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行为观察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小班)
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观察对象:XXX(小班幼儿)
观察时间:XX:XX-XX:XX
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学习态度、注意力集中情况、社交能力等。
观察记录:
学习态度:XXX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能够迅速思考并给出答案。
注意力集中情况:XXX在上课时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轻易分心。
当有小朋友在旁边玩耍时,他能够继续听讲,不受干扰。
社交能力:XXX在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时表现友好,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
在游戏中,他能够与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绪表现:XXX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
当遇到困难时,他能够积极面对,寻求帮助。
观察结论:XXX在课堂上的表现良好,学习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能力强,社交能力出色。
在今后的教育中,可以继续加强其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建议措施:
鼓励XXX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XXX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鼓励XXX多与他人交流,提高其社交能力。
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一、观察目标本观察记录表旨在记录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表现,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长状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观察对象本次观察对象为幼儿园小班的全体学生,年龄范围在3-5岁之间。
三、观察内容及方法1、日常生活习惯:观察孩子们的饮食、午休、卫生等日常习惯,以及是否能够自理。
2、社交能力:观察孩子们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是否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是否懂得分享和合作。
3、学习能力: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是否对学习充满兴趣。
4、情绪表达: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是否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否能够接受他人的情绪表达。
观察方法采用实地观察和记录,以及与教师的交流和了解。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日常生活习惯:大部分孩子都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日常活动,如自主进食、穿脱衣物等。
但有个别孩子还需要加强训练。
2、社交能力:大部分孩子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分享和合作。
但也有个别孩子存在孤僻、霸道等不良行为。
3、学习能力:大部分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课堂活动,对学习充满兴趣。
但也有个别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问题。
4、情绪表达:大部分孩子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接受他人的情绪表达。
但也有个别孩子存在情绪不稳定、易怒等问题。
针对以上观察结果,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五、教育建议1、对于日常生活习惯较差的孩子,可以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同时,也需要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对于社交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多组织集体活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分享和合作。
同时,也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接纳不同性格的孩子。
3、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加强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4、对于情绪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识别、表达自己的情感。
观察者:观察日期:观察时间:7:40-8:20观察班级:中二班观察地点:户外操场观察对象:怡怡观察目标:怡怡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从筐里拿出高跷玩起来。
怡怡也拿出一副高跷放在地上,怡怡右脚踩到一只高跷上,左脚刚踩到另一只高跷时,高跷倒了,她反复了几次,终于双手拎着绳子,双脚踩着高跷一步一步走起来,她走到森森的旁边说:“要慢慢走。
接着,孩子们踩着高跷绕着草坪边走一圈,鹏鹏、辰辰、怡怡走的比较快,一不小心,怡怡摔倒了,辰辰走她身旁穿过说:“怡怡,你摔倒了。
”怡怡没吱声,继续踩着高跷往前走,一圈下来,怡怡共摔了四次。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都在整理高跷,怡怡也将高跷的绳子分别放在竹高跷筒里,然后摆到筐里。
二、分析评价1.从本次户外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适应户外活动环境,喜爱体育活动,能够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2.活动中的怡怡很勇敢,能够不畏困难,即使踩高跷摔倒了也不放弃、不气馁,继续游戏,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只是在活动中,孩子都是自己玩,在同伴遇到困难时,没有意识到要帮助别人。
