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13.88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1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材料密度的测试,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
(2) 试样制备将试样研磨,用孔径0.2 mm筛子筛分除去筛余物,并放到105~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将烘干的粉料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待用。
(3) 实验步骤①密度的测定A 在李氏瓶中注入煤油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
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B 称取50~90 g试样,用漏斗将试样逐渐送入李氏瓶内,使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3的刻度为止。
再称剩下的试样,计算送入李氏瓶中的试样质量m(g)。
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液面的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得试样得绝对体积V(cm3)。
②体积密度的测定A 称取试样质量m及蜡封试件在空气的质量m1,并对试样表面涂蜡。
B 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数V1。
C 将试样放入容量瓶中,记录水的体积数V2。
(4) 实验结果计算①密度按下式计算出密度 (精确至0.01 g)ρ=m/V式中m——装入瓶中的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3密度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②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出体积密度ρ0ρ0=m/V0式中m——试样的质量,gV0——试样的体积(包括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材料绝对密实体积)V0=V2-V1-[(m1-m)/ρ蜡]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③孔隙率的计算按下式计算孔隙率P(5) 问题与讨论①在进行密度试验时,试样的研碎程度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试验样品内部存在较多孔隙。
颗粒越大材料孔隙率越大,测得的密度值越大,其误差越大。
试件越碎,测试结果越准确。
②在测试密度的试验中,为什么要轻轻摇动李氏瓶?答:因为需要排除空气。
常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方法材料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性能和应用,是支撑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是研究材料的重要方面之一,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如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为了深入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需要运用一些相应的实验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方法。
一、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变形和破坏)能力,包括硬度、强度、韧性、延展性等。
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有压缩实验、拉伸实验、弯曲实验等。
1. 压缩实验压缩实验是用方向垂直于试样的外力使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确定试样的抗压强度。
压缩实验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能够控制压缩速度、载荷等参数。
通过压缩实验可以得出试样的力-位移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等数据。
2. 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将试样置于两夹持头之间,以一定速率拉伸试样,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并伸长,达到抗拉强度的测试目的。
拉伸实验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能够测量拉伸力和伸长量,从而得出应力-应变曲线和塑性区应变等数据。
3. 弯曲实验弯曲实验是通过对试样进行三点或四点弯曲的方式来测量其弯曲应变和应力。
在实验中,需要确定弯曲曲率半径、弯曲角度和外加载荷等参数。
通过弯曲实验可以得出试样的弯曲应力-应变曲线和变形硬度等数据。
二、热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热作用下的反应能力和表现能力,包括热膨胀、热导率、比热容等。
常见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有热膨胀实验、热导率实验、比热容实验等。
1. 热膨胀实验热膨胀实验是测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膨胀量变化。
可通过光杠杆、电子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热膨胀实验可以得到试样的温度膨胀系数和热膨胀曲线等数据。
2. 热导率实验热导率实验是测量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传递热量的能力。
可通过热流法、转动式法、相互引导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通过热导率实验可以得出试样的热导率和热传导曲线等数据。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在物理方面的性质和行为,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等。
这些性能对于材料的使用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地评估和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科学家和工程师使用了各种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
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衡量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的一种性能。
主要指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延展性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剪切测试和弯曲测试等。
1.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
在拉伸测试中,材料样品被施加拉伸力,通常通过测量载荷和伸长量来计算拉伸应力和应变。
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可观察的塑性变形的应力。
2.压缩测试压缩测试用于测量材料在受压力下的性能。
将材料样品放入压力装置中,施加压力使其受到压缩,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压缩应力和应变。
压缩强度是指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3.剪切测试剪切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剪切能力。
将材料样品放入剪切装置中,施加剪切力使其发生剪切变形,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剪切应力和应变。
剪切强度是指材料在剪切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弯曲测试用于评估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行为。
将材料样品放入弯曲装置中,施加弯曲力使其发生弯曲变形,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变。
弯曲强度是指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二、热学性能热学性能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
主要包括热膨胀性、热导率、比热容等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膨胀测试、热导率测试和比热容测试等。
1.热膨胀测试热膨胀测试用于测量材料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或收缩。
在热膨胀测试中,材料样品被加热或冷却,通过测量长度变化来计算热膨胀系数。
2.热导率测试热导率测试用于测量材料传导热的能力。
在热导率测试中,材料样品的一侧被加热,另一侧被保持在恒定温度,测量两侧温度差来计算热导率。
3.比热容测试比热容测试用于测量材料吸热或放热的能力。
