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翻样与加工》课程标准.pdf
- 格式:pdf
- 大小:144.47 KB
- 文档页数:12
《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编号:560502学时:60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钢筋翻样与算量》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基于钢筋砼工程的钢筋长度、根数、重量并翻出钢筋的形状和钢筋排列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而重构课程体系的一门新的实践性课程。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承前启后起着骨干核心作用。
二、课程任务《钢筋翻样与算量》主要培养学生的钢筋砼平法施工图的识读翻样能力,钢筋量的计算技能和职业素养。
掌握柱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量计算,梁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量计算,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量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与屋面板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量计算等,是建筑工程造价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做到既要会翻样,还要会算钢筋。
本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能力,独立思考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一、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核算员,材料员二、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技术等级标准本课程对应的国家行业等级标准:造价员,全国注册造价师第三部分培养目标一、情感目标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建筑事业的意识。
二、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三、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2、掌握建筑结构设计方法3、了解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4、掌握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掌握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6、掌握柱、梁、墙、板和基础的钢筋量计算方法第四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以5个大项目,分12个任务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第五部分课程实施方案一、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学习情境一柱的钢筋的计算(10学时)学习情境三板的钢筋的计算(12学时)学习情境四墙的钢筋的计算(10学时)学习情境五基础的钢筋的计算(16学时)二、实施要求(一)教学要求1.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以行动为导向,强化学生是行动的主体;2.以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3.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单元)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4.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5.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不应是传统的指导;6.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7.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8.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如工具材料摆放、完工清理、保管责任、书写打印要求及行为语言等。
《钢筋翻样》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05001121 建议课时数:56课时学分:2 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房屋构造与施工图识读》《建筑构件的分析与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后续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钢筋翻样》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钢筋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结构平法表示方法和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员岗位工作具体任务的保证、是取得建设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应的模块。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钢筋翻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知识和技能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总结出本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1)熟悉梁、柱、板及剪力墙结构施工图平法结构施工图(2)掌握梁、柱、板及剪力墙基本构造要求(3)掌握梁、柱、板及剪力墙钢筋翻样方法(4)了解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能力2.能力目标(1)具有一定学习能力:能快速获取和接受工作所需的知识;利用工具书和专业书籍获取帮助信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隐性知识;(2)具有一定计划能力:能根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计划;能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材料计划编制;(3)具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能发现钢筋工程施工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4)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性地提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2104使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8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钢筋长度、根数、重量并翻出钢筋形状和钢筋排列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而重构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门新的实践性课程。
2、课程的作用:(1)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承前启后”,起骨干核心作用。
本课程培养学生的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的识读与翻样能力,钢筋量的计算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员岗位工作具体任务的保证,其前导课程主要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识图》、同步课程有《建筑工程施工》、支撑后续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建筑工程预算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综合技能实训》,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承前启后”起着骨干核心作用。
(2)拓延了学生的工作岗位适用性,提高了学生钢筋专业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
《钢筋翻样与算量》课程是建筑工程造价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做到既要会“翻”筋,还要会“算”筋,提高了工程造价专业群的岗位能力;如施工员的钢筋测绘、放线、检查钢筋排列布局;监理员的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己完钢筋工程量的核对等,拓延了学生的工作岗位,为学生工作后的中长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培养外延性人才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钢筋翻样与算量》是以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的钢筋翻样与工程量计算能力为核心任务,以建筑企业为依托,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完整的钢筋混凝土平法施工图识读、算量与翻样的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思路以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大项目、小任务”贯穿课程设计整个过程。
即:以“大项目”(以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为载体,组织学习情景)、小任务(分构件,以构件的类型组织情景教学项目)以工作程序化教学内容,分成6个小任务大项目: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组织学习情景:基础、柱、墙、梁、板、楼梯。
《钢筋翻样与加工》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
1.课程名称:钢筋翻样与加工2.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
3.教学时间安排:
第二学期,96学时
前导课程:
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材料检测平行课程:
建筑施工测量
后续课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砌体工程施工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屋面工程施工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4.课程描述《钢筋翻样与加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钢筋加工方法、安全技术要求及验收要求,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和主动参与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施工员岗位的相关职业能力。
5.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1)掌握简单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类钢
筋下料长度计算;
(2)掌握钢筋加工方法、安全技术要求;
(3)掌握钢筋工程检查与验收的标准和
方法。
(1)能识读常见钢筋混凝土构件
的结构施工图;
(2)能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3)能合作完成常见钢筋混凝土
构件的钢筋加工;
(4)能进行钢筋工程检查与验收。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
谨的工作作风;
(2) 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学习意识;
(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一定的质量、安全、环
保意识。
6.学习工作任务任务一框架柱的钢筋翻样与加工任务二框架梁的钢筋翻样与加工任务三现浇板的钢筋翻样与加工
7.教学组织与方法本课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为载体,以
工作任务的方式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学中去,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实施小
组协作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相结合。
(1)教师创设情境,导入任务。
(2)教师布置任务、说明任务实施条件。
(3)学生查阅资料、编写任务实施方案。
(4)小组合作实施任务。
(5)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6)教师点评、总结迁移。
二、学习任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