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45齿轮铸造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6
齿轮铸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齿轮铸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齿轮的基本结构、铸造工艺流程以及相关参数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铸造工艺,掌握齿轮的材料选择、参数计算等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齿轮的结构和工艺要求,具备齿轮铸造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齿轮铸造方案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齿轮铸造行业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对精密制造技术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齿轮的定义、分类、基本参数和常用材料。
2.齿轮的工作原理和铸造工艺:讲解齿轮的工作原理,铸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相关设备。
3.齿轮的材料选择和参数计算:介绍齿轮材料的选择标准,讲解齿轮参数的计算方法。
4.齿轮铸造操作实践:演示齿轮铸造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结构和铸造工艺,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齿轮铸造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齿轮铸造案例,使学生了解齿轮铸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齿轮铸造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齿轮铸造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齿轮铸造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齿轮铸造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齿轮锻造工艺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说明了齿轮的锻造工艺,同时论述了齿轮零件的锻造工艺设计是一个涉及诸多综合性因素的问题,它与所选的制造机械零件材料的性能、制造的工艺过程、生产的现场条件、生产批量及经济性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了解了锻造的工艺要求和热处理的规范,以及选择合适的设备,才能完成齿轮的锻造。
目录一.绘制锻件图................................................. - 1 -1.确定锻件形状.............................................. - 1 -2.确定加工余量.............................................. - 1 -3.确定锻造公差.............................................. - 1 -4.绘制锻件图................................................ - 2 -二.确定锻造工艺............................................... - 3 -1.锻件分类及工序............................................ - 3 -2.制定变形工艺方案.......................................... - 3 -3.确定合适的锻比............................................ - 4 -三.确定毛坯的质量和尺寸....................................... - 5 -1.毛坯质量计算.............................................. - 5 -2.毛坯尺寸确定.............................................. - 6 -四.选定锻造设备及吨位......................................... - 7 -1.查表选定法................................................ - 7 -五.确定锻造温度及规范......................................... - 8 -1.确定锻造温度范围.......................................... - 8 -2.确定加热规范及火次........................................ - 8 -3.确定冷却方法.............................................. - 9 -4.确定冷却规范.............................................. - 9 -5.确定热处理规范............................................ - 9 -六.设计总结.................................................. - 10 - 致谢......................................................... - 11 - 参考文献..................................................... - 12 - 工艺卡....................................................... - 13 -一.绘制锻件图绘制锻件图是拟定锻造工艺规程、选择工具、指导生产和验收锻件的主要依据。
齿轮的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齿轮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齿轮加工的主要工艺参数;2. 掌握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及其对齿轮性能的影响;3. 理解齿轮精度、齿面质量等评价标准及其对齿轮性能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齿轮加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齿轮加工工艺的设计和优化;3. 能够熟练操作齿轮加工设备,完成齿轮的加工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关注齿轮加工工艺发展的积极态度;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齿轮加工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齿轮加工工艺的学科特点,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齿轮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齿轮加工工艺概述- 齿轮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 齿轮加工工艺流程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齿轮常用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齿轮热处理工艺及其对性能的影响3. 齿轮加工工艺参数- 齿轮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作用- 各类齿轮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4. 齿轮加工方法- 齿轮的车削、铣削、磨削加工方法- 齿轮的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方法5. 齿轮精度与齿面质量- 齿轮精度等级及其评价标准- 齿面质量对齿轮性能的影响6. 齿轮加工工艺设计与优化- 齿轮加工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 齿轮加工工艺优化案例分析7. 齿轮加工设备与操作- 常用齿轮加工设备的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 齿轮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涵盖齿轮加工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概述、材料热处理、工艺参数、加工方法、精度质量、工艺设计与优化以及设备操作等,与教材章节相对应,便于教学实施和进度安排。
齿轮锻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齿轮锻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齿轮锻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齿轮的基本结构、锻造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锻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分析齿轮锻造的工艺参数,进行锻造操作,并对锻造质量进行评估。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齿轮锻造行业的兴趣,认识到齿轮锻造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齿轮的基本结构、锻造工艺原理、锻造方法及工艺参数分析、锻造质量评估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齿轮的基本结构:介绍齿轮的组成部分,如齿、齿槽、齿轴等,并讲解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锻造工艺原理:讲解锻造的基本原理,如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等,并分析不同锻造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锻造方法及工艺参数分析:介绍常见的锻造方法,如自由锻造、模锻、挤压锻造等,并分析各种锻造方法的操作要点及工艺参数的选择。
