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机场台风影响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8.59 KB
- 文档页数:5
DOI:10.16660/ki.1674-098X.2019.27.005温州机场雷暴特征分析①厉瑞孝 林再雄 陈磊 陆晏 来劲(中国民航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 浙江温州 325024)摘 要:利用天气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温州机场2008—2017年共237次雷暴过程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影响温州机场的雷暴主要有六大类型即锋面型、高空槽型、切变线型、副高型、急流型、热带低值系统型。
统计结果表明,温州机场雷暴主要由锋面系统引发,除了夏秋季,锋面雷暴发生前,中低层通常有急流配合;春季的平均抬升指数略低于0℃,而夏秋季达-3.5℃以下;雷暴过程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h。
关键词:雷暴 类型 抬升指数 持续时间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c)-0005-04温州机场地处浙南的温瑞平原,濒临东海,气候湿润,雷暴天气频繁,一年四季皆可出现。
雷暴是影响飞行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之一,分析雷暴的形势特点,总结雷暴生发规律,对保障航空安全有重要意义。
我们采用地面到500hPa各层的天气图资料做为雷暴类型判断依据,同时,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采集格距为1.0°×1.0°),对雷暴发生前的CAPE值、抬升指数、K指数、850~500hPa的高度层温差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寻找雷暴生发规律。
1 雷暴类型特征分析1.1 雷暴特征分类根据2008—2017年10年间温州机场发生雷暴的形势特点,我们把影响温州机场的雷暴过程分为6大类,即锋面型、高空槽型、切变线型、副高型、急流型、热带低值系统型。
现将6大类型的主要特点分别表述。
锋面型:即雷暴发生前后有明显的地面锋面(静止锋、冷锋)影响,锋面是引发雷暴的主要系统。
高空槽型:没有地面锋面系统和低层切变线影响,但中低层(500hPa或以下)有高空槽过境导致雷暴发生。
切变线型:700hPa或850hPa切变线东移、南压或北抬引起雷暴发生。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及气象服务特点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台风频发区之一,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灾害特征和气象服务特点如下所述。
一、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1. 频率高:浙江省台风频率高,每年平均受到台风袭击的次数在3-5次之间,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特别是7-9月份。
2. 灾害影响广:台风对浙江省的影响广泛,包括强降雨、强风、洪涝、风暴潮等。
这些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3. 台风路径多变:浙江省受到的台风多来自东海或太平洋,其路径具有多样性,既有陆上擦过的,也有掠过近海或登陆后减弱的。
4. 强度不定:浙江省受到的台风强度不定,有的是强台风或超强台风,能够引发较大的灾害,有的是弱台风或热带低压,只产生小范围的短时降雨。
5. 季风气候影响:浙江省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亚洲季风区,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大,台风与季风相互作用,既能使季风持续时间延长,也能使季风同时伴随台风引发强降雨。
二、浙江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特点:1. 预警体系健全:浙江省在台风防御和灾害减轻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气象预警体系,包括颱风暴涨水位监测预报、应急指挥系统、台风路径预测等,能够及时向公众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2. 天气预报提前:浙江省气象部门利用现代气象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提前数天准确预报台风的路径、强度和影响范围,为社会和公众做出针对性准备和防护。
3. 防护措施完善:浙江省在台风防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设立避风塘、加固房屋建筑、整治排水系统、安排紧急避难场所等,提高了灾害的应对能力。
4. 多元化气象信息传递:浙江省除了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等传统媒体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外,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手机APP等途径,将台风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覆盖面。
5. 持续监测服务:浙江省气象部门会持续监测台风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台风动态,通过专家解读和发布会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台风信息和应对建议。
浙江省台风灾害特征明显,但通过健全的预警体系和完善的气象服务,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预报台风动态,加强防护措施,提高灾害应对能力,降低了台风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温州台风消息【标题】温州台风消息【导语】温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年受台风的影响。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具有强大的风力和降雨量,对温州的人民生活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温州台风的常见特征、对当地的影响以及应对台风的措施。
