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殊教育的基础问题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6.74 KB
- 文档页数:16
特殊教育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理论基础转载▼(学障篇)指导教授∶郑静宜老师学生∶范政秋学号∶94171207日期∶94.12.08学习目标能了解学障的定义.能了解伴随学障的缺损.能认识早期鉴定的方法.能知道各种介入的策略.能清楚知道学障儿童的成效.前言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智能障碍,脑性麻痹,疾病的发作,视觉和听觉的缺损等都会影响到学习.本章所要讨论的学习困难,其原因并非由上述的这些障碍所引发的,而是孩子出现在语言和/或视-知觉发展缺损所造成的学习困难.特定型阅读障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因为它是最普遍的学习障碍类型,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学障的定义美国障碍者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 IDEA)於1990年修定的101-476公法中定义:「学习障碍意指在理解或使用语言,说话或书写的基本心理过程,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表现在倾听,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拼字,或数学计算等能力上,这些障碍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度功能失调,阅读困难症(失读症/dyslexia),和发展性失语症等,但是不包括基本上因视觉,听觉,动作障碍,智能不足,情绪困扰,或环境,文化或经济不利等因素所导致之学习困难儿童.」学障的定义上述联邦政府定义有几个问题:1.排他条款--将所有其他学习困难的可能原因都排除在外.事实上,学障会和其他障碍同时存在,如:ADHD,且未提到其成因及处理后的反应.对於学习基本心理历程和学习能力的缺陷未能清楚解释,界定.学障的定义2.操作性定义的问题:决定学障存在的方法是证明能力(潜能或智商)和成就(实际上的教育成就表现)之间有严重差异.不过对特定型阅读障碍而言,证据显示:从那些能力低下和缺乏阅读的学生中将阅读障碍区隔开来的方法是缺乏敏感性和特殊性.在阅读技巧上,高智商且伴随著特殊阅读障碍的孩子并没有不同於那些较低智商的孩子.学障的定义学习障碍全国联合委员会(the National Joint Committee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 NJCLD),提出下列的定义来修正这些界定:学习障碍是一个概括的名词,意指在倾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习得和运用上有明显困难等障碍的异质性团体(heterogeneous group),这些障碍是因个人内在的因素,推测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虽然学习障碍可能同时具有其他的障碍情况(如:感官缺陷,智能不足,社会和情绪困扰),或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差异,不足或不当的教学),但并非由这些情况或外在影响所造成.(Hammill,1990,pp.77-78)学障的定义NJCLD定义的优点:强调学障的本质是异质性.承认障碍会延伸超过儿童期.承认文化不利的影响.与其他发展性障碍一样是一种病态.学障的亚型学障的定义不同,亚型也会有差异.教育部门(1977)提出儿童可能在下列七个部份中出现学习障碍:口语表达,书写表达,听觉理解,基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数学计算,以及数学推理.其它的方法将学障依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以及区别出单一学科领域的缺损(如:阅读)和组合性障碍(如:伴随著拼字与书写表达缺陷的阅读障碍)或全面性的学习问题(如:阅读,书写,数学).学障的亚型耶鲁大学学障研究中心提出三个阅读障碍的亚型:1.音韵缺陷2.音韵和短期记忆缺陷3.一般性认知缺陷相似的研究又将书写表达的学障分为:伴随语言障碍的,伴随空间障碍的,伴随记忆力和注意力缺陷的,和伴随动作缺陷的.数学学障则被独立的界定为失算症(dyscalculia/计算困难)或是属於阅读或书写表达组合型障碍的一部分.出现率过去几年,经由学校体系鉴定出来的学习障碍学生人数有显著的增加.根据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计画办公室於1995年提供的资料显示:接受特殊教育计画服务的学生当中有一半被鉴定为学习障碍.从1977开始至今数量增加超过两倍之多,尤其在1990年代有相当高的比率增加.出现率学障在学龄阶段(6-17岁)的出现率推估约为4%-5% 大约是2百万的儿童.如果伴随ADHD的和学障的儿童也包括在内,出现率会增加为11%.学障出现率的多寡会依据障碍的定义而不同.出现率性别的争议传统的研究显示,男性发生学习障碍的比率相当高(4-5倍).今日则认为可能是女性显现在注意力和学习上的问题不同於男性,且较没有反抗性对立的行为,因此她们也许能够避开老师的注意.目前的研究显示,男女的发生率可能接近於1:1.学障的遗传学20世纪以来的研究显示,学习障碍可能会遗传.一个家庭中常是好几个成员会有一特定型阅读障碍的问题,且其中的音韵处理缺陷呈现高度的遗传性.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有超过一半的阅读表现缺陷是遗传影响的结果.阅读障碍在家庭中的再现率是35%—45%,这显示可能伴随有单一基因的遗传关系.阅读障碍的一个主要基因位置被确认是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中一个很小的部位.学障的遗传学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是特定型学习障碍的高危险群.透纳氏症(Turner syndromes)与X脆染症(fragile X syndrome)的女生和柯林菲特氏症(Klinefelter syndrome)的男生都有视知觉缺陷的倾向.患有神经纤维瘤第一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的孩子会同时具有视知觉和语言缺陷的学习障碍倾向.特定型阅读障碍的成因特定型阅读障碍是学障最普遍的形式,这可从有80%的儿童受到影响得到证明.任何在书写文字的处理和解译的缺陷都会导致特定型阅读障碍.有效的阅读是依赖迅速,正确,以及流畅的解码和察觉单独字词的音素(phonemes).音韵(phonological)觉知包括:口语句中字词的分界,字词中音节的分界,以及如何在音节和字词中将音素独立出来建立他们所在位置的后设认知(metacognitive)理解.※音素:一种语言中机能被视为相同的一群类音,如:leave, feel, truly,中之各种"l"成为类音,而在英语中即为一音素.特定型阅读障碍的成因音素的觉知系指能在音节中分析与处理声音的能力:计算,删除,和重新整理.假如孩子无法理解音节和字词是由音素所组成,且这些部分是根据听觉的范围(boundary)来分割时,阅读将会变得缓慢,吃力,不正确,理解也会变得很弱,这表示在音韵觉知有缺陷.音韵觉知的缺陷可能是因为横跨听觉和视觉形式快速,连续的处理历程所造成的.此外,孩子的工作记忆可能有语音表徵上的缺陷,以致他能够暸解句子的结构但却无法在工作记忆中维持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其意义.特定型阅读障碍的成因欧登阅读障碍学社研究委员会(Orton Dyslexia Society Research Committee)提出特定型阅读障碍的生物学基础定义:一个源自於单独字词解码有困难的语言障碍,通常反应出音韵处理的不足.这些在单独字词解码的困难通常无法预测和年龄与其他认知和学业能力的相关;它们不是一般发展障碍或知觉缺损的结果.阅读障碍呈现不同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困难,包括:除了阅读问题外,在书写和拼字的精熟度上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特定型阅读障碍的神经解剖学阅读的正常神经路径: 当一个人阅读时,双眼的视觉神经通路就会传递铭记的影像(书写语言)到大脑枕叶(occipital)的视觉皮质区(visual cortex).讯息再向前传至颞叶(temporal lobe)的左侧角回(angular gyrus)而到达Wernicke''s area,这两者对於音韵编码都有其决定性(如:将书写语言转译到它等同的说话声音).来自右侧枕叶视觉皮质区的讯息透过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交叉传至左边,并在主要的左侧颞叶中转译出来.证据显示:左侧颞叶是语言处理中心,而且左边的结构比右边大.特定型阅读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在阅读障碍成人的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发现:在大脑语言相关区中有改变的不对称,在顶颞叶区(如:planum颞叶)及顶枕区(parieto-occipital region)的结构组织发现左右两边大小是相等的,而胼胝体则变小了.其他对失读症成人的研究则发现在涉及听觉处理和语言句法的大脑顶叶部分以及在处理视觉讯息敏感的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有些微的发展异常.这些异常意味著在大脑早期的发展期间有异位和组织发育异常(ectopias and architectonic dysplasias)的现象.特定型阅读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运用正子断层扫描(PET)和核磁共振(MRI)得到与上述一致的结果.这个发现包括: 1)在押韵侦查,音韵觉知的评量和语意处理期间会减少左顶颞叶皮质及上颞叶皮质的活化作用;2)中央视觉路径的功能失常;3)与注意力和计画有关的丘脑异常.这些发现显示阅读牵涉到与其同时存在的多种活动有关的神经网络皮质区,包括语言和视觉处理,注意力和计画.在网络中任何地方的缺损将会预期导致特定型阅读障碍.这支持阅读障碍亚型的概念,也就是伴随有音韵解码,视觉处理等等特定型神经认知的缺损. 