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73 KB
- 文档页数:14
继电保护中电力光纤技术应用及工作原理解析基于继电保护中电力光纤技术的应用问题,文章通过对电力光纤技术应用要求、光缆的电网保护以及解决传输通道双重化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有光时分复用电力光线技术的工作原理。
标签:继电保护;电力光线技术;电网通信;有光时分复用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原有的数据信息传递方式很难满足信息高效传递以及高信息容量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应从明确电力光纤技术应用要求、光缆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解决传输通道双重化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继电保护中电力光纤技术概述电力光纤技术是指,应用于电网通信和调度过程的技术,它能够为信息通道提供相应的保护。
而继电保护中应用的电力光纤技术是通信光纤,它是由包层和纤芯两部分内容组成。
包层是将光控制在纤芯内,并通过保护纤芯来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纤芯则是用来传输光信号的介质。
电力光纤在继电保护过程中能够起到通道传输介质的作用,它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耐高压和抗雷电电磁干扰的特点。
对于继电保护电场的绝缘效果来说,电力光纤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频带比较宽、传输容量比相对较大以及衰耗比较低的特点。
基于上述优点,电力光线网络系统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光纤技术也会在继电保护中完善其保护措施。
2 继电保护中电力光纤技术的应用2.1 电力光纤技术应用要求电网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是依靠继电保护的应用动作和应用时间来保证的。
因而,必须要对电网通信通道的延时传输进行严格。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DH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在480km的距离范围内满足电网继电保护的传输延时需求[1]。
当电网实际的传输需求大于480km时,电力光纤技术通过增大中继的距离或者提高输出光功率的方法来满足光信息传输的延时要求。
目前,随着电力光纤技术的快速发展,光信号的接收机、光源以及光纤的使用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高速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信道。
同时,由于其市场价格持续降低,使得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就此本文从光纤通信的现状以及组成特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特点、方式以及问题,以期望对今后的继电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光纤通信;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应用引言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10 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其具有高电压、高传输能力,若发生故障,将会对电网的整体安全、稳定、危害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害。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防止和限制大规模电网断电的基本、重要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在继电器设备中,保护信号的物理传输信道有很多种,如功率线载波,微波,光纤等。
其中,光纤信道因其不惧高电压和闪电的干扰,可靠性高,传输容量大,损耗小,是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最理想的传输手段。
1 光纤通信系统1.1光纤通信现状及展望光纤网络传输性能可靠,稳定性好,保护性能好,充分满足了保护设备对信道可靠性的需求。
廊坊电力光纤网目前使用的 SDH传输装置是以电时分多路复用为基础,具有较强的防护和恢复能力,且时延不变。
但是,由于电时分多路技术在提高传输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局限,使得它越来越难以适应电力市场的需求,所以将现有的电时分多路转换为多路复用将成为今后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如果在同一光纤中同时传送多个不同波长的光学信号,可以大大增强光纤的传输性能,这就是 WDM技术的基础。
WDM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光纤的宽频特性,使其可以迅速扩大到几百倍。
WDM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超高压和长距离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指的是通过光纤将光波中的信息传送出去,从而实现通信。
分析继电保护中光纤通信技术应用摘要在继电保护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使电力系统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保护任务。
光纤通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波信号,然后将光波信号传输给保护装置。
基于此,本文对继电保护中光纤通信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继电保护;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策略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继电保护被认为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妨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安全。
光纤通信技术是继电保护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得以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光纤通信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优势1、信息传输能力强在继电保护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保护装置需要传输信息,但鉴于信息传输的过程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继电保护效率要求采取使用光纤通信技术,从而提升信息传输的效率。
在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增强信息传输的能力。
首先,光纤通信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光波信号,能够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传输效率。
其次,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做到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等各式各样类型信息的传输。
在应用光纤通信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和传输,而且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传输。
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够将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得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数字信号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传输。
2、抗干扰能力强在继电保护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主要采取使用光纤作为是介质来做到信号传输,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传输距离。
这一优势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抗干扰能力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能在强抗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
另外,借助光纤被认为是信号传输的介质,还能够提升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光纤技术运用一、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是一种以光的反射和折射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线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内反射和折射来在中心的光学纤芯中传输光信号,通过不同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光的全内反射。
光纤的结构一般由光学纤芯、包层和外护套三部分组成。
