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立荣-上海医院建设回顾与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8
“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全面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卫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要求,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市卫生系统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材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的关键阶段。
为贯彻《上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医改政策方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院医教研质量;坚持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加强学科人材队伍建设;进一步清理发展思路,激发南北错位发展活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市卫生局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医院改革,深入实施“科教兴院”,医院医疗工作、学科人材队伍建设、基本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十一五”前四年期间,医院全力推进整合南、北部医疗资源,在南部积极发挥松江地区的地域辐射力、政府支撑力;在北部捏合医院原有综合医疗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优势学科潜力发挥,医疗服务三项指标增长速度均位于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前列。
2005 年到 2022 年期间,医院门急诊量从 133.80 万人次增加到 284.02 万人次,年均增长 21%,总量列全市第二位;出院病人数从 31,554 人次增长到 64,544 人次,年均增长 19.75%,总量列全市第三位;住院病人手术量从 18,243 人次上升到 35,400 人次,年均增长 19.25%,总量列全市第二位; 14.42 天下降至 9.93 天,下降了 4.49 天,下降速率列全市第一位,床位使用率达 111.5%,列全市第二位。
附件一:
《绿色医院建设材料及设备服务指南》编制说明
——医院建筑工程篇一、编委会成员(部分):
曹荣桂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
于冬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主任、原国家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基建处处长
王树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王铁林天津泰达中心医院院长
张庆林北大医院副院长
张建忠上海卫生基建管理中心主任
诸葛立荣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
杨炳生原北京市卫生局计财处处长
石应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办院长
许家穗广东医院协会医院建筑专业委员会会长
孔红彬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309)副院长
辛衍涛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
黑俊杰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书记
肖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
吕晋栋山西大医院主任
徐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
沈晋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张春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宇虹上海市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靳瑞君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谢思桃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
欧阳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运营中心主任
陈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总工
林贻伟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陈国亮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建筑事业部主任
顾国栋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四分院院长
刘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商务商场部副总经理
董永青北京睿勤医院建设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曹海北京北方天宇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为超投资和节能解惑-诸葛立荣2005年,记者初见诸葛立荣的时候,曾好奇地问他,与“诸葛亮”有无亲戚关系,他笑着说:“我是诸葛亮第49代孙呢!”虽然是玩笑话,但这位同时担任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的他,看不到任何的张扬与自负,而是一脸的谦和与真诚,不时幽默的个性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9年,记者在北京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竟然一下就叫出了记者的名字!之前,记者曾听说,他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布利斯班做过两场介绍我国上海医院建设情况的报告,使很多“老外”非常震惊,彻底改变了他们对我国医院落后的印象。
接着,他与记者畅谈了上海代建制的特色和管理方法,并为目前超投资和节能问题解惑。
“申康”的成立,走出了上海特色的代建之路上海医院的建设项目,与全国其他地区有别,均采用的是代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诸葛立荣说:“首先是为了加强项目的建设管理,使建设程序规范化。
对于医院来说,大都很长时间才建设一个项目,而内部的人员并不熟悉,于是,我们帮助医院对项目进行把关,协助医院把这些项目建设好。
”“其次,是为了控制投资,控制规模,加强投资和项目管理。
已经批定的设计图纸,原则上是不能改动的,如果要修改,需经过专家组讨论论证。
论证的同时,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随意改变或随意增加投资都是不被允许的。
”为了协调医院和代建单位之间的关系,2001年5月23日,上海成立了代建管理机构——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主要为了积极探索卫生基本建设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其职能是负责代建,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规范的专业化管理,达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
其运行是自收自支,因为要收费,同时并行建立了一个公司——上海申康医院基建管理有限公司,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向政府交税。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正厅级事业单位,掌管180亿元的资产,受上海市国资委委托,履行出资人职责,对23家医院进行投资、运营、管理。
医院后勤社会化问题一台手术出了问题伤害的可能是某个单一个体,而医院后勤如果出现事故,它伤害的将是群体。
在台湾等很多地区,后勤的地位与医疗、医技并驾齐驱.然而,在我国,医院后勤管理依然是短板,如缺乏相应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一流的后勤管理和技术人才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等。
探索医院后勤管理改革、加快医院后勤发展、培养优秀后勤管理队伍、提高医院后勤管理保障水平,成为医院管理者、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需要认真研究对待的重要课题。
诸葛立荣指出,医院后勤“小而全”的模式,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保障质量不高。