一、温州台风的特征温州位于东经120.6度、北纬27.8度的位置,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和海洋产业基地。
因其地处东海西南盛行风系的影响下,每年夏秋季节受到的台风袭击较为频繁。
温州台风具有以下特征:1. 强大的风力:台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强大的风力。
根据风力等级的分类,台风可以分为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强台风。
其中,强台风的最大风速可达到每秒50米以上,给温州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
2. 大量的降雨:台风伴随着大量的降水,给温州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由于温州山区相对较多,这些降水在山区的累积会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的发生。
3. 高涨的海水:台风造成的风暴潮会导致海水位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海水侵袭。
温州的沿海地区受到了来自台风带来的巨浪和海水的冲击,给沿海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温州台风的影响温州台风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 人员伤亡: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洪涝灾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造成人员伤亡。
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地区和山区,人们面临着被洪水冲走和被建筑物压埋的风险。
2. 经济损失:台风对温州的农业、渔业和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农作物被冲毁、渔船被损坏和工业设施受损,都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打击。
此外,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中断也会对当地的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3. 生活困难:台风造成的停电、断水和交通中断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停电让人们无法正常使用电器设备,断水让人们无法正常生活,交通中断又使得人们无法外出工作和获得帮助。
三、应对台风的措施为了减少台风给温州造成的损失,当地政府和居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 预警系统:温州政府设立了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台风警报,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2023年6月21日温州机场强对流气过程分析1.天气过程回溯2023年6月21日午后至傍晚,温州机场及终端区内出现了强对流天气过程。
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航班运行密度较大的时段,叠加端午假期前的出行小高峰,对航班的正点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期间共有14架次航班备降,给机场航班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具体来看,21日14-15时,机场出现小到中阵雨,16-18时,机场间歇性的出现中到大阵雨,航班受到较大影响;之后17:52-19:12温州机场出现雷暴,17:47-18:30出现雷暴伴强降水,18:35后雨势减小,变为小阵雨天气,至19:12后雷暴云团移出机场关键区,天气影响结束。
根据AWOS降水数据,21日当天1h雨量最大值为:36.5mm,出现在19时;3h雨量:67.2mm(占日24小时降雨量的比重为94%)出现在16-19时,日24h雨量:71.3mm。
是一次典型的短历时强降雨过程。
1.天气机制分析1.实况天气分析21日08时天气图上,500hPa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台湾南部海域,东北冷涡中心处于辽宁东部,华东大部处于东北冷涡底部和副高外围的偏西气流之中,本场处于副高588线外围的偏西气流,浙江中西部有浅槽东移。
700hPa上,副高中心更加偏南,东北冷涡的中心也更加偏东,冷涡后部的高空槽由冷涡中心延伸到浙江中东部,本场处于槽底的西南偏西气流。
850hPa上,东北冷涡后部的高空槽已东移入海,华东中东部沿海处于槽后西北气流之中,但浙江南部至江西仍有一条切变线,本场处于切变附近。
地面图上,华东中北部已处于冷涡后部的弱高压环流之中,本场处于冷涡后部的锋面附近,机场东侧和东北侧的大部分岛屿风向已转为东北到偏东风,但风速较弱,在1-3m/s之间。
21日20时天气图上(图4),500hPa副高位置稳定,东北冷涡后部的高空槽已经入海,华东中北部已转为槽后西北气流,本场处于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之中;700hPa与500hPa相似,冷涡后部的高空槽也已经入海,华东东部沿海已转为槽后西北偏西气流;850hPa上,浙南地区的切变线已经东移南压减弱,浙江东南沿海已经转为西北气流;地面图上,本场附近的锋面已南压至福建境内,机场东侧和东北侧的岛屿风向已转为东北风,风速3-6m/s之间。
温州机场飞行气象条件分析陈志平(民航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浙江温州325024)摘要:根据温州机场199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温州机场的飞行气象要素和重要天气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重点分析了风、气温、低云、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和台风、雷暴、暴雨等重要天气的分布特点,及这些要素和天气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普遍性的结论。
可帮助飞行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飞行气象条件,更好地为航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也可供同行在机场气象要素和重要天气的预报和服务中参考。
