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孕期抑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孕妇如何应对孕期抑郁症孕期抑郁症是指在怀孕过程中,孕妇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心理症状。
这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需要积极应对孕期抑郁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下为孕妇应对孕期抑郁症的一些建议。
1. 寻求支持在面对孕期抑郁症时,孕妇应该及时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支持。
与亲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情绪,听取他们的安慰和建议,可以帮助缓解孕期抑郁症的症状。
此外,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也是很好的支持资源,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2. 维持适当的身体活动水平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释放身体中的压力,帮助改善情绪。
孕妇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或孕妇健身操等,以增强身体的活力和灵活性。
不过,在进行任何活动之前,一定要征询医生的意见,并确保活动安全。
3. 均衡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此外,孕妇不宜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糖分等刺激物质,以免影响情绪调节和睡眠质量。
4. 学会放松和减压放松和减压的技巧对于缓解孕期抑郁症非常重要。
孕妇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深呼吸或听轻音乐等。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法。
如果条件允许,孕妇还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减压训练课程,如孕妇瑜伽或孕妇冥想等。
5. 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孕期抑郁症往往伴随着睡眠问题,因此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关键。
孕妇可以尝试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作息习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避免饮用咖啡因饮料和过多饮水,以减少夜间的频繁起床。
6. 接受专业治疗如果孕妇的抑郁症状严重并且干扰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推荐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心理咨询。
重要的是,孕妇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 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孕期抑郁症的困扰下,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孕妇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乐趣和兴趣,与亲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在孕期和产后都面临着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压力,这些因素经常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本文将分析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
原因分析:
1.荷尔蒙变化:怀孕和分娩期间的荷尔蒙水平变化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睡眠不足、头痛等症状,进而影响情绪和情感状态。
2.生活方式:产妇分娩后,由于育婴任务的增加和家庭职责的压力增大,可能会导致压力增加、疲劳和身心疲惫,从而影响精神状态。
3.心理和社会压力:分娩后,产妇对于育婴和家庭问题的担心和不确定感可能会导致情绪焦虑,产妇往往面临着对自我身份、家庭角色和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职场女性中,产妇更加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4.产妇健康:分娩后,因为身体疼痛、伤口感染等原因,会导致产妇产生身体不适,从而影响女性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护理干预:
1.提供能够缓解焦虑情绪的措施和方法,例如放松训练、深呼吸、瑜伽、按摩等,这些方法可以有助于产妇减轻身体和精神的压力。
2.教育产妇关于育婴和生活的方法,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母亲的角色,减少她们对未来的担忧,并帮助她们积极快乐地生活。
3.建立支持体系,鼓励产妇寻找和维系支持和安慰,可以是家庭成员、朋友,或者由互助机构、社区和社交媒体提供的支援。
4.如果情况需要,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在考虑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与医生进行讨论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产妇来说,谨慎预防和及时处理焦虑和抑郁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全面的支持和治疗干预体系。
产妇需要得到医疗人员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以迎接母亲这一新角色的挑战和机遇。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科技和观念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妇女的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虽然妇女和家庭对新生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新妈妈们仍难以避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将进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一、原因分析1.身体激素变化:妊娠期间,产妇体内激素分泌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促进产妇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增强,这会使得新妈妈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新生儿的需求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和抑郁。
2.自我形象的改变:产妇自我形象的改变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体重变化、妊娠纹等生理上的变化、乳房变大等,这些改变会使新妈妈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美丽的自我形象感到不安和担忧。
3.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压力:产后很多新妈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生活的改变和财务需求,社交现象的变化,家庭责任的分配,父母和岳父母的忙碌等。
4.孩子的责任:与孩子的责任也是新妈妈们产生僵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如母乳喂养、喂奶须时刻注意,每时每刻都要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这样的压力会使许多新婚妻子感到困惑和无力感。
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为了降低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首先需要为她们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或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积极倾听和理解产妇的情感和愿望,亲切地鼓励和安慰,并导入他们改变负面的思想和态度。
2.生理监控:在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时,医学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控。
对于有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妇女,需要盐饮食、多泡浴保持清洁,并保持精神放松状态。
3.家庭成员的支持:除了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照顾,家庭成员也应该提供产妇正面的支持,积极参与孩子的抚养工作。
家庭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参与孩子的照料活动,帮助新妈妈减轻日常的负担,使之摆脱孤独感和尴尬感。
总之,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会对新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焦虑抑郁情绪,医生、家庭和社会成员应该共同努力,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如何应对孕期抑郁症
孕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心理问题,它会给孕妇和胎儿带
来各种不良影响。
事实上,研究表明,约有20%的孕妇会有孕期
抑郁症状,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应对孕期抑郁
症呢?