4.锻造质量评估:讲解锻造质量的评估方法,如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等,并介绍常用的质量检测工具和手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齿轮锻造的过程和原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齿轮锻造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以拓展知识面和加深对齿轮锻造技术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直观地展示齿轮锻造的过程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如齿轮锻造模具、测量工具等,以便进行实地操作和实验教学。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及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造型材料选择 (1)二、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1)1.加工余量的选择 (2)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2)3.起模斜度的确定 (2)4.铸造圆角的确定 (3)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3)6.考虑加工余量后的尺寸 (4)三、造型方法的设计 (4)1.环形型芯外形 (5)2.环形型芯尺寸 (5)3.中心孔木质芯盒造型 (6)4.1/4环形木质芯盒造型 (7)四、木模的设计 (8)1.木模的外形设计 (8)2.木模的设计尺寸 (9)五、浇注系统和冒口设计 (10)1.浇注系统选择··················································································10.2冒口的选择 (10)六、铸型装配图设计 (11)一、造型材料和铸造合金的选择1. 造型和造芯材料由于本次课程设计的铸件是中等批量生产,所以造型和造芯的方法应采用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的手工造型。
铸造齿轮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齿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齿轮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影响齿轮铸造质量的因素。
3.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齿轮铸造中的常见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齿轮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熟练操作铸造设备,完成齿轮的铸造任务。
3. 学生能运用测量工具,对齿轮铸造件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铸造工艺的兴趣,提高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热爱。
2.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注重工艺细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为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齿轮基本概念:齿轮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齿轮铸造工艺流程:铸造工艺设计、模具制作、熔炼、浇注、冷却、清理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三节3. 影响齿轮铸造质量的因素:熔炼工艺、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冷却速度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4. 齿轮铸造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气孔、夹砂、裂纹、变形等缺陷的识别及预防。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5. 齿轮铸造质量检测与评估:检测工具的使用、检测方法及质量评价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6. 齿轮铸造实践操作:操作铸造设备,完成齿轮铸造任务,进行质量检测。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齿轮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第二周:齿轮铸造工艺流程及影响质量的因素第三周:齿轮铸造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第四周:齿轮铸造质量检测与评估第五周:实践操作及总结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分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前言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1.1零件基本信息 (4)1.2材料成分要求 (4)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1.3.2机械加工余量 (5)1.3.3铸造收缩率 (5)1.3.4拔模斜度 (5)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1.4.1工艺补正量 (5)1.4.2分型负数 (5)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1.4.4反变形量 (5)1.4.5分芯负数 (6)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2.3.1软件简介 (6)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3.1.1铸造方法 (7)3.1.2型(芯)砂配比 (8)3.1.3混砂工艺 (8)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3.2铸造熔炼 (8)3.2.1熔炼设备 (9)3.2.2熔炼工艺 (9)3.3分型面的选择 (9)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3.5.3砂芯的排气 (12)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3)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3)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4)4.4冒口设计计算 (14)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4)4.4.2出气孔 (15)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5)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5)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5)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1.1零件基本信息零件名称:上冠铸件。
铸造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熟悉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
3.了解铸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能够运用铸造工艺知识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5.能够操作和维护铸造装备。
6.能够对铸造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铸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和装备的敬畏之心,注重安全生产。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铸造工艺部分:包括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方法的分类和特点、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2.铸造装备部分:包括铸造装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等。
3.铸造生产部分:包括铸造生产的过程、安全操作、生产管理等。
4.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5.铸造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6.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设计。
7.铸造装备的类型和结构及其操作和维护。
