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人物结构和身体
- 格式:ppt
- 大小:7.53 MB
- 文档页数:26
漫画绘画技巧:人物体型结构讲解只有熟知了人物的体型特点,才能使绘画出来的人物更栩栩如生。
小孩孩子的头部较大,一般比例为三到四个头高。
成年人人体立姿为七个头高(立七),坐姿为五个头高(坐五),蹲姿为三个半头高(蹲三半),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老人由于骨骼收缩,老年人的比例较成年人略小一些,在画老年人时,应注意头部与双肩略靠近一些,腿部稍有弯曲。
人体性别基本特征男性:男性肩膀较宽,锁骨平宽而有力,四肢粗壮,肌肉结实饱满。
女性:女性肩膀窄,肩膀坡度较大,脖子较细,四肢比例略小,腰细,胯宽,胸部丰满。
(漫画绘画技巧:人体比例及表现通常女主角为七个头高,而男主角为八个头高。
正常掌握人物的比例关系,对画好漫画是很重要的。
漫画中为了表现人体的美,经常采用一些夸张的画法,也就是在适当的部位做一些变形处理,常会运用一些夸张手法将人物的身材拉长,但是变形是建立在人体基本结构基础上的。
通常女主角为七个头高,而男主角为八个头高。
正常掌握人物的比例关系,对画好漫画是很重要的。
女孩子的特点是全身曲线圆润、柔美,要注意胸部和臀部的刻化。
手、胳膊与腿要纤细,手腕和大腿根部在同一个位置,胳膊肘的位置在腰部附近,画侧面像时,要注意画出关节部位、臀部与大腿根部处的关系,肩膀的位置画准确胳膊就显得自然了。
4楼漫画绘画基础:人物造型详解要想准确地将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介绍给读者,就应该掌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物的画法。
为了让剧情能更深地打动读者,就应尽量做到正面角色的英俊、美丽、善良都表现到极点,反面角色的凶残、狡猾也应夸张到位,切忌人物的中庸,这一点很重要。
漫画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它的夸张,设计人物造型时应遵循这一特点来进行••7楼漫画化的动作很可能在上次打棒球时,你没有腾空跳跃起来劈开双腿去抛球,那么随之也就没人再买票来看你打球了。
卡通角色也是这样,他们的观众是一些期望获得逗乐效果的人。
动画给人的乐趣之一就在于动画艺术家们总是能够创造性地描绘各种寻常的动作。
美术课《动漫画人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动漫艺术》教材第四章“动漫画人物创作”,详细内容包括动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比例关系、表情与动态的表现技巧,以及角色设定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关系,能准确绘制出不同年龄、性别的动漫画人物。
2. 培养学生表现动漫画人物表情与动态的能力,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3. 引导学生运用角色设定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动漫画人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漫画人物的表情与动态表现,以及角色设定。
教学重点:动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比例关系,以及表现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示范作品。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漫画人物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动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比例关系,以及表情与动态的表现技巧。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绘制动漫画人物,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动漫画人物的创作实践。
5. 互动: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动漫画人物基本结构:头部、身体、四肢。
2. 比例关系: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四肢与身体的比例。
3. 表情与动态表现:眼神、嘴角、肢体动作。
4. 角色设定: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作一组具有个性特色的动漫画人物。
2. 答案:学生作品,包括基本结构、比例关系、表情与动态表现、角色设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动漫画人物作品,进行欣赏和模仿,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组织一次动漫画人物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动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关系。
2. 表情与动态的表现技巧。
137
第3章 人体差异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漫画人物是根据人体的标准比例来进行变形的。
正常的人体比例在4~8头身之间,而普通漫画中的人体比例可以在2~10头身之间,其中2~5头身被称为Q版,Q版角色是由正常比例的角色演变而来的,不断抛弃一些细节,头部与身体的比例也在随之改变。
还可以在中间绘制出不同头身比例的角色。
3.3 人体头身比例
138
2头身角色的头身比例
2头身比例的Q 版人物,大大的脑袋和夸张的眼睛,这种小身材高反差对比的绘制技巧,更加突出了形象的可爱之处。
由于身体比较小,在刻画Q 版人物时,应该省略或者弱化一些细节, 所以四肢的关节都不明显,甚至没有。
躯干和腿相当于一个头的高度,躯干和腿分别等于1/2的头高。
3.3.1 2头身
139
第3章 人体差异
1. 轮廓的绘制。
2. 细节的绘制。
用简单的线条确定头部的高
度,然后再将一个头的高度堆积起来作为身体的高度。
绘制时不用太拘谨,表明位置、大小即可。
按照绘制的两头的比例绘制头的轮廓和身体的轮廓。
绘制发型的基本轮廓和服饰的轮廓。
绘制五官的基本轮廓,确定人物的表情。
胳膊的结构,表明角色的动态。
确定脸部的轮廓线,在这个步骤还可以调整五官的位置和基本轮廓。
绘制刘海,两头身的角色头部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要细致地绘画。
2头身角色绘制。
动漫人物构图技巧
动漫人物构图技巧
如何对Q版漫画人物进行构图?想画出一幅优质的Q版人物漫画,前期对漫画人物进行构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动漫人物构图技巧,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首先绘制圆形的构图线,再按照构图绘制三个大小相等的.圆,表示人物的头部、躯干和双腿。
2、再在三个圆内绘制出人物的结构图。
3、根据构图线绘制出翅膀的构图,翅膀的作用是把圆形填满。
4、根据结构图绘制出人物身体和翅膀的草稿。
5、根据结构图绘制出人物的头部草稿。
6、为了让画面显得更加丰满,为背景添加羽毛,完成草稿。
7、根据草稿进行描线。
8、擦掉草稿,得到了圆形构图的单幅Q版漫画的成图。
下载全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漫画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漫画角色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表情与动态的表现方法,以及创作有个性的漫画角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能独立创作出有个性的漫画角色。
3. 培养学生对美术漫画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漫画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
教学重点: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个性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漫画教材、示例作品。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有趣的漫画角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头、身体、四肢。
(2)讲解漫画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具体漫画角色为例,详细讲解创作过程,包括构图、线条、上色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个漫画角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漫画角色创作》2. 内容:(1)漫画人物基本结构:头、身体、四肢(2)表情与动态表现方法(3)创作步骤:构图、线条、上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有个性的漫画角色。
2. 答案要求:结构完整,表情、动态生动,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漫画人物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可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漫画故事创作、漫画角色表演等,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漫画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
手脚透视,就是这么简单——漫画人物手脚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漫画人物手脚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漫画艺术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漫画人物手脚的基本结构2. 手脚的比例和动态表现3. 手脚的线条和质感表现4. 实践创作:绘制漫画人物手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漫画人物手脚的基本结构,手脚的比例和动态表现。
2. 教学难点:手脚的线条和质感表现,实践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人物手脚的基本结构、比例和动态表现。
2. 示范法:演示手脚的线条和质感表现。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绘制漫画人物手脚。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漫画人物手脚结构教程。
2.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彩笔等。
3. 素材:漫画人物手脚图片、案例作品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漫画人物手脚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结构:讲解漫画人物手脚的基本结构,包括手指和脚趾的形状、比例和动态表现。
3. 演示线条和质感表现:示范如何通过线条和质感表现手脚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4. 实践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绘制漫画人物手脚,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七、课堂拓展1. 邀请漫画家或插画师进行讲座,分享手脚绘制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漫画展览或相关艺术活动,拓宽视野。
3. 开展漫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家绘制一幅漫画人物手脚作品。
九、教学反思2.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后续教学计划。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创作比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学生满意度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
3. 教学改进评价:根据教学反思和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