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29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上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加之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009年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较快增长。
在新形势下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并要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减缓和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增长受发展条件的约束。
外部环境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与经济全球化水平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正相关。
内部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与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互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会引致内部经济环境的紧缩。
世界经济调整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十分复杂与严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由美国金融危机深化和世界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由外部环境恶化引致的中国经济紧缩和产业结构失衡矛盾的凸显。
美国金融危机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其表象是由次贷危机引致的信用危机,而实质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美国实体经济萎缩与虚拟经济膨胀所导致的金融泡沫破裂。
金融泡沫破裂的后果之一,是大量持有金融衍生品的美国及国际金融机构,因金融衍生品价格大幅贬值而蒙受重大损失。
由此引发的金融机构倒闭浪潮,使银行间信用以及金融机构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用大幅萎缩,从而出现全球流动性紧缩现象。
当经济的血液——资金,因金融危机而出现大量流失和严重梗阻时,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贷款,消费者收入减少、消费环境恶化而不得不减少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减少和失业人群的不断增加,经济衰退因此而不可避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经济与贸易总量居世界首位。
美国又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经济体,消费占美国GDP的80%。
世界经济形势和趋势展望第一章:世界经济形势回顾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全球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4%以上。
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仅为0.5%,这使得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此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率虽有回升,但也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全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来维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已经逐渐趋于平稳。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推动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持续不断。
第二章:世界经济趋势分析1.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市场潜力也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将会继续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随着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的实施以及英国脱欧的影响,保护主义的势头逐渐抬头。
这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的减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3.科技领域的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升,还能为新的经济模式带来机会。
因此,科技创新将会继续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章:世界经济趋势展望1.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崛起预计未来几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力将继续增强,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的趋势也将继续。
这将进一步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大大增加其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2.数字化经济将会迅速发展数字化经济以其高效性和便捷性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经济模式。
未来,数字经济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前景,这将激励创新和创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逐渐复苏尽管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明显,但是全球经济化的潮流并未消失。
全球跨境投资、贸易、资金流动等交流将继续增强,这将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包永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大大低于2007年5.0%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其中,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07年的2.0%降至1.4%;欧元区从2007年的2.6%降至1.2%,日本从2007年的2.1%降至0.5%。
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9.8%降为8.5%;预计2009年各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而投资者市场信心也将逐步恢复,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脱离价值低估的底部区域。
2009年商品市场将会有众多新品种推出,商品市场将先于股票、房地产等市场率先对各项经济刺激措施作出反应,我们对2009年商品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逢低做多应成为我们年度战略的首选。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1、次贷危机动摇美国霸主地位2007年初露端倪的次贷危机因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而不断升级,并最终在2008年演变为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不仅摧毁了贝尔斯登和雷曼,而且终结了华尔街过去70年来的神话。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负增长0.5%,创下了2001年以来新低,而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下跌幅度创下近3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2月中旬美联储将美国联邦基金率下调至0%~0.25%,同时表示它将利用一切手段来结束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并激活信贷市场。
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一系列重大救市举措并未有效地遏制住经济下滑态势。
图1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方正期货研发中心图2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2007年7月-2008年11月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方正期货研发中心美国2008年1-10月贸易逆差累计达71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继续增加。
受经济放缓、大规模经济刺激和金融援助计划影响,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在9月30日结束的200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创下同期历史新高4550亿美元。
形势分析2009年世界经济分析及2010年展望张亚雄 程伟力[内容提要] 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上继续保持增长,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超常规的政策干预下,全球经济衰退趋向结束,但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金融市场仍存隐患,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升级,通胀压力较大。
2010年全球经济将处于低增长的温和复苏阶段。
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形势 展望一、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1.全球经济衰退趋向结束,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在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超常规政策的干预下,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衰退势头减弱,但是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
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正逐渐走出谷底,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5%,显示经济复苏势头更趋明显。
不过,作为最大增长引擎的个人消费支出仍然增长乏力。
尽管近来出现一些有助于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但其作用有限。
虽然减税和鼓励汽车消费等政策带动了消费增长,但其持续性值得怀疑,从投资方面看,政府投资在上升,但私人投资仍在下降。
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4%,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经济萎缩势头,从而有可能走出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
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分别环比增长0.7%和0.37%。
伴随着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增长,欧元区其它国家也将恢复经济增长,尽管失业情况还会给市场带来冲击,但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由于金融业惜贷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信心缺失造成的需求疲软及劳工市场僵化等三大因素阻碍着经济的回升,欧元区复苏程度仍然不明朗。
日本二季度G D P环比增长0.6%,按年率计算增长2.3%,为5个季度以来的首次正增长。
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环比增长1.2%。
日本经济反弹,主要是因为外部需求回升和政府经济刺激方案显露成效。
2011形势与政策题:如何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国内国外的经济形势,以下是我的一些了解和看法:2009、2010年的经济形势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2010年对世界经济而言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退去,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拉动下,世界经济虽然复苏仍在延续,但却增长乏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蔓延,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新兴经济体通胀越发严重。
在此背景下中国也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仍保持预计高于百分之九的速度增长,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造了汇改以来的最高记录,达到了 6.6227,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张首次突破4%,其中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的菜价更是上涨了31%,在这一年里中国的通胀压力继续增长。
但是,在这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中,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战胜了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的开始,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009年国际形势概况与特点分析赵晓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北京 100091)[摘 要] 2009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最为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与世界秩序变革进程加快;世界各主要大国为应对面临的挑战,纷纷调整其对外战略,相互协调合作进一步加强,但利益冲突与竞争依然存在;国际安全格局总体保持稳定,但同时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安全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国际体系;大国关系;国际安全[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1-0027-052009年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最为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
以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召开、新兴大国强势崛起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事件为标志,“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1]国际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
一、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际体系变革与世界秩序重塑2009年是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一年,而其直接推动因素就是席卷全球的空前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在2009年继续影响全球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等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
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
而正是这场给予世界经济政治以严重冲击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国际体系的变革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当前国际体系的变革突出表现在体系结构的变化即主要大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上。
从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看,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次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
据经合组织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4.0%,日本增长率为-6.6%,欧元区国家的增长率为-4.1%;2010年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增长率仍将为-0.1%。
2009年财经大事记发布时间:2009-12-232008年的寒冬过后,世界经济开始逐渐复苏,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引领下,中国的GDP更是实现了6.1%—7.9%—8.9%的“V”型反转。
回首过去的300多天,我们在G20峰会和达沃斯论坛上看到了各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从上海迪斯尼获批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看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雏形;在IPO重启和创业板出炉后体会到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从年末一系列楼市政策里嗅到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
这一年,值得回味的事情的确很多。
1月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增加基于WCDMA 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
1月9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创立大会,其注册资本为2600亿元人民币。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财政部代表国家各持有中国农行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
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启动。
1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年会的主题是“构建危机后的世界”。
出席年会的银行家们积极探讨有效改革金融体系、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以及防范类似危机重演的方法。
2月2月3日中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我国17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能源工作会议。
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民事裁定书,正式宣布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同时召开了三鹿集团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三鹿集团破产的资产管理方案和财产变价方案顺利获得通过。
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标志着奥巴马“新政”正式付诸实施。
2月25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