这也和Tallal et al.(1996)的发现一致,亦即音素快速处理的困难会影响阅读.相关的缺陷因大脑的许多部位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有四分之ㄧ到二分之ㄧ的学障孩子伴随有影响学校功能的其他缺陷.相关的缺陷包括:执行功能的缺陷(executive function impairments),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社会技能缺陷(social skills impairments),以及情绪和行为异常(emotional & behavior disorders).这些行为和情绪的问题可能是显现於外的(如:攻击,敌对/挑战)或是存於内心的(如:羞怯,沮丧).ㄧ)执行功能的缺陷Pennington(1991)的研究,执行功能系指为了达成未来目标而维持适当的问题解决步骤能力.包括:抑制或延缓反应的能力;有系统陈述序列性的,重要的行动计画能力;对将来会用到的讯息进行编码的能力.这些后设认知的能力对於下列是必要的:组织技能,计画,未来适应行为,维持适当的问题解决步骤,冲动控制,选择注意,警戒,抑制力,和创意思考.学障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冲动的而非深思熟虑的,以致常有错误或是品质不良.二)记忆的缺陷倾听,记忆,及重复听觉刺激能力的缺损和阅读障碍有相关.许多在比较相同IQ但阅读能力不同的孩子的研究中显示出,较差的阅读者在魏氏儿童智力测验第三版记忆广度(Digit Span)分测验中有缺陷.这意味著:当高声念出中间和结尾部分时,保留在记忆中单字的开头部份即被混淆了.立即性资讯和工作记忆的保留在学习阅读时是绝对必要的.音韵处理有缺陷的个体会有记忆技巧的缺陷.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大约有三分之ㄧ的学习障碍孩子也有ADHD,这是最普遍的合并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有注意力,冲动,和过动的问题.四)社交技巧的缺陷学习障碍的孩子,尤其是非口语类型的,可能在社交技巧上有知觉的缺陷.他们倾向於在社会中孤立,很少有亲密的朋友,不常参与社交活动.换句话说,他们常因其怪异的行为和较弱的学校和/或运动表现而被同侪忽略或拒绝.老师倾向於认为这些孩子有社会适应的困难而且容易被引诱.这些问题可能有许多原因,包括较差的社会理解,无法透视别人,较弱的实用语言技巧,以及对肢体语言的误解.五)情绪和行为异常虽然相关的缺陷可能说明内在生物学的情况,但也可能是来自孩子在学校失败的外在经验. 学障孩子会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问题,包括行为异常,退缩,低自尊,和沮丧.较少从成功中获得荣耀,反而常被失败击倒.每学年有超过三分之ㄧ的学障学生其学科成绩不佳.当面对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时,像是音韵解码,理解,拼字及数学,这些孩子通常会出现挫折和焦虑.在学校因社会技巧缺陷的挫败,可能导致同侪的拒绝,低的自我印象,和退缩.孩子可能会逃学或在教室外活动来获得注意.学障孩子的中辍比率是一般人的两倍.早期鉴定障碍愈严重或全面性,就愈早被发现.通常其他家庭成员有学障的话,父母亲的关心也可能让孩子及早鉴定出学障.具有发展性学习障碍高危险群医疗史情况(如:早产)的孩子也容易被早期诊断出来.智力和被鉴定出来时的年龄有逆相关:高智商的孩子比较晚被鉴定出来,因为在小学时他们的认知能力通常能隐藏住他们的学习障碍.早期鉴定由於联邦教育的学障定义仍是基於差异模式,因此传统上,孩子仍是等到入学后才会被鉴定出来.研究显示学障的核心症状在学龄前就已出现.他们也许在语言,注意力,行为出现迟缓,在社会互动,冲动控制,以及动作技巧上出现相关的缺陷.特定型阅读障碍最显著的预测指标就是语义和句法的理解上有问题.亦即,音素觉识和口语记忆的强度是良好阅读能力的预测指标.Scarborough(1990)发现:阅读障碍的孩子,在其30个月大时就已经有减少使用:字词的长度,句法的复杂性,及发音的正确性.三岁时,对於接受性字汇和物品命名显现出较弱的能力.五岁时,有音韵觉识及"字-音"知识的缺陷.早期鉴定在学校预备教育测验中最常被要求的测验(如:Metropolitan 预备测验,Pediatric 教育预备测验,Wide Range 成就测验)并非孩子将来会否成为特定型学障的良好指标.新近的语言和记忆功能测验,像是:字素(grapheme)-音素(phoneme)关联的测验和从长期记忆中快速提取的测验,有助於早期鉴定.音韵觉识的评量,包括音韵觉识测验(Phonological Awareness),语言分段觉识测验(Awareness of Language Segments), Lindamood听觉概念测验.其它的测验:口语短期记忆测验,如:魏氏三版中记忆广度分测验(Digit Span );记忆背诵有意义材料的记忆力对照测验,如:单字记忆相对於句子记忆测验(Memory for Words vs. Memory for Sentences);快速命名自动化测验(Rapid Automatized Naming)可用来评量快速回忆讯息自动化的能力.在短期听觉记忆和音韵讯息提取两者的缺陷也可做为日后学障的良好预测指标.早期鉴定在学前阶段,视-知觉技能的缺陷相较於语言迟缓是较难以诊断出来.举例来说,三岁孩子应该可以画出圆和十字架并且配色;四岁可以画出棒状物,六岁可以复制班达视觉动作完形测验(Bender Visual Motor Gestalt Test)中的许多图画(图23.1).许多幼教及低年级的老师认为某些知觉动作的困难如:绑鞋带和跳跃,是学业低成就的红色警讯.其他视-知觉讯息也许直到孩子超过七岁才出现.例如∶颠倒字母(将b颠倒为d)在学障孩子身上虽然很常见,但在七岁以下孩子的发展上也很常见.左右不分,可能是学障的一个标记,但一般孩子可能也要到六岁左右的年龄才能够分得清楚完成工作.校园中学障的问题有些不是特定型学障的孩子在校园中也可能呈现学习差异的状况,那是其它发展障碍的关系,如慢性疾病,精神疾病.如果孩子被错误诊断为学障时,那麼仅仅处理其学习问题的效果将会有限.必须清楚确认其基本的问题为何,一旦问题被处理了,学习问题就有可能改善得不错.举例而言,孩子如果有感官缺损,学习可能受到影响.对听损的孩子提供听觉协助,对视觉缺陷的孩子提供眼镜,这些都可能让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上显著不同.癫痫和精神异常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能因为对其用药的修正而改善其学习问题.校园中学障的问题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后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癌症和慢性肾脏,肝脏疾病的儿童也会有很多的学习问题.学习困难可能源自於一些生物化学的相关疾病,学校缺席率太高,注意力缺陷,或是沮丧.严重性的异常,像是:脑脊髓炎,脑炎,创伤性脑伤(TBI)也会造成日后的学习问题.TBI是最普遍,而且是孩子出现行为和学习问题逐渐被确认的原因.脑伤可能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神经缺损.在IDEA的特殊教育方案已将TBI从学习障碍和其它相关异常中区隔开来而成为一独立的类别.社会心理的因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饥饿中的孩子,来自不重视学习家庭的孩子,或是来自受虐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很难有好的表现.评量程序心理和教育测验是评估学龄儿童学障的主要依据.而完整的医药,行为,教育,和社会史也应列入可能会刺激或恶化学障的考量变数.在确定没有其它心理或情绪异常造成学习问题之后,则应该要实施认知,视知觉,和语言处理的综合教育心理评估.IDEA要求需评量下列七项学业领域:口语表达,听觉理解,书写表达,基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数学计算,和数学推理.这项评估理论上容许能力-成就间差异的诊断及介入策略.不过,如同先前所谈论到的,差异方法的正当性在目前而言是受到质疑的.评量程序认知功能评估包刮下列相关领域:区辨,归纳,动作行为,常识,字汇,归纳推理,理解,顺序,详细觉察,类推,抽象推理,记忆,及图形补充(表23.1).运用魏氏三版和考夫曼儿童评量表(Kaufman-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等智力测验能够完成这些项目.魏氏三版分为六个语文和六个作业分测验,其中没有要求阅读或拼字.这些分测验是由一系列逐渐增加难度的问题组成,适用范围从六到十六岁.在每一个分测验中,孩子被要求持续操作,表现直到连续失败为止.每一个分测验的平均分数为10.藉由分测验的成绩可以检测出孩子的优势和弱势能力.魏氏三版的语文分测验包括:常识,理解,算数,类同,词汇,和记忆广度.操作分测验则包括:图形补充,连环图系,图形设计,物形配置,符号替代,和迷津.学障孩子的能力可能是分散不ㄧ的.可根据测试后的讯息来准备个别化教育计画(IEP)的拟定. 评量程序ㄧ个较新的测验:K-ABC可用来评量智力和成就,包含序列性的处理,同时性的处理,心智处理的组成,和成就四部分.评估执行功能的方法有很多,可从表23.1中得知.这些评量工作挑战人们须忍受无聊,独立操作,以及能积极计画解决问题.这些测验能将孩子的能力开发出来,进而从事问题解决的活动,维持持续性的注意力,防止脱轨的行为,并去组织和实现成功及弹性的解题策略.这些测验通常由视知觉,语言,和学业成就测验组成(表23.2).评估视知觉能力的测验有:班达完形测验和Goodenough-Harris画图测验;语言功能的测验则有:Clinic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Fundamentals-Revised;学业成就测验:Woodcock-Johnson 心理教育综合测验修订版,主要在评估口语阅读/理解,拼字,和算术.评量程序综合心理教育测验的结果能够指出孩子的智力商数,执行功能,视知觉和语言能力,以及在不同学科的成就水准.从这些结果的判定,IEP即可被发展出来.联邦法律要求心理教育测验必须每三年重测一次,而为了评估孩子的进展和计画的成效,每年重测一次学科是重要的.介入策略介入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善学业能力,治疗处理伴随的缺损,以及预防不利的心理健康演变,这需要教师,专业的医护人员和父母亲的合作.假如特定型阅读障碍孩子在三年级前没有提供他们音韵觉识,音-符号关系,和文章阅读技巧课程的介入计画,则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在学龄阶段中,阅读方面将几乎无法有效改善.