8.铸造生产的过程和安全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铸造工艺及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铸造工艺及装备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铸造工艺及装备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 (1)二、分析零件毛坯 (1)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 (1)四、工艺过程 (2)五、工艺计算 (3)一、零件加工技术安排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此零件的设计基准是Ø25k6mm和Ø15r6mm的轴线,根据基准重合选择,应选择设计基准为精基准,即以Ø25k6mm和Ø15r6mm的轴线为精基准,由于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都是中心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且能保证工件定位准确,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
所以精基准选择中心孔,选择左端Ø30mm的未加工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
图1 齿轮轴二维图二、分析零件毛坯零件材料为45钢。
零件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相差比较大。
采用棒料浪费材料,而且零件在工作中经常承受较大的冲击性载荷,因此应选用锻件。
由于零件为大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也较简单,故采用模锻成型。
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且要进行大量生产所以选用模锻件,其加工余量小,表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生存率高。
工件材料选用45Cr,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
三、关键工艺步骤分析加工零件过程中,根据先粗后精,基准先行,以及先主后次的原则,加工顺序:两端面和中心孔的加工,粗车各外圆表面,精车外圆Ø25k6mm,Ø15r6mm表面,铣键槽,斜齿轮的加工,磨削两Ø25k6mm外圆面。
四、工艺过程方案一1、下料:成型铸件,棒料尺寸为φ120mm×300mm2、热处理:正火处理3、粗车:①夹一端车,另一端及端面(见平面即可),车外圆,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②倒头装夹,车另一端端面及余下外径各部,直径与长度均留加工余量5mm,保证总长尺寸为315mm4、热处理:调质处理28~32HRC5、精车:①夹一端,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2.5mm,钻中心孔B6.3②倒头装夹,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310mm,钻中心孔B6.3③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右端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④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精车余下各部尺寸,其直径方向留磨量0.6mm,倒角2.3×45°6、磨:①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各部及圆角R2至图样要求尺寸②倒头,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磨余下外圆及圆角R5,至图样要求尺寸7、划线:划键槽线8、铣:以两φ60K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件,铣18N9mm 键槽至图样尺寸及精度要求9、滚齿:以φ65r6mm轴颈定位装夹工作,滚齿。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45钢机床齿轮热处理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XXX学号: 2011111020XX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 2011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导教师: XXXX 职称:讲师2013年12月17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不仅对锻造机械加工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加工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改善或消除加工后缺陷,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齿轮是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零件,齿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齿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
因此,国内外与齿轮制造相关的厂家都极为重视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先后开发一系列新型齿轮材料及先进的热处理工艺。
45钢是制造齿轮的主要材料,于是研究一套以45钢为原料的齿轮热处理工艺便是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
实践证明要想获得理想的组织与性能,保证零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就必须从工件的特点﹑要求和技术条件,认真分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和可能失效形式,正确选择材料;再根据生产规模﹑现场条件﹑热处理设备提出几种可行的热处理方案,最后根据其经济性﹑方便性﹑质量稳定性和便于管理﹑降低成本等因素,确定出一种最佳方案。
【关键词】齿轮齿轮钢发展热处理特性缺陷工艺退火调质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摘要目录摘要 (Ⅰ)1、设计任务 (1)1.1设计任务 (1)1.2设计的技术要求 (1)2、设计方案 (2)2.1 钢机床齿轮设计的分析 (2)2.1.1工作条件 (2)2.1.2失效形式 (2)2.1.3性能要求 (2)2.2钢种材料 (3)3、设计说明 (4)3.1加工工艺流程 (4)3.2具体热处理工艺 (4)3.2.1预备热处理工艺 (5)3.2.2机械加工 (5)3.2.3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6)4、分析与讨论 (8)5、结束语 (9)6、热处理工艺卡 (10)7、热处理工艺缺陷以及补救措施 (10)参考文献 (13)1.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45钢机床齿轮热处理工艺设计1.2设计的技术要求常用中碳调质结构钢。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8110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工艺总学时数:2 周学分: 2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实践: 2 周适合层次:本科适合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注:课程性质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适合层次为专科、本科或研究生课程)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后,进行实践环节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巩固砂型铸造工艺设计原理,工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方面的知识,完成工艺工装图。
通过该课程实际锻炼,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针对具体的零件图,完成砂型铸造工艺设计,能够分析比较每种可能分型方案的优缺点,确定砂型结构等。
2 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浇注系统的面积,确定浇注系统的尺寸,冒口的设计与计算。
3 在工艺图的基础上,完成模板图、模样图、铸件图,并写出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1.指定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2.讲解铸造工艺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过程;3.学生根据给定任务,首先要看懂图纸,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零件的铸造工艺性分析,进行相关的工艺计算,完成工艺设计图。
完成铸造工装总体结构和各部分零部件设计。
4. 依据工艺图,完成上下模板图、模样图及铸件图或芯盒图。
要求有主视图、上下平面图、详细的技术要求及明细栏等;非标零部件零件图(由指导教师指定),要求标注完整的尺寸及公差与配合、技术要求等;图纸工作总量不少于两张 0 号图纸5.学生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得少于15 页。
要求有目录、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零件工艺性、经济性分析、铸造工艺方案的拟订、工艺分析比较,浇注系统计算过程,冒口设计等,上下模板图、模样图及铸件图或芯盒图的设计计算过程、参考资料等。