材料物理学中的物理性能测试材料物理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的学科,而物理性能测试则是评估这些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响应和表现的重要手段。
通过物理性能测试,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从而为材料的设计、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它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拉伸试验是最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之一,通过施加拉力来测量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指标。
压缩试验则是施加压力来测量材料的抗压强度、屈服强度等。
弯曲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弯曲力来测量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等。
二、热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是材料在热力学条件下的表现,包括导热性能、热膨胀性能等。
导热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传导仪、热导率计等。
热膨胀性能测试则是测量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线膨胀系数,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膨胀仪、激光干涉仪等。
三、电学性能测试电学性能是材料在电场、电流下的表现,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电阻等。
电导率测试是评估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四探针法、电导率计等。
介电常数测试则是测量材料在电场中的响应,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介电常数测试仪、电容测量仪等。
电阻测试则是测量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电阻测试仪、电阻箱等。
四、其他物理性能测试除了上述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测试外,材料物理学中还有其他重要的物理性能需要测试。
例如,磁学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磁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霍尔效应测试、磁滞回线测试等。
光学性能测试则是评估材料对光的传输、反射、折射等性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透射光谱仪、反射光谱仪等。
综上所述,物理性能测试在材料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进行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材料的设计、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一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组别:组员:试验日期:____年___月____日一、砖的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
2.试验过程:①在李氏瓶中注入与砖粉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为18 ml(V0 (cm3));②用天平称取砖粉M0 (g),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砖粉徐徐送入李氏瓶中,轻轻摇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V1 (cm3);③再称出剩下的砖粉M1(g),计算装入瓶内的砖粉质量M(g),根据前后两次液面读数,计算出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瓶内砖粉的绝对体积V(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二、砖的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2.试验过程:①称出砖块的质量M(g);②用钢尺量出砖块的尺寸(每边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体积V0 (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4.孔隙率计算:P = (1- ρ0/ρ) *100%=(1-1.79/2.60)=31.15%三、砂的视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视密度。
2.试验过程:①称出干砂300g(M0 (g));②将水注入容量瓶至瓶颈刻度线处,称出瓶与水的质量M2(g);③将容量瓶里的水倒出部分,将300g干砂全部倒入容量瓶内,轻轻摇晃容量瓶,再将水加到瓶颈刻度线处,称得总质量M1(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温州大学建工学院-瓯江学院2014级土木专升本四、砂的堆积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2.试验过程:①称量出1L容量筒的质量M2(g);②用漏斗将砂装入容量筒,用钢尺将多余的砂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③称量出砂与容量筒的总质量M1 (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实验研究,以探究金属材料的性质差异以及其应用。
实验材料
- 不同金属材料(铁、铜、铝等)
- 导线、电池、电流表
- 木板、弹簧等辅助材料
实验步骤
1. 将不同金属材料分别制成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称其质量并记录。
2. 将导线接在电池正负极上,形成电路。
3. 将电流表置于电路中,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4. 依次将不同金属材料放入电路中,再次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5. 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差异以及对应的应用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电路的连通性以及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产生电击等不良影响。
- 实验前应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并认真了解实验步骤,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实验完成后,应当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完善实验报告。
实验价值
本实验对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提高实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亦可为工程技术及材料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一、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材料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材料物理实验涉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本实验主要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硬度、断裂伸长率等。
实验原理基于材料力学和固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钢、铜、铝、塑料等不同材料样品。
2. 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拉伸试验机、高温炉、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四、实验步骤1. 弹性模量测试a. 将材料样品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
b. 按照规定的拉伸速度对材料样品进行拉伸。
c. 记录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
d. 通过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弹性模量。
2. 硬度测试a. 使用硬度计对材料样品进行硬度测试。
b. 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材料样品的硬度值。
3. 断裂伸长率测试a. 将材料样品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
b. 按照规定的拉伸速度对材料样品进行拉伸。
c. 记录样品的断裂伸长率。
4. 热学性能测试a. 将材料样品放入高温炉中,按照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加热。