除了处理学障的核心问题,介入策略也必须把焦点放在伴随的认知,注意力,知觉,和感官缺损上.不成熟,缺乏动机,和冲动控制不良的,也必须被列入补救时决定孩子需求的考量.ㄧ)教育介入—阅读阅读的精熟是根据音韵的处理和对字母的印象.语音教学是不同於音韵觉识训练.Clark & Uhry 定义语音学是连结字母和声音间较低层次的背诵知识,而音韵觉识则是理解在说话的句子中字词的分界,说话字词中音节的分界,和如何独立音素及在单字和音节中建立它们位置的一个较高层次的后设认知的范围.无论选择的方法为何,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进音韵觉识,以便能够有效的认识字和理解其意义.阅读活动的重点是放在帮助孩子调和语言的声音特质(音素觉识)以及字-音关联的有效性(字母原则).ㄧ)教育介入—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是设计用来增进习得字汇的技巧,使用造句,和理解意义的方法.对於有效阅读而言,快速浏览字汇的能力是基本必须的.当学生进入国,高中时,阅读会和其它需专精内容的学科相连结.在国小和中年级的意义教学要比在高中容易些.许多阅读障碍的学生需要在课程上或是班级的安置上做调整.ㄧ)教育介入—阅读一些教导阅读的方法:例如Orton-Gillingham & Fernald采用多感官的方法来补救无法有效处理声音-符号连结的孩子.其它的方法包括:全语言法(whole language),主题教学法,文学基础,个别化阅读,语言经验.功能性技能强调的是日常生活材料的使用(如:表格,公告,指示牌).ㄧ)教育介入—书写失写症(dysgraphia)的学生以书写形式来处理和纪录资讯的部分呈现特定性的障碍.书写与拼字和阅读息息相关,它是口头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无需运用声音语调或重音的辅助即可表达意义.书写能力可能导因於无法运用纸笔来呈现想法的简单陈述或是无法藉著纸张来自我表达. 补救和教导书写表达困难的技能包括:使用开放句,记日记,运用谜语或其他符号来修正书写系统,订阅报纸和其他印刷媒体以展现多样化的书写形式和组织模式.ㄧ)教育介入—数学失算症(dyscalculic),系指无法执行数学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或应用这些运算於日常生活情境者.失算症的学生通常对於数学抽象概念的理解有问题.但当应用功能性事物时(如:金钱和时间),学生就能够连结他们实地应用的概念,而且较能理解.教学生如何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以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是核对功课的正确性.使用电脑辅助教学可以提供练习和增强的机会.二)社交技巧的训练为防止不利的心智健康的演变,自尊的维持和社交技巧的发展是重要的.老师藉由在教室中施予学生特定的工作和支持参加课外活动如:运动,童军活动,音乐,戏剧,艺术,技艺等等而给予鼓励.也可以在团体活动中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供社交技巧的训练.三)谘商辅导可藉由个人或团体方式提供.家庭谘商也是适当的,讨论的议题可包括:家庭作业,行为管理技术,纪律,父母期望,以及孩子的自尊.有关学障资讯的资源,支持团体,以及在孩子教育上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义务相关知识,也应提供予家庭的成员.四)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职业训练通常在中学开始,包含辅导,评估,及未来工作所需的技巧训练.职业教育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它是教育计画的一部分.即便是成人,学障个体具有较弱的口头指令记忆能力和其它可能干扰工作效率的问题.他们对於问问题和寻求协助可能会犹豫不决.社交的不成熟,笨拙,和弱的判断能力可能会使得社会互动更困难.职业教育所教导的技能是在工作环境中克服这些缺陷并提高成功的机会.合作,尊重,团队工作,组织,和如何寻求资讯以解决个人的问题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五)医药学习障碍无法透过医药的使用而加以「治愈」,但某些影响学习的相关缺陷,如:ADHD及相关行为和情绪问题,可以藉由精神疾病的用药加以改善.假如使用了这些药物,则必须小心监控它的效果.医药绝不应该是完整教育方案的替代品.六)非传统疗法由於学习障碍没有治疗方法,所以有许多人提倡非传统的疗法.这些方法最常用的是矫正基本的知觉缺陷,包括眼动方法(optometric approaches)和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然两者皆未被证明有效.其它的介入议题ㄧ)个别化教育计画(IEP)必须为每个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学障孩子发展个别化教育计画.计画中详细记载孩子的障碍及补救活动,包括每学年的目标和实施内容.计画由包含父母、教。
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及其当代启示黄建辉【摘要】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从救助到教育、从封闭到开放、从隔离到融合、从全纳到卓越四个阶段.经验表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联邦政府的大力推动、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引导和智力测验的广泛运用是推动美国特殊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由、民主与平等的价值理念、政府的主导地位、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人本取向课程教学是当代特殊教育公平与卓越发展目标的核心要义.【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2【总页数】8页(P49-56)【关键词】特殊教育;变革;启示;美国【作者】黄建辉【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4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意识和理念为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每个角落。
就特殊教育而言,在公共教育制度尚未出现之前,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状况是落后、封闭、粗放的。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公共教育制度得以逐步确立,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环境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特殊教育发展规模、质量乃至整个特殊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其多元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经验随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所仰慕和效仿。
考察分析美国特殊教育迅速发展的社会推动因素、历史轨迹与实践经验,对反思和推进我国当前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与质量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一推动美国特殊教育迅速发展的社会因素随着新政权的逐渐稳定和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19世纪后美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专业人才流动日趋频繁,英、法、德、西班牙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早期特殊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开始在美国本土广泛地传播、生根发芽,这为美国特殊教育蓬勃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机会、环境和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并与社会其他几方面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第17卷第2期2021年4月教育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Vol.17,No.2Apr2021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演进、特征与启示——基于CEC专业标准的分析王雁1冯雅静2(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特教心理研究所,北京100088)摘要: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是美国最大的特殊教育专业组织,其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对美国乃至国际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均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CEC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发展至今已经历六次修订,第七版标准于2016年正式出版,且从结构到内容做了较大修订。
对七版标准的发展程序、文本框架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历史演进特征,并着重分析现行体系最完整的第七版标准的内容特征,提出促进专业标准动态发展、加强操作性,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循证实践能力、学科知识技能及强调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自觉性和深刻性等建议。