光纤通信工作原理:利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经发射机发射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机,再经过接收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由电信号输入到终端设备中。
二、光纤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1. 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传统的保护系统中,采用的多为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存在信号传输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
而光纤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 实现保护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由于光纤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保护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及时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保护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 改善保护系统的信息传输安全性光纤传输信号基于光学原理,不易被窃听和干扰,可以有效改善保护系统的信息传输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光纤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保护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可以实现对保护系统的智能化诊断、分析和预测,提高保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技术成本较高相较于传统的电缆传输方式,光纤技术的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在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
2. 技术标准不完善目前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给光纤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光纤的光缆敷设受限光纤的光缆敷设受到地形、环境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光纤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和设备故障。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王明勋发布时间:2021-09-28T06:20:09.92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王明勋[导读] 光纤通信作为新时代一种快速的通信手段,不仅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推广使用光纤通信是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发展,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切合实际去做好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并且不断加强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从而不断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王明勋身份证号码:37112119930323xxxx摘要:光纤通信作为新时代一种快速的通信手段,不仅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推广使用光纤通信是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发展,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切合实际去做好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并且不断加强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从而不断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关键词:光纤通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引言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网规模较大,发展较为完善,而且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除了承载较多的通信业务,其还承载着一些关于电力的保护以及市场需要的宽带数据等。
所以只有电力通信网络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才能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正常进行,而光纤通信则满足这个要求。
所以其被广泛应用在电力通信网络中,有效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基于此,文章针对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现存问题(一)外界因素影响由于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所占据的范围渐渐扩大,客观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保证智能变电站作用正常发挥为前提条件,灵活运用光纤通信技术,提高变电站作业效率。
浅析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的深入推进,光缆网络已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电力生产中调度、保护、统一视频、营销、信息等多种业务的传输。
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原理、特点和优势,对目前电力系统中的三种继电保护传输通道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专用纤芯和2M复用的技术原理,给出了保护通道的建设建议,旨在为电力通信、自动化的运维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继电保护;传输通道;自动化1光线通信的概述光纤通信是指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将原始信号(语音、视频等)在发送端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射的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参数(幅度、频率、相位)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并在光纤中通过全反射进行传输。
在接收一端,光信号由检测器接收并且将其变为电信号,通过解调而恢复成原信号。
从1967年华人科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概念,1977年第一条商用光纤在芝加哥实施,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光纤已经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信息传输媒介。
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相比传统的通信技术,光纤通信作为继电保护的传输通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光纤通信的特点及优势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诸多优点,一经问世便得到应用并迅速发展。
(1)传输容量大光纤可利用的带宽约为50000GHz,一对光纤能同时传输24192路电话,如果再结合波分复用技术,同一根光纤的传输容量还能增加上十倍。
(2)抗干扰及保密性好光纤是绝缘材料,不受高、低频电磁场的干扰和破坏,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电压,在传输信息时不会收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外部也无法对光纤中的信息进行窃听和篡改。
(3)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目前实用石英光纤的损耗低于0.2db/km,比其他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通过SDH设备的中继,光缆的传输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光纤技术运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在引言中,分析了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历程。
接着,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测温技术、光纤光栅技术以及光纤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运用和作用。
结论部分展望了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前景,并提出了技术不断创新对电力系统保护水平提升的影响。