3.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游戏结束后整理物品。
三、支持策略1.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供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同伴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同伴之间遇到困难应相互帮助。
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表分析评价1.陈艾杰,在家里是比较宠的,姐姐比他大好几岁,也让着他,妈妈也觉得我家孩子还小,舍不得让他自己吃饭,都是喂着,穿衣服也是,都帮着他弄。
有时做错了,总觉得孩子小,没事的。
《指南》社会领域子领域(二)社会适应目标2指出,小班的孩子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支持策略1.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在区域游戏中,让幼儿体会规则的重要性2.经常和孩子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3.与家长交流,配合,并教会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
儿童观察记录表序号:001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0日观察地点:幼儿园操场观察对象:男孩,4岁,名叫小明观察时间:上午10点-11点观察内容:1. 外貌特征:小明身高适中,大约1米20左右。
他留着一头黑色的短发,眼睛明亮,皮肤白皙。
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背心和蓝色的短裤,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
2. 行为表现:小明一到操场就兴奋地跑向秋千,他迅速坐上去,双手紧紧抓住秋千的绳子。
他用力蹬腿,使秋千摆动起来。
他笑得很开心,不停地叫着“妈妈,看我摇得多高!”。
摇了一会儿后,他跳下秋千,转身跑向滑滑梯。
他迅速爬上滑滑梯,快速滑下来,大声尖叫着。
他滑完后,迫不及待地又跑向跷跷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他很喜欢跷跷板,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起协作使跷跷板上下起伏。
他的表情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3. 语言表达:小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时,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他会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并询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还会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说“我们一起去玩吧!”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简单的对话。
4. 玩耍偏好:小明偏爱秋千、滑滑梯和跷跷板这些需要体力和动作的游戏项目。
他喜欢刺激和速度感,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
这些游戏项目能够满足他的活力和好奇心,使他充满乐趣。
5. 互动关系:小明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关系良好。
他善于与人合作,能够主动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交流,分享玩具,互相帮助。
他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友善性格,能够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
6. 观察总结:通过观察小明的行为和互动关系,可以看出他具有较强的体能和活力,善于与人合作,表达能力较强。
他喜欢刺激和速度感的游戏项目,并能够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
他是一个积极、开朗、友善的孩子,对于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热爱和乐趣。
观察者:XXX(观察者签名)备注:以上观察内容仅为观察者所见,可能存在主观因素,仅供参考。
幼儿园生活教育观察记录表一、儿童的晨间活动观察1. 儿童到达幼儿园后的情况:观察儿童们进入幼儿园的状态,是否活泼、好动,或是慢悠悠的。
2. 儿童的玩耍状态:观察儿童们在幼儿园内的活动状态,是否自由、愉快,或是躁动不安,是否有喜欢独自玩耍的孩子,是否有喜欢与他人合作的孩子,是否有孩子表现出不安或不适应的情况。
二、儿童的饮食观察1. 就餐状态:观察儿童们吃饭时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安静、专注,或是好动、随意。
是否有孩子挑食或是饮食行为异常的情况。
2. 饭后情况:观察儿童们吃完饭后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孩子出现腹痛等身体不适的情况,以及饭后是否有孩子有规律的排便现象。
三、儿童的游戏观察1. 游戏状态:观察儿童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喜欢参与团体游戏,是否喜欢独自玩耍,是否有孩子出现游戏冲突的情况。
2. 合作情况:观察儿童们在游戏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是否愿意与他人共享玩具,是否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四、儿童的学习观察1. 课堂表现:观察儿童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包括是否专注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否有孩子表现出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的情况。
2. 动手能力:观察儿童们在手工、美术等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喜欢动手制作,是否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五、儿童的语言观察1. 语言表达:观察儿童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是否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
