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重点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3
天气和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具有地方性。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柔降水。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区,无云的地方一般是晴天3、(右图表示西北风4级)风向(指风的来向)的推断:有风羽的一头指向就是风向。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推断:一道风羽=2级,半道风羽表示1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二.气温柔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改变(1)气温日改变:一天中,一般14时(午后2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柔最低气温的差)(2)气温年改变: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柔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影响因素:纬度)。
②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影响因素:海陆)。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
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迎风坡,地形因素)。
(2)降水的类型:(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雨3.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纬度因素(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中纬度地区沿海多于内陆;南、北回来线旁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边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0C三.世界的气候(气候两大要素:气温柔降水)1、推断气候类型的方法:第一步:看气温曲线图--推断在哪个温度带(看最低月平均气温推断温度带)其次步:看降水柱状图--推断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驾驭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旁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燥热干燥,分布于南、北回来线旁边大陆西岸和内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南北纬30°~40°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变化快; 气候:长时间,稳定。
描述天气: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很暖和、今天风雨交加、忽如一夜春风来; 描述气候:四季如春、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全年高温、人间四月芳菲尽、黄梅时节家家雨; 2、判断风向、级别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
判断风向的方法: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看书49页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大雨 暴雨冰雹 雷阵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雾 霜冻沙尘暴台风霾4、卫星云图表示内容: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5、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好;空气质量指数大,空气差 注意:(风可以改善空气质量)6、焚烧秸秆的危害:①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②引发火灾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③破坏土壤结构,耕地质量下降应对焚烧秸秆的措施:①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②禁止燃烧秸秆 ③还可以用来制沼气 7、怎样解决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①发展公共交通 ②绿色出行 ③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④禁止排放不达标的汽车上路北风八级 西北风六级 东风三级 S阴转晴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2、气温年变化:如右下图;热带气温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变化差异大;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气低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气低温的差描述气温特点的词语:月平均气温 >15。
C高温/炎热 0—15。
C温和 <0。
C寒冷3、等温线图: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①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②等温线闭合,中间气温高:高温中心;反之为低温中心。
③等温线延东西方向展开,说明南北存在气温差异。
1、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纬度位置: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9322;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9323;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9324;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知识点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一天测量四次,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2、什么是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P5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P52、53)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的分布特点(P56)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寒带气候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gt;gt;gt;gt;gt;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一地理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重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重点人教版》》》§3.1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书本46面图3.6)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3.2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2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3.3
主要降水类型
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入手,通过回顾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气候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本地气候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要素和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是一片冰雪世界我们这里炎热干燥,一年中很难见到降雨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几乎每天都下雨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教师:以上图片是世界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你家乡的气候是怎样的?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气候。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的内容,归纳气候的两大要素和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教材第8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活动3:对照教材附图(二)上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以下任务。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2)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学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重点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图)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描述的是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不同的地方,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变化很大。
2、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是稳定的。
3、降水概率是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是风的强弱;气温是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
4、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降水概率越大。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5.掌握P49天气预报符号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有关,可以用表示。
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熟记P51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
午后二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是2、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陆地_七_月最高,_一_月最低;海洋上_八月最高_二月最低,南半球_相反;气温年较差指一年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运用等温线图表示_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_密集_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_ 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呈_闭合_ 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低温_中心。
4、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纬度接收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5、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则相反。
6、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逐渐降低。
据观测,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世界最热的地方在_非洲,最冷的地方在_南极洲。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图)(1)、通常用_等降水量线图_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_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_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_2000_毫米以上;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差别是东岸多雨,西岸少雨;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印度的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在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重点人教版》》》§31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32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2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33主要降水类型、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3、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3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2. 天气的描述: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汇来描述天气。
3. 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农业、交通、生活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二、天气预报1.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一日或多日内的阴晴、气温、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情况。
2. 常用天气符号:为了方便读懂天气预报,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如晴天用太阳符号表示,阴天用云朵符号表示等。
3. 获取途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和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取。
三、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2.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气温通常在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则相反,8月最高,2月最低。
4. 气温的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 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五、气候的地区差异1.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 气候的特征: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3. 气候类型:世界上有多种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位置: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2. 海陆位置:距海近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多;距海远的地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1 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 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符号图。
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画图:地理书第49页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的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期内(一天或一周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速、风向等。
气候:一个地区长期(通常是30年)的平均天气条件。
知识点2:天气预报天气图:用于分析和预测天气的图表,包括等压线图、温度图等。
天气雷达:用于检测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雷达设备。
知识点3:影响天气的因素纬度: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进而影响温度和降水。
地形:山脉、高原等地形特征影响气流和降水分布。
洋流: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和天气。
知识点4:气候类型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布不均,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如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寒带气候:全年低温,降水稀少,如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等。
知识点5:气候变化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板块运动等。
人为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能源消耗等。
例题解析例题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题目:以下哪个描述属于天气,哪个属于气候?A. 北京夏季炎热多雨。
B. 昆明四季如春。
解析:A项描述的是北京夏季的天气状况,具有短期性和变化性,因此属于天气。
B项描述的是昆明长期的平均天气条件,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属于气候。
答案:A项属于天气,B项属于气候。
例题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题目:简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解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数据:从各种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等设备收集气象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
制作图表:根据分析结果,制作各种气象图表,如等压线图、温度图等。
预测天气:根据图表和气象模型,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发布预报:将预测结果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发布给公众。
答案: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制作图表、预测天气和发布预报等步骤。
例题3:影响天气的因素题目:分析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班级:姓名:一、天气和气候1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层,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见课本)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
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西北风六级)(北风六级)(东北风八级)二、气温和降水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 1月最低;海洋上 8月气温最高, 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 7月最低;海洋上 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②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 ℃。
例:A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B地的海拔是1520米,问:B地的气温是24℃4、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教材):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或内陆降水少。
原因: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降水少,大陆东岸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③中纬度大陆沿海降水多,大陆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是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智利)6、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重
点人教版
》》》§31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32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2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33
主要降水类型
、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气;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气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3、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3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