首先,孕期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自责等。
如果
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不要让自己孤立,可以和亲人、朋友或
医生谈谈。
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鼓励,让你感到不再孤单。
其次,对心理疾病要早期预防和治疗。
建议在怀孕前、怀孕期
间和生育后定期检查心理健康。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孕期抑郁
症的筛查、干预和治疗都变得更加便利和安全。
除此之外,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保护。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睡眠习惯,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帮
助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可以尝试一些有效的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呼吸练习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抑郁症状。
此外,孕期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并非所有的孕妇都需要药物治疗,但如果情况严重,需要使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且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最后,建议孕妇在生活中多参与社交活动和运动,增加愉悦感和身体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同时,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健康管理和防病预防,有助于减少孕期抑郁症的发生。
总之,孕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心理问题,要及早关注,预防和治疗。
孕妇可以通过寻求支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孕妇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孕期是一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许多女性在怀孕期间会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孕妇本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发育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预防与干预措施对孕妇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解孕期心理健康问题在探讨预防与干预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孕妇可能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孕期心理健康问题:1. 孕期抑郁:孕期激素的变化、孕吐、体重增加、焦虑等因素可能导致孕妇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2. 孕期焦虑:对未来宝宝的担心、孕产过程的恐惧、自身角色与身份的变化等,都可能引发孕期焦虑。
3. 身体形象失调:部分孕妇可能对自己不断变化的身体形象感到不适应,引发自卑和焦虑。
4. 关系压力:与伴侣、家人、朋友等之间的关系变化可能给孕妇带来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5. 怀孕后遗症:孕期所经历的身体变化、分娩过程以及哺乳等会让一些孕妇产生不安和恐惧。
二、预防孕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为了预防孕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1. 教育与宣传:通过提供专业的孕产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孕妇了解和适应孕期的身心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2. 阳光心态:鼓励孕妇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注重心理的平衡与舒缓,减轻压力。
3. 营造支持环境:家庭成员、朋友和医务人员应该给予孕妇情感上的支持与理解,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和自我调节。
4. 心理咨询:有必要时,建议孕妇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获取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5. 耐心倾听:身边的人应该倾听孕妇的倾诉,给予她们足够的关心和理解,提供安全的情感出口。
三、孕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当孕妇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1. 专业干预:建议孕妇及早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以减轻心理症状。
2. 情绪管理:鼓励孕妇学习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呼吸法和冥想等,帮助调整心理状态。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身体上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家庭支持不足、社会压力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产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激素水平的波动、体重的增加、腹部的肌肤拉伸等都会对产妇的形象以及身体感受产生影响。
对于有一定美容观念的产妇来说,这些改变可能会引起她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通过沟通和教育,解释这些变化是正常的,并鼓励产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积极的认同和接受,同时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咨询服务。
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是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产妇在生完孩子之后常常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责任,例如照顾婴儿、适应新的家庭角色等等。
这些改变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适感,进而导致产后焦虑和抑郁。
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护士可以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鼓励她们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感受,寻求理解和支持。
护士还可以教育产妇一些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方法,例如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家庭的支持不足也是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产后期产妇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较大,如果家庭成员对她们的需求和情绪缺乏理解和支持,产妇可能会感到孤单、无助和沮丧。
护士可以帮助产妇建立健康的家庭支持系统,鼓励家人关注和理解产妇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例如照顾婴儿、轮流照顾产妇等。
护士还可以积极引导产妇参与家庭决策和活动,增加她们的参与感和自我价值感。
社会压力也是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在社会上,对于女性产妇的期望和压力较大,例如要即刻恢复身材、要照顾好婴儿等等。
这些期望和压力会给产妇带来额外的负担和紧迫感,进而导致产后焦虑和抑郁。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帮助产妇正确理解和应对社会期望,鼓励她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
孕妇产后抑郁的预防与处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妇女分娩后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孕期和产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容易陷入抑郁的状态。
因此,预防和处理产后抑郁症对于孕妇和整个家庭的健康至关重要。
1. 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措施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孕期心理关怀在孕期,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孕妇充分的关怀和支持,了解她们的情绪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鼓励孕妇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减轻心理压力。
1.2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对于孕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家庭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证孕妇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增加家庭成员的参与感。
1.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孕妇应该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暴饮暴食和生活习惯的不良,保持心情愉快。
