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养猫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121.萧何远虑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着跑向金帛财物的府库而分取这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中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的法律条文及其他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
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烧毁了咸阳而离去。
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的贫富情况、民众的疾苦等,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122 赵人养猫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而他的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的忧患在于老鼠,不在于没有鸡。
有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毁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就不吃鸡罢了,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123汉文帝誉周亚夫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
于是任命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慰劳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军及其下属骑马送迎。
不一会到了细柳军营,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拉弓搭箭,把弓拉圆。
皇帝的先遣侍从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遣侍从说:“皇帝将要到了。
”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节拿着节杖下诏令给周亚夫:“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的大门。
营门的军官对皇帝的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皇帝就控制马慢慢地走。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行军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皇帝被感动了,改变脸色,显出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以示敬意。
初中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1)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
父天复,行太仆卿。
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
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
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
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
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
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
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
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
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乙】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
安人①怜之,戒无溺苦于学。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总角时,岳岳②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
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
会杨忠慜③谏死,公遥为诔④词,慷慨泣下沾衿。
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⑤其处而沉思。
……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
公扮⑥之,恩义隆备。
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
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注】①安人:指张元忭之母。
②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
③杨忠慜(mǐn):明代大儒,谏臣。
④诔(lěi):致悼词。
⑤乙:读书时勾画记号。
⑥扮(fěn):合并。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因取《中鉴录》________②三月卒官________③安人怜之________④病以属公________(2)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3)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
【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
①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②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4)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
式如玉,式如全。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素材:赵人养猫_300字从前,有一个赵国人,非常喜欢猫。
他养了一只十分漂亮的猫,给它取名为喵喵。
喵喵有一身纯白的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讨人喜欢。
赵国人每天都会给喵喵洗澡、喂食,还会给它准备一个舒适的窝。
他把喵喵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它一起玩耍、聊天。
喵喵也非常乖巧,时不时地用咪咪的声音回应赵国人。
他们之间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天,喵喵生了病。