b. 测试材料样品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热学性能。
5. 电学性能测试a. 使用电学测试仪器对材料样品进行电学性能测试。
b. 测试材料样品的电阻率、导电率等电学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如下:| 材料名称 | 弹性模量(GPa) || -------- | -------------- || 钢 | 200 || 铜 | 120 || 铝 | 70 || 塑料 | 2 |分析:钢的弹性模量最大,其次是铜、铝,塑料的弹性模量最小。
这表明钢的刚度最大,而塑料的刚度最小。
2. 硬度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材料的硬度值如下:| 材料名称 | 硬度(HB) || -------- | ---------- || 钢 | 260 || 铜 | 80 || 铝 | 60 || 塑料 | 20 |分析:钢的硬度最大,其次是铜、铝,塑料的硬度最小。
材料介电常数的测定一、目的意义介电特性是电介质材料极其重要的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电介质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例如,制造电容器的材料要求介电系数尽量大而介电损耗尽量小。
相反地,制造仪表绝缘机构和其他绝缘器件的材料则要求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都尽量小。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要求材料的介质损耗较大。
所以,研究材料的介电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①探讨介质极化与介电系数、介电损耗的关系; ②了解高频Q 表的工作原理;③掌握室温下用高频Q 表测定材料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
二、基本原理2。
1材料的介电系数按照物质电结构的观点,任何物质都是由不同性的电荷构成,而在电介质中存在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当固体电介质置于电场中后,固有偶极子和感应偶极子会沿电场方向排列,结果使电介质表面产生等量异号的电荷,即整个介质显示出一定的极性,这个过程称为极化。
极化过程可分为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以及热离子极化.对于不同的材料、温度和频率,各种极化过程的影响不同。
(1)材料的相对介电系数ε 介电系数是电介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在绝缘技术中,特别是选择绝缘材料或介质贮能材料时,都需要考虑电介质的介电系数。
此外,由于介电系数取决于极化,而极化又取决于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形式.所以,通过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频率和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绝缘材料的分子结构。
介电系数的一般定义为: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满均匀绝缘介质后的电容,与不存在介质时(即真空)的电容相比所增加的倍数。
其数学表达式为 0a x C C ε= (1) 式中 x C ——两极板充满介质时的电容; 0a C —-两极板为真空时的电容;ε——电容量增加的倍数,即相对介电常数.从电容等于极板间提高单位电压所需的电量这一概念出发,相对介电常数可理解为表征电容器储能能力程度的物理量。
从极化的观点来看,相对介电常数也是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项目名称: 材料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实验时间:提交时间:深圳大学教务处制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2、体积密度试验3、表观密度测定3. 试验照片四. 问题讨论:1.计算材料的孔隙率。
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体积密度有何关系。
3.用静水力天平测量材料的表观密度,为何要将材料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称重?本实验中,由于时间关系,未进行24小时浸泡,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项目名称: 水泥技术性能检验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实验时间:提交时间:深圳大学教务处制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3.强度测试1)试件准备2)抗折强度测定3)抗压强度测定4)按照标准,水泥强度检验结果评定为。
6. 试验照片四. 问题讨论:1.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有何意义?为何要测量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2. 硅酸盐水泥中的矿物组成如何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能?3. 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产生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分别如何测试?[批阅意见][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项目名称: 混凝土用砂、石性能检验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实验时间:提交时间:深圳大学教务处制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砂的堆积密度测定2、砂的表观密度测定3、筛分析实验4、石子表观密度测定试 验 次 数 1 2 备 注烘干石子试样质量G 0 (g ) 12000G G G G -+=ρ*1000石子、玻璃板、瓶和水的总质量G 1 (g ) 水、玻璃板和瓶的总质量G 2 (g ) 表观密度ρ0 (kg/m 3)表观密度平均值 (kg/m 3)3. 试验照片四. 问题讨论:1.计算砂的空隙率。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材料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材料物理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性质,如硬度、强度、弹性、塑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弹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游标卡尺、电子秤等。
2. 材料:待测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
四、实验步骤1. 硬度测试(1)将待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
(2)将试样置于硬度计上,调整好试验机。
(3)启动试验机,使硬度计的压头与试样接触,并保持一定时间。
(4)记录硬度计的读数,计算硬度值。
2. 强度测试(1)将待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
(2)将试样置于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调整好试验机。
(3)启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拉伸力。
(4)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计算强度值。
3. 弹性测试(1)将待测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
(2)将试样置于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调整好试验机。
(3)启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压缩力。
(4)记录试样压缩过程中的位移,计算弹性模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度测试结果(1)试样材料:金属(2)硬度值:HBS=255(3)分析:金属材料的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2. 强度测试结果(1)试样材料:塑料(2)最大载荷:100N(3)分析:塑料材料的强度较低,易变形。
3. 弹性测试结果(1)试样材料:陶瓷(2)弹性模量:E=200GPa(3)分析: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较高,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材料物理性质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质。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对材料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材料物理性质的研究,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建筑材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所创造的产物,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房屋、公路、桥梁、隧道、飞机、汽车、船舶等各领域的工程结构。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是建筑工程设计和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实验的意义以及相关实验内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三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材料的密度、吸水性、耐磨性、耐火性和隔音性等。
