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30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市场交易主体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
包括三类即个人(居民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和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
(1)个人(或居民家庭)。
既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主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供给主体。
作为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购买主体之一,在由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根据个人偏好购买消费品。
作为要素供给主体,居民个人提供人力资源或非人力资源,并借此取得相应的收益。
(2)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易主体。
一方面,作为购买者,企业是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主要购买主体;另一方面,作为供给者,企业将其生产出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收回投资和实现盈利,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3)政府(包括各级、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身份比较复杂。
一方面,政府以交易活动的“第三方”身份主导或参与市场制度的建设,维护交易秩序,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政府以调节者的身份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方面的目的,是宏观经济的调节者;此外,政府所需的资源及消费品,除运用权力手段程度不等地通过无偿调拨途径获取外,还借助于市场交易途径即政府采购获得。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P314①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
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
②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
③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交易活动的买方、卖方,都是市场交易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①是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
又称为“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
②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③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表现为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④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3、公司治理结构(05年名解,3分)①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
②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约束机构。
二、简答题1、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P320★★★★★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
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
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形态,结合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特点。
其微观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保持着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即国家拥有并控制着国有企业等重要生产要素。
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宏观调控的基础,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市场调节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关系等。
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价值规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生产的高效运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多元化经济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共同存在和合作。
除国有企业外,还允许私营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存在和发展。
这样的多元经济主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资源。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治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靠法治体系来保证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法治体系为市场行为提供了规则与保障,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自由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个人和企业自主经营,允许市场主体自由选择生产经营的领域和方式。
通过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更好地调动资源、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多元化经济主体的相互合作与竞争的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优势,同时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保持公平和公正。
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法治体系和经济自由度等方面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译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编辑整理201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供经济师考生参考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制度概念:社会主义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大机器工业发展阶段以后,企业才大量出现。
企业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类型1. 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分为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2.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分,可以分为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1)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2)个人独资企业是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合伙企业,由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4)个体工商户以其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的、典型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产权清晰一是出资人的所有权要清晰;二是企业法人财产权要清晰。
企业做为独立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法人财产权要明晰:在财产权利的划分上要“归属清晰”。
“归属清晰”不是单指狭义的所有权归属清晰,而是指广义所有权中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归谁拥有,必须界定清晰。
(2)权责明确出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或拥有股份的企业,是出资人,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