赵国人非常着急,他立刻带喵喵去看兽医。
兽医说,喵喵可能患上了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费用非常昂贵,赵国人愁得直冒汗。
虽然赵国人非常爱喵喵,但他也面临着经济压力。
他想了很多办法,向亲朋好友借钱,可是仍然凑不够手术费。
赵国人愁眉苦脸地坐在床上,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喵喵跳到了赵国人的身边,用咪咪的声音哄着它。
赵国人突然想到,他可以去卖掉喵喵,用卖掉喵喵的钱来支付手术费。
这个想法使赵国人矛盾得不知所措,他爱喵喵,不想把它卖掉,但是卖掉喵喵确实可以帮助它得到治疗。
经过一番思考,赵国人下定了决心,他把喵喵送到了一个富有的家庭那里。
富家人非常喜欢喵喵,给它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条件。
喵喵生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赵国人的钦佩。
他们感叹赵国人为了猫咪的生命毅然决然放弃了它,一时间,赵国人成为了全村的英雄。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人接到了一个神秘人的电话。
神秘人告诉他,喵喵的手术费用已经由他人支付。
赵国人感到非常吃惊,他问神秘人是谁帮他支付的手术费。
神秘人笑着说:“其实我就是兽医,我故意说喵喵患上了严重疾病,想要考验一下你的爱心和善良。
你选择把喵喵卖掉,我一点都不会生气,但是你放弃了它的时候,就放弃了你的幸福。
”赵国人听后,泪如泉涌。
他明白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是无法割舍的,爱心和责任是永不分离的。
他感激地对兽医表示感谢,并立即赶到富家人家里,要回了喵喵。
从此以后,赵国人更加珍惜喵喵,他明白了,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金钱,而是那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课外文言文片段阅读练习(一)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①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③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①乞:求,讨。
②盍(hé)去诸:盍,何不。
诸,“之乎”的合音。
何不赶走它呢?③若之何:为什么,怎么能?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去”和“去饥寒犹远”中的“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去死肌,杀三虫C.西蜀之去南海D.得钱千五百,乃去2.写出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①。
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②也,非名之,则利之也③。
”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④其尸,罪⑤夫当丧者⑥。
”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
人何故为之也?(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①椁:外棺。
②为:行动。
③非名之,则利之也:不是为了求名,就是为了得利。
④戮:羞辱。
⑤罪:惩处、判罪。
⑥当丧者:指主持丧事的人。
1.翻译下面句子。
(1)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何故为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文中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国好厚葬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厚葬造成了什么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反对厚葬,齐国采取了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诵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布帛尽则/无以为蔽B.凡/人之有为也C.罪夫当/丧者D.人何/故为之也4.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赵人有养猫者,其猫善捕鼠。
主人悦之,赐以美食。
猫食既饱,不复捕鼠,鼠益众。
主人怪而问之,猫曰:“吾前所以捕鼠者,非欲食鼠也,欲自食也。
今食既饱,不复捕矣。
”主人怒,逐猫去。
猫去后,鼠众食仓,仓尽空。
主人乃悟,复召猫还。
猫还,鼠悉散去。
主人喜,复赐以美食。
猫食既饱,不复捕鼠。
主人又怪而问之,猫曰:“吾前所以捕鼠者,非欲食鼠也,欲自食也。
今食既饱,不复捕矣。
”主人笑而答曰:“吾固知猫之非鼠也,然吾养猫之故,正欲其捕鼠耳。
今虽食饱,犹当尽其所能,以护我家之仓。
若仅食饱而不捕鼠,是失我养猫之本意也。
”猫闻言,顿首谢曰:“吾知过矣。
自今而后,必竭尽全力,捕鼠以报主恩。
”自是之后,猫复捕鼠甚勤,鼠不敢近仓。
主人遂大悦,以其为家之宝。
译文:赵国有一位养猫的人,他的猫擅长捕捉老鼠。
主人因此非常喜欢这只猫,赐给它美味的食物。
猫吃得很饱之后,就不再捕捉老鼠,老鼠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多。
主人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猫的原因。
猫回答说:“我之前捕捉老鼠,并不是为了吃老鼠,而是为了自己吃饱。
现在我已经吃饱了,所以不再捕捉老鼠。
”主人非常生气,把猫赶走了。
猫离开后,老鼠成群结队地吃掉了粮仓里的粮食,粮仓里的粮食都空了。
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又把猫召回。
猫回来后,老鼠都纷纷散去。
主人非常高兴,又赐给它美食。
猫吃得很饱之后,依然不再捕捉老鼠。
主人又对此感到奇怪,再次询问猫的原因。
猫回答说:“我之前捕捉老鼠,并不是为了吃老鼠,而是为了自己吃饱。
现在我已经吃饱了,所以不再捕捉老鼠。
”主人笑着回答道:“我本来就知道猫不是老鼠,但我养猫的目的,正是想让它捕捉老鼠。
现在虽然它吃饱了,但它仍然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我的粮仓。
如果它只吃饱了而不捕捉老鼠,那就失去了我养猫的本意。
”猫听了这番话,立刻低头道歉说:“我知道我的错了。
从今往后,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捕捉老鼠来报答您的恩情。
”从那以后,猫又开始勤奋地捕捉老鼠,老鼠不敢再靠近粮仓。
主人非常高兴,把猫视为家中的宝贝。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素材:赵人养猫_300字
从前有个富翁,他酷爱猫咪,于是他在家中养了一只漂亮的猫。
这只猫刚开始很是精神,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家庭的宠爱和食物。
不过时间一长,这只猫变得懒散了,开始发胖,不再像之前那样活跃了。
主人不禁担心地问道:“你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猫答道,