2. 语言交流:观察儿童们在和他人交流时的表现,包括是否喜欢与他人交流,是否愿意共享自己的见解,是否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六、儿童的社交观察1. 与人相处:观察儿童们在幼儿园生活中与老师和其他孩子的相处方式,包括是否容易接受新朋友,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是否有孩子表现出孤僻、内向的情况。
2. 情感表达:观察儿童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表现,包括是否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否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关怀。
七、儿童的情绪观察1. 情绪变化:观察儿童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包括是否经常出现情绪波动,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二:开学的第二个月初,孩子们基本都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生活习惯有较大的进步。
今天上课让孩子上来给树叶排队,我说:“现在请小朋友上来给树叶宝宝排排队。
”熊一鸣就跑到我面前,两手拍着胸口着急的说:“老师,请熊一鸣吧!熊一鸣乖!”我假装不理他,说:“我要请乖宝宝。
”他还是不坐好,淘气的说:“老师,我听话我听话,请熊一鸣吧!”我对他说:“你不听话,听话宝宝应该坐到位子上。
”他耷拉着眼皮,又问了那句总是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奶奶会来接我吗?”我说,“你坐好了,奶奶就会来接你,老师还请你上来。
”于是他不甘心的去坐好,但还是在座位前站着看我面前的树叶。
观察记录三:今天中午吃的是面条,里面有白菜,香菇,肉丝等一系列的辅助材料。
刚把碗端到熊一鸣面前,他就说,我不吃菜。
我说要吃的,白菜营养好,蘑菇是小兔最喜欢吃的。
他只挑里面的肉丝吃,吃到没有了就端着碗说:“老师,我还要肉。
”我说你把碗里的吃掉了,我就给你好多肉肉。
他倔强的说,“我不要吃菜,我要肉。
”于是我走过去,端起碗喂他,他就是倔强的不张嘴,我勺子凑到哪边,他就嘴巴转到另一边,最后干脆趴在桌上不吃了。
于是中饭就吃了一点。
观察记录四:现在孩子们基本都能自己吃饭,饭吃到差不多时就开始添汤。
李阿姨开始一个个添汤的时候,熊一鸣就跑来说,“老师我要喝汤,我要好多好多的汤。
”我看看他的碗,饭和菜都没怎么动,说:“你去坐好了先吃,老师会给你汤的。
”他还是在我身边转啊转的要汤喝,于是我把他带到座位上给他盛了汤,说:“老师现在给你盛了好多的汤,但是你要答应老师,要吃的干干净净的,吃干净了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橘子。
好不好?”他开心的说:“好的,我要大橘子。
”一会功夫真的把饭吃完了,可菜还是剩下了。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对象:小华(化名)二、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三、观察地点:幼儿园教室四、观察目的:了解小华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表现,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1.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1)小华在教室里独自玩耍,拿着积木拼搭。
他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有时会将积木扔在地上,表现出一定的破坏性行为。
(2)老师过来询问小华是否需要帮助,小华表示不需要。
老师微笑着离开,小华继续拼搭积木。
(3)小朋友小明过来找小华一起玩,小华表示同意。
两人一起玩滑梯,互动良好,但小华在玩耍过程中,偶尔会推搡小明。
2.观察时间:上午10:00-11:00(1)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早操,小华积极参与,动作标准,但表情略显严肃。
(2)早操结束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
小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制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3)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丽交谈,询问对方制作的进度。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观察时间:中午12:00-13:00(1)午餐时间,小华能够独立进食,但有时会将食物掉在桌子上。
(2)老师提醒小华注意餐桌礼仪,小华表示知道了,之后进食过程中,掉食物的情况有所改善。
(3)午休时间,小华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老师过来安抚,小华逐渐平静下来,入睡。
4.观察时间:下午14:00-15:00(1)下午活动时间,小华参加户外游戏,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
(2)在游戏中,小华与小朋友小李发生争执,小华情绪激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老师及时制止小华的行为,引导他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小华逐渐平静下来,与小朋友和解。
5.观察时间:下午15:00-16:00(1)老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绘画活动,小华表现出较强的绘画能力,作品富有创意。
(2)在绘画过程中,小华与旁边的小王交谈,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
两人互动良好,但小华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3)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小朋友们的作品进行评价。
小班观察记录表(20篇)小班观察记录表第1篇: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小二班教室观察对象:XXX观察教师:XXX一、幼儿情景分析XXX小朋友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孩子,懂礼貌,能主动向教师问好,小朋友都很喜欢跟她玩,可是就是比较爱哭,稍不“如意”就爱哭。
XXX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和爷爷、奶奶、住在一齐,家里人很喜欢他,什么事都让着他,也就养成了娇气、爱哭的性格。