1.4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孕妇可以积极参加孕产妇俱乐部、孕妇康复中心等社交活动,与其他准妈妈们分享经验,获得支持和建议。
当遇到困难和焦虑时,可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2. 处理产后抑郁症的方法当孕妇发现自己出现了产后抑郁症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寻求治疗和帮助。
以下是一些处理产后抑郁症的方法:2.1 寻求专业咨询和支持孕妇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困扰和焦虑,获得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孕妇理清自己的思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参加产后康复计划孕妇可以参加产后康复计划,接受专业的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
这些康复计划通常包括托儿所服务、家庭辅导和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孕妇渡过产后抑郁症期。
2.3 建立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与家人和朋友建立亲密的关系,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对于孕妇的康复非常重要。
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准妈妈们建立联系,互相分享经验和情感,也有助于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2.4 保持积极的心态在处理产后抑郁症时,积极的心态是非常关键的。
孕妇产前抑郁症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简介孕妇在怀孕期间往往需要面对一系列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压力,其中产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孕妇产前抑郁症是指孕妇在生育前出现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等。
如果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孕妇会面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母婴健康。
本文将分析孕妇产前抑郁症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产前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孕妇身体发生了大量的生理变化,如荷尔蒙水平的改变、体重增加、心脏负荷增加等。
这些生理变化对孕妇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心理因素孕妇面对的生活压力和各种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其心理状态。
比如经济压力、家庭矛盾、工作压力、胎儿畸形等都会引起孕妇的心理状况的改变。
孕妇产前抑郁症的心理问题情绪低落产前抑郁症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情绪低落,孕妇可能会感到焦虑、疲劳、无助、无从下手。
失眠失眠是产前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症状。
孕妇可能会经常熬夜,或者因为焦虑而无法入睡。
食欲减退孕妇产前抑郁症还表现为食欲减退,孕妇可能会出现食少、纳差、甚至拒食等症状。
护理对策健康的生活方式孕妇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营养均衡,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心理治疗对于孕妇产前抑郁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孕妇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孕妇可以选择去看心理医生或者去参加心理疏导训练课程。
家庭和社会支持孕妇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家人可以给予孕妇温暖的关怀,理解孕妇的处境,帮助孕妇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社会组织可以为孕妇开展一些利于孕妇健康的活动,如孕妇瑜伽等。
结论孕妇产前抑郁症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问题。
孕妇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心理治疗,获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帮助孕妇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孕期中的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及早识别与干预孕期和产后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却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抑郁症是其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
本文将探讨孕期中的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情况,并提出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
一、孕期中的抑郁症孕期中的抑郁症是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抑郁症状。
研究表明,孕期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10%至15%。
这种抑郁症常常与荷尔蒙的波动、身体变化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孕期中的抑郁症不仅对孕妇本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还可能对胎儿的发育和母婴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二、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
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10%至20%。
这种抑郁症可能由于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生理恢复的困难、育儿压力的增加等多种因素引起。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早期识别与干预对于避免抑郁症的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识别和干预抑郁症的方法:1. 筛查工具:医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筛查工具,如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来评估孕期和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患者的情况,从而及早给予干预。
2. 心理支持: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非常重要。
这可以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家庭支持等。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倾诉,孕妇和产妇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抑郁药物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
然而,孕妇和哺乳妇女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特别小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社会支持:孕妇和产妇的家人和社会支持系统在抑郁症干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人和朋友的关怀和理解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渡过困难时期。
四、预防抑郁症的措施除了早期识别和干预,预防抑郁症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1. 定期体检:妇科定期体检是孕期和产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孕期心理护理怀孕中期的忧虑与情绪调节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段特殊旅程,期间可能会面临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特别是在孕期中期,许多女性可能会经历忧虑和情绪波动。
本文将探讨孕期中期的忧虑原因,并提供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准妈妈们度过这一阶段。
一、孕期中期的忧虑原因1. 身体变化:孕期中期,女性身体发生很多变化,如腹部膨胀、体重增加、皮肤色斑等,这些变化可能会引发一些担忧,担心自己身材恢复不如从前,或者担心它们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2. 胎儿发育问题:一些准妈妈可能会担心胎儿在孕期中期是否正常发育,母亲的营养摄入是否足够等。
这种担忧一般源于缺乏相关知识和了解,所以及时获得准确的医学信息非常重要。
3. 出生后的准备:孕期中期也是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关键时期,许多准妈妈会开始思考如何照顾和养育孩子;而且,许多妇女也陷入新角色转变的矛盾之中,对于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否有信心,担忧却又充满期待。
二、情绪调节的方法1. 了解和接受身体变化:了解孕期中期的身体变化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咨询医生或参加孕妇课程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同时,接受自己的身体改变是重要的一步,积极地关注和呵护自己的身体。