“主人呀,你把我养太好了,让我完全失去了尝试生活、挑战自己的欲望,没有机会锻炼
身体,我已经没法变回那只敏捷的猫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的困境并不一定是一种压力,它也可能是一种机会,
一个让我们成长和实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和困难而不去尝试挑战自己,那么
我们就会渐渐地变得懒散和舒适,失去了自己最初那股无畏的斗志。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
意志力和毅力将困境化为进步的动力。
再次,故事中的猫不再是自己,归根结底是主人太爱它,给予它了太多的安逸,导致
它失去了原有的优良品质。
所以,我们应该面对自己的生活,接受挑战并攻克困难,尽可
能地去探索生活的多样性,然后创造自己的生活,不被舒适所束缚,让生活变得不是那么
平庸和乏味。
赵人养猫文言文
昔有赵人,喜养八猫。
每日饷之以鱼肉,娇养备至。
猫无猎技,儿女襟怀卑浅。
一日,赵人不慎,忘掩窗户,八猫悉乘机窜逸。
赵人焦急,遍觅莫见,悲伤欲绝。
复一日,晴空骤雨,大雨如注。
八猫素不喜雨,故趋避树下。
果然,赵人察之于一树之下,悲喜交集。
遂回家,挚惜八猫,若有所失,觞酌不乐。
数日后,奇事再现,八猫齐归还,悉踊跃其前。
赵人大奇,谓猫兴事不寻常,此或有何因果。
迨日晡,赵人再探之,果一座盗贼巢穴。
赵人为八猫敏捷之能,感慨万分。
时日流转,赵人继续宠爱八猫。
负责猫儿均学医术,为养育之赵人解忧爱,别有一番情谊可敬。
八猫知赵人之善待,皆繁衍倍蓬勃。
岁月如梭,赵人白节已逾耄,猫儿亦渐衰老盈须。
赵人哀伤,怅然旧事。
然八猫未曾忘怀恩养,依然殚精竭虑,务求恩报。
彼此相惜,千古传世。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素材:赵人养猫_300字
赵人是一个善良的人。
他在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
他爱护这只小猫,给它喂食、清洗身体,并且给它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但是,这只小猫总是捣蛋。
它常常破坏家具,散播垃圾和厕所纸,弄脏地板和门窗。
然而,赵人仍然喜爱这只小猫,并且决定宽容地对待它。
一天,赵人的朋友来拜访他。
他发现房间十分凌乱,有垃圾和纸张遍布房间的每个角落。
他问赵人:“你不会生气吗?这只小猫破坏了你的家具和弄脏了你的房间。
”
赵人回答说:“我爱这只小猫。
虽然它有时会弄脏房间和破坏家具,但我不会因此而失去对它的爱。
我仍然会宽容地对待它。
”
赵人的朋友听后深受感动,他意识到赵人的高尚品质和宽容的精神。
他发现赵人的爱让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并且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愉悦和满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和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
我们应该对别人和动物保持宽容和善良,不要因一时的过失而丧失对他们的爱和尊重。
只有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才能过上真正美好的生活。
赵人养猫启示
最近,我在和朋友聊天时,听到了一个关于赵人养猫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很有启示。
据说,赵人在养猫之前,总是感到孤独。
他没有很多朋友,也没有特别亲近的人。
但是,当他开始养猫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他对猫的爱让他变得更加开心和满足,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和他产生联系。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
首先,它告诉我们,爱可以改变一切。
赵人原本孤独的生活,因为他对猫的爱变得充满了欢乐和满足。
其次,它也告诉我们,养宠物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
不仅可以获得快乐和满足,还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和关心他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往往会忘记停下来,享受生活中的小事情。
所以,让我们从赵人养猫的故事中学到,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用爱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生。
- 1 -。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________②弗敢加也________③公将鼓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中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B.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C.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挥。
D.本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及对比方法来刻画鲁庄公和曹刿的性格。
2.阅读选文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坐凌事当并诛/坐以待毙B.淮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C.淮与宣帝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特原淮妻/原形毕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小题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何如?”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何如?”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看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还没有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看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修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
②效:献,呈献。
(1)以下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闻:听闻愿:梦想许:答应利:利处(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以下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咨询对策。
B.孟尝君认为,假如有其余诸侯国的营救,魏国就能够获取保全。
C.开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程遥远为由婉拒救援魏国。
