还原产物。
2、 概念的联系氧化剂(具有 性)一 电子一被 —发生 反应一 产物。
还原剂(具有—性)一—电子一被—一发生—反应一—产物3、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予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双线桥法: 要求:(1) “双”线桥的双是指从 ________________ 到 ______________ 之间一条和从 ____________ 到—之间的这两条线桥。
每条线桥都要从 指向 。
箭号起止所措均 为 .(2)线上标出电子得失情况 (3)两条线桥上的得到与失去的电子的总数应该____________ 。
例如:失去罕刀化合价牛高点氧化C U O+H 3^C U + H 2O也到2厂化合价矗低,按还原 4 •常见的氧化剂有(1)非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⑵ 含有高价或较高价元 素的含氧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等(3)高价的较不活泼金属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还原剂有:(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单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2)低价金属阳离《新课标》高三 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第二章第三讲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子__________________等;(3)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4)非金属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 等;(5)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判断:元素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____________ 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有________ —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号起止所指的均为同一种元素。
(2)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情况及价的升降、被氧化或被还原等内容。
例:失去浮吋I合价升费彼氧化Fe203+3CO=^2Fe+3CO2化合价隆低,被还原氧化剂为FaQ,还原剂为CQ氧化产物为CQ,还原产物为Fe。
齐去2匚化合价严高,被氧化Zn + 2HC1—ZnCl3+H2I _ *[得到2X匚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为HCI,还原剂为Zn,氧化产物为ZnCl 2,还原产物为H2。
2、单桥线法(1)箭号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2)线上只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
二、氧化还原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岐化规律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
岐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
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
常用于方程式的书写,当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发生,否则不反应,如SQ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
4、不交叉规律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要降低,低价要升高,它们最多变为同一价态,不可能发生交叉现象。
这一规律常用于量的关系的确定,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等。
5、强弱规律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进行,一般为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剂十还康剤 =还宙产物十氧化产物(决强氧化別)(较强还原性》(弱还原性)(弱羞优性)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He'常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必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参照二、5)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
4、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5、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6、其它条件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典型例题】【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元素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
如:NaCI中的Ns T只有氧化性,但其氧化性极弱。
B.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MnO具有强氧化性。
C.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是指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非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如:Na-e-=Na\ Mg-2e -=Mg+,AI-3e -=AI3+,但还原性:Na>Mg>A。
D.一般情况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若是同种元素之间还必须存在中间价态才能发生反应,如浓H2SO (强氧化剂)与SO (强还原剂)就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D。
【例2】已知反应:①2FeCl3+2KI=2FeCI 2+2KCI+I 2 •,② 2FeCl2+Cl2=2FeCl3 ③I 2+SO+2HO=HSQ+2HI,下列粒A.I 2+> Fe > Cl - > SO 2 B.Cl - > Fe 2+> SO 2 > I -2+ - - 2+C.Fe > I > Cl > SO 2D.SO 2 > I > Fe > Cl解析:序号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能力①I-Fe2+I-> Fe2+②2+FeCl-Fe2+> Cl -③SO I-SO > I -结论还原能力:SO > I -> Fe 2+> Cl 一答案:Do【例3】已知:%、Y2、Z2、W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X2>Y2>Z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Z= 2NaZ+WB.2NaX+Z2= 2NaZ+XCNNaY+鳩2NaW+Y D.2NaZ+X>= 2NaX+Z解析: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X2>Y2>Z2, 氧化能力强的单质能氧化其后的兀素的阴离子成单质,即W能氧化X、Y、Z, X2能氧化Y、Z-, 丫2能氧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