化学性质指材料的化学反应性、耐腐蚀性和耐久性等。
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质,例如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
对于每种建筑材料,不同的性质均有影响其适用性和使用寿命的作用。
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内容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质量控制时,需要进行基本性质实验以检测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是否符合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实验内容。
1. 混凝土的抗压实验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压实验需要准备混凝土块状试件,并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荷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荷载与试件破坏时的应力值,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砖石的抗压实验砖石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抗压强度也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抗压实验需要准备砖石块状试件,并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荷载,直至试件破坏,记录荷载与试件破坏时的应力值,计算出砖石的抗压强度。
3. 木材的抗弯实验木材是建筑、航空等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弯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弯实验需要准备一根长条状的木材试件,并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弯曲荷载,记录荷载与试件破坏时的应力值,计算出木材的弯曲抗力。
4. 钢材的拉伸实验钢材是建筑、机械等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抗拉强度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拉伸实验需要准备一条长条状的钢材试件,并在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拉伸荷载,记录荷载与试件破坏时的应力值,计算出钢材的抗拉强度。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册苏胜昔阎宇杰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室温度:实验1.1密度实验1、实验目的:测定材料的密度,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主要用来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
而材料的吸水率、强度、抗冻性及耐蚀性都与孔隙的大小及孔隙特征有关。
如砖、石材、水泥等材料,其密度都是一项重要指标。
2、实验仪器、设备:密度瓶 (又名李氏瓶)、筛子 (孔径0.2mm或900孔/cm2)、量筒、烘箱、天平(称量1kg;感量0.01 g)、温度计、玻璃漏斗、滴管和小勺等。
3、实验步骤:4实验1.2表观密度实验1、实验目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材料的固体物质体积与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质量。
测定表观密度可为近似绝对密实的散粒材料计算空隙率提供依据。
2、实验仪器、设备:天平(称量10kg,感量1g),钢尺(精确到1mm),烘箱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5、孔隙率计算:实验1.3吸水率实验1、实验目的:材料吸水饱和时,其含水率称为吸水率。
2、实验仪器、设备:天平(称量10kg)、烘箱、容器等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思考题: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密实度的关系如何?实验二水泥实验(一)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室温度:水泥品种:制造厂名:原注标号:出厂日期:实验2.1细度实验篇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重庆大城科院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2011年1月实验报告须知一、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成果,是实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应严肃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认真填好实验目的、实验用材料、实验用器具,等内容。
工程材料主要试验检测项目一、物理性质测试:1.密度测试:通过测量材料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材料的密度,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吸水性测试:测试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吸水量的变化,以评估材料的吸水性能和渗透性。
3.热膨胀系数测试:测量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长度或体积变化,以评估材料的热膨胀性。
4.热导率测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以评估材料的传热性能。
5.溶解度测试:测试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评估材料的耐候性。
二、力学性能测试:1.强度测试:包括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弯等强度测试,以评估材料的承载能力和抗拉伸性。
2.硬度测试:测量材料的硬度,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等,以评估材料的抗刮擦性和耐磨性。
3.拉伸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以评估材料的延展性和断裂性能。
4.弯曲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弯曲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以评估材料的抗弯性能和弹性模量。
5.疲劳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耐久性能,以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三、耐久性能测试:1.酸碱腐蚀性测试:浸泡材料在酸碱溶液中,测试其质量损失和物理性能的变化,以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
2.冻融循环性能测试:通过多次冻结和解冻的循环测试,评估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融性。
3.热循环性能测试:通过多次热膨胀和冷缩的循环测试,评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抗热膨胀性。
4.碳化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碳化程度和残留碳含量,以评估材料的耐高温性。
5.耐候性能测试:通常使用紫外线暴露测试、水分蒸发测试、盐雾测试等,评估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耐候性和抗老化性。
四、其他测试项目:1.检验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方法,检验材料的组成和化学成分。
2.显微结构观察: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和颗粒形貌,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3.摩擦磨损性能测试:测试材料在摩擦和磨损过程中的性能变化,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抗磨损性。
4.导电性能测试: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和电导率来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