关键词:气象要素;重要天气;飞行0 引 言飞机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它给人们的旅行、商务活动等带来很大的方便,人们都希望所乘坐的飞机能够安全、舒适、正点地抵达目的地。
但有时会遇到因飞机返航、备降或暂缓起飞而使航班延误的情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飞机性能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飞机机械事故相对减少,但与气象有关的飞行事故比例还在继续增大。
大雾和雷暴等天气原因,已成为大面积航班延误和旅客滞留的主要原因,其经济损失巨大。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我国,由不利气象条件引发的飞行事故约占飞行事故总数的31%。
即便在航空技术发达的美国,与天气有关的重大机毁人亡航空事故的比例也高达1/3。
因此掌握机场气象要素和重要天气变化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对于保障航空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温州机场气候概况温州机场地处东亚中、低纬度,东临东海(距离约1km),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但由于所处纬度常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天气多变,灾害性天气也相对较频繁。
总体而言,具有以下地方性气候特点:气候温和、海陆风明显。
温州机场东临东收稿日期:2009-08-27海,受海陆热力环流的调节,冬季不寒,夏季不热,冬季平均气温为10.8℃,夏季平均气温为28.1℃,气温≥35℃的日数年平均仅为1.5d,气温≤0℃的日数年平均仅为2.1d,从没出现过气温≤-5℃的严寒天气和气温≥40℃的高温天气。
台风与航空运输台风对航班和机场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频发,其中台风无疑是造成巨大灾害和不便的天气现象之一。
对于航空运输业来说,台风更是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分析台风对航班和机场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
一、台风对航班的影响1. 航班延误和取消台风在登陆过程中带来的强风和暴雨,会对机场跑道的使用造成限制,严重影响飞机的起降和滑行。
机场管理部门往往会采取安全措施,暂停或取消航班,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因此,台风过境期间,航班延误和取消现象普遍存在。
2. 航线调整为了避免台风影响,航空公司可能会选择调整航线,绕开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区域,以确保航班的正常进行。
这种调整可能会带来飞行距离的增加和飞行时间的延长,给航空公司和乘客带来一定的不便。
3. 乘客滞留台风过境期间,航班延误和取消可能导致大量乘客滞留在机场。
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应该采取措施,为滞留乘客提供合理的食宿安排,并及时向乘客提供信息更新,以减少不便和焦虑感。
二、台风对机场的影响1. 跑道积水和积雪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导致机场跑道积水,严重影响飞机的起降和滑行。
而在冬季,台风附近的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积雪现象,使得跑道变得滑冰,航班无法正常进行。
这些现象都给机场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风力限制台风过境期间,强风是不可避免的。
强风会对机场的飞行区域造成限制,特别是在台风中心附近的机场更加明显。
在强风天气下,机场可能会暂停或限制飞机的起降操作,以确保航空安全。
3. 设施损坏和停电台风过境期间,强风和暴雨可能导致机场建筑物和设施的损坏,甚至还会引发停电。
这样的情况下,机场运营会受到严重影响,航班无法正常进行。
三、台风应对措施1. 提前调整航班航空公司可根据台风的路径和预测信息,提前调整航班计划,确保航班能够尽可能地避开受影响较大的区域。
同时,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获取最新天气信息,及时应对。
2. 加强机场设施抗台风能力机场管理部门应针对台风的可能影响,加强对机场设施、跑道排水系统的抗台风能力。
台风“黑格比”和“利奇马”造成温州机场强降水特征差异及其成因分析陈龚梅;厉瑞孝;黄海玲;罗厚炙【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24(40)1【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热带气旋数据集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及FY-2G黑体亮度温度(TBB)资料,对比“黑格比”和“利奇马”影响温州机场的降水特征,分析造成降水差异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特征。
结果表明:“黑格比”与“利奇马”对温州机场造成大暴雨的影响时段不同,“黑格比”降水集中在台风登陆前后,由台风本体降水导致,“利奇马”降水集中在台风登陆前,主要为台风外围螺旋雨带携带降水造成;低空急流及浅层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提供水汽和能量,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影响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长时间的强水汽通量辐合可导致暴雨的持续增强,“黑格比”登陆时浅层长时间的强水汽通量辐合是导致“黑格比”较“利奇马”维持长时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动力机制配合浅层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台风暴雨的增强,“黑格比”较“利奇马”更为强盛而稳定的动力机制,是造成两台风对温州机场降水强度差异的重要原因;“黑格比”影响期间,TBB云图结构上整体云团结构对称紧实,降水主要受其本体云系覆盖影响;而“利奇马”降水则主要受其外围螺旋云带影响。
机场暴雨时段与TBB≤-70℃云团覆盖的时长有关,“黑格比”影响期间TBB≤-70℃云团的长时间覆盖是导致其降水较“利奇马”强的直接原因。