关键词: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培养标准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21)02-0083-15DOI:10.14082j cnki1673-12982021.02.009在全球教师教育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下,为特殊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特教教师)建立专业标准,促进特教教师改革和专业化已相应地成为教育发达国家促进本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普遍尝试与共同做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等文件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15年9月出台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成为当前我国特教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丿2〕但近年来《专业标准》的局限性及实施的可操作性等问题也逐一显现,34〕如何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精细化、体系化的标准体系,以有效指导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及收稿日期=2020-06-09作者简介:王雁(1962—),女,辽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E-mail:sdwangyan@;冯雅静(1987—)女,山西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
公平与卓越的追求_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公平与卓越的追求:美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变革研究引言:特殊教育是指为了满足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而设计的教育系统。
在过去几十年中,特殊教育在美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变革。
这一变革的核心是追求公平和卓越,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的机会,包容性的学习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变革的动因,总结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一、历史发展美国特殊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视觉和听觉障碍的儿童在公立学校中面临着严重的歧视。
然而,到了19世纪,一些个别学校开始为这些儿童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务。
直到20世纪中叶,特殊教育才逐渐成为正式的课程,学生们可以获得专业的教育与支持。
二、变革的动因特殊教育的变革无疑得益于社会的进步与理念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掀起了一场运动,声称“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公平的机会”。
此时,特殊教育被放在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上,要求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接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
同时,科学与心理学的进步也为特殊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取得的成就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于相关政策的保障。
1983年通过的《教育改革行动计划》(The 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现已改为《残疾儿童教育法》)被认为是美国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项法案要求公立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免费的适当教育。
此后,政府不断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证残疾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四、面临的挑战然而,特殊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特殊教育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资源匮乏,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
其次,还有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五、未来展望要实现公平和卓越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1 问题提出自爱伦•凯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后,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
儿童地位和权利的关注为社会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奠定了基础,国际上开始重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和保育,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改变对特殊教育的态度、改善幼儿教育与保育系统结构等方式来促进学龄前残疾幼儿的教育普及工作。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文件《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对此后颁布的各项保障儿童权利的宣言和公约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59 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了儿童与成人同样享有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并明确提出“特殊儿童有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所有儿童,无一例外,均同等享受这些权利”。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提出要从小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使之制度化。
199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1994年6-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以及《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两份重要文件。
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声明:“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儿童中心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1]。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学前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直接体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最好诠释,更是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制度、人与经济、人与文化和谐的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是学前教育和学前特殊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学前特殊教育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障。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启示1 问题提出自爱伦•凯1899年出版《儿童的世纪》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后,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并在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和法律中有所体现。