原材试验检测方法原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是一种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实验和测试来评估质量和性能的过程。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其他重要特性,以确保其符合所需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试验检测方法的示例。
1.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评估原材料的基本特性的一种方法。
这些特性可能包括密度、表面硬度、熔点、燃点、电导率等。
例如,对于金属原材料,可以通过测量其密度和硬度来评估其纯度和强度。
2.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原材料的化学组成的方法。
通过使用一系列化学试剂和仪器,可以确定原材料中各个成分的含量。
例如,对于钢材,可以使用光谱仪或化学分析试剂来测量其中的碳、铁、锰等元素的含量。
3.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评估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的方法。
这些测试可包括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例如,对于橡胶材料,可以进行拉伸测试来确定其强度和伸长性能。
4.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是评估原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的方法。
这些测试可包括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和盐雾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对于涂料材料,可以将其暴露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然后评估其耐久性和保护性能。
5.有害物质测试:有害物质测试是评估原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方法。
这些物质可能包括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有毒化合物。
例如,对于塑料材料,可以使用质谱仪或气相色谱仪等仪器来测量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原材料试验检测方法,以满足特定材料和应用的要求。
这些方法通过提供对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准确评估,可以帮助制造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测试是工程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适用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和常用方法。
一、引言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进行测试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材料的结构和行为。
这些测试旨在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导热性、电导率、阻焊性等都是常见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测试指标。
二、测试方法1.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强度和变形行为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硬度测试等。
其中,拉伸试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在受力下的拉伸性能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2.热性能测试热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的热传导、热膨胀和热稳定性等方面性能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热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热导率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热稳定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模拟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适应性。
3.电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导电性和绝缘性等电学行为的关键手段。
常用的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电导率测试、介电常数测试、电阻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在电场下的性能表现,为电子器件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4.化学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酸碱腐蚀测试、溶解度测试、氧化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模拟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化学反应,评估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和化学稳定性。
5.其他测试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测试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殊性能的测试方法,如光学性能测试、磁性能测试、声学性能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光学性质、磁性行为和声学特性等。
三、测试过程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性能测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样品:根据具体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样品,并按照相关标准或要求进行样品制备。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日期室温(一)密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2.主要仪器3.主要步骤4.实验记录试样名称室温水温成绩二、水泥技术性能实验实验日期室温相对湿度RH(一)水泥细度测定1.实验目的2.主要仪器3.主要步骤4.试验记录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出厂日期水泥细度检验记录表成绩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实验日期室温相对湿度RH (一)实验目的(二)主要仪器(三)主要步骤(四)实验记录水泥品种出厂强度等级养护条件计算强度平均值时剔除者打“*”或划改。
(五)结果评定(说明原由)(六)思考题1.实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对水泥性能的试验结果有何影响?标准中对水泥实验室、养护箱与养护池中温度、湿度要求分别是多少?2.在实验过程中影响水泥胶砂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成绩四、混凝土用石子实验实验日期室温(一)石子筛分析试验1.实验目的1.主要仪器3.实验步骤(二)结果评定石子的是大粒径、颗粒级配。
成绩五、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实验日期室温(一)实验目的(二)主要仪器(三)实验步骤(四)实验记录2.和易性测定及配合比调整3.混凝土拌合物实测表观密度4.计算实验室配合比(每m 3砼材料用量)公式:某材料用量 (kg/m 3)(五)结果评定砼拌合物和易性 ,表观密度 ; 实验室配合比(kg/m 3)水泥:砂:石:水= 。