本文旨在强调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为推动电力系统保护水平提升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光纤技术的持续发展,相信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电力系统保护、光纤技术、光纤传感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测温技术、光纤光栅技术、光纤故障诊断技术、前景展望、技术创新、提升水平。
1. 引言1.1 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光纤技术运用的重要性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光纤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对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光纤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保护水平。
光纤技术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等优点,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环节信息的快速准确传输,保证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光纤传感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系统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联通和信息交换,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运用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1.2 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发展历程为了了解光纤技术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发展历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光纤技术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光纤在信息传输领域的巨大潜力,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保护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在上世纪80年代,光纤传感技术开始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崭露头角。
继电保护中电力光纤技术应用及工作原理摘要:光纤作为继电保护的通道介质具有不怕超高压与雷电电磁干扰、对电场绝缘、频带宽和衰耗低等优点,随着电力光纤网络的逐步完善,光纤保护也将在继电保护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现着重阐述光纤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继电保护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光纤;通道;继电保护;应用1电力光纤的特点及优势1.1电力光纤的特点继电保护所用光纤为通信光纤,是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的。
纤芯区域完成光信号的传输;包层则是将光封闭在纤芯内,并保护纤芯,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1.2电力光纤通道的分类光纤通道作为线路两侧保护信息(电流量或命令信号)相互沟通的纽带,一直是光纤保护的薄弱环节。
一旦光纤通道中断,相应的主保护将被迫退出运行,直接影响到电网安全。
光纤保护按其通道模式分类有专用光纤和复用光纤通道两种方式。
专用光纤保护:一根光纤只用来传输一个方向的保护信息,不与其它任何信息复用。
一对光纤可用来传输(双向)一条线路两侧的保护信息。
此种方式,需要专用光纤接口,使用单独的专用光芯优点是:避免了与其他装置的联系,减少了信号的传输环节,增加了使用的可靠性。
缺点是:光芯利用率降低(与复用比较),保护人员维护通道设备没有优势。
而且,在带路操作时,需进行本路保护与带路保护光芯的切换,操作不便,而且光接头经多次的拔插,品造成损坏。
复用光纤保护:保护信息按G.703同向接口形式,以64Kbit/s的速率复接到PCM交换机,和其它信息复用后一起传输。
此种方式优点是提高了光芯的利用率。
缺点是:中间环节增加,而且带路切换设备在通信室,不利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通信设备有问题时会影响保护装置的运行。
1.3光纤通道的优势光纤通道相对于其他传统通道(如:电缆、微波等)具有如下特点:1)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一般在以下。
这种特点使得光纤通道很容易满足继电保护对通道所要求的“透明度”。
即发端保护装置发送的信息,经通道传输后到达收端,使收端保护装置所看到的信息与发端原始发送信息完全一致,没有增加或减少任何细节。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楚艳贞【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方式相同.观察组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优于溶栓治疗.【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09【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良反应;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作者】楚艳贞【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程度较为严重[1]。
溶栓治疗虽能对该病症起到治疗作用,但其对就医时间要求高,须患者于发病内3 h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如超过3 h,则预后较差[2]。
本文观察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02月至2016年02月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全部患者均采取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测定,血清心肌钙蛋白测定对所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确诊。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
观察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35~68岁,平均(50.6±4.1)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33~67岁,平均(49.8±3.6)岁。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曹 兵(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河南新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逐年增多。
在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是电力运输过程中的重要保护方式。
近几年,电力企业开始在继电保护中投入使用光纤通信技术,以提高保护效率。
因此,以供电局的工作经历光纤通信;继电保护;光纤闭锁式Application Analysis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in Relay ProtectionCAO BingState Grid Xinxi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Xinxiang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level, people's demand for electric energ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I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relay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rotec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ic power transportation. In recent year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have started to use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ir protection phase ratio in the direc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电力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
应用正式版
电力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光纤作为继电保护的通道介质,具有不怕超高压与雷电电磁干扰、对电场绝缘、传输容量大、频带宽、衰耗低和资源丰富等优点,随着电力光纤网络的逐步完善,光纤保护必将在继电保护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1 光纤的工作原理
1.1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光纤为光导纤维的简称,由直径大约0.1 mm的细玻璃丝构成。
继电保护所用光纤为通信光纤,是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的:纤芯区域完成光信号的传输,包层
则是将光封闭在纤芯内,并保护纤芯,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较粗,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其限制效果更加明显。