,秦王攻克魏国后立刻就会组织联军攻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看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2)C3)D4)①(1)此刻魏王出城门期望燕军,其余诸侯即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能够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必定会走开。
【分析】【剖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
赵人养猫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原文 赵人养猫是一篇古代文言文文章,描述了赵人养猫的习俗和养猫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翻译,并提供相应的注释和原文。
赵人养猫,尺蠖骈,多吉祥也。
采草虽多,蓄之使得。
车被鼠齧,而儿戏益发也。
猫之常食,鮆鱼鵞脩脧也,鼠者常恐而嗾狞也。
猫著虎皮以外,后亦恶向其齒爪,多转飢也。
赵人养猫之道,故曰:"宜畜畜之"。
以言其善也。
赵人养猫,尺蠖骈,多吉祥也。
这句话描述了赵国人养猫的方式,并表示养猫多能带来吉祥的意象。
"尺蠖骈"是指将猫的尾巴绑着一个细绳,以便拴住猫在一固定区域内活动。
采草虽多,蓄之使得。
赵人饲养猫时,虽然采集的草料很丰富,但通过储存草料,可以保证充足供给。
车被鼠齧,而儿戏益发也。
车辆遭到老鼠咬蛀,使得孩子们的游戏更加热络。
此处说明养猫能够帮助赵人防止老鼠对车辆的侵害。
猫之常食,鮆鱼鵞脩脧也,鼠者常恐而嗾狞也。
猫的常食主要是鲞鱼和鹅。
猫对老鼠十分害怕,见到老鼠时会发出嗥叫声并显露凶狠的表情。
猫著虎皮以外,后亦恶向其齒爪,多转飢也。
猫身披虎皮外,其性格也变得凶猛,不喜欢让人靠近,因此容易造成猫的饥饿。
赵人养猫之道,故曰:"宜畜畜之"。
这是说赵国人养猫的方法,表明养猫的重要性。
赵人养猫一文通过描述赵国人养猫的方式和养猫的好处,传达了养猫的重要性。
养猫能保护车辆不受老鼠咬蛀,也能带来吉祥和丰收的寓意。
文章中也提到了饲养猫的食物,鲞鱼和鹅,以及猫的习性。
同时,文章强调了养猫的方法,即使用绳子拴住猫,以确保其不会远离。
赵人养猫,尺蠖骈,多吉祥也。
采草虽多,蓄之使得。
车被鼠齧,而儿戏益发也。
猫之常食,鮆鱼鵞脩脧也,鼠者常恐而嗾狞也。
猫著虎皮以外,后亦恶向其齒爪,多转飢也。
赵人养猫之道,故曰:"宜畜畜之"。
尺蠖骈:将猫的尾巴绑着一个细绳,以便拴住猫在一固定区域内活动。
采草:采集草料。
虎皮:比喻猫的皮毛。
赵人养猫,不问猫之喜怒哀乐,但求猫之陪伴。
猫亦知赵人之意,每至日落黄昏,便跃然于赵人膝上,相伴左右。
赵人读书时,猫则伏案而睡,赵人疲倦时,猫则轻步至旁,以头触之,似有慰藉之意。
一日,赵人外出,久不归家。
猫独居空室,颇有凄凉之感。
乃思:“吾主久离,吾当寻觅之。
”于是,猫离庭而入市,四处探访,竟不知赵人所在。
猫行至一山,见一古寺,寺内有一老僧,猫遂入寺求宿。
老僧见猫,问其由,猫遂将赵人外出之事一一告知。
老僧听罢,沉思片刻,曰:“猫儿,汝主赵人,乃有德之人,吾当助汝寻之。
”老僧唤寺中僧人,令其备舟,与猫一同渡江。
舟至彼岸,老僧指引猫至一村,村中有一人,赵人旧友也。
猫至其家,唤之,赵人闻声而出,相见甚欢。
赵人归家,猫亦随之。
赵人问猫:“汝何由至此?”猫答曰:“吾主久离,吾心忧之,故离庭寻汝。
途中遇老僧,得助至此。
”赵人听罢,感动不已,曰:“猫儿,汝之情意,吾深感之。
今后,吾当更加珍惜汝之陪伴。
”自是之后,赵人养猫更为精心。
猫亦愈加依恋赵人,每日相伴,不离不弃。
赵人读书时,猫则伏案而睡;赵人休憩时,猫则轻步至旁,以头触之,慰藉赵人之心。
岁月如梭,赵人与猫相伴已数十载。
猫虽老,但依然活泼可爱。
赵人亦因猫而长寿,身心健康。
邻里皆羡赵人福寿,曰:“赵公有猫相伴,故得此寿。
”一日,赵人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
遂唤猫至床前,曰:“猫儿,吾将不久于世,汝当善自为之。
吾之命虽尽,但汝之情意,吾永难忘。
”言罢,泪如雨下。
猫见赵人泪下,亦知其意,遂伏于赵人膝上,以头触之,似有安慰之意。
赵人含泪而逝,猫亦随之而去。
邻里闻之,皆感叹不已,曰:“赵人与猫,情谊深厚,真乃世间奇缘。
”赵人养猫之事,传遍四方。
后人皆以赵人养猫为佳话,传颂至今。
猫之忠诚,赵人之仁爱,皆成为后世传颂之美谈。
赵人养猫思维方式的两个问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赵人养猫的故事背景
2.赵人养猫的思维方式问题一:过于依赖经验和传统观念
3.赵人养猫的思维方式问题二:缺乏创新和变通
4.总结:反思赵人养猫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引言】
赵人养猫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赵国的人养了一只猫,他按照传统的方法喂养猫,但猫却越来越瘦。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避免陷入过于依赖经验和传统观念、缺乏创新和变通的陷阱。
【赵人养猫的思维方式问题一:过于依赖经验和传统观念】
赵人养猫时,他严格按照过去的经验,每天给猫喂固定的食物。
然而,这种方法并未让猫茁壮成长,反而导致猫越来越瘦。
这表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能过于依赖经验和传统观念,因为时代在变化,过去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于现在。
【赵人养猫的思维方式问题二:缺乏创新和变通】
当邻居建议赵人换一种喂养方法时,赵人却拒绝了,他认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养的,自己也不应该改变。
这种固执己见、缺乏创新和变通的思维方式,使得猫无法得到更好的照顾。
同样,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总结】
赵人养猫的故事告诫我们,过于依赖经验和传统观念、缺乏创新和变通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赵人养猫赵人思维方式的两个问题赵人养猫赵人思维方式的两个问题问题一:赵人养猫的动机是什么?•赵人为什么选择养猫而不是其他宠物?–解释:了解赵人为何选择养猫有助于揭示赵人的需求和喜好,以及对猫的情感依赖度。
•养猫对赵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解释:分析赵人养猫的动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猫对赵人生活的积极影响,例如陪伴、减压、情感寄托等。
问题二:赵人养猫与赵人思维方式的关系是怎样的?•猫的个性特点是否与赵人的思维方式有关联?–解释:研究赵人养猫的原因之一是尝试找出与赵人思维方式相关的原因,例如是否喜欢寂静、独立性等。
•赵人养猫会不会改变赵人的思维方式?–解释:讨论赵人养猫与赵人思维方式的关系还需要考虑猫对赵人行为、态度和习惯的影响,以及赵人是否会通过与猫的互动来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
以上列举的问题仅供参考,要深入研究赵人养猫和赵人思维方式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调查和分析相关数据。
问题三:赵人养猫的养育方式和赵人思维方式的关联•赵人养猫的方式是否与其思维方式相关?–解释:探讨赵人养猫的养育方式与其思维方式是否存在相关性,例如在养育过程中是否注重细节、喜欢规划与安排等。