【总页数】8页(P9-16)【作者】陈龚梅;厉瑞孝;黄海玲;罗厚炙【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4【相关文献】1."利奇马"台风的特点及极端强降水的成因分析2.台风"利奇马"造成浙江沿海极端强降水的演变特征3.台风“利奇马”引发山东强降水成因分析4.乐清以北登陆台风"利奇马"和"阿贝"造成温州强降水差异的环境场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机场近5年的雷暴天气统计分析摘要:利用2018-2022年温州机场的常规观测资料等资料,对温州机场雷暴天气的起止时间、强度、伴随天气及影响系统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9月是雷暴多发月,占比都在80%以上;雷暴的日变化规律明显;绝大多数雷暴出现时间都在2小时以内;雷暴伴随的天气现象主要是大阵雨;雷暴主要分为系统性雷暴和热力性雷暴,其中系统型雷暴又可以分为以下6种类型,其中锋面型雷暴出现日数最多。
关键词:温州机场、雷暴、分型统计雷暴是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云中、云地间发生电闪雷鸣的放电现象,并常伴随雷雨、大风、冰雹等严重灾害性天气[1,2],它是危及民航飞行安全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因此分析和掌握雷暴的气候规律和变化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1资料与说明本文主要使用2018-2022年温州机场的月总簿和年总簿数据,同时结合气候志、机场天气实况报文等资料,对温州机场雷暴,尤其是雷雨多发月份(4-9月)出现的雷暴的起止时间、强度、伴随天气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文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雷暴的基本统计特征2.1雷暴的年变化如表1所示,2018-2022年温州机场雷暴共计147日,其中4-9月出现日数为129日,占比87.8%;从这5年来看,历年的4-9月雷暴出现日数占比都在80%以上,雷暴日最多为2021年,出现42日,占比91.3%,最少为2022年,占比80.0%。
雷暴年平均为29.4日,除了1月、12月以外,其它月份均有雷暴天气出现。
雷暴从2月开始出现,雷暴日数从3月开始显著增加,至8月雷暴日数达到最高,雷暴日数为6.0日,之后开始迅速减少;12月至次年1月无雷暴天气出现。
表1 2018-2022年的雷暴日数统计4-9月1-12月占比2 022162080.0%2 021424691.3%2 020242885.7%2 019232785.2%2 018242692.3%总计12914787.8%2.2雷暴的日变化温州机场雷暴的日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如表2所示),08-14时雷暴次数较少,共出现32次,占比14.1%;06时以后,雷暴出现次数大幅上升,14-20时雷暴次数达到峰值区,共出现110次,占比48.5%,接近一半;20时以后开始下降,20-02时期间共出现63次,占比27.8%;02-08时期间出现次数最少,只有22次,占比只有9.7%。
台风“苏拉”引起的温州机场降水的模拟分析作者:陈磊陈龚梅侯思远戴璇璇陈志平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6年第10期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象云图等资料对2012年第9号台风“苏拉”进行了分析,得出“苏拉”具有强度强、移速慢、与西南季风结合局地雨强大、影响时间长和范围广等特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登陆时间和地点、降水区域分布与实况比较接近;模拟台风降雨的极值效果不理想,但总体趋势效果良好;模拟的风与实况较一致。
关键词“苏拉”;温州机场;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P4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29.044台风往往会给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颠簸、雷击、风切变、低能见度等。
2012年8月2-3日台风“苏拉”在浙江省和福建省二次登陆,受其影响,台湾、福建、浙江和江西等地出现了强风雨天气。
浙江省大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共有881个乡镇雨量超过50 mm,其中256个乡镇超过100 mm,3个乡镇超过200 mm,最大雨量出现在温州瓯海区北林垟,为215.6 mm。
受其带来的强降水及阵风影响,温州机场共有24个航班被迫取消,另有一个航班备降。
本文利用温州空管站研发的WRF预报业务系统,对台风“苏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移动、强度及其带来的强降水,以期为预报员提供一定的预报思路,从而有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1 台风概况1.1 移动路径及环流形势“苏拉”于2012年7月28日08:00在菲律宾以东约630 km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于7月30日下午加强为台风,8月1日22:00加强为强台风,8月2日03:15前后在台湾省花莲市秀林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 m/s)。
登陆后很快减弱为台风,3日凌晨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于3日06:50前后在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沿海二次登陆,登陆后继续深入福建,10:00时减弱为热带风暴,最终于3日晚上停止编号。