单模光纤的中心玻璃芯很细,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传输,但仍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带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带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1.2 继电保护用光纤的特点
继电保护用光纤对衰耗值要求较高,
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衰耗值不同,单模光纤的传输衰耗值最小,波长1.31 μm处是光纤的一个低损耗窗口,所以继电保护用光纤均使用单模光纤,使用1.3 μm的波长段。
2 电力光纤网络和电力光缆
2.1 电力光纤网络现状
光纤网络的传输性能、稳定性及其自适应的保护恢复能力,对光纤继电保护工作的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在电力网络通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是以电时分复用为基本工作原理的SDH/SONET同步数字体系,它具有强大的保护恢复能力和固定的时延性能。
但由于采用电时分复用来提高传输容量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使
其在电力网络这种呈现高速扩容及复杂拓
扑结构的网络中渐渐难以满足组网的要
求,因此从目前的电复用方式转向光复用
方式,将是电力光纤网络的必然发展方
向。
光复用方式有光时分复用、波分复用
和频分复用等方式,其中波分复用技术已
逐渐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
由于采用电时
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而光纤的200 mm可用带宽资源。
仅仅利用了不到1%,如果同时在一根光纤上传送多个发送波长适
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则可以大大增加光纤
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的基本
思路。
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
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传输容
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甚至上百倍,在大容
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大大降低传输成本。
波分复用技术在电力光纤网络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节省电力光纤网长距离传输的成本,提高电力光纤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因此,随着波分复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演化,波分复用技术将在电力保护光纤网络上得到广泛的使用。
2.2 电力网络用光缆
目前电力光纤网络使用的光缆主要有三种:普通非金属光缆、自承式光缆和架空地线复合光缆。
可以发现,架空地线复合光缆虽然造价较高,但在高电压等级及同杆双回和多回线路使用时,占线路综合造价比例较低,并可以兼作继电保护通
道。
以1条220 kV线路为例,采用光纤保护与采用高频保护的价格相当,但高频保护在线路两侧还需要增设阻波器、耦合电容器和结合滤波器等设备,架空地线复合光缆则显得更为经济,而且还具有可靠性高、维护费用低的优点。
随着光缆综合价格的下降,架空地线复合光缆在电力光纤网络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3 光纤保护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光纤保护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对已投入运行的光纤保护,按原理划分主要有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和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两种。
3.1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是在电流差动保护
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基本保护原理也是基于克希霍夫基本电流定律,它能够理想地使保护实现单元化,原理简单,不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而且由于两侧的保护装置没有电联系,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电流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的主变压器、线路和母线上大量使用,其灵敏度高、动作简单可靠快速、能适应电力系统震荡、非全相运行等优点是其他保护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在继承了电流差动保护这些优点的同时,以其可靠稳定的光纤传输通道保证了传送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正确可靠地传送到对侧。
差动保护的优点:
原理简单,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具有
天然的选相功能,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弱电源,保护自动投入,自适应系统运行方式;不受振荡影响,任何故障快速动作;不受TV断线影响,优于方向保护;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不受功率倒向影响;适应于串补线路;适用于短线路。
差动保护的缺点:
对光纤通道的依赖性强,要求通道不中断、误码率要低;不同光纤差动保护需要不同的通道;只能和同型号的光纤差动构成整套主保护,用旁路断路器带线路断路器时不易配合;一个半接线方式,TV饱和,有原理上的缺陷,解决办法:引入两组TV的电流。
时间同步和误码校验问题是光纤电流
差动保护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同步方式有数值同步、硬件采样同步、模型同步、GPS同步。
在复用通道的光纤保护上,保护与复用装置时间同步的问题,对于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正确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目前光纤差动电流保护都采用主从方式,以保证时钟的同步,现以差动保护为例介绍基于主从方式的时钟同步。
3.2 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
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是在目前高频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以稳定可靠的光纤通道代替高频通道,从而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光纤闭锁保护的鉴频信号能很好地对光纤保护通道起到监视作用,这比目前高频闭锁
保护需要值班人员定时交换信号,以鉴定通道正常可靠与否灵敏了许多,提高了闭锁式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此外由于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在原理上与目前大量运行的高频保护类似,在完成光纤通道的敷设后,只需更换光收发讯机即可接入目前使用的高频保护上,因此具有改造方便的特点。
与光纤电流纵差保护比较,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不受两端TA特性是否一致的影响。
4 光纤保护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施工工艺问题
光纤保护是超高压线路的主保护,通道的安全可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
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光缆传输需要经过转接端子箱、光缆机、电缆层和高压线路等连接环节,并且光纤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如果在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施工、测试中存在误差,则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作,进而影响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通道双重化问题
光纤保护用于220 kV及以上电网时,按照220 kV及以上线路主保护双重化原则的要求,纵联保护的信号通道也要求双重化,高频保护由于是在不同的相别上耦合,因此能满足双通道的要求,如果使用2套光纤保护作为线路的主保护,通道双重化的问题则一直限制着光纤保护的大规模
推广应用。
4.3 光纤保护管理界面的划分问题
随着保护与通信衔接的日益紧密,继电保护专业与通信专业管理界面日益难以区分,如不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光纤保护的可靠运行。
对于独立纤芯的保护,通信专业与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分界点在通信机房的光纤配线架上。
配线架以上包括保护装置的那段尾纤,属于继电保护专业维护,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光纤校验维护技能。
尽管目前光纤保护在长距离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长远看,随着光纤网络的逐步完善、光纤保护必将占据线路保护的主导地
位。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