经过10多年的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外包,实行后勤服务专业化,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质量效率,发挥了市场资源效率,促进了医院后勤改革发展。
“当然,要完全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也需要医院外部的社会条件,特别是需要比较成熟、规范的服务市场,也需要医院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诸葛立荣指出,对医院而言,后勤社会化是社会分工进化的结果。
后勤服务的内容、要求没有改变,仍然是医院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变化的只是服务方式和模式:竞争签约,专业提供,绩效评价,满意生存.医院后勤服务主体由社会竞争决定,取代传统的医院独办后勤的旧模式,服务内容走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路子.诸葛立荣结合上海市在医院后勤社会化方面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几种模式,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1企业模式主要包括集约性后勤服务企业、区域性后勤服务企业两种。
以区域性后勤服务企业为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联合成立的“上海伟康卫生后勤服务有限公司",为浦东地区80%的医院提供后勤服务,年服务产值达2。
5亿元。
2事业模式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分离,成立医院后勤服务中心,非独立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后勤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于后勤服务中心体制依附于医院的事业体制,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又由于老职工退休,《劳动法》对用工规定等原因,大部分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步履艰难,萎缩、撤并或委托企业代管。
37文/诸葛立荣By Zhuge Lirong发展趋势,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医改精神、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引起人们对医院后勤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等问题的思考。
美国医院后勤管理概况 医院集团化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国际趋势,这在美国表现得非常突出。
由于美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国家支出医疗补助费激增,政府推行“管理保健”制度,发展整体医疗保健体系,严格限制住院费用支出,按病种拨付等措施,迫使医院缩短住院天数、裁减人员、降低成本。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20世纪 90年代,美国医院集团化发展形成高潮。
目前,美国约有5000家医院,其中公立医院30%,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占55%;私立、营利性医院占15%。
美国现有医院集团约400了90%的医院,未集团化的医院仅占10%。
诸葛立荣复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名誉主委国外医院发展的集团化趋势较明显,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后勤服务、物资采购等,而国内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建设较不均衡……❶❷ 美国医院的集团化趋势明显,各个集团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方面实行垂直化管理,集团在相应医院设立分支机构*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美国医院集团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在人员、财务、信息、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后勤服务方面实行垂直化管理,集团在相应医院设立分支机构。
*后勤服务外包美国的医院将后勤服务进行外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医院运行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费用。
其中,将保洁运送外包的医院占71%,将绿地养护外包的医院占59%,将洗衣服务外包的医院占51%,将餐饮服务外包的医院占57%,将机电维护外包的医院占36%。
而在满意度方面,82%的医院对服务外包的效果感到满意,13%的医院对服务外包的效果比较满意,对外包效果不满意的医院占5%。
*外包供应商服务标准化美国医院后勤服务外包供应商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完整的服务标准以及现代化服务手段。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办好事办实在,让群众得实惠"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调研时指出,上海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把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工作放在更重要位置;要进一步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实获益。
市领导来到正在加紧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的市质子重离子医院。
该项目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韩正一行来到离子源室,了解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进展情况,并在治疗室观摩了模拟治疗过程。
在与大家座谈时,韩正说,为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本市依托市区三甲医院在郊区建立新院,从规划、建设到运行,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这体现了我们在发展理念上的变化,就是建设郊区新城不只是建好住房,而是首先建设群众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郊区新建三甲医院在运行初期,可能碰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坚持公立医院改革机制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把这项实事进一步办好。
韩正说,质子重离子医院是造福群众的重大项目,现在项目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阶段,要全力以赴确保系统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做好相关配套保障工作。
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面向全球、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团队、优秀人才,确保医院安全、有效、高质量运行。
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标准预评价暨临床试验思路讨论会议顺利召开日前,在我院质子重离子中心现场会议上,国家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曹国芳副主任首先对专家百忙之中前来参会表示感谢,随后,专家现场参观了离子源室、加速器机房和治疗室,西门子公司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讲解。
随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筹建办诸葛立荣副主任向所有专家及与会人员介绍了上海市质子重离子项目背景、进展状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西门子公司也就设备的设计原理、主要部件、技术支持、运营系统、计算方式、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安全防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反馈了德国海德堡和马堡项目的设备使用情况和临床疗效,并解答了众专家所提出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