•赵人养猫的养育方式对赵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多大?–解释:分析赵人养猫的养育方式对赵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例如是否培养出耐心、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问题四:赵人养猫与赵人的社交方式有何关联?•赵人养猫是否会影响其社交方式?–解释:讨论赵人养猫是否会使其在社交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是否更倾向于与其他养猫者交流。
•赵人养猫是否会改变其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态度?–解释:分析赵人养猫是否会对赵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和态度产生影响,例如是否更喜欢宅在家中与猫相伴而少与他人交往。
问题五:赵人养猫与赵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赵人养猫对其心理健康有何正面影响?–解释:探讨赵人养猫对其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例如减少压力、缓解焦虑等。
•赵人养猫是否存在对其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解释:分析赵人养猫是否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度依赖猫、孤立自己等。
从赵人养猫谈权衡利弊优秀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赵人养猫谈权衡利弊优秀作文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从赵人养猫谈权衡利弊作文内容,我将课余时间分享优秀作文素材,作文轻松拿高分。
赵人养猫的启示作文赵人养猫的启示作文读罢这则故事,我不禁为赵人的明智拍手叫好:他的话中还包含着朴素的辫证思想呢!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质着的两个方面,即矛质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是其主要方面。
我们判断是非,决定弃取,一定要抓矛质的主要方面,否则就要犯本末倒里的错误。
这使我联想到了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
应该说,叶外开放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也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对外开放已在经济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商业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经济特区深训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发展成一个有“小香港”之称的现代化城市,工业产值成倍增长,对外开放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上海、大连造船工业基地,引进了关健技术和设备,使造船的整体技术已赶上了国际水平,得到了国际著名船检机构的认可。
“六五”、“七五”计划中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当一部分都从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有效地贯彻时外开放政策中得到了极有价值的帮助。
同时,对外开放政策给外商提供了来中国办合资企业的有利条件。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过硬的管理本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闯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新路子,对我国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质量企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所以说,对外开放不仅加强了中国在经济上的国际联系,而且对促进我国的工商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时外开放,国外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随之涌入,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和盲目的精神追求不断产生(“资产阶级自由化”即是一例),一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审美习惯和道德观念也应运而生。
所以,对外开放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但是这不奇怪,也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怎样正确地对待它。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果断地抓其矛质的主要方面,从而掌握支配事物发展的主动权。
我认为:“赵人”舍鸡留猫的做法得到肯定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1、解释下列加黑词语:(1)盍去诸盍________ (2)吾之患在鼠患______ (3)不病于无鸡乎病_____(4)弗食鸡则已耳耳________ (5)其子患之之________ (6)是非若所知也若_______ (7)吾将饥寒焉焉_________ (8)去饥寒犹远去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子。
(1)乞猫于中山(2)是非若所知也(3)不病于无鸡乎(4)若之何去夫猫也3、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1)是非若所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病于无鸡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之何去夫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注释】1乞:买2盍:何不,为什么不,怎么能3是非若所知也:这不是你所知道的4乎:于。
5于:比。
6垣墉:墙壁。
7已耳:罢了耳,通“尔”,罢了8夫:那。
9也:语气词,不译10患:忧虑11若之何:为什么。
怎么能12盍(hé)去诸:何不赶走它呢?盍:何不。
诸:“之乎”的合音13病:有害,害处。
14已而:罢了。
15去:距离【翻译】赵国有个人因为老鼠而感到忧虑,就向中山国讨猫。
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猫很会捕老鼠以及鸡。
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家老鼠被捕尽,连鸡也捕尽了。
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我们家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有没有鸡。
