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的单质。
常见的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有单质参与,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1)酸性氧化物定义: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对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2)碱性氧化物定义: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对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只有“碱金”这一组关系是一定的!)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特殊氧化物。
3.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2)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这个分类依据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3)胶体的性质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提纯渗析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法将胶体提纯用于分离溶液和胶体(4)胶体部分易错归纳①胶体的本质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②胶体本身并不带电,而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
④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通电后胶体粒子定向移动,所以并非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
(5)Fe(OH)3胶体的制备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滴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整个过程不能搅拌。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2.1.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酸碱盐等。
其中,非金属单质包括碳、硅和氢等元素,金属单质则包括铁和铜等元素。
氧化物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还有其他氧化物如NO、CO、NO2和Al2O3等。
强酸包括HNO3、H2SO4、HCl、HBr、HI和HClO4等,而弱酸则包括H2CO3、H2SO3和CH3COOH等。
强碱包括KOH、NaOH、Ca(OH)2和Ba(OH)2等,而弱碱则包括NH3·H2O和Fe(OH)3等。
此外,还有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等。
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可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和分散质粒子大小进行分类。
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硅酸H2SiO3胶体(胶粒带负电)、蛋白质溶液(如豆浆、牛奶)、淀粉溶液、鸡蛋清、血液和有尘埃的空气等。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通过渗析法来提纯胶体。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即用一束光或激光照射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有清晨树林中的光柱、灯光照射观察到的灯柱和雨后彩虹等。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胶体的性质包括布朗运动,即微小粒子表现出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电泳是一种利用胶体粒子带电来实现移动的技术。
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会向阴极移动,导致阴极颜色加深。
电泳还可用于静电除尘和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聚沉是一种物理变化,可通过加入电解质溶液、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或加热来实现。
聚沉应用广泛,如卤水点豆腐、果冻、工业制肥皂和江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任何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常用的方法。
(1)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P4)和红磷、氧气和臭氧【注】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
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和臭氧。
2、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单质:O2、Fe、He等纯净物有机化合物:CH4、葡萄糖、酒精(乙醇)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无机化合物物质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离子结合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溶液:NaCl溶液、稀硫酸等混合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浊液:泥水【注】冰水混合物、胆矾、明矾、水银等并非混合物,均为纯净物。
①酸的分类:酸可依据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也可按照酸分子中是否含氧元素,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含氧酸:HNO3、、H2SO4等酸二元酸:H2CO3、H2SO4等酸多元酸:H3PO4无氧酸:HCl、H2S等②碱的分类:可依据电离出O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也可按照溶解性,将碱分为可溶性碱、难溶性碱。
一元碱:NaOH、NH3·H2O 可溶性碱:NaOH、Ba(OH)2等碱二元碱:Mg(OH)2、Cu(OH)2 碱多元碱:Fe(OH)3、Al(OH)3 难溶性碱:Mg(OH)2、Cu(OH)2 等③盐的分类正盐:既不能电离出H+,也不能电离出OH-的盐,如Na2CO3、CuSO4盐酸式盐:酸根能电离出H+的盐,如NaHCO3、NaHSO4碱式盐:能电离出OH-的盐,如Cu2(OH)2CO3④氧化物的分类: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化学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社区,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居民”,也就是化学物质。
那物质的分类就像是给这些居民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啦。
首先呢,我们有纯净物这个大家族。
纯净物就像是一群有着纯正血统的贵族,每个成员都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在这个大家族里,又分成单质和化合物这两大分支。
单质呢,那可是超级单纯的家伙,它们就像那些独来独往的侠客,由同种元素组成。
比如说氧气,这家伙就像一个热情洋溢的红色小精灵,到处跑来跑去,充满活力,是单质中的典型代表。
再看看化合物吧,化合物就像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小团体。
它们像是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凑在一起。
氧化物呢,就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们就像戴着氧气帽子的小怪物。
比如说水,水就像一个温柔的小护士,到处滋润着万物,它由氢和氧组成,是氧化物里的明星居民。
而酸和碱就像是化学社区里的两个帮派。
酸这个帮派啊,有点像一群尖酸刻薄的小恶魔,它们在水溶液里会释放出氢离子。
比如说盐酸,盐酸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小辣椒,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碱呢,则像是一群温和的小天使,在水溶液里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氢氧化钠就像一个胖胖的大白,总是默默奉献,中和那些酸性的“坏蛋”。
盐就更有趣啦,盐像是一群来自不同家族的混血儿。
它们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氯化钠就像化学世界里的小平民,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我们每天吃的盐就是它啦,默默为我们的味觉和身体机能服务。
还有有机化合物,它们就像是化学社区里的文艺青年。
这些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复杂得像迷宫一样。
像葡萄糖,就像一个甜蜜的小糖果精灵,给生命提供能量,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混合物呢,那就是化学社区里的大杂烩啦。
像是一群乌合之众,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空气就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物,里面有氧气这个热情的小精灵,氮气这个低调的小跟班,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小伙伴,大家凑在一起,就像一场热闹的大派对。
这么一分类啊,化学世界这个大社区就变得井井有条啦。
每个物质都在自己的小群体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就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大合唱,共同奏响化学世界的美妙旋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分类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碳元素形成的单质→⎪⎭⎪⎬⎫⎪⎩⎪⎨⎧60C 同素异形体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同素异形体形成的原因是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的不同。
(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①交叉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属于不同的类别。
分类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人们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金属阳离子分类。
⎪⎩⎪⎨⎧42332a SO Na NaHCO CO N 钠盐根据酸根离子分类。
⎪⎩⎪⎨⎧44242KH K SOSO SO Na 硫酸盐②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根据盐中是否含有H +分类酸式盐根据酸根对应酸的强弱分类中 强酸盐⎪⎪⎪⎪⎪⎪⎩⎪⎪⎪⎪⎪⎪⎨⎧⎪⎪⎪⎩⎪⎪⎪⎨⎧⎪⎪⎪⎩⎪⎪⎪⎨⎧⎪⎩⎪⎨⎧⎪⎪⎪⎪⎩⎪⎪⎪⎪⎨⎧..................................................................................................................O Na NaCl NaOH HCl .................Cl Na ..................22混合物有机化合物等——氧化物等——盐等——碱等——酸无机化合物化合物稀有气体等——非金属单质等——金属单质单质纯净物物质 (3)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分类氧化物⎩⎨⎧→等。
O Na ,如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等CO ,如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性氧化物:能与222、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①分散系:化学上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所以蒸馏水不是分散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作为高中化学的必修一,本文将总结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1.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如氧气、水等。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具有可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如淡盐水、空气等。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一种或多种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单元二:物质的性质1. 相与相变:- 相:指物质具有一定物态状态的形态。
- 相变:物质由一种物态状态变为另一种物态状态的过程,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沸腾成气体等。
2. 物质的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3. 物质的化学性质:- 包括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如燃烧性、氧化性等。
单元三: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 原子壳层:由电子组成,带负电荷。
2. 原子的电子排布:- 电子层:分为K层、L层、M层等,不同层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不同。
- 电子的填充顺序:按一定规则填充,满足“半满、从低能级到高能级填充”的原则。
3. 化学键:- 电子轨道重叠,形成电子云区域,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
-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单元四: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 离子与离子的反应:- 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反应,生成离子产物。
- 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形成离子晶体,在水中进行电离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反应物和生成物写作离子的化学式,反应过程中,离子的数量要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