145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中国航班气象与环境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CHINA FLIGHTS温州机场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陈龚梅1杨思祥2 | 1中国民用航空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 2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山东分局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9月7日温州机场发生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浅层低压辐合带及高空槽是此次强雷雨的过程的触发机制,浅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合机制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和发展;中层干冷空气叠加浅层高能舌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堆积;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能反映水汽的输送情况,与降水落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强雷雨;上升运动;不稳定层结;水汽通量散度强对流天气一直是民航运行最为关注的天气现象之一,大范围的强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一直是航空活动中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分析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强对流的形成机理,尤为重要。
本文对2017年9月7日温州机场(27°50′N,121°51′E)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就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此次强雷雨天气养成的原因,为以后的预报服务提供参考指标。
1 过程概述2017年9月7日下午温州市出现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08:31(UTC,下同)温州机场出现雷暴天气,直至11:47雷暴结束,雷暴时间长达3h16min。
期间机场出现中到大的强降水天气,一小时降雨量最高达57.9mm,整个雷雨过程雨量达84.1mm,达暴雨级别。
受此次强雷雨天气过程影响,温州机场航班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共有8架次航班返航备降。
2 天气形势分析500hPa 形势场上,7日00时30°N 以南地区受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环流带控制,东北至山东、河北一带高空槽偏北东移,华北及华东北部地区受槽后西北气流的影响,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
台风后温州现状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分析台风过后温州的现状,包括台风对温州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部门在灾后恢复和重建中采取的措施。
台风影响台风破坏台风过后,温州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根据初步统计数据,台风导致温州多个地区的房屋倒塌或受损严重,道路和桥梁受损严重,农田被淹。
此外,台风还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失踪,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压力。
经济受损温州是一个以制造业和出口业为主导的城市,台风不仅对温州市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温州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
许多企业受到台风的破坏,生产线和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生产停工和订单延误。
此外,温州的交通和物流也受到严重影响,给企业的运输和供应链带来了困难。
救援与恢复救援工作台风过后,温州市政府迅速启动了救援工作。
各类救援队伍集结到受灾区域进行搜救被困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救助和紧急物资。
同时,市政府与军队、警察、志愿者组织等各方合作,积极投入到抢修电力、通讯、水利设施等的工作中。
灾后重建为了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温州市政府制定了灾后重建的方案。
首先,政府将优先投入资金和资源修复主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桥梁。
其次,政府鼓励受灾企业申请贷款用于设备和生产线的修复,以尽快恢复生产。
此外,政府还安排了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灾区指导农田恢复工作,并提供相关支持和资金。
预防措施温州市政府在台风过后也加强了防灾工作的重视。
他们意识到频繁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影响,开始加大对防灾设施建设和预警系统的投入。
市政府鼓励居民注意气象预报信息,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培训班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结台风给温州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对该市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然而,温州市政府迅速采取了措施进行救援和重建,努力使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防灾工作的关注,以减少类似灾害的未来影响。
希望通过此次台风的经验和教训,温州市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防灾能力,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未来的自然灾害做好全面的准备。
科学技术创新2020.28热带低压引起的2018年8月24日温州机场大暴雨天气分析罗厚炙(中国民用航空温州空中交通管理站,浙江温州325024)2018年8月24日,温州机场发生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出现了多段雷暴伴强降水的恶劣天气。
2018年8月24日08时(北京时,下同)~8月25日08时24小时雨量155.6mm ,达大暴雨程度。
其中2018年8月24日20时~8月25日08时12小时雨量113.8mm ,根据降水等级标准,12小时降水量70.0-139.9,为大暴雨。
当日的雷暴和强降水造成12个航班备降,17个航班取消,对机场运行带来很大影响。