6.指导教师查错,学生根据教师的检查纠正错误,出正式图。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题目由教师拟定,最好是根据东风公司生产实际情况,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要求难度和工作量适中。
机械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熟悉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铸造工艺;能够操作铸造设备,进行铸造实验和生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铸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铸造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铸造工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铸造过程的基本原理和铸造工艺的基本参数。
2.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分析铸造缺陷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探讨防止铸造缺陷的方法和措施。
3.铸造合金的性能和应用:介绍铸造合金的分类、性能和应用,分析铸造合金的选择原则和应用注意事项。
4.铸造工艺设计:讲解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和步骤,探讨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方法。
5.铸造设备操作:介绍铸造设备的类型和原理,讲解铸造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机械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铸造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操作铸造设备,让学生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齿轮工艺课程设计课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齿轮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掌握齿轮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齿轮的加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4.能够运用齿轮设计原理计算简单齿轮的基本参数。
5.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6.能够分析齿轮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齿轮工艺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识。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1.齿轮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第1-2课时)。
2.齿轮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第3-4课时)。
3.齿轮的加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第5-6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加工工艺。
2.讨论法:学生讨论齿轮应用领域、材料选择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齿轮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齿轮加工过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齿轮工艺学》。
2.参考书:相关齿轮工艺领域的专著和论文。
3.多媒体资料:齿轮加工过程的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齿轮加工机床、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20%):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讨论表现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5钢车床主轴箱齿轮的热处理工艺设计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及方法1.1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程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学习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③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1.2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定或选定夹具,填写热处理工艺卡。
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1.3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方案是在能够保证达到根据零件使用性能和由产品设计者提出的热处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高质量、低成本、低能耗、清洁、高效、精确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流程:①45号钢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②制定热处理工艺参数③选择热处理设备④设计热处理工艺所需的挂具、装具或夹具⑤分析热处理工序中材料的组织和性能⑥填写工艺卡片2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内容2.1 课题简图图2.1 主轴箱齿轮示意图2.2 技术要求车床圆柱齿轮表面进行高频感应淬火调质硬度:200-250HB表面硬度:45-50HRC淬硬层深度:1-2mm工件重量:6 kg生产批量: 6件2.3 主轴箱齿轮材料的选择,工作条件及其性能要求2.3.1 材料的选择根据对齿轮力学性能的要求,应从具有好的综合性能指标这个要素选材,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钢、铸铁及合金。
中碳钢的含碳量在0.25%~0.6%,位于低碳钢与高碳钢之间,其性能也同样位于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因此中碳钢适合做齿轮。
齿轮铸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齿轮铸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齿轮铸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掌握齿轮铸造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
3. 熟悉齿轮铸造中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学会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齿轮铸造工艺,并进行实际操作。
2. 学会使用铸造设备,掌握铸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3.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齿轮铸造工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齿轮铸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齿轮铸造的了解较少。
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齿轮铸造基础知识- 齿轮的分类、结构及作用- 齿轮铸造工艺原理- 齿轮铸造材料及其性能特点2. 齿轮铸造工艺设计- 齿轮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齿轮铸造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3. 齿轮铸造实践操作- 铸造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齿轮铸造模具的设计与制作- 齿轮铸造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4. 安全与环保- 齿轮铸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铸造车间环保要求及措施-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齿轮基础知识学习,了解齿轮分类、结构及作用第二周:齿轮铸造工艺原理,学习铸造材料及其性能特点第三周:齿轮铸造工艺设计,分析工艺流程及缺陷预防第四周:齿轮铸造实践操作,熟悉设备使用,进行模具设计与制作第五周:齿轮铸造实际操作演示与练习,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第六周:安全与环保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培养环保习惯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金属加工基础》中第三章“铸造”相关,具体包括齿轮铸造的基本知识、工艺设计、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