有时候小朋友因为喜欢她,摸摸她的小辫儿,她也总是跟教师哭着说:“她摸我的头发了。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教师要帮忙XXX慢慢地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改掉爱哭泣的惯。
二、现象记录1、第一阶段(1)现象记录:①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都睡着了,XXX突然哭起来,原先是睡在她上头小朋友的被子掉了一点点在她的床上,她边哭边喊:“她的被子在我的床上。
”教师连忙抱着她,哄了哄,可她还是不停地哭,直到教师把她哄睡着,她才慢慢地止住哭涕。
②团体活动,教师带孩子们玩音乐游戏,小朋友不仔细轻轻地碰到了XXX,XXX止不住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让我妈妈打你。
”教师安抚了她,她才慢慢地不哭了。
(2)分析与措施:①孩子生活在大家庭中,家人难免宠爱,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哭来解决问题。
②由于刚刚入园,XXX小朋友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要多陪伴着XXX小朋友,让其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明白班级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鼓励其多与其他小朋友玩。
③教师与家长沟通,家园共育,帮忙孩子慢慢学会控制情绪。
2、第二阶段(1)现象记录:①户外活动,小朋友们正在玩,突然听到一阵呵呵的笑声,教师一看,原先是XXX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软包,XXX对那个小女孩说:“呵呵,你的软包砸到我了,真好笑。
”教师也会心一笑,这个孩子的提高真大,此刻小朋友们不细心碰到她了,她都会觉得没关系,跟小朋友相处的十分好。
②户外体育活动,XXX不细心摔倒了,这次,她没有哭,很勇敢的站起来拍拍手,又之后跟小朋友玩了。
《幼儿园》纪录片观察记录表一、观察目的本次观察旨在了解幼儿园中幼儿们的日常表现、情感交流、学习状态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以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观察对象本次观察的对象为某幼儿园中大班的小朋友们,观察者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三、观察时间本次观察时间为202X年3月1日至3月31日,每日观察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4:00。
四、观察内容及记录1. 日常表现:大部分幼儿能够按时到园,并主动向老师问好。
在自由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
但也有个别幼儿表现出较为害羞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
2. 情感交流:在观察期间,幼儿们的情感交流表现出了较高的自发性和真实性。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们能够愉快地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展现出友好的同伴关系。
但在面对挫折时,部分幼儿会表现出较大的情绪波动,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安抚和引导。
3. 学习状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在进行个体化学习时,部分幼儿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现象。
此外,部分幼儿的自信心较强,敢于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也存在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幼儿,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4. 与同伴的互动情况:在观察期间,幼儿们与同伴的互动情况良好。
大部分幼儿能够友好地与同伴交往,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但也有个别幼儿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给予引导。
五、观察总结及建议通过本次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但在学习状态和情感交流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其学习专注力。
同时,对于存在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教师应及时予以关注并引导其改善行为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
通过《幼儿园》纪录片的观察记录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二:
开学的第二个月,孩子们基本都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生活习惯有较大的进步。
今天上课让孩子上来给树叶排队,我说:“现在请小朋友上来给树叶宝宝排排队。
”赵晴朗就跑到我面前,两手拍着胸口着急的说:“老师,请小耗子吧!”我假装不睬他,说:“我要请乖宝宝。
”他还是不坐好,淘气的说:“老师,我听话我听话,请赵晴朗吧!”我对他说:“你不听话,听话宝宝应该坐到位子上。
”他耷拉着眼皮,又问了那句总是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奶奶会来接我吗?”我说,“你坐好了,奶奶就会来接你,老师还请你上来。
”于是他不甘心的去坐好,但还是在座位前站着看着我面前的树叶。
观察记录三:
今天中午吃的是面条,里面有青菜,香菇,肉丝等一系列的辅助资料。
刚把碗端到赵晴朗面前,他就说,我不吃菜。
我说要吃的,青菜营养好,蘑菇是小兔最喜欢吃的。
他只挑里面的肉丝吃,吃到没有了就端着碗说:“老师,我还要肉。
”我说你把碗里的吃掉了,我就给你好多肉肉。
他倔强的说,“我不要吃菜,我要肉,我要面条。
”于是我走过去,端起碗喂他,他就是倔强的不张嘴,我勺子凑到哪边,他就嘴巴转到另一边,最后干脆趴在桌上不吃了。
于是中饭就吃了一点。
观察记录四:
现在孩子们吃饭分两个碗,一个放菜一个放饭,饭吃到差未几时就开始添汤。
我开始一个个添汤的时候,赵晴朗就跑来说,“老师我要喝汤,我要好多好多的汤。
”我看看他的碗,饭和菜都没怎么动,说:“你去坐好了先吃,老师会给你汤的。
”他还是在我身边转啊转的要汤喝,于是我把他带到座位上,撇开了绿色的叶子给他盛了汤,说:“老师现在给你盛了好多的汤,但是你要答应老师,要吃的干干净净的,吃干净了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橘子。
好欠好?”他开心的说:“好的,我要大橘子。
”一会。