儿童地位和权利的关注为社会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奠定了基础,国际上开始重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和保育,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改变对特殊教育的态度、改善幼儿教育与保育系统结构等方式来促进学龄前残疾幼儿的教育普及工作。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文件《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对此后颁布的各项保障儿童权利的宣言和公约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59 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第一次公开承认了儿童与成人同样享有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并明确提出“特殊儿童有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所有儿童,无一例外,均同等享受这些权利”。
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提出要从小保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使之制度化。
199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1994年6-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以及《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两份重要文件。
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声明:“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儿童中心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1]。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学前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直接体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最好诠释,更是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制度、人与经济、人与文化和谐的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特殊教育政策是学前教育和学前特殊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学前特殊教育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障。
852370973@ 教师教育作者简介:张文芳(1997-),女,汉族,山东潍坊人,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㊂美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探析基于2017 2021年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数据ʏ㊀上海师范大学㊀张文芳㊀㊀摘要:残疾人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议题,充足的特殊教育财政投入是办好特殊教育的先决条件㊂美国的特殊教育全球瞩目,具有研究与借鉴意义,为此,在了解美国联邦特教财政投入的政策历史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联邦政府近五年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情况的数据梳理与分析,探究目前美国联邦特教财政投入的基本情况及特点,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㊂关键词:美国;特殊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是一个国家发展教育㊁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㊂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其健康发展需要足够教育经费支撑㊂美国在发展特殊教育上模式较成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㊂以此为背景,研究并借鉴了美国在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㊁提高特殊教育质量㊁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可取之处㊂1㊀美国特殊教育财政投入相关政策历史与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这与政府制定的特殊教育政策密不可分㊂1975年,美国出台‘所有残障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2001年,美国出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 );2004年,美国出台‘残疾人教育促进法“(Disabilities Education Promo-tion Act )㊂该系列法律的核心目的是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且免费的教育㊂为此,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法令也有明确规定㊂1966年,美国颁布‘中小学教育法案“(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1965),该法案规定学前到12年级儿童特殊教育的拨款标准㊂1997年,美国颁布‘障碍者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简称IDEA ),该法案对拨款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在2000财年实施,因为新的拨款公式的实施,联邦政府特殊教育的拨款总额首次超过49亿美元㊂2㊀联邦政府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情况目前美国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由联邦㊁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共同分担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如表1所示㊂表1㊀2017 2021年度美国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单位:万美元)活动/项目(Activity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预算)2017 2021变化百分比联邦给与州的基本经费(IDEA-B-611)1193980.51227784.81236439.21276439.21286439.27.74%学前教育经费(IDEA-B-619)36823.8381123911239412394127.03%婴儿及其家庭经费(IDEA-C )45855.6470004700047700477004.02%小计1276659.91312896.81322551.21353551.21373551.27.59%州专业人员发展(IDEA-D-1)38633836.83863386338630技术支持和推广(IDEA-D-2-663)4434.54434.54434.54434.54434.50专业人员培养(IDEA-D-2-662)837083708720897089707.17%家长信息中心(IDEA-D-3-671-673)2741.12741.12741.12741.12741.10教育技术㊁媒体和材料(IDEA-D-3-674)2804.72804.72804.72954.72954.75.35%小计22213.322187.122563.322963.322963.33.38%特殊奥林匹克教育项目(SOSEA 3(a ))1258.31508.31758.32008.32008.359.60%合计1300131.51336592.21346872.81378522.81398522.87.57%教师教育852370973@㊀㊀通过表格可以看到,美国公共财政投入领域主要为以下三类㊂2.1㊀拨款到州的经费(1)确保基本经费投入㊂2017 2021财年,投入逐年递增,增幅约7%㊂该经费主要为3~21岁的障碍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㊂(2)加强学前教育投入㊂对学前教育的资助是3.9亿美元,较2017年投入增加2500多万美元,该项目主要用于为3~5岁障碍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㊂(3)关注婴儿及其家庭的早期干预投入㊂对婴儿及家庭的资助目前是4.7亿美元,用于支持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需求的早期干预项目,确保低龄残疾儿童能够得到早期教育支持和服务㊂2.2㊀联邦层面的项目投入(1)促进专业人员发展的经费㊂近五年,每年投入3863万美元帮助各州招聘和留住早期干预㊁教育㊁转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㊂(2)技术支持和推广项目经费㊂该项目每年收到4434.5万美的资助㊂(3)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的投入㊂2020 2021年财年将投入8970万美元用于人员编制计划㊂主要是提升人员的资质,更好为障碍儿童服务㊂(4)建立家长信息中心㊂2017 2021年财年有2741.1万美元用于家长信息中心㊂每年为超过100万的父母和专业人士提供培训和信息支持㊂(5)教育技术㊁多媒体和材料项目㊂2020 