气象台预报室充分利用各种天气资料,详细分析数值预报产品,在临近预报中结合温州地区实时探测资料,及时发布机场警报,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大暴雨过程的气象保障。
1天气背景图1热带低压移动路径2018年8月22日,在台湾南侧的南海洋面上,生成了一个低压系统,数值预报形势场显示,此低压系统将沿台湾北上,再向西北移动,于8月25日凌晨至上午登陆福建省中部沿海。
2018年8月23日08时,此低压系统进入台湾高雄,中心气压994hPa ,中心风力7级,为热带低压级别,中央气象台台风网开始给出此热带低压的强度信息和预报路径,但因其强度尚未达到台风编号的级别,所以并没有命名。
此热带低压在台湾岛内一路北上,8月24日08时进入了台湾海峡,向北北西方向缓慢往福建而去。
8月24日17时开始路径偏西,直到8月25日9:40,登陆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时中心气压994hPa ,中心风力7级。
温州机场受热带低压外围环流影响,8月24日500hPa 、700hPa 和850hPa 为偏东气流,925hPa 和地面为东北气流控制。
2降水实况分析图22018年8月24日08时~8月25日08时温州地区降水量(五角星处为机场)温州地区自动站降水量实况显示,8月24日08时~8月摘要:针对2018年8月24日发生在温州机场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详细分析了天气背景、降水量实况、数值物理量场,找出此次大暴雨产生的原因。
台风的危害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
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
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
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
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
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台风的功与过如何分析?众所周知,台风经常给社会和人类带来较大灾害,常引起建筑物及设施的破坏和倒塌,并造成车辆的颠覆、失控、无法运行,船舶的流失、沉没,电线杆的折断、损坏,树木、农作物的倒伏和落果,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还会引发山洪暴发等。
但它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供大量淡水资源。
现在全世界水荒严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均感到不足,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台风能给日本、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雨水,占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25%。
二是起到调温作用。
赤道地区接受日照量最多,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会消失。
福建省夏季如无台风,将造成严重的干旱,天气炎热,有台风时福建夏季则带来凉爽。
温州机场近7年趋势预报质量统计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6T03:47:23.45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第3月作者:林再雄[导读] 本文统计分析了温州机场2015-2021年7年趋势预报参评和发布质量情况,发现加强科室融合,密切监视天气,做好天气经验总结,有利于提高趋势预报工作质量,提升航空气象服务水平林再雄(民航温州空管站,浙江温州,325024)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温州机场2015-2021年7年趋势预报参评和发布质量情况,发现加强科室融合,密切监视天气,做好天气经验总结,有利于提高趋势预报工作质量,提升航空气象服务水平。
关键词:趋势预报漏报空报1 引言趋势预报是着陆预报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所附着的机场天气报告一起发布和交换。
根据《民用航空气象预报规范》,机场气象台应该发布趋势预报以满足本场航空气象用户和距离本场1小时以内飞行时间的航空器的需求。
趋势预报应当指明未来2小时地面风、能见度、天气现象和云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的重大变化。
本文统计了近7年趋势预报的准确率及空报、漏报情况,为以后高质量发布趋势预报提供借鉴。
2资料来源本文选取世界协调时2015年1月1日00时至2021年12月31日23时共84个月,温州机场例行天气报告及特殊天气报告。
3 趋势预报参评总体情况2015年-2021年共有9440份的趋势预报参与质量评定,平均每年有1349份参与评定。
从图1发现自2015-2018年每年参评的份数逐年减少明显,2018-2021年每年参评份数变化不大,且都处于近7年参评平均份数之下。
温州机场地处东亚中、低纬度,东临东海,属亚热带海洋型气候,四季分明,趋势预报参评份数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由下表可知:近7年,春季(3-5月)最多累计3658份趋势预报参评;夏季(6-8月)次之,2323份参评;秋季(9-11月)最少,只有1640份参评。
同时趋势预报参评份数有显著的年变化,累年各月的平均参评份数从3月起急剧增多,4月达到全年最高,7年平均为193份,然后缓慢减少,7月开始急剧减少,到10月达到全年最少,7年平均为60份。
温州港台风风暴潮分析及其预报
谢亮;卓向正
【期刊名称】《浙江气象》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一、引言潮波传播过程往往受风、气压等气象因子的作用,使得实际的潮波与单纯由天文原因引起的潮波有所区别。
台风的强风与气压剧变所导致的增水称为台风风暴潮。
温州港位于瓯江入海处,港区范围较大,属不正规半日潮区。
在较强的台风风暴潮侵袭
【总页数】4页(P5-8)
【作者】谢亮;卓向正
【作者单位】[1]温州市气象台;[2]温州市气象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沙埕港台风暴潮极值预报的统计方法 [J], 李克先
2.温州港台风暴潮高潮最大增水分析和预报 [J], 林克式
3.石臼港台风风暴潮的研究及预报 [J], 曾德美
4.舟山港台风风暴潮的分析及预报 [J], 项素清
5.沙埕港台风暴潮极值预报的统计方法 [J], 李克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