有了老鼠,它们偷吃我家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穿通我们的墙壁,毁坏我们的家具器皿,这样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答案:1、(1)何不(2)罢了2、(1)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2)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3、看问题要分清主次,权衡利弊。
“若……何”是一个固定句式,当“怎么办”“对……怎么办”“把……怎么样”讲,“若之何”即“把它怎么办”.“去”,当“离开”讲,此处活用为使动,“去夫猫”:使那猫离开.此处按照意思可译为:赶走猫.“夫”,代词“那”.整个句子译为:把那猫赶走怎么办?或:怎么样可以赶走那猫呢?之动词1、到,往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①既来之,则安之。
2.指示代词,这例:①之二虫又何知?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珍宝尽有之。
--《史记·项羽本纪》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①臣之壮也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6.音节助词,无实义。
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焉(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2.相当于“于何”。
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译文:以便等到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吏看到它。
2.哪里,怎么。
①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
译为“了”、“啊”、“呢”。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一根羽毛也不能举起,是因为不用力气啊。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译文:在乱石从中选择其中一两块石头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
若1、如果,假如:天~有情天亦老。
2、如同,像:门庭~市。
3、你,你的:若属皆且为所虏4、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5、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6、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7、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虚词“者”用法例析“者”在文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经常跟“也”配合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现根据“者”字在文言中出现的位置及语法作用归类分析如下:一、作助词“者”在文言中常用作助词。
又分几种情形:(1)在与“也”构成的“……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表语气提顿,一般不译。
如:1、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与“也”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中兼表语气和判断。
如: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3)用在分句中间,直接表判断。
如: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2、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如: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苏武传》)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5)作句末语气助词。
不译。
如:1、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石钟山记》)2、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庖丁解牛》)3、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6)用在表假设的复句中间,表语气提顿。
一般不译。
如: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7)作句末语气词,译为“呢”。
如: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客何为者?(《鸿门宴》)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同上)(8)用在疑问句中间,表提顿。
不译。
如: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2、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9)用在时间名词后,译为“……的时候”。
如: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二、作特指代词“者“作代词时,一般附着在某一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或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的短语后,表示与其前面词语意义相关的人、事、物、时等。
情况比较复杂:(1)译为“……的人”。
如: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上)(2)译为“……的原因”。
如:1、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3)译为“……的样子”“……似的”等。
如:1、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4)译为“……方面”“……情况”“……地方”等。
如: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赤壁赋》)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5)放在数词后,译文时要补出量词“个”“种”等。
译为“……个方面”“……种情况”等。
如: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2、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6)附在“云”字后面组成“云者”,有表示“如此如此”的意思。
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早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