2021年有2954.7万美元用于支持教育技术㊁多媒体和材料两大类活动,保障障碍学生享受免费公共教育㊂2.3㊀特殊奥林匹克教育项目该项目财政投入由2017年的1258.3万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008.3万美元㊂这将继续支持特奥会发展和特殊奥林匹克教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㊂3㊀美国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特点美国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已形成规范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可以发现其财政投入呈现以下特点㊂第一,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有明确法律依据,政府一直增加对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2017年美国联邦政府在特殊教育方面的实际投入约为130亿美元,而2021年预计投入约为139.8亿美元,增长近十亿美元㊂第二,对经费投入和产出进行科学测算,对经费的使用严格监督,保障投入的特殊教育经费发挥应有作用,并在每一阶段结尾达到预期成效㊂第三,特殊教育帮扶对象的范围不断拓展和延伸,不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还涵盖特殊儿童所在的家庭及其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间接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群体的教育品质㊂第四,联邦政府注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整体教育需求,从生命早期就开始干预,完善特殊儿童的周围环境,包括技术支持和社会氛围㊂4㊀由美国特殊教育引发的思考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但与美国的特殊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㊂我国的特殊教育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范围㊁经费使用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㊁生源界定等方面仍处在探索中,这些都是特殊教育方面的短板,需要不断完善㊂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漫长,借鉴美国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的可取之处,并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大力推进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发展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㊂参考文献[1]吕春苗.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经费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04):124-127.[2]李继刚.美国特殊教育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8,(08):11-14.[3]杨柳.美国残疾人教育改革的政策分析 从入学公平到质量提高[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04):48-53. [4]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Fiscal Year2020Budget Request[EB/OL].https://www2.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20/justifications/h-spe-cialed.pdf.[5]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Fiscal Year2021Budget Request[EB/OL].https://www2.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21/justifications/i-spe-cialed.pdf.[6]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Fiscal Year2019Budget Request[EB/OL].https://www2.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19/justifications/h-spe-cialed.pdf.[7]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3,(11):3-7+13.责任编辑㊀任㊀远。
美国聋教育综述束丽菲;姚登峰【摘要】美国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聋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回顾美国聋教育的历史、教学语言的确立以及相关法律,分析其课程设置、服务支持、先进的聋教育理论和完整的资源服务体系,我们看到,美国聋教育充分遵循了融合和包容理念,其历程、模式、特点和方法值得中国聋教育工作者借鉴.我国“十三五”期间的聋教育体系改革可以对其进行学习和经验总结,从而使每一位聋生能够享受高质量的聋教育,能够接受完整的医疗、教育和家庭支持,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2)001【总页数】6页(P70-75)【关键词】美国;聋教育;课程设置;服务支持【作者】束丽菲;姚登峰【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9.7120 引言美国建国历史虽然不长,其聋教育却发展得较为完善。
随着社会接纳理念的建立,美国的融合教育不断发展,聋人回归主流社会,进入普校学习,已经得到美国社会的普遍认可。
美国既有国家制度、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又建立了支持保障体系,目前美国聋教育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
通过对美国聋教育发展历程、与聋教育相关的法律、聋校和普校的课程设置、对聋人提供的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美国先进的聋教育理念和多方位的资源服务,对我国聋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美国聋教育的发展历程美国聋教育的历史开始于19世纪初,根植于法国的聋教育体系[1]。
美国聋教育的建立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起初是从欧洲,特别是从英国和法国引进建立聋人学校开始。
19世纪以前,只有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为聋人办有专门的聋人学校。
在美国建立聋人学校之前,也就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美国一些富裕的家庭会把聋哑儿童送到欧洲的学校上学,学费十分昂贵,教学方法也非常隐秘,只有少数聋人学校选择分享他们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美特殊教育法制的比较研究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在人们心里越扎越深,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而特殊教育的发展更需要以法制为基础。
中美两国法律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文从中美两国法律文化的本质渊源方面、实践方面、结构体系方面着手,进行比较两国特殊教育法规的异同。
目的在于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完善国家残疾人法制建设,推动《特殊教育法》的制定。
关键词:法律文化;特殊教育法制;法制比较一、法律文化的内涵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对法律文化的界定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的主要观点主要为:孙国华教授认为,法律文化是包含在社会精神文明之内的,是法律思想、经验和有关法的制定、法的适用等的法律技术以及法的进步内容等的反应。
它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武树臣教授认为,法律文化首先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应该包括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一系列法律活动及其成果。
它继承过去的法律成果,又在现实中不断实践属于社会上次建筑的部分;同时,杜万华先生则认为:“法律文化是关于法律产生、发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
”[]基于他们理论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法律文化既是社会上层建筑中一系列法律文化成果的总和又是法律运行机制各种观念的总和,它是人们进行法律活动的行动指引反过来又促进法律活动的前进发展。
因此,本文具体的从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本质渊源、实践、结构体系方面比较中美特殊教育的法制。
二、特殊教育法制中法的本质渊源的比较1.物质本源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法的内容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由此得知,法律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的特殊教育法制的本质渊源是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应的,经济条件的发展是特殊教育法制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即是我国特殊教育法制发展的本质渊源。