2. 寻求支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担忧和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家人、朋友或其他准妈妈都可以成为倾诉的对象。
此外,加入孕妇支持群或参加产前培训课程也可以结识到更多的准妈妈,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支持和了解。
3. 学习放松技巧:学会适当的放松技巧可以帮助准妈妈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例如,尝试温馨的沐浴、进行放松呼吸或尝试一些瑜伽和冥想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和宁静。
4. 保持积极的心态:忧虑和负面情绪往往会加重焦虑和不安的感觉。
能够培养积极的心态对准妈妈们来说非常重要。
尝试通过积极思维来应对负面情绪,培养感恩的心态,并设定一些小目标和愿景,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5. 寻求专业援助:如果担忧和情绪持续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建议尽快咨询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的意见。
浅谈孕期抑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孕期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孕期抑郁产生的原因,及早进行干预和预防,以减少孕期抑郁对母婴产生危害。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孕期抑郁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
10-0219-02
妊娠和分娩对妇女来说是一次生物、社会和心理的应激过程,大多数妇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尤其是初产妇和孕晚期。
随着孕周的增加及产期的临近,生理负担进一步加重,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生理冲突,且产妇处于自身调整、家庭关系、经济负担等强烈的压力情境之中,极易出现复杂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变化,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影响1。
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的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安危。
近几年来,随着对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
围生期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并提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2。
1孕期抑郁的原因
1.1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
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尤其是在孕6-10周及临产前孕妇更容易感觉焦虑,这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但部分孕妇会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而变得焦虑、抑郁。
1.2家族及个人抑郁史。
如果孕妇本人或家族曾有过抑郁史,那么怀孕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1.3家庭及社会因素。
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妊娠、分娩结局及产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如人际关系敏感、配偶关系紧张、婚姻满意度低、经济压力大等。
有的孕产妇由于对婴儿性别不满而出现心理上的自卑、焦虑、抑郁和心情沮丧,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妇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
另外还与产妇的年龄、文化水平程度及职业等有关。
1.4心理因素。
产妇在孕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怀抱期待欣喜的心态,另一方面又因各种原因如对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是否顺利、胎儿安危等因素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是生活有过重大变动、有过痛苦怀孕或流产经历、双胎或多胎妊娠等的孕产妇。
在临床工作中,不乏有部分初产妇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影响,致使对分娩存在恐惧,致使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孕妇的情绪改变可致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同时也可使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等,从而导致出现不良后果。
1.5疼痛。
临产后宫缩时孕妇会有疼痛感,而随着产程的进展、宫口的扩张及胎头的下降,孕妇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虽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这种疼痛会让孕妇对分娩产生巨大的压力、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
2预防措施
2.1产前健康教育。
加强与孕产妇的交流,了解孕妇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针对孕妇的不同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等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指导;介绍有关妊娠、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知识,让孕妇知晓分娩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过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
另外,指导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处理家庭及社会关系,告知孕妇的家人正确对待孕妇的生理及
心理变化,积极满足孕妇的心理需求。
2.2产时护理。
产时由专人陪伴,指导正确运用呼吸减痛法,适当进行触摸,也可运用各种方法如音乐疗法等分散其注意力,适时进行鼓励和心理安慰,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
胎儿娩出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建立母子感情,尽早进行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2.3产后护理。
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营造快乐的心理氛围,及时产后健康宣教。
教授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技巧、喂养姿势以及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新生儿,以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尽早恢复体力。
指导家属正确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当产妇抱怨时,不要加以阻挠,要待产妇平静后耐心的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也可告知医务人员,由专业人员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帮助产妇度过难关。
另外,产后家庭访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出院后的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高危人群增加访视次数,
可有效减轻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孕期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了心理、生理、产科、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产妇的产程安全和分娩质量,还会对婴幼儿的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应引起医院、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医务人员应端正服务态度,分娩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方式指导产妇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并有效减少分娩方式和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
另外,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的主动、全面、连续的综合护理干预,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以降低孕期抑郁水平,减少孕期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朝梅,谭红彤.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
理能力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8(23):3197
[2]austin mp.antenatal screen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for “perinatal” distress,depression and anxiety:where to
from here [j].arch womens ment,7(1):1-6
[3]李玉洁,吕修华,薛伟彩,等.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