(六)思考题1.混凝土和易性调整要注意什么?怎么调整?2.试验过程中,称料的准确性、搅拌的均匀性,成型的密实性及养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什么影响?成绩=砼实测干基所有材料合计拌合量干基某材料合计拌合量o ρ⨯)()(六、混凝土强度实验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二)主要仪器(三)实验步骤(四)实验记录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成型日期养护条件尺寸换算系数。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五)思考题1.混凝土非破损强度测定方法有哪些,其实用价实何在?2.如何判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成绩七、钢筋实验实验日期室温(一)实验目的(二)主要仪器(三)实验记录钢筋品种室温1.钢筋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成绩。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项目名称:材料基本物理性质试验报告日期:2011-11-03小组成员:覃健何日腾洪峰李冉冉陈斯颖目录1. 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 - 1 -1.1. 试验目的 ............................................................................................................................. - 1 -1.2. 试验原理 ............................................................................................................................. - 1 -1.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1 -1.4. 试验步骤 ............................................................................................................................. - 1 -1.5. 数据处理 ............................................................................................................................. - 2 -1.6. 误差分析 ............................................................................................................................. - 2 -2. 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实验(量积法)...................................................................................... - 3 -2.1. 试验目的 ............................................................................................................................. - 3 -2.2. 试验原理 ............................................................................................................................. - 3 -2.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3 -2.4. 实验步骤 ............................................................................................................................. - 3 -2.5. 数据处理 ............................................................................................................................. - 3 -2.6. 误差分析 ............................................................................................................................. - 4 -3. 孔隙率的计算 ................................................................................................................................. - 5 -4. 吸水率试验 ..................................................................................................................................... - 5 -4.1. 试验目的 ............................................................................................................................. - 5 -4.2. 试验原理 ............................................................................................................................. - 5 -4.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5 -4.4. 试验步骤 ............................................................................................................................. - 5 -4.5. 数据处理 ............................................................................................................................. - 6 -4.6. 误差分析 ............................................................................................................................. - 6 - 问题总结 ............................................................................................................................................... - 7 -1. 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 1.1. 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吸水率等概念,以及材料的强度与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及孔隙特征的关系,验证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试验原理石料密度是指石料矿质单位体积(不包括开口与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石料试样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 /cm 3):-----(1-1)式中 t ρ──石料密度,g /cm 3;1m ──试验前试样加瓷皿总质量,g ;2m ──试验后剩余试样加瓷皿总质量,g ;1V ──李氏瓶第一次读数,mL (cm 3);2V ──李氏瓶第二次读数,mL (cm 3)。
1.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李氏比重瓶(如图1-1)、筛子(孔径0.25mm )、烘箱、干燥器、天平(感量0.001g )、温度计、恒温水槽、粉磨设备等。
1.4. 试验步骤(1)将石料试样粉碎、研磨、过筛后放入烘箱中,以100℃±5℃的温度烘干至恒重。
烘干后的粉料储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以待取用。
(2)在李氏瓶中注入煤油或其他对试样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的零刻度线以上,将李氏比重瓶放在温度为(t ±1)℃的恒温水槽内(水温必须控制在李氏比重瓶标定刻度时的温度),使刻度部分进入水中,恒温0.5小时。
记下李氏瓶第一次读数V 1(准确到0.05mL ,下同)。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内零点起始读数以上的没有的部分擦净。
(4)取100g 左右试样,用感量为0.001g 的天平(下同)准确称取瓷皿和试样总质量m 1。
用牛角匙小心将 试样通过漏斗渐渐送入李 氏瓶内(不能大量倾倒,因为这样会妨碍李氏瓶中的空气排出,或在咽喉部分形成气泡,妨碍粉末的继续下落),使液面上升至20mL 刻度处(或略高于20mL 刻度处),注意勿使石粉粘附于液面咽喉部分)(g/cm 32121V V m m t --=ρ 李氏比重瓶以上的瓶颈内壁上。
摇动李氏瓶,排出其中空气,至液体不再发生气泡为止。
再放入恒温水槽,在相同温度下恒温0.5小时,记下李氏瓶第二次读数V 2。
(5)准确称取瓷皿加剩下的试样总质量m 2。
1.5. 数据处理1.5.1. 将试验所得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表1-1 数据记录表1.5.2.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大于0.02g/c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221t t tρρρ ------(1-2)1.6. 误差分析(1)读数误差,在李氏瓶读数时,仰视俯视凹液面最低处的误差,“俯大仰小”、天平读数、温度计读数时难以避免的误差。
(2)试验条件控制的误差,包括李氏瓶的恒温,还有试样在漏斗中可能有一定的残留,李氏瓶壁上可能会附着有气泡。
(3)环境湿度会使测试样质量时环境难以确保绝对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