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政策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
基础教育政策作为改革的中心,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本文将深入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首先要提及的是美国基础教育政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质量不均。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造成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机会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教育成果的差距逐渐拉大。
据统计,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毕业率普遍较低。
而大部分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富裕地区,使得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其次,教育改革过于应试导向是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另一个问题。
自从在1983年发布的《国家教育改革报告》提出了“基础技能”和“学术成果”观念以来,美国教育系统普遍注重学生的标准化测试成绩。
这种过于注重测试结果的做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学校和教师也经常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准备上,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素质的不断下降。
面临日益增长的学生群体和多元化教育需求,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素质不高的现象。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年轻人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和工作环境压力大,许多优秀人才更愿意选择其他行业,这导致教师队伍中常常缺乏经验丰富的教育专业人士。
此外,教育政策的多元化也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面对不同的学生背景和需求,政府试图通过实施不同的教育政策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例如,推行双语教育、特殊教育和后进生教育等。
然而,过多的教育政策措施可能导致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降和教育资源的分散。
此外,不同政治立场和利益团体之间也常常因不同观点而产生争议,阻碍了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使得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机会受限,进一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同时,在应试教育导向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选择将大量时间放在准备标准化测试上,降低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美国特殊教育的基础问题研究美国特殊教育的基础问题研究| [<<][>>][摘要]:这篇论文阐述了美国特殊教育服务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介绍了对于在学习与行为上有困难的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
论证了大多数儿童是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主要应关注的是对他们进行直接授课,或者是对他们的积极行为给予越来越多的表扬和鼓励。
[关键词]:特殊教育;残疾学生;学习障碍;行为失常美国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与30年前相比,如今,美国对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学生的教育有很大的变化。
尽管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艰难的,但是对于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残疾儿童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可以从他们需要的社会承认中获益。
因为整个社会关注所有儿童并努力满足其需要,以此使全体公民都能受益。
这篇文章介绍了21世纪支撑美国教育的基本价值观。
简单回顾了美国对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特殊教育的历史以及目前的法律对特殊教育的监管。
虽然这篇论文介绍的成功经验是西方社会的,但就发展对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服务而言,所有国家都有借鉴作用。
这绝不是低估中国教育的许多长处(例如:家长参与率高、学生期望值高、学生学习成绩高),也不是忽视了中国教育体制面临的许多经济困难。
而且,本文并非建议中国教育体制单方面地接受并实施这些信息,而是鉴于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有些方面或许适合于提高中国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社会和教育地位。
21世纪支撑美国教育的价值观有几个基本的价值观在对美国残疾儿童提供有效教育方面打下了基础。
虽然这些价值观并不是所有公民都认同的,但其影响着关于教育的主张、努力、法律及规章制度。
在此要简述三个基本价值观:(a) 所有儿童有权利接受适当的教育(b)所有儿童有权利尽其所能发展,( c) 所有儿童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
首先,所有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每个儿童,不管他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不管是否是残疾,都应该接受能满足他们个体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应该提供给所有儿童的,无论是轻度的残疾儿童,还是重度残疾儿童,都需要接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即使需要全天候医疗照顾的儿童,不但应该受到医疗照顾,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去获取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所有儿童都有权利尽其所能发展和学习(允许智力超常的儿童超前发展,可以比同龄人早好几年升入大学)。
这个价值观也指重度残疾儿童有权利接受教育,这有助于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所有儿童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
儿童接受适当的教育,使他们更有可能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可以获得知识、技能、上大学必要的东西、就业、业余活动以及高质量的家庭生活。
在美国历史上,没有对残疾人进行能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教育。
过去,没有允许他们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因为社会对他们忽视、隔离,甚至施以安乐死。
我们知道,今天的残疾学生已融入社会的主流,他们不仅仅从社会中、教育上受益,而且他们的健康的同龄人也受益。
美国残疾人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简要历史在19世纪早期,专业人士开始关注对残疾人的教育;于是建立了特殊学校,帮助感官有缺陷的人,特别是聋人和盲人。
20世纪早期,智力测验用来测定哪些儿童能受益于正规的学校课程。
被视为是残疾的儿童经常被送进教养院不接受教育(Safford & Safford, 9 6)在20世纪早期,管理美国盲人、聋人、智障者、自闭症、少年犯的机构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因此这类基金的服务是受到限制的(S afford & Safford, 1996)。
然而,在一些州,一些学校被建立起来,不仅给他们生活照料,也给他们提供教育。
在这期间,一些州开始给为残疾学生上课的老师颁发证书(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 hildren, 1997)。
19世纪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对残疾人获得平等权利是一种促进(Yell, Rogers, & Rogers, 1998)。
残疾儿童的家长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呼吁获得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时,为轻度智障和行为失常的学生建立的课程逐渐增加。
研究者也开始去调查特殊教育课堂的有效性,并且大学也开始培养特教教师。
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了许多法律改革的文件,从此特殊教育从性质上发生了变化。
通过1975年《残疾人教育法案》的颁布,使人们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公民权利而不是一种特权。
在1977年本法案被重新审定为《残疾人教育法案》,在2004年又一次被重新命名为《残疾人教育促进法》。
这一特殊教育法规一直确保了残疾学生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有权利监督他们所受到的教育。
当前规范特殊教育的法律《残疾人教育促进法》包含六个基本原则:(a)家长参与决策,(b)非歧视评价,(c)个性化的教育计划,(d)免费的适宜的公立教育,(e)宽松的受教育环境,(f)适当的法律程序。
以上各项简要论述如下:家长参与决策。
当学生面对教育挑战,教师要实施一定的策略去加以关注。
如果这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求教师通知关注这一问题的家长,并允许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开始了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法律程序。
家长是特殊教育过程的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而建立的多种纪律小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参加所有有关他们残疾孩子的重大决策。
家长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学生教育课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非歧视评价。
当对学生进行可能的特殊教育服务时,要对他们进行测评。
以此来决定他们是否参加特殊教育服务,其残疾是否会影响他们对所有课程的学习,是否到了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程度。
对学生进行评估的小组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运用几种评估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有语言、文化、种族上的歧视。
按照非歧视评估,学生们通过《残疾人教育促进法》(IDEIA)得到服务,并按照下列分类:自闭症、不能正常交流、聋哑人、发育迟缓、严重感情困扰、听力受损、智障、多种伤残、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其他伤残、学习障碍、大脑创伤、视力损伤。
个性化的教育计划(IEP)。
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开会,决定某个学生是否残疾。
这个小组成员通常是家长、特教教师、普通教师、学校心理师、相关的服务人员(例如,语言治疗专家、视力专家)、当地教育机构的代表人员。
这个小组创建了一个法律文献,叫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用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该个性化的教育计划(IEP),详细列出了该学生的优点,受残疾影响的程度,扼要地说明要改进的目标,以及描述了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学习上的辅导、言语治疗、交通)。
免费的适宜的公立教育。
一旦“个性化的教育计划”(IEP)得到发展,就能保证学生享有特殊的教育课程规划,不需要家长支付额外的费用。
课程的设置和知识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助于学生在所有课程上的进步。
衡量学生进步的方法是概括的,并且负责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员要得到一定的认证。
对学生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的各个阶段要施以“教育”,而不仅仅只是给予生活上的照料。
宽松的受教育环境。
残疾学生在被提供给综合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与健康的同龄人融合在一起,小组成员然后决定哪些服务和环境将有助于残疾学生实现他们的目标。
对残疾学生的服务是连续的统一的。
一般来说,包括给他们提供的所有的课堂教育、接送回家或住院治疗。
在美国,教育的发展趋势正在朝包含一切服务的教育发展,如果是健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校或课堂。
没有把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分开,并且,为了残疾学生的学习更加便利,期待普通授课教师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见图1)。
合适的法律程序。
如果家长与校区就关于提供的教育服务意见不同,那么需要通过合适的法律程序以解决争端。
如果家长或学校任何一方认为没有当事学生在场的必要,随时可以开始这一法律程序。
假如给予合适的教育和帮助,所有残疾学生都可以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许多普通残疾人,无论长幼,已经丰富了他们周围的人的生活。
(在美国历史上,许多残疾人已闻名世界;例如史蒂芬·霍金,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是闻名世界的人类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听力严重受损,是发明家;天宝·葛兰汀虽然自幼患有自闭症,却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之一;海伦·凯勒,从小又聋又瞎,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作家、演讲家;富兰克林D·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痺症,曾任美国总统;克里斯·布克是智障,成为电视演员。
)残疾人的贡献与存在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美国联邦法律要求对所有残疾儿童进行适当的免费教育,允许在13种残疾范围内进行。
要评估和决定残疾学生属于哪种残疾类型。
在美国,最普遍的教育残疾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
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智力一般或超常,但因为某种原因在完成特殊的学习任务(包括语言)时,成绩很差。
这种特殊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表现出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的失常,既不会说也不会写。
这种失常表现在听、想、说、读、写、拼写或作数学计算时的能力减弱。
这种学习障碍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活动中的潜力的差距得以鉴别。
在学习潜力(通常说的智商评估)和成绩测定(通常用标准成绩测定的评估)方面的差距很大时,很有可能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受特殊的学习障碍的影响所致。
鉴别一种特殊的学习障碍应建立在多种资料和方法的基础上。
通常,学校心理师使用智力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潜力。
一个智商测验也将提供关于学生认知能力强弱的一些信息。
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在处理一些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有效率。
一个特教工作者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用一种标准测验去测试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学业,并与其同龄人进行比较。
如果这些测试的成绩有明显的差距,并且不能证明这个学生有其他方面的残疾,诸如视觉缺陷或听力丧失方面的残疾,那么该生就被怀疑是属于特殊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然而,如果一个孩子还没有上学或仅仅偶尔上学,那么这个孩子的学习问题可能不是由于有学习障碍造成的。
大约80%的特殊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勉强能阅读。
他们很难去组织他们的思维进行写作,也很难完成作业。
个别学生有数学或拼写的困难。
有些特殊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由于他们曲解社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问题。
这些学生的注意力也有问题,少部分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有运动神经上的问题。
教育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有特殊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获得成功的最具影响力的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用显性指导去教育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值得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满足有各种需要的学生。
使用显性指导的教师要清楚地解释和示范新的知识和技能。
相反,使用隐性指导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去发现或推理新的技能和知识。
如果教师的指导明确,分成几个小的部分来讲解,表达富有逻辑性、简洁、解释和论证清楚明白,并且能通过练习来掌握,这些有